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蚀减压过程中的砂体回弹作用及其成藏效应研究综述

来源 :地质科技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qianze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多的实例研究表明,地层抬升剥蚀与地层低压的发育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地层抬升剥蚀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变化,如流体向下倾方向泄漏、流体因温度降低而收缩,下伏砂体因卸载而回弹都倾向于形成地层低压。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砂体回弹量最大可超过1%,它对地层低压形成的贡献远远大于其他因素,砂体回弹泵吸抽拉成藏是一种新的成藏机理。要深入探讨砂体回弹对油气成藏的贡献,还必须开展以下工作:①弄清砂岩和泥岩回弹量的差异性;②建立岩石回弹和地层压力变化的直接定量关系;③研究低压形成过程中的油水运移状态;④定量评价砂体回弹对油气成藏的贡献。物理模拟实验将是开展这些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
其他文献
随着地质工作者刻划和认识地下地质体构成、结构的能力及研究和预测沉积盆地能量场(温度场、压力场和应力场)及其演化能力的不断提高,以流体流动和油气运移为核心的油气成藏机理
从松潘-甘孜构造带东北部若尔盖盆地的红参-井内分别采取中三叠世晚期和晚三叠世早期的砂岩样品,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方法对其中的碎屑锆石颗粒进行了U-P
对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中侏罗统遮拉组玄武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①遮拉组玄武岩以高钛[平均w(TiO2)=2.57%]、高铁[平均w(TFe2O3)=
在1.0 GPa、室温至700℃条件下,分别采用超声波反射-投射法和阻抗谱法,测量了华北克拉通北缘绿泥石化斜长角闪岩的弹性波纵波速度和电导率。在常温、压力〉0.35 GPa的条件下,
在矿体定位预测方面,利用相关系数的方法,似定量、定量地建立找矿模型在业内一直久攻未克,而这个难题的根源就在于无法实现不同自由度下相关系数的等效性比较。为解决这一难题,服
对广西柳桥地区深水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进行了详细的黏土矿物研究,依据黏土矿物种类的质量分数将东攀剖面划分为3个带.质量分数总体较高的蒙脱石和伊利石组合的出现,说
讨论了华北地区几个早析世洞穴地点哺乳动物群的生态环境、气候变迁和动物迁移。龙牙洞、第18地点、贾家山以及东洞动物群都是喜冷型动物群,反映的气候干冷或干凉,植被为稀树草原
该成果荣获200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主要用于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高精度划分与对比,并为全球古生代、中生代之交重大地质事件研究提供了全球统一的高精度的时间座
主要根据第五届天然气水合物国际会议(ICGH5)的资料,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储运和环境响应研究的新进展。在勘探、开发方面,主要使用多维地震和核磁共振等方法来研究天
管镇次凹位于苏北盆地洪泽凹陷中部,是一个典型的箕状断陷,由南向北可划分为4个构造带:陡岸带、深凹带、断裂构造带和缓坡带。识别出5种沉积体系,即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