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课桌,释放课堂生命力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z3059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时代的需求并反过来推动时代的发展一样,学生的需求也反过来推动了学生的发展。为什么要使我们的课堂富有生命力呢?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富有生命力呢?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如何做到呢?我校从2010年起,逐渐开展了“小班化教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大胆尝试从解放课桌做起,从而进一步释放课堂生命力,推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落实。
  释放课堂生命力,为什么要从解放课桌做起呢?这一创新的举动还必须从两年前说起。
  一、刻舟求剑已不行,拔剑四顾心茫然
  刻舟求剑的故事早已告诉我们,一成不变肯定是行不通的。新时期的学生由于生活质量的变化,自身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面对学生的新情况,教育工作者们也深刻意识到传统的课堂教学已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逐渐乏力。笔者时常听到师生有这样的言论:
  师 现在的学生真是难教,反复讲了三四次的题目,还是错得一塌糊涂。
  师 上课不听讲,上节课刚上过的东西,这节课提问,还是一问三不知。到底是自己的水平下降了,还是学生的变化太快了?
  生 这个老师真没劲,上课总是自顾自地讲来讲去。我这一星期才发言3次。
  生 我那个老师问倒是能问,却总是像连珠炮一样不停地问,没来得及思考,下一个问题就问出来了。唉!
  生 上课除了记笔记还是记笔记,考试就背笔记。哎,想提问还真难啊!
  种种情景,反映的正是教师与学生共同遇到的困境。教师想教好,学生想学好。这是师生一致的心愿。所有人都意识到现在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课堂教学必须呈现出新的面貌。
  怎么改变呢?教师们都在互相交流探索着;学生们呢,在给老师提建议的同时,也在等待着。可谓是“心想改变,无奈无处亮剑”。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校经过反复探讨,还多次外出访名校、寻良策,最终决定开展小班化教学的探索,并确定了“从解放课桌做起”的思路。
  课桌本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可如今却成了束缚学生生命力的枷锁。“自主是人的天性”[1],唯有解放课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快乐感,才能打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二、课桌“貌”各具特色,师生“脸”喜忧俱在
  解放课桌,就是解放教育理念,就是释放课堂生命力。“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关怀,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2]教育的效益是人的效益,而非经济利润。解放课桌,并不是不要课桌,而是要课桌的优化摆放。说到底,就是要高效整合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学生。我们发动了全校师生寻找课桌摆放的最佳形式,大家积极性很高,开始重新设计课桌的摆放。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有新鲜感。笔者感受到学校里欢声笑语多起来了,时而能听到这样的言论:
  师 这几天上课轻松多了,学生也蛮聪明,一讨论就能够提出许多想法。
  师 虽说我还不太适应这种座位设置,但也感觉到自己讲得少了。从作业表现看,学生还是有显著进步的。这些天喉咙也不疼了。
  生 座位还是这样摆放好,多方便交流沟通啊,讨论问题也不需要转身。
  生 这几天真开心啊,每次课堂的发言,我明显增多了,感觉到自己不怕举手了。
  生 老师提出来的问题,我如果回答不了,上课都可以向同学请教了,而且老师也一起和我们讨论,蛮有趣的。
  可以说,课桌摆放的改变的确让许多师生尝到了甜头。很快,认同解放课桌的声音多起来了。然而,一段时间后,各种埋怨、牢骚的声音也多起来了。
  师 课堂氛围是热烈起来了,可管理太难了,光喊纪律,都要喊好几遍。
  师 上课还得多讲,还得抓时间。一少讲,练习的质量不进反退。
  生 老师都让我们自己去探究、去讨论,上课倒是挺开心的,但作业却不会做了。
  生 有时候要斜着看黑板,这几天脖子都有点疼了,成绩没提高。唉!
  过了一阵子,一些班级悄悄地把座位移回原来的样子,对小班化教学的兴趣也渐渐降低了。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没有真正做到“解放课桌”。课桌作为小班化探索与实践的一个重要窗口,是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切入口。解放课桌,本质上是解放教师的教学理念,将教师从不合时宜的教学束缚中挣脱出来。习惯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推动前进,也可以束缚脚步。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教师们面对五六十名学生的班级,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尽管有一颗为学生着想的心,但很难做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小班化教学后,教师面对的是新的班级面貌,但由于习惯的使然依旧会延续原有的教学方式。不仅如此,一些教师对小班化教学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层面,认为小班化仅仅在于数量上的减少,为自己的课堂管理减轻一些负担而已,并没有意识到小班化是新课程改革目标和要求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小班化教育是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使人真正成为“人”)的需要。
  任何改革都伴随着阵痛,都会有曲折。针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学校领导走到学生中间,倾听学生对“课桌新摆放”的看法;走到教师中间,详细了解“课桌新摆放”带来的种种困扰。经过多次交流,反复探讨,学校明确:“不改革,没有出路,改革是必须的;改革允许有不同声音、有不同看法,甚至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但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汇聚集体智慧,继续坚定推行小班化探索与实践。”至于课桌的摆放,学校也统一了思想认识:课桌摆放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否有利于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归根结底,要看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坚定不移地将“解放课桌”的行动进行到底。
  三、探索之路多崎岖,也有风雨也有晴
  解放课桌,就要探索小班化教学的新路子。怎样才能做好课桌摆放,使之达到高效整合课程资源的目的、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基础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课桌的摆放应面向每一个学生,必须要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做好课桌摆放工作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   远古时期,黄河泛滥。鲧以“堵”治水失败,而禹用“疏”治水获成功。奥秘在哪里呢?关键在于抓住“水往低处流”的规律。这对“解放课桌”有什么启示呢?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学生的发展会呈现出不平衡性、差异性等特点。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做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关键要做到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教学的发展规律。课桌摆放呈现出马蹄形、方阵形等形式正式体现了这样的规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解放课桌”再次有了新的面貌,马蹄形、方阵形、长会议桌形、议会圆桌形、辩论台形等课桌摆放形式应运而生。
  当然,课桌摆放只是基础,课堂教学还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性格特点,采取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教学策略,实施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能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活动进行学习。只有这样,课堂上的思维火花才能不断碰撞、不断涌出,学生的生命活力才能不断迸发。笔者在《秦岭—淮河分南北》一课的教学中,首先出示了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南北方植物、建筑等图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探究南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表现,讨论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学生的表现出乎意料地好。以下是教学片段实录:
  师 你们能不能告诉老师,平时家里一日三餐主要以什么作为主食?(请一个衢州本地的学生和一个老家河南的学生回答)
  生(衢州本地人) 米饭,间或做点面条或其他面食。
  生(河南人) 我们老家三餐以面食为主,间或弄点米饭。
  师 是吗?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除此之外,两地还有哪些方面的差异?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以小组为单位,自制一个反映南北方差异的表格。10分钟后,各组展示本组学习成果。
  10分钟后,几组学生分别展示了如表1、表2、表3所示的学习成果。
  课后,笔者与学生进行了交流,以下是部分学生的意见:
  生1 这样的课太好了,既学到了知识,又有利我们同学间的交流,真是一举两得。
  生2 我也觉得挺好的,不但解决了我们原来的疑惑,还锻炼了我们收集信息的能力。
  生3 虽然我没去过北方,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了很多南北方的差异。以后要到北方去,也可以早做些准备。
  生4 看来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我们应该尊重区域差异,共同发展。
  课桌是小班化改革的窗口,这个窗口开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小班化探索的成败。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既能学会自己探究新知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与同学合作,感受互助的快乐。课堂富有生命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 李昌官. 对“先学后教”的理性批判[J].人民教育,2011(24):36~37.
  [2] 郭思乐. 教育激扬生命[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
其他文献
【名师档案】 赵群筠,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拱墅区教研室主任、拱墅区教科室主任,杭州市文晖中学校长。曾获得浙江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担任的社会职务有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分会副会长、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导师、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等。赵群筠始终坚信“用平和的心态积极迈好每一小步,一定能收获一份意想不到成功的快乐”,始终用“一颗燃烧的心”呵护理想
期刊
师资是最具活力的教育因素,是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的关键。磐安县教育局促进城乡师资均衡发展的活血策略包含输血、换血和造血三大举措(如图1所示)。  一、输血行动:输送新优师资,实施全员培训  (一)为乡镇输送新优师资  1. 新教师留城委培下乡  教育局规定新招教师一律分配到乡镇学校任教。为了让每一位新教师“先入门,后上路”,还规定全部新教师都留城区学校代培期满1年,熟悉业务后再到所分配的乡镇学校任教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机智。唯有“教师教得活”,学生方能“学得乐、学有成”。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而以“活教”促“乐学”的一点想法。  一、激活情绪,情感对话  (一)理论依据  海德格尔主张:“我们对世界的知觉,首先是由情绪和情感揭开的,并不是靠概念,这种情绪和情感的存在方式,要先于一切主体和对象的区别。”情绪唤醒理论认为:唤醒的改
期刊
杭州市十三中学教育集团前身为创办于1969年的杭州市第十三中学,即杭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系省一级重点中学,2004年4月成立为教育集团。集团下辖公办的杭州市十三中学、丰潭中学和嘉绿苑中学。下属三所学校的办学均有一定的独立性——有自己独立的校舍、独立配套的硬件设施及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集团依靠“三个统一”:统一的文化引领,统一的孵化机制,统一的人财物管理,资源共享,统筹发展,获得了同行和社会的高度认
期刊
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精神和要求,在分析和总结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初中《科学》教材(以下简称“2001年版《科学》”)在10年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所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初中段学生认知特点,围绕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课程总目标,浙江教育出版社对2001年版《科学》进行全面修订,出版了2012年版初中《科学》教材(以下简称“2012年版《科学》”)。笔者有幸参与
期刊
语文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等活动即时产生的资源,包括互动、对话中产生的问题、情境或行为等信息。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刻意追求“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反而常常被课堂上一些错误信息资源和毫无意义的生成性问题分散精力,甚至为求“生成”而迷失了文本、迷失了教学目标。  一、乱花渐欲迷人眼——生成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误区  (一)脱离文本  当前的语文教学经
期刊
本着为学生美丽人生奠定基础的理念,校长提出“美丽大成,幸福成长”的办学思想。在全市初中科学学科探讨“以学定教”教学模式的大背景下,我校积极推行以“教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学情调查、小组合作、科学评价等构建“美丽课堂”,让教师教学有方,学生快乐成长,实现轻负高质,打造“美丽大成”。  《水的浮力》一课教学难度大,之前学生积累了有关浮力的前概念,但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很难准确确定课堂教学目
期刊
一、引言  任何一个地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都不可能不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上或文化传统中进行,履行着保存、传承与剖新文化的使命。因此,研究教育必须探讨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必须探讨文化传统怎样左右着教育思想。绍兴是越国的古城,卧薪尝胆的故事家喻户晓,奋发图强的精神根植人心。历史上,越王勾践为了洗雪耻辱,提出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战略性口号,用现在
期刊
编 者 按  衢州新星初级中学是衢州市首批小班化教学试点学校,是浙江省“小班化教学研究联盟”衢州地区唯一的联盟成员单位。自2010年以来,衢州新星初级中学小班化教学的实践取得了不少成果:推行了符合小班化特色的教学常规管理举措,创新了多种课桌摆放的形式,构建了契合学校实际的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了多元的小班化课堂评价方式,等等。本期“前沿”,我们刊登的六篇文章,较为详细地反映了这些成果以及成果取得
期刊
“住校文化”是以教师(含管理团体)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宿舍为主要活动空间、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学校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积极健康的住校文化对中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重要作用。  笔者从事住校生管理工作多年,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管理规律,积累管理经验,探求适合本校实际的“住校文化”的构建之路,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住校文化”体系。  一、管理网络明晰,管理文化虚功实做  (一)管理网络化,岗位职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