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就全民阅读提出过十多份提案,而提出的最后一份提案还是关于全民阅读的。最后一份提案的提出,还有些缘由。
拙著《阅读力》出版后,得到了一些读者和专家的好评。我的写作初衷是通过阅读力来讨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国民阅读状况的改善及其意义。书中提出的“阅读力”这个概念,主要是指“阅读的力量”,英文应当翻译成the power of reading,为此在这方面着墨较多。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委员对此表示理解和认同,写了一篇随笔发表在人民日报上,题目是《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朱委员的文章从我提出“阅读力”谈起,指出:“阅读力不仅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也是社会整体的阅读水平,因而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竞争力。”同时指出:“阅读力就是精神力”“阅读力就是凝聚力”“阅读力就是竞争力”“阅读力就是幸福力”。朱委员不仅读出了拙著的主要内涵而且还有所升华,为此我深怀感激至今。
不过,拙著出版后也听到一些读者的意见,主要是有的读者慕“阅读力”之名而来,却发现这本书并不主要是教授人们如何提高阅读的能力。读者的意见是有道理的。因为“阅读力”也可以是“阅读的能力”,即指读者具体的阅读能力,英文可以翻译成reading ability,有这方面需求的读者完全有理由要我把有关内容做一番讲解,否则似乎有受骗上當的感觉。当然,我既可以主要讲述国家、社会“阅读的力量”,也可以写一本关于“阅读的能力”的教科书,这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我没有开宗明义讲清楚,怪不得读者的失望和埋怨。
这些意见也使得我更加注意要关注全民阅读中的个体阅读,要注意着力于提高每一位读者的阅读能力,从而实现全社会阅读能力的提升。社会整体的阅读水平不是抽象的,它应当是所有读者阅读能力综合评价的结果,这是国民阅读状况评价中不可忽视的指标。
这些年我曾应邀在北京、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甘肃、陕西、四川、重庆、贵州等省市区的一些城市进行过阅读演讲,在校园、书店、图书馆、企业和机关单位,每每与听众互动,都能感受到许多读者对提高阅读能力有着迫切的愿望,而且,其中就数对中小学生如何提高阅读能力提出的问题最多,也最为急迫,已经成为时时萦绕在我心头且挥之不去的问题。
记得一次在广东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图书馆的周末讲座上,原先主办方提醒我,听众主要是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青年创业者和青年专业人才,因而希望我的演讲以“阅读与人生”为主题。可是临到听众坐好,我发现虽然有不少年轻人,可这些年轻人大都带着十岁左右的孩子在身旁,有那么多孩子在场,作为演讲者我当然不能无视。我立刻明白这已经成为亲子阅读的课堂了。为了不让听众失望,我只好临时把主题改成“如何提高阅读力”。果然,在互动环节,举手提问的全都是小孩,提出的大都是关于读不懂或者作文写不好一类的问题,显然中小学生已经成为我们社会最关注阅读的群体。
在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的读书报告会上,数百位穿着工作服的工人朋友听我讲阅读,我重点讲“改革开放与阅读”,因为我相信工人朋友们对这一主题会感兴趣的。现场听众专注的表情足以证明这一点。不过,出乎我意料的是,到了互动环节,工人朋友们的提问却都是有关孩子阅读力的问题。有的问孩子不喜欢阅读怎么办,有的问虽然孩子爱读书可是作文还是写得不好怎么办,有的干脆就着急地抱怨,说是孩子学业负担已然很重,现在新课标又要求课外读那么多的书,那么,请问去哪里找时间呢。如此等等。显然全民阅读正在推动中小学教育课程的改革。
不过,让我吃惊的是,在一个直辖市教育培训中心组织的中小学老师校园阅读专题讲座上,竟然有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对我抱怨,说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她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去教了。要她去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可她自己就不喜欢这本书,死活读不下去;况且,孙悟空的行为很容易被男孩子模仿,副作用太大,问我如何带领学生去读《西游记》。一位中年男老师说,《水浒传》这本书也有很多问题,容易让男学生模仿一些江湖行为。他说到十年多前自己班上几个男生比照宋江、吴用、李逵等梁山好汉结拜兄弟,差点儿惹出大祸来,那么,现在这本书已经列入新课标初中生必读书目,究竟应当怎么读,希望我能指导一下。显然有关部门关于中小学语文教学要提高阅读含量的要求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
总之,在多年来的全民阅读巡讲活动中,我常常要回答许多与阅读能力相关的问题,而其中就数与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相关的问题最多。这自然让我强烈地认识到,开展全民阅读,提高国民阅读力,需要全民重视,可是,最重要的还是要从孩子做起,从亲子阅读做起,从校园阅读做起,尤其要从把阅读能力的提高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做起。倘若不重视孩子的阅读,不在国民教育中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在中小学学习阶段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形成阅读能力,并成为新一代爱读书、善读书的国民,那么,全民阅读很可能就成了成年人的文化活动,并不能从根本上和长远的发展上改善国民阅读状况。于是,在2017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大会上,作为第一提案人,我起草了自己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最后一个提案,即《关于在我国中小学设立阅读课的建议》。有意思的是,参与这个提案联署的委员连我在内共有31位,而十年前在十届五次会议上我作为第一提案人提出的《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建议》,联署的委员连我在内也是31位。这当然是巧合,可巧合却也有一番意味。
(作者系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
拙著《阅读力》出版后,得到了一些读者和专家的好评。我的写作初衷是通过阅读力来讨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国民阅读状况的改善及其意义。书中提出的“阅读力”这个概念,主要是指“阅读的力量”,英文应当翻译成the power of reading,为此在这方面着墨较多。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委员对此表示理解和认同,写了一篇随笔发表在人民日报上,题目是《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朱委员的文章从我提出“阅读力”谈起,指出:“阅读力不仅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也是社会整体的阅读水平,因而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竞争力。”同时指出:“阅读力就是精神力”“阅读力就是凝聚力”“阅读力就是竞争力”“阅读力就是幸福力”。朱委员不仅读出了拙著的主要内涵而且还有所升华,为此我深怀感激至今。
不过,拙著出版后也听到一些读者的意见,主要是有的读者慕“阅读力”之名而来,却发现这本书并不主要是教授人们如何提高阅读的能力。读者的意见是有道理的。因为“阅读力”也可以是“阅读的能力”,即指读者具体的阅读能力,英文可以翻译成reading ability,有这方面需求的读者完全有理由要我把有关内容做一番讲解,否则似乎有受骗上當的感觉。当然,我既可以主要讲述国家、社会“阅读的力量”,也可以写一本关于“阅读的能力”的教科书,这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我没有开宗明义讲清楚,怪不得读者的失望和埋怨。
这些意见也使得我更加注意要关注全民阅读中的个体阅读,要注意着力于提高每一位读者的阅读能力,从而实现全社会阅读能力的提升。社会整体的阅读水平不是抽象的,它应当是所有读者阅读能力综合评价的结果,这是国民阅读状况评价中不可忽视的指标。
这些年我曾应邀在北京、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甘肃、陕西、四川、重庆、贵州等省市区的一些城市进行过阅读演讲,在校园、书店、图书馆、企业和机关单位,每每与听众互动,都能感受到许多读者对提高阅读能力有着迫切的愿望,而且,其中就数对中小学生如何提高阅读能力提出的问题最多,也最为急迫,已经成为时时萦绕在我心头且挥之不去的问题。
记得一次在广东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图书馆的周末讲座上,原先主办方提醒我,听众主要是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青年创业者和青年专业人才,因而希望我的演讲以“阅读与人生”为主题。可是临到听众坐好,我发现虽然有不少年轻人,可这些年轻人大都带着十岁左右的孩子在身旁,有那么多孩子在场,作为演讲者我当然不能无视。我立刻明白这已经成为亲子阅读的课堂了。为了不让听众失望,我只好临时把主题改成“如何提高阅读力”。果然,在互动环节,举手提问的全都是小孩,提出的大都是关于读不懂或者作文写不好一类的问题,显然中小学生已经成为我们社会最关注阅读的群体。
在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的读书报告会上,数百位穿着工作服的工人朋友听我讲阅读,我重点讲“改革开放与阅读”,因为我相信工人朋友们对这一主题会感兴趣的。现场听众专注的表情足以证明这一点。不过,出乎我意料的是,到了互动环节,工人朋友们的提问却都是有关孩子阅读力的问题。有的问孩子不喜欢阅读怎么办,有的问虽然孩子爱读书可是作文还是写得不好怎么办,有的干脆就着急地抱怨,说是孩子学业负担已然很重,现在新课标又要求课外读那么多的书,那么,请问去哪里找时间呢。如此等等。显然全民阅读正在推动中小学教育课程的改革。
不过,让我吃惊的是,在一个直辖市教育培训中心组织的中小学老师校园阅读专题讲座上,竟然有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对我抱怨,说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她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去教了。要她去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可她自己就不喜欢这本书,死活读不下去;况且,孙悟空的行为很容易被男孩子模仿,副作用太大,问我如何带领学生去读《西游记》。一位中年男老师说,《水浒传》这本书也有很多问题,容易让男学生模仿一些江湖行为。他说到十年多前自己班上几个男生比照宋江、吴用、李逵等梁山好汉结拜兄弟,差点儿惹出大祸来,那么,现在这本书已经列入新课标初中生必读书目,究竟应当怎么读,希望我能指导一下。显然有关部门关于中小学语文教学要提高阅读含量的要求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
总之,在多年来的全民阅读巡讲活动中,我常常要回答许多与阅读能力相关的问题,而其中就数与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相关的问题最多。这自然让我强烈地认识到,开展全民阅读,提高国民阅读力,需要全民重视,可是,最重要的还是要从孩子做起,从亲子阅读做起,从校园阅读做起,尤其要从把阅读能力的提高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做起。倘若不重视孩子的阅读,不在国民教育中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在中小学学习阶段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形成阅读能力,并成为新一代爱读书、善读书的国民,那么,全民阅读很可能就成了成年人的文化活动,并不能从根本上和长远的发展上改善国民阅读状况。于是,在2017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大会上,作为第一提案人,我起草了自己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最后一个提案,即《关于在我国中小学设立阅读课的建议》。有意思的是,参与这个提案联署的委员连我在内共有31位,而十年前在十届五次会议上我作为第一提案人提出的《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建议》,联署的委员连我在内也是31位。这当然是巧合,可巧合却也有一番意味。
(作者系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