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仪作为人类的文化形态,自古已经形成。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往来日趋频繁,对于商务人员的礼仪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涉外交往过程中,商务人员个人的言行举止,往往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所以了解并且熟悉涉外礼仪知识,了解外国礼仪习俗并应用于对外交往,才能与外国友人和谐相处,增进友谊,促进发展。
关键词:商务礼仪;涉外礼仪;礼仪习俗
中图分类号:D8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209-02
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礼仪作为人类的文化形态,自古已经形成。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往来日趋频繁,对于商务人员的礼仪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涉外交往过程中,商务人员个人的言行举止,往往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所以了解并且熟悉涉外礼仪知识,了解外国礼仪习俗并应用于对外交往,才能与外国友人和谐相处,增进友谊,促进发展。孟子说:“恭敬之心,礼也。”尊敬是礼仪情感的基础,在对外交往中,首先我们应该尊重他国的礼仪习俗。“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尊敬是相互的。在涉外交往中,面对不同思想文化下的礼仪习俗,怀着尊敬的心情,一切文化碰撞和摩擦都可以很好的化解。有人说商务礼仪就是一门交往的艺术,它是一般礼仪在商务场合中的运用,较一般礼仪,商务礼仪更具约束力和规范性。商务交往中的涉外礼仪又多了一个国际惯例和交际规则。
一、在涉外交往中,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几点
(一)内外有别。指的是在运用商务礼仪的时候,对自己人和对待外人可以有所不同。
(二)中外有别。涉外交往过程中,要意识到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所作所为因文化不同多有差异。
(三)外外有别。不同国家文化不同,民族习惯不同,因此做法也不同。我们应该在了解的基础上有所区别看待。比如在时间观念上,德国人和日本人非常严谨,而有些民族则比较宽松,晚到反而被视为一种风度。
在国际交往中,个人代表的往往是国家和民族的形象,所以,在首先要注意维护形象。我们要注意仪容仪表、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和待人接物等。要真诚待人、认真做事、遵守约定、举止大方、热情友善。要热情有度,中国人习惯上认为别人对自己越热情感情就越好,而外国人却认为热情要有度,不能有碍他人。具体应该做到:1、关心有度。如果是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不熟悉的事情,不要表现的过于关心,这样反到让人不理解。对外国人来说,很多东西都是属于私人的。因此不该打听的不能打听。2、谦虚有度。“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中国人把谦逊作为美德。在国际交往中,适当谦虚是必要的,但也要强调个人,过分谦虚则可能让人觉得没有实力,虚伪做作。3、距离有度。商务交往中,人际距离有四种——私人距离、常规距离、礼仪距离和公共距离。对外交际中,私人距离一般不使用。它适用于家人、恋人和至交。常规距离是指0.5~1.5米,这是人际交往中最正规的距离。礼仪距离是指1.5~3米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不会侵犯他人私人空间,向别人表示一种尊重,所以又叫尊重的距离。礼仪距离一般适用于会议、演讲、接待等。公共距离一般指三米开外的距离。在和外国人交往中要注重细节,了解尊重对方礼仪习俗,并按照国际通用惯例认真加以遵守。《礼记》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交往日益频繁,趋同性成为一种趋势,东西方礼仪正在相互融合。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传承下来的礼仪习俗还是有着不同的特点。礼仪习俗的不同,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是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的交际中,彼此尊重就能和谐相处。
二、我国和西方国家商务交往最多,由于文化的差异,在礼仪上有很大的不同
(一)对待赞美。中国人在对待他人赞美的时候往往心里高兴,却在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上表现出否定意味,由此而表示谦虚。比如说“哪里哪里”“马马虎虎”等。西方人在对待赞美时,则边说“谢谢”边报以微笑。这在中国人眼中有时会觉得西方人不够谦虚,甚至自负。
(二)否定与肯定。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在工作中明明表现的很出色,在得到上司表扬时却喜欢先给予自我否定,说“我做的还不够好”。在宴请时,满桌子的菜,却说“没有什么菜,请多包涵。”中国的学者总喜欢说:“本人才疏学浅。”外国人则习惯自我肯定,认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他们总是事实求是的评价事物。对于上司的赞扬他们会欣然接受。宴请时,他们会根据客人口味点特色的菜品。
(三)个人隐私权。中国人的个人隐私观念比较淡薄,喜欢分享,无话不谈表示感情亲密。空间上习惯于拥挤。这与中国传统观念以家庭为单位而有关。西方人非常重视个人隐私,比如在询问的时候就有很多的禁忌:一是不问年龄,尤其对于女性更应注意;二是不问婚否;三是不问经历。中国人见面都喜欢问:您吃了吗?您这是上哪去?这些问题在商务交往中是很不礼貌的,被认为是侵犯了个人隐私;四是不问收入;五是不问地址,除非谈话人自己主动提及,一般情况下,不应打听。
(四)时间安排。商务交往中,时间安排非常重要。不同文化对于时间的观念也不同。西方人大多时间观念很强,日程安排很紧。如果要拜会或者宴请对方,一定要提前预约,通常要一周以上。如果你没有约请,临时拜访,一般会被拒绝。提前预约后,一定要按时赴约。无故迟到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但也不必太早到,在英国早到也会被认为不礼貌。在英国准时赴约、餐后一小时告别是最好的方式。西方人对于工作时间和私人时间划分的比较清楚,私人交往一般在下班之后进行。在时间上,西方人的假期是圣神不可侵犯的。如果有商务活动,我们应该弄清对方的节假日,再进行安排。比如1月至3月是阿根廷的“暑假”度假日,不适宜商务活动。在巴西狂欢节前后一周,商业活动几乎完全停顿。西班牙人节日和假期非常多,避开这些时间去商务洽谈是明智的选择。
(五)赠送礼品。“礼尚往来”是我国文化习俗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送礼的时候中国人十分重视礼品的价值,一般来说,越贵重的礼品,越能说明对对方的尊重。西方人送礼则看重的是礼品的意义。一般挑选的是物美价廉的小礼物,有民族特色,纪念意义的。当面接受礼物的时候,西方人习惯当面打开包装,欣赏一下礼物,送礼人有时还对礼物做一番介绍、说明。而我们则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这么做。
三、在商务来往中,我们还应该了解一些人际交往中的禁忌
(一)行为禁忌。与伊朗妇女见面的时候不能行握手礼,更不能拥抱和亲吻。要尊重他国的宗教信仰。在拥有绅士精神的英国,人们坐着交谈的时候,双膝不能开的太开,不能翘二郎腿,站着交谈的时候,手不要背在身后,更不能插进口袋里。在公众场合下,耳语是对他人的不尊重。
(二)饮食禁忌。伊斯兰教徒禁吃猪肉,不用猪皮、猪鬃做的用具。日本人不吃猪内脏。印度人不吃猪肉和牛肉。中东伊斯兰教国家的人一般不喝带酒精的饮料。吃饭时,西方人一般不礼让,不劝酒。比如巴西人喜欢饮酒,但是不劝酒,也不灌酒。
(三)颜色禁忌。日本人认为绿色是不吉祥的颜色。巴西人认为棕黄色是凶丧之色。认为深咖啡色会招来不幸。比利时人忌讳蓝色。哥伦比亚人喜欢红色、黄色,不喜欢紫色。墨西哥人最讨厌紫色,红色和黄色,认为紫色不吉利,黄色代表死亡,红色表示诅咒。他们最忌讳收到用带有这些颜色的包装纸包装的礼品。
(四)花的禁忌。法国人不送人黄花,认为黄色的花是不忠诚的象征。在德国和瑞士,不要随便送人玫瑰花,只有恋人之间才送。德国人认为郁金香是“无情之花”,送此花代表绝交。在俄罗斯、南斯拉夫等国家送鲜花要送单数,双数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在英国和加拿大,绝对不能送百合花,因为它代表死亡。加拿大人不喜欢黑色和紫色的花,他们喜欢红色的花。
在以家族为单位并从家族中获得身份、地位、荣誉的群体中,他们追求的是在群体中获得尊重。对于他们,私人关系是进行商务交往的关键,形象是地位的象征,保持良好的形象会让他们感到自尊。对于他们慷慨和让步能够赢得更多的友谊。尊重他们的文化习俗,使用当地的礼节是最基本的原则。在集体主义观念浓厚的民族中,人们讲求平等和共同分享,不能容忍个人超出群体,所有智慧都是属于集体的。对于这样的民族,我们实行的交际策略是保持谦和的态度,懂得与人分享。我们必须按照他们的礼仪原则来行为,不要强调某一个个人,尊重他们的集体。在多元组织结构下的社会文化中,人们自由的形成个人的特点,个人为个人负责,认同差异的存在,与这种文化类型的人进行商务交往,提议的时候要直接,他们乐于接受更好的方法。对于他们而言个人成就非常重要。与他们交际时,注意不要侵犯个人隐私。商务交往中的涉外礼仪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研究对比,只有用开放的心态去观察世界,才会发现人类文化活动中蕴藏的智慧。
作者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金正昆.商务礼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
关键词:商务礼仪;涉外礼仪;礼仪习俗
中图分类号:D8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209-02
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礼仪作为人类的文化形态,自古已经形成。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往来日趋频繁,对于商务人员的礼仪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涉外交往过程中,商务人员个人的言行举止,往往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所以了解并且熟悉涉外礼仪知识,了解外国礼仪习俗并应用于对外交往,才能与外国友人和谐相处,增进友谊,促进发展。孟子说:“恭敬之心,礼也。”尊敬是礼仪情感的基础,在对外交往中,首先我们应该尊重他国的礼仪习俗。“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尊敬是相互的。在涉外交往中,面对不同思想文化下的礼仪习俗,怀着尊敬的心情,一切文化碰撞和摩擦都可以很好的化解。有人说商务礼仪就是一门交往的艺术,它是一般礼仪在商务场合中的运用,较一般礼仪,商务礼仪更具约束力和规范性。商务交往中的涉外礼仪又多了一个国际惯例和交际规则。
一、在涉外交往中,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几点
(一)内外有别。指的是在运用商务礼仪的时候,对自己人和对待外人可以有所不同。
(二)中外有别。涉外交往过程中,要意识到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所作所为因文化不同多有差异。
(三)外外有别。不同国家文化不同,民族习惯不同,因此做法也不同。我们应该在了解的基础上有所区别看待。比如在时间观念上,德国人和日本人非常严谨,而有些民族则比较宽松,晚到反而被视为一种风度。
在国际交往中,个人代表的往往是国家和民族的形象,所以,在首先要注意维护形象。我们要注意仪容仪表、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和待人接物等。要真诚待人、认真做事、遵守约定、举止大方、热情友善。要热情有度,中国人习惯上认为别人对自己越热情感情就越好,而外国人却认为热情要有度,不能有碍他人。具体应该做到:1、关心有度。如果是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不熟悉的事情,不要表现的过于关心,这样反到让人不理解。对外国人来说,很多东西都是属于私人的。因此不该打听的不能打听。2、谦虚有度。“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中国人把谦逊作为美德。在国际交往中,适当谦虚是必要的,但也要强调个人,过分谦虚则可能让人觉得没有实力,虚伪做作。3、距离有度。商务交往中,人际距离有四种——私人距离、常规距离、礼仪距离和公共距离。对外交际中,私人距离一般不使用。它适用于家人、恋人和至交。常规距离是指0.5~1.5米,这是人际交往中最正规的距离。礼仪距离是指1.5~3米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不会侵犯他人私人空间,向别人表示一种尊重,所以又叫尊重的距离。礼仪距离一般适用于会议、演讲、接待等。公共距离一般指三米开外的距离。在和外国人交往中要注重细节,了解尊重对方礼仪习俗,并按照国际通用惯例认真加以遵守。《礼记》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交往日益频繁,趋同性成为一种趋势,东西方礼仪正在相互融合。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传承下来的礼仪习俗还是有着不同的特点。礼仪习俗的不同,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是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的交际中,彼此尊重就能和谐相处。
二、我国和西方国家商务交往最多,由于文化的差异,在礼仪上有很大的不同
(一)对待赞美。中国人在对待他人赞美的时候往往心里高兴,却在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上表现出否定意味,由此而表示谦虚。比如说“哪里哪里”“马马虎虎”等。西方人在对待赞美时,则边说“谢谢”边报以微笑。这在中国人眼中有时会觉得西方人不够谦虚,甚至自负。
(二)否定与肯定。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在工作中明明表现的很出色,在得到上司表扬时却喜欢先给予自我否定,说“我做的还不够好”。在宴请时,满桌子的菜,却说“没有什么菜,请多包涵。”中国的学者总喜欢说:“本人才疏学浅。”外国人则习惯自我肯定,认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他们总是事实求是的评价事物。对于上司的赞扬他们会欣然接受。宴请时,他们会根据客人口味点特色的菜品。
(三)个人隐私权。中国人的个人隐私观念比较淡薄,喜欢分享,无话不谈表示感情亲密。空间上习惯于拥挤。这与中国传统观念以家庭为单位而有关。西方人非常重视个人隐私,比如在询问的时候就有很多的禁忌:一是不问年龄,尤其对于女性更应注意;二是不问婚否;三是不问经历。中国人见面都喜欢问:您吃了吗?您这是上哪去?这些问题在商务交往中是很不礼貌的,被认为是侵犯了个人隐私;四是不问收入;五是不问地址,除非谈话人自己主动提及,一般情况下,不应打听。
(四)时间安排。商务交往中,时间安排非常重要。不同文化对于时间的观念也不同。西方人大多时间观念很强,日程安排很紧。如果要拜会或者宴请对方,一定要提前预约,通常要一周以上。如果你没有约请,临时拜访,一般会被拒绝。提前预约后,一定要按时赴约。无故迟到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但也不必太早到,在英国早到也会被认为不礼貌。在英国准时赴约、餐后一小时告别是最好的方式。西方人对于工作时间和私人时间划分的比较清楚,私人交往一般在下班之后进行。在时间上,西方人的假期是圣神不可侵犯的。如果有商务活动,我们应该弄清对方的节假日,再进行安排。比如1月至3月是阿根廷的“暑假”度假日,不适宜商务活动。在巴西狂欢节前后一周,商业活动几乎完全停顿。西班牙人节日和假期非常多,避开这些时间去商务洽谈是明智的选择。
(五)赠送礼品。“礼尚往来”是我国文化习俗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送礼的时候中国人十分重视礼品的价值,一般来说,越贵重的礼品,越能说明对对方的尊重。西方人送礼则看重的是礼品的意义。一般挑选的是物美价廉的小礼物,有民族特色,纪念意义的。当面接受礼物的时候,西方人习惯当面打开包装,欣赏一下礼物,送礼人有时还对礼物做一番介绍、说明。而我们则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这么做。
三、在商务来往中,我们还应该了解一些人际交往中的禁忌
(一)行为禁忌。与伊朗妇女见面的时候不能行握手礼,更不能拥抱和亲吻。要尊重他国的宗教信仰。在拥有绅士精神的英国,人们坐着交谈的时候,双膝不能开的太开,不能翘二郎腿,站着交谈的时候,手不要背在身后,更不能插进口袋里。在公众场合下,耳语是对他人的不尊重。
(二)饮食禁忌。伊斯兰教徒禁吃猪肉,不用猪皮、猪鬃做的用具。日本人不吃猪内脏。印度人不吃猪肉和牛肉。中东伊斯兰教国家的人一般不喝带酒精的饮料。吃饭时,西方人一般不礼让,不劝酒。比如巴西人喜欢饮酒,但是不劝酒,也不灌酒。
(三)颜色禁忌。日本人认为绿色是不吉祥的颜色。巴西人认为棕黄色是凶丧之色。认为深咖啡色会招来不幸。比利时人忌讳蓝色。哥伦比亚人喜欢红色、黄色,不喜欢紫色。墨西哥人最讨厌紫色,红色和黄色,认为紫色不吉利,黄色代表死亡,红色表示诅咒。他们最忌讳收到用带有这些颜色的包装纸包装的礼品。
(四)花的禁忌。法国人不送人黄花,认为黄色的花是不忠诚的象征。在德国和瑞士,不要随便送人玫瑰花,只有恋人之间才送。德国人认为郁金香是“无情之花”,送此花代表绝交。在俄罗斯、南斯拉夫等国家送鲜花要送单数,双数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在英国和加拿大,绝对不能送百合花,因为它代表死亡。加拿大人不喜欢黑色和紫色的花,他们喜欢红色的花。
在以家族为单位并从家族中获得身份、地位、荣誉的群体中,他们追求的是在群体中获得尊重。对于他们,私人关系是进行商务交往的关键,形象是地位的象征,保持良好的形象会让他们感到自尊。对于他们慷慨和让步能够赢得更多的友谊。尊重他们的文化习俗,使用当地的礼节是最基本的原则。在集体主义观念浓厚的民族中,人们讲求平等和共同分享,不能容忍个人超出群体,所有智慧都是属于集体的。对于这样的民族,我们实行的交际策略是保持谦和的态度,懂得与人分享。我们必须按照他们的礼仪原则来行为,不要强调某一个个人,尊重他们的集体。在多元组织结构下的社会文化中,人们自由的形成个人的特点,个人为个人负责,认同差异的存在,与这种文化类型的人进行商务交往,提议的时候要直接,他们乐于接受更好的方法。对于他们而言个人成就非常重要。与他们交际时,注意不要侵犯个人隐私。商务交往中的涉外礼仪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研究对比,只有用开放的心态去观察世界,才会发现人类文化活动中蕴藏的智慧。
作者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金正昆.商务礼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