石鲁传奇(连载之二十)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21406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感动了谁
  一九八一年,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生,刚刚二十岁的邓伟,利用暑假自费到西安,寻访他并不认识、但渴望一见的石鲁。然而,石鲁正病在医院里,一般不让会客。邓伟几次只能在玻璃窗外悄悄看一看他所崇敬的“病人”。到了第四次,趁石鲁中午精神稍好,邓伟终于得到医生的允许与石鲁相见了。一个弱冠之年的北京学生,远道来西安拍摄老画家,石鲁感动了,他从床上下来,让人搀扶着走到过道里照了张相。兴奋而激动的邓伟采用了不同一般的拍摄方法,将焦点对在稍远的左眼上捕捉了石鲁的特殊形象……
  照片照成了,这是一张非常传神的照片。石鲁用颤抖的手指蘸着墨水写了“邓伟留念”,以谢年轻的寻访者。吴冠中还专为此事写了一篇小短文《谁感动了谁》。
  谁感动了谁呢?这类事情要找一找,实在不少……
  一九七二年,石鲁和赵望云先生正是百“帽”压顶的时候,陈伯希同志从甘肃跑来看他们。两位大画家感动了,赵望云说:“我们还被监视着,你就来看我们……”石鲁说“给你带走个纪念,画张画。画什么?我们就不讲了,心照不宣。”
  石鲁画了挺拔的兰草,赵先生补了一块坚硬的石头。他们用画来传递着语言,上面题字道:“芝兰之宜于人也,会以高朋。”
  一九七六年十月,徐行同志得知“四害”垮台的那天晚上,半夜三四点钟擂响了石鲁的家门,老徐语无伦次地告诉了石鲁这一天大的喜讯,石鲁先是一愣,然后就是发疯一样地喊叫起来,他笑着,他说着,他手舞足蹈着,从屋里跑到屋外,又从屋外唱进屋里,长歌当哭,一位伟大画家如注的泪水伴着歌声滚落下来的情景,真让人感动。
  徐行这个搞工业的“粗人”,一时心潮激荡,也做诗一首。
  诗曰:
  晨星光洁夜路静,情满深舒步履轻。
  花逢时雨俏为意,西行回首见启明。
  石鲁看了这首诗,得意地说:“哈,你这家伙还会做诗?做得好!好!真好!”他大约也受了感动,马上要徐行拿纸来,老徐信手牵过一张半截宣纸,石鲁嫌小,连喊:“大的,拿大的!”老徐又重新换过一张整幅,石鲁就以徐行诗句《花逢时雨俏》为题,挥洒了饱蘸欢欣热泪而又最有纪念意义的一幅画。画罢之后的石鲁,已经是汗浸两鬓,但他仍余兴未尽,又叫拿过一张整幅,挥书写成了“春到人间”四个大字,他扔下了笔,对徐行说:“送给你,都送给你!”说完,他一屁股倒在躺椅里,动也不再动。这时,他才真是感到累了。
  这种感人的事,石鲁生前死后都没有间断过。
  一位远在黑龙江哈尔滨师大美术系的教师王秀成,他很早就仰慕石鲁,向往见上一面,但苦于数千里之隔,难得有这样的机会。一九八二年八月,突然传来石鲁逝世的消息,他的愿望破灭了,悲痛之余,他找到一极不清晰的石鲁照片,精心精意为一位从未见过面的老师画了幅肖像,从遥远的北国边陲寄给西安石鲁家里,以表示他对亡师的赤诚哀悼。
  谁感动了谁?
  是石鲁的精神感动了远远相隔的王秀成,是石鲁的艺术冲击着这颗青年教师的心?反而言之,石鲁若九泉有灵,也会为王秀成的痴心所感动,遗憾的是,一杯黄土隔开了两个世界,石鲁再也无法和他交谈、讲出他的感激之情了。
  如果要说,还有更让人感动的事。
  有一位叫令狐彪的同志,自幼酷爱绘画,他在陕西师范大学读书时,拣起了画笔,但苦于无师可投,那时正好西安美术界举办一个油画学习班,便报名参加了,十年内乱期间,美术界也被搅得乌烟瘴气,一个“造反派”头头说令狐彪是文科大学生,便把所谓“黑画家”石鲁的部分材料交给了他,并特别指着《学画录》说:“这些用文言文写的,一般人看不懂,没办法批判,你是学文科的,要帮助我们写出高水平的批判文章。”
  对石鲁早就敬慕不已的令狐彪,看了《学画录》手稿后,深深为那精美的文笔、渊博的知识、别有天地的论述所折服,他认定这是一部极有学术价值的论著,便借口手稿文字不清楚、玄奥难解种种原因,拖着未写,手稿也就这样保存下来。
  一九六八年毕业分配前夕,令狐彪卖掉了一些心爱的书籍,却将《学画录》手稿藏在他的一个小棕箱底。在近两年艰苦的“接受再教育”的劳动锻炼中,从蒲城县的盐碱滩到陕北甘泉县的山沟里,从崂山深处的山崖畔到大荔县的黄河滩,他把《学画录》手稿一直带在身边,直到一九七八年他考上中央美术学院的研究生,才向在学院执教的老师、石鲁生前的画友李琦披露此事。此后,令狐彪去西安看望正在住院的石鲁,当石鲁听说《学画录》手稿还完好地保存着的时候,连声说:“我以为《学画录》手稿早都给毁了,想不到你把它保存着,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
  石鲁当时还表示病愈出院后,要继续把《学画录》手稿修订完善,想不到瞬息间溘然长逝。
  石鲁离去之后,令狐彪感到自己对《学画录》的整理核勘工作已经是义不容辞了,于是日以继夜,苦心编著,尽瘁为之,终于将《石鲁(学画录)整理校勘》一书付诸出版,这是对石鲁做了最好的悼念。
  谁感动了谁?我自己也说不太清了。
  乍暖还寒
  一九七七年五月,打倒“四人帮”已经半年多了,陕西文化界中的少数几个人,仍还死死揪住石鲁不放,倒还真有点“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了。
  “五·二三”全国美展的时候,好多老画家的作品都展出了,全国美协也准备展出石鲁的四幅作品,甚至都已经布置上厅壁,但在征求陕西意见的过程中,几位仍旧当权的负责人坚持不同意,在无可疏通的情况下,全国美协为了尊重地方的意见,只好将挂出的画又摘了下来。
  这种极不正常的情况,引起了全国美术界许多画家的关注,石鲁的故乡四川美协的同志们,听说石鲁当时依然戴着“反革命”的帽子,大家群情激愤,一致表示声援石鲁,石鲁得到这些消息,悲喜交加,病势更为严重了。
  石鲁倒卧床上写了封长信,托儿子石果去北京找华君武、黄胄。石果赶到北京,华君武刚去南方,黄胄也不在北京,石果便跑到北戴河,在医院找到了黄胄。黄胄时值偏瘫病住院,亚明也在那里。他们一见到信极为焦急,马上答应立即向中央有关领导反映这一情况,黄胄一再嘱咐石果带他的意见回去,让石鲁为叶帅画一幅画,另外再多画几幅,他好转交有关领导,因为北京好多年不见石鲁的画了,有必要使领导对石鲁的艺术有个了解,加速问题的解决。   石果返回西安对石鲁讲述了黄胄的意见,石鲁对老朋友的关怀非常感激,但不答应送画,石果有些不满意了。这在石鲁原本是易如反掌的事,给多少相识不相识的老百姓都画了,此关键时刻,一画千斤,能顶得上百言千句的申诉,为什么反倒不画了呢?
  石鲁盯着儿子,沉沉地说:“我不能画。我不能在这个时候这样地画”。
  石果不再多言。
  不久,叶帅的侄子到西安,特意登门看望石鲁,石鲁深表感激。对方提出了求画的愿望,石鲁点头答应,但直至人家离开,这画始终没有动笔。
  嗣后,华君武同志回到北京,得知石鲁的有关情况后,一方面向中央反映,一方面与九位老同志商量,着手将石鲁接到北京治病。一九七八年三月,中央派出了调查组,系统调查石鲁的全部“案情”。与此同时,还派出了黄、金两位同志专程赴西安接石鲁到北京。
  人间虽有“倒春寒”然春风浩荡,终究是那一小股寒流所无法阻挡的。春风吹过,随之而来的就当是金光暖照的烘烘阳夏了。
  石鲁临行之前,陕西那在文化口仍当权的个别人物,竟还派人警告石鲁和他的家属说:“到了北京见了老同志,不要激动,不要乱说,要知道文化大革命还要进行多次的,不能否定文化革命的伟大成果……”
  真可算“语重心长”,令人永志不能忘啊!
  石鲁微微冷笑,被人扶上了担架,他懒得再听这几声凄厉、几声抽泣了。
  一些亲朋故旧陪着他的妻子儿女到车站送行,那个“平民之交”的王汝仙在担架抬到软卧车厢门口时,半开玩笑地说:“你的艺术又将进入黄金时代了!”
  石鲁听罢哈哈大笑起来,多少年他已没有这样发自肺腑地开怀大笑过了。
  更多的朋友劝他安心在北京好好养病。他却告诉大家,不久就要回来,他要收复美术上的失地,要健全组织,要扩充人马……他倍遭坎坷,仍壮志不已啊!
  风驰电掣的列车向东、向北,跨过了黄河,疾速奔向伟大祖国的心脏——首都北京。它载来了受尽苦难、绝处逢生的画家石鲁。
  中国美协的华君武等同志早早就在北京站上迎候了。列车停稳,石鲁被人搀架着走下车厢,华君武惊呆了,一个十几年前还是浓密黑发、英气勃勃,经常登山涉水、奔跑打猎的年轻人,转眼间竟变成了霜雪染顶、脱发落齿、步覆艰难、老态龙钟的老者,他面目黧黑,干枯消瘦,迎上去的人看到这情景都几乎泪下。
  此时的石鲁却一反常态、努力推开搀架他的人,紧扑几步,抓住了迎在前面的华君武同志,幽默地说:“中央红军和西北红军又会合了!”
  也还是转眼之间,从踏上北京土地的头一分钟起,石鲁仿佛又恢复了他当年的诙谐风趣、欢乐和青春。
  华君武在他逝世之后曾感慨地说:“我对石鲁的国画是倾倒的,遗憾的是他写了一副对联给我,我竟没有开口向他要一张画……”
  这方面岂止是华君武同志,像习仲勋、刘澜涛、赵守一等中央领导同志,曾在西北工作时,都给予过石鲁巨大的支持,使他成就了宏伟的事业,石鲁与这些领导同志友情极深,但他只知竭力工作以为报答,领导们不要他的画,他自己也想不起来给,他不愿用画做交易而玷污了艺术、友谊的圣洁。
  许多画他是应该画的,他大约也不会想到死神会骤然降临而来不及画了。
  石鲁到北京后,先被安置住在了文化部的国画创作组,有几位负责同志提出想看看他十年浩劫后的新作,不巧,石鲁动身仓促,手边没带上一幅画,便只好从北京熟悉的同志家里借回一张不久前赠予这位同志的《荷花图》。
  石鲁的儿子石果把画挂到墙上,他翻来覆去审视端详,好长时间的静默之后,他忽然悄悄地问石果:“你看看我这几年的画行不行,能不能拿得出去?恐怕是很糟糕的吧!”
  石果顿时心头一震,他看出父亲的紧张,简直是畏缩,是从未见过的胆怯,这些使他产生了一种莫以名状的难受,他想:爸爸是何等的大画家,何等气质、何等的老练纯熟,居然还如此的小心谨慎,如此的自谦,如此的腼腆,像初上考场的小学生……
  他马上安慰着说:“您的画会叫人感到震动的,这幅荷花,尤其精妙,人家一定会欢喜的。”
  石鲁并不放心,临睡前又加了一句:“你可不要乱吹牛啊!”
  ……
  石鲁在北京治疗期间,参加了间隔十多年没有开过的中国美协常务理事会议。
  他在会上做了一次言语生动、逻辑性强、理由充分的发言,大家听了非常开心。他谈及了《转战陕北》的遭遇,就是描绘毛泽东同志在行军途中高瞻远瞩的雄姿的那幅有名作品。之所以画面上直接表现的配角不多,主要是因为主角站在崎岖的山路上……因此引起了一些人的歪曲历史、丑化领导的批评。正在发行的《石鲁画集》也由于选刊了这幅作品而停止发行。
  为这本画集作序的王朝闻同志,偏偏着重地称赞了这幅画在构思方面的创造性,因为他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政治性错误。后来他在谈到那次会议上石鲁发言时说:“石鲁自己呢?尽管这种遭遇有不同性质,但他究竟是开心,还是难过,也是不问可知的。为了革命美术的繁荣昌盛,而不只是为了艺术家的开心与难过,我衷心期望《转战陕北》式的不幸遭遇,今后不再重演。”
  石鲁发言中免不了要激动,这也是秉性难移无可改变了,他愤怒起来,破口大骂那些败类们。多年装疯,假疯也会变成真疯,他讲话一次次离开轨道,使王朝闻不得不抓起屁股底下的坐垫堵住他的嘴,以停止他的发言,疏懈他的激动……
  人民大会堂的“冷落”
  诺贝尔一生既不为名利所动,也不被孤独所苦,毫不保留地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科学事业。他哥哥曾要他写自传,他不肯。后来几经催促,他只好戏谑地写道:
  “爱弗莱·诺贝尔——他那可怜的生命,当他呱呱落地时,本可断送于仁慈的医生之手。主要美德:保持指甲干净,从不累及他人。主要过失:终生不娶,脾气坏,消化力弱。仅有的愿望:不敬财神。生命的重要事迹:无。”
  这“自传”虽属戏语之作,但不难看出诺贝尔那颗伟大的心灵。
  石鲁的“美德”不如诺贝尔。因为他不但保持不了指甲的干净,甚至连手脸也经常沾满颜色,头发的脏乱更是不言自明。但在“过失”和“愿望”方面,却与诺贝尔大致相同,他唯没有终生不娶,而且还有过美好的爱情。   除了填干部履历,石鲁没有写过什么自传,他的哥哥没有劝过他,他也认为没有那个必要。至于别人要写他,他干涉不了“外政”。但若问及他“生命的重要事迹”,他也会回答:“无”。我写这些并非无的放矢,因为他的宏伟计划刚刚才开头,还没有施展开他的才华,所以才会有人说他是半途夭折的画家。但成功的画家和失败的画家,于他都无所谓。他从来没想过这些空虚的荣誉,他不需要人民承认他是一个多么伟大的画家,他只要人民看到一个人的价值就足够了,何必戴上华丽的桂冠,竭力炫耀、招摇过市呢?
  一九七九年春节前夕,住了一年多医院的石鲁,病情基本好转,准备出院了,他的儿子石果专程从西安来接他回去。
  文化部和美协的领导同志劝他不要急于走,在北京好好玩几天,因为这许多年来,石鲁偏居一隅,到首都来的时间屈指可数,连北京许多的名胜古迹,也都还未曾去看过。石鲁答应了,同意过了春节再返回西安。
  大年三十晚上,首都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的游艺晚会,石鲁也应邀参加,带着石果来到了宽阔肃穆的天安门广场。
  北京的节日之夜,华灯初上。一片宁静的夜色在欢乐中奏出了美妙和谐的交响乐,天安门广场右侧的人民大会堂,雄伟富丽,由于热烈的节日气氛,它显得更加夺目壮观。
  好多年没来这里走动了,石鲁的心里是相当激动的,但他面目上却异常安详,在儿子的搀扶下,他缓缓地迈上台阶,走走停停。他是在打量,他是在沉思。一切恶梦都化为陈迹,他又恢复了“人”的尊严,他作为美协与文化部的客人,登临了这首都神圣的人民大会堂。
  游艺晚会是一片热闹的海,人只要走到海边,如果漫无目标,便可以随意跟着潮水,无论把你冲到什么地方。
  石鲁既是画家,无疑要光临书画表演厅。他指了指,儿子扶着他悄悄走了进去。
  书画表演厅里在这一晚,几乎容纳了北京所有的著名画家和书法家,人才济济,这真是个大显身手的好地方,每一张画案都像是一座美丽的小岛,无数美术爱好者们,则是围绕小岛喧跳进花的水浪……
  一个又一个年老的、年青的和中年的书画家们轮番上场,当众表演。或山水、或花鸟、或草书、或篆书,个个八仙过海,转眼工夫,书画琳琅,铺满了地,挂满了墙。
  中国人有个习惯,好热闹,好打听,就是大马路上两个自行车碰了头,也会顿时围上一堆人,凑个热闹,后到者再向先来者打听怨谁,其实都是些不相干的扯淡事。但今天大不相同,这大厅里云集的大都是海内名手,一流大家,所以,每逢换上一个人,观众马上就围住打听,这位是谁?那位名甚?倘碰着名气大的,睹着如山。名气小的,便无人问津,名气在这种场合,就愈发显示出它的重要。
  石果把父亲安排坐下,站起身来在大厅转了一个圈,他看着这边画,看着那边写,不知不觉心里痒痒起来,那倒不是他想露一手,这对于他还需要些年月,他是想把他父亲的名字报上去,只要说出去“石鲁”两个字,必定会全场大哗!
  他返回原处,和父亲说了自己的想法,那身子就是个起跑姿势,只要父亲一点头,他扭头就去报号了。石鲁一把拉住他说:“不行,亮出名就糟了,你不知道那有多麻烦,还是让人家去表演吧!”
  石果像拔了气门芯的车胎,竖条条往长椅上一靠,不动了。他心灰意懒地陪着父亲待在一个角落里,扭头看了看默默坐在身旁的父亲,心里有说不出的懊丧。
  石鲁很少来北京,十年期间就更不用说。现在他来了,就在这个大厅中,却没有人认识他,没有人晓得他的名字,更没有人知道他被孤单单地冷落在一个墙角的长椅上。
  石果的懊丧变得有些愤愤不平了,这不平多出于委屈:“按理说父亲受了多年的苦难和重压,也应该在这祖国的中心,在广场面前,在书画家云集的灯火辉煌的大厅中露面,让大家欢迎他、问候他。作为他的多少年来被人歧视的儿子,也可以享受一点光彩吧。”
  但是,石鲁不那么做,他只是微笑地看着欢快的人群,静静地观赏着雄伟富丽的大会堂,似乎这样就心满意足了。
  石果看看父亲,又看看那边正在拱手寒暄的名人大家,一种微妙的对比使他心中一震,忽然不觉得冷落和孤单了,相反,他感到了平静、充实和温暖。他暗自思忖:“我能陪伴着爸爸那自甘寂寞的心,也是一种幸福和骄傲。
  (未完待续)
  (责编:魏佩)
其他文献
在四川盆地中南部的重庆荣昌县,有一个小镇因制陶业发达而闻名于世,它就是安富镇,清代以前叫磁窑里。安富镇的陶瓷业自宋代以来就很发达,从安富镇往东3公里处的垭口村,就有重庆涂山窑系成员之一的刘家拱桥宋代瓷窑遗址,这里宋代制作的黑釉瓷盏修胎精细,釉面乌黑光亮,纹脉丝丝如蝉翅,足部多有深色护胎釉,盏腹较深,口沿内部有唇边,是社会上层用的斗茶佳器(图1)。2005年重庆文物考古部门对刘家拱桥宋代瓷窑遗址进行
期刊
楹联,也叫“楹帖”、“对联”、“对子”,春节贴在门上的对子叫“春联”。对联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一种文字形式,有人称它是挂起来的诗,是人类文化中的奇珍,长期以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中国人民所撰写的楹联像海洋一样,无边无际,用途十分广泛。它像号角,激励人们前进;它像欢快的乐曲,创造喜庆气氛;它像图画,吸引人们欣赏;它也像手术刀,切割毒瘤、揭露丑恶。当然,对联还是一种高雅的游戏,具有妙不可言的娱乐功能。下
期刊
前不久,有位藏友捧一蓝布盒,让我给掌掌眼。说是国民党撤离故宫时,没来得及带走的一盒彩墨。盒上贴有“民国三十五年故宫文物所封”封条,封条上还盖有文物所公章。我扫了一眼,便说:“不用打开了,假的。”藏友纳闷了,问:“为什么?”我说:“你看看那封条上的字体就知道了。那是电脑扫描出来的‘任政体’书法。”  任政(1916-1999年),字兰斋,曾是上海邮电局职工。1979年,上海字模厂为填补报刊杂志活字排
期刊
孟喜元先生是美术领域的北方重镇,是我国当代守望现实主义艺术思想和艺术实践的代表画家之一。  孟喜元先生是目前我国为数不多的远离功利、心无旁骛、潜心创作、硕果甚丰的画坛骁将。  两年前见到孟喜元,如同近期见到孟庆江,从未谋面,然一见如故,心里的亲近溢于言表。  我与孟喜元同庚。他是九月羊,我是五月羊,虚长四个月,算是小兄,说起话来便无拘无束。我们能够亲近起来的原因很多,比如籍贯,他是河北,我是河南,
期刊
读《收藏界》2012年第8期所载《识者为宝物,不识为废物—评述一枚独特的印章》,文章写道:“我收藏的这枚印章(图1、2)。……初见它时,只过了一下手,瞟了一眼就放下了,没觉察到它的好处!后来我刻苦学习钻研了400多枚印章图案和资料,抄录了明清以来的400多位治印大师的姓名和字号,同时也断断续续地购买了20多枚印章,啃了几本厚厚的篆书大字典,死记硬背地将它们的特征藏于心间……慢慢地便有了一些有关印材
期刊
不得不承认周洪彬是一个很有想法也很有天赋的紫砂陶手。在与洪彬相识的数年间,正是因为他的想法和天赋,使我感觉他一直在“变”,变得每一次与他见面都有着一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这种变,其实是一种蜕变,也是一种自我的突破。  数年前的洪彬,是傲气的,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然而此番再见到他,这种傲气已不露声色,正如他的作品“大蕴系列”一样,把所有精气内敛,傲气无存,只留傲骨。何为大蕴?庄子有言:
期刊
近年来,广西东兴市依托紧邻东南亚红木原料基地和便捷的贸易通道,再加上海上运输的优势,逐渐成为我国红木材料及红木家具加工的集散中心,红木产业发展迅猛,红木企业从几年前不到10家发展到现在的300多家,形成了东盟国际商业中心、东兴东盟红木家具市场、东兴国际红木博览城等三大红木家具专业卖场。  为了进一步发展区域经济,创立红木家具国际品牌形象,展现东兴口岸红木市场的潜力,进一步提升东兴市红木家具品位、档
期刊
古时的西市是唐长安城内的国际市场,被称为“金市”,位于唐长安皇城的西南方,始建于隋,兴盛于唐,繁华程度盛极一时。当时的西市商业贸易西至罗马、东到高丽,是当时占地面积最阔、建筑面积最大、业态最发达、辐射面最广的世界贸易中心、时尚娱乐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  作为隋唐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大唐西市遗址早在2009年就被列入丝绸之路各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在唐长安城遗址上建立起来的大唐西市博物馆则是
期刊
引 子:  “接底”是古陶瓷常见的一种造假手法。造假高手将名窑名瓷或官窑的瓶、碗、盘底经过重新粘接,上釉烧制,一件官窑重器瓷底的残片,经浴火重生,破烂的瓷底摇身一变身价万金。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后数控窑炉的诞生,使得“接底”技术成为造假高手的举手之劳。本文所讲的故事,意在希望收藏陶瓷的朋友对接底瓷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2011年春,南方古玩市场爆出一条特大新闻,中国古玩收藏大家马天将一件雍正珐琅彩
期刊
刘亚谏,中国名家收藏委员会执行主席,文化部艺术品鉴定评估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东方大学传统文化学院教授、副院长,北京宝艺苑艺术馆、宝艺苑会所董事长,国际注册高级古玩书画鉴定师,中国名家书画院执行院长,中国民间国宝专家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名家书画》杂志主编。  曾为户县农民画家、美术教师。早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近年在清华大学研修,取得硕士、艺术学博士学位。30年来,先后在陕西省委宣传部,珠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