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R-ABL融合基因T315I突变的白血病行异基因HSCT的疗效及复发后的治疗分析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ingchina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BCR-ABL融合基因T315I突变的白血病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资料,探讨移植疗效及复发后的治疗.方法 观察10例伴T315I突变的费城染色体阳性(Ph+)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接受异基因HSCT后缓解率、复发率以及长期存活情况,分析这类受者的移植疗效.结果 10例受者中,男性6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29岁(18~49岁),原发病为CML 3例及Ph+ ALL 7例.T315I突变前服用伊马替尼5例,尼洛替尼3例,以及达沙替尼2例;10例(100%)受者在移植后均获得骨髓缓解,缓解的中位时间为23 d(14~56)d.至随访截止,4例(40%)受者存活(包括1例CML和3例Ph+ ALL)存活,目前均处于完全缓解状态(CR),存活时间为75~741 d.余6例(60%)死亡,1例于移植后137 d死于消化道出血,2例于移植后53 d和617 d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3例受者(包括1例CML和2例Ph+ALL受者)分别于移植后27、50和130 d出现白血病复发,其中2例在复发后5d和40 d死亡,1例复发后行化疗未缓解,于复发后97 d死亡.结论 伴T315I突变的Ph+ ALL和CML行异基因HSCT可以获得较高的缓解率,但同时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白血病复发的受者可以进一步采取相关治疗争取延长存活时间。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肺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术后并发症、死亡原因及其危险因素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肺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100例受者中,单肺移植72例,双肺移植28例,61例在体外循环支持下完成,其中常规体外循环(CPB)5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 56例.2007年之前53例受者使用环孢素A(CsA)+吗替麦考酚酯(MMF)+皮质激素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预防排斥反应(CsA组),随
目的 评估儿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者供肝婴幼儿肝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3年5月间完成的11例儿童DCD供肝移植的临床资料.11例供肝均为儿童DCD供肝,由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COTRS)获得.原发疾病为颅脑外伤8例、缺血缺氧性脑病2例及颅内良性肿瘤1例,年龄7个月~9岁.11例受者中男孩3例,女孩8例,原发病为胆道闭锁伴胆汁性肝硬化9例,急性肝坏死
CA19-9是低聚糖类抗原肿瘤标志物之一,多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筛选诊断,虽然在一些良性疾病中也同样升高,但鲜有超过5×10^5U/L。我院1673例肝移植中,有4例(0.24%,4/1673)术后CA19—9显著升高(均超过10×10^5U/L),现分析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时采用含氟达拉滨(Flu)和阿糖胞苷(Ara-C)的白消胺+环磷酰胺方案(BuCy方案)的预处理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60例髓系恶性血液病患者在allo-HSCT前接受含Flu和Ara-C的BuCy方案预处理,按Bu使用天数(2、3和4 d)将患者分为2d组、3d组及4d组,于移植前第4、3、2天输注Flu,剂量为30 mg·m-2·d-1,在F
正常情况下,肝移植受者与供者的血型要相一致或相容时才能实施,但在临床上常会遇到捐赠者与受者ABO血型不一致的现象.为了增加供肝数量,人们开始考虑并开展ABO血型不合肝移植[1].目前,在紧急或供者紧缺的情况下行ABO血型不合肝移植已逐渐被接受,甚至有关于原发性肝癌ABO血型不合肝移植的报道[2].一、ABO血型不合肝移植的理论基础与现状肝脏作为免疫特惠器官,有较好的免疫耐受能力[3-6].肝脏具有
期刊
三、心脏移植Kobashigawa等报告了依维莫司(EVR)与吗替麦考酚酯(MMF)在心脏移植中应用的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所有受者在心脏移植后均使用诱导治疗+皮质激素,术后72 h内将受者随机分为3组:(1)低剂量EVR组(n=279),采用低剂量EVR+低剂量环孢素A(CsA)+皮质激素,EVR的用量为1.5 mg/d,血药浓度谷值(C0)为3~4μg/L;CsA的C0,1个月时为200~3
期刊
胸腺瘤并发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发病率仅为0~1.4%[1].由于全血细胞重度减少,胸腺瘤并发SAA患者难以行肿瘤切除术,亦难以进行放疗和化疗,治疗SAA的免疫抑制剂对于恶性胸腺瘤亦不利.2011年8月,我院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恶性胸腺瘤并发SAA 1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口服吗替麦考酚酯(MMF)和麦考酚钠肠溶片(EC-MPS)在肾移植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情况并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前瞻性研究,入组102例肾移植受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口服MMF和EC-MPS.用10点有限样本法测定移植后7和30 d两组患者0~12 h麦考酚酸曲线下面积(MPA-AUC0-12h).应用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估受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症状,分值越高症
目的 探讨血清sCD30水平在预测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AR)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接受肾移植的受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研究.根据临床转归情况将受者分为肾功能稳定组(72例)和AR组(34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d、7d、14 d、21 d、28 d、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和6个月,以及发生AR当天和AR逆转后动态监测受者的血清sCD30水平.以20例健康成人
我院收治1例再次肾移植后因巨细胞病毒感染导致功能丧失的首次移植肾出血,现将该例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为女性,年龄为64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002年1月接受首次肾移植,为尸体供肾,术后出现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并有长时间巨细胞病毒活动史.2008年3月,因移植肾功能丧失而接受再次肾移植,为亲属活体供肾,以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再次移植的肾脏功能正常,术后受者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