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地坑院活动,让学生感受地域文化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gui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的三门峡地区,有这样一种建筑形式:它的建筑方法在地表之下,屋顶属于生产用地,每家每户的屋顶都晒满了各种各样的谷物。所以,在当地流传了这样一句话:“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屋,听声不见人,寻人地坑寻。”地坑院是三门峡地区的一种建筑形式,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更是一种地域特色的体现。其房屋建筑形式以窑洞为主,在当今,当地还有不少专门修建此类房屋的“窑匠”,他们凭借着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在这片黄土地上生息繁衍,辛勤耕作,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关键字:地坑院;地域文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本文将针对开展地坑院活动,让学生感受地域文化为主题,对三门峡地区的地坑院式建筑进行认识和探索。并且依托其特征,将之与教育相结合,体现在日常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当中,以此来提高学生个人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对生活文化的体验,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發扬。笔者希望根据地域特色来进行一种有关于地坑院的教育活动,以此来提升当地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与体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凝聚力。这对学生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根据地域特色涉及地坑院活动
  两百万年之前,黄河流域还未正式形成,三门峡地区属于一个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地域开阔的盆地。随着气候的变迁与黄河流域的逐渐形成,当地的居民也开始多了起来。在建造住所的时候,人们将之设计为“地下城”模式的建筑风格,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冬暖夏凉,利于农作。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主要提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让学生通过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来促进学习和成长发展。在此,教师可以将地坑院与教育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于地域文化的力量,这可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在此,教师可开展地坑院活动,如设计活动为“探索地坑院的文化特色,学习勤劳简朴的优良传统”。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明白,地坑院不仅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更是一种体现民族价值与人文特色的象征,其中有自己需要学习的精神。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地域文化
  (一)通过活动感受地域建筑文化
  教师可通过活动主题给学生确立一种既定的心理认知状态。如主题为“探索地坑院的文化特色,学习勤劳简朴的优良传统”,这样能让学生立刻认识到自己将要从事活动的中心与宗旨是什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地坑院住所参观学习,并且要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其中要重点突出地坑院建筑的历史气息与人文价值以及建筑文化。让学生知道,此建筑方式好处非常多,不仅可以冬暖夏凉,而且可以防止风沙的侵害,同时比地表之上的房屋更加坚固耐用,而且具有隔音、防火的功能,其中最大的特点是,春夏秋冬室内气温都保持在25℃左右,被称之为是天然的空调,恒温的卧室。以此为法,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老祖宗的智慧与勤劳,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对地域建筑文化的认知。
  (二)通过活动感受生活文化
  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地坑院便是黄河两岸人民的生息温床。在这个古老的地域里,人们的生活方式一直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特别是在21世纪之后,三门峡地坑院的生活人群在不断的迁出,现在居住在地坑院的人主要是老人居多。虽然这种居住方式在不断的缩减,但是其生活文化却在强调人文的当今社会,被更多的人所关注。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活动的时候,可以和学生边参观边讲解,让学生知道:生活在地坑院中的人,他们常年都处在一种恒温的环境中,而且生活节奏非常慢,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这深刻的反应了当地的一种生活文化气息,不急不躁,不紧不慢,顺应天意,各取所需。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会明白前辈的生活哲学和生活智慧,这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以及做人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三)通过活动强化文化传承意识
  地坑院作为世界上仅有的土建筑遗址,其本身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所以,教师在组织相关活动的时候,一定要与学生一起分享地坑院的文化价值,让学生了解其内涵,感受自己身边的文化气息,从而让学生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发扬下去。此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化意识的养成,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发展和延续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地坑院文化遗址,让学生在其中感受三门峡当地地坑院文化的源远流长。并且教师要对其进行讲解,把这块土地上的灿烂文明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明白,地坑作为一个地域的标志性符号,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财富,一种人们对信仰、对自然、对历史的反映方式。以此为法,可有效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总之,在当今地坑院原住居民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教师及时的开展地坑院活动,不但能帮助学生了解到关于地坑院的建筑文化以及生活文化,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了解地坑院文化的时候,感受到其本身的魅力,从而促进学生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郭全生,程彬彬.陕州地坑院变迁的影响因素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04):51-52.
  [2]赵宏宇.藏身大地的民居[J].河南电力,2019(04):82-83.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想学生全面发展,必须要改变学校重视智育教育的现状。尤其是小学阶段,体育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需要的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客观原因,现在的学生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这就需要更新我们体育课的授课模式,在课堂中加入游戏的方法,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从而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期刊
摘要:如果将初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比喻为种花的过程,那么德育素材在其中的重要性就绝对堪比阳光、空气和水。因而初中班主任要想让德育教育开出美丽的花朵,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其提供足够的德育素材。这时德育素材的来源就成为了班主任思考的主要问题。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笔者围绕学习、生活和社会三方面进行了德育素材的深入挖掘,旨在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作用。  关键词:德育素材;有效来源;班
期刊
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师习惯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用一成不变的模式培养循规蹈矩的学生,甚至有的物理老师不做实验,为了应付考试只是做实验习题。导致物理课与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严重脱节。新课改强调以生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促成学生的互动交流,从而实现物理知识与信息的互补交融,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下是笔者在新课改的学习和课堂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点体会,以求得
期刊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担负着历史使命。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更是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社会的发展。在新时代历史条件下,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的接班人面临着许多需要调整的地方。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清醒认识和主动探究存在的诸多问题,这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期刊
摘要:2011年修订颁布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出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为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应在初中课堂上,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和社会实践,探讨化学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生活化 教学 科学素养  自2001年开始实施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经过十年的教学实践检验,于2011年完成修订并颁布《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201
期刊
摘要:在课堂教学的实际开展当中,教学语言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是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桥梁,教师本身教学语言能力的高低,将对教学开展的质量、成效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实际教学的开展当中,教师也应彰显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做到充满激情、简洁精练、标准规范等,使得学生的情绪得到感染和调动,将教学语言的魅力彰显出来。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期刊
由上海歌剧院出品的原创音乐剧《国之当歌》以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经历作为整首剧目主线,讲述了著名作曲家聂耳和左翼戏剧家田汉相识的故事。这部剧目至2011年首演以来,已经在海内外演出共100多场,好评如潮,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这不仅是原创音乐剧的一个开端,更是为原创音乐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这部音乐剧分为七场,分别为:海上明月、市井歌声、浦江风暴、街头怒火、剧社风波、风云儿女、血肉长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航海船舶设备越来越先进,而且航海技术日臻成熟,但是世界海难事故并没有因为科技的进步而有所减缓,大有上涨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近几年来,海员素质成了减少海难事故的一大要素,其素质除了业务能力之外,最主要的就是思想上面的问题亟待解决。把思政课程与航海专业课程的结合是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思政进课堂 课堂思政化 航海专业课程 海难  引言  随着经济
期刊
语篇语言学认为人们在交际时,采用的是连贯的语篇形式,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词句,交际中的语言不是孤立零散的存在,需要依赖一定的语境才能实现交际的目的,只有语篇才能提供充实有效的语境,最完整、最有效、最真实地表达交流者的思想意图。语篇意识主要是一种教学思想和理念,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语言材料的“篇章”性质。教师可以把语篇意识运用于日常教学,运用于不同类型的教学材料,运用于对词汇、对话、段落文章等教学过程。下面
期刊
摘要:高中体育训练的基本要素要界定在体育训练的最终目标上,高中体育生和专业体校训练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也不是一个档次的,高中体育训练的重点是锻炼高中生的基本体能以及调整高中生全方位发展的目标的,所以就必须要强调体育训练的科学化效能。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就“训练强度、负荷效应、重心分布”三个方面为基点,对高中体育教学科学化训练要素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中;体育;训练要素  体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