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的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其特点进行。这门课内容丰富,有较深的理论体系,也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制造方法和过程有较全面的掌握。另外,机械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与机械制造工艺方案关系密切。在实际生产中,同一零件可用多个工艺方案完成。不同的工艺方案,会使加工的质量、难易程度、生产率及加工成本有很大差别。通过学习各种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和应用,逐步学会正确分析工艺问题,在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前提下,设计出最优的工艺过程方案是教学重点。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是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和发展起来的科学,和生产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一、系统性介绍,让学生把握课程整体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包括毛坯制造工艺、切削加工工艺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及装配工艺等内容,涉及方法、种类繁多,知识点多,并且前后逻辑不强,而目前技工学校学生普遍存在基础文化知识薄弱,自学能力不强,多数学生对该课程感到抽象、枯燥无味,学完不知所以然,甚至觉得学了没用。例如:曾有一车工班的学生问笔者:“我们学的车工专业,学铸造、刨削、铣削等加工方法有啥用?”针对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该课程的第一节课尤为重要。在第一节课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更有助于学生在一专的基础上发展多能,增强将来工作适应性。接着系统介绍机械制造工艺的一般工艺过程:
将要学习的是各生产阶段的加工方法和工艺过程,使学生在第一节课就知道课程的主旨,把握整体,同时坚定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教与学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的学习中,学生感到一节课讲授的知识点过多或太抽象,而不能及时理解消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改变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方法,对易理解的内容,讲授前要求学生阅读。对较抽象的概念,采用边讲边读的形式;对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知识,重点讲解提示后,要求学生阅读。以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讨论为主,教师提示、答疑为辅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例如,粗基准、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抽象,难以理解,要讲解提示后再让学生阅读这部分内容,这样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但根据现有条件,不能使学生对所学习的每一种工艺方法都实际操作,只有尽可能地用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利用教具、挂图、幻灯片、录像、加工视频、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尽量使问题由抽象转为形象化,例如,讲到锻造、铸造、焊接等学生还没参与的加工方法时,采用加工视频对学生讲解,使他们直观掌握机器的生产过程;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章节中,对工序、工步、走刀、安装、工位等学生较难掌握且易混淆的概念,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已经实操的加工方法(如车工专业采用车削、钻削)的加工录像片,有针对性地讲解概念及其区别,可以使学生易于接受。还可以系校实习工厂,带学生有序地到实习工厂参观见习所学加工方法和实际操作,进行现场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因材施教,避免满堂灌理论知识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从理论课教学上来讲是比较抽象的,如果在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里,整整一节教师都在不停地温习旧知识,讲述新内容,下课铃声响起课程内容也刚好结束,看起来非常完美,其实学生真正能接受的并不多。特别是像技工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是很高,上课期间笔者发现睡觉、玩手机的大有人在。其实一节课真正有效的时间只有中间的二十几分钟,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例如,在讲到十二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制定时,给学生实物模型(台阶轴),设定单件生产、成批生产两种情况制定出工艺规程。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想法,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让他们派出代表阐述各自小组的意见,并及时给予鼓励,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能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让学生真正理解专业内容。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高级技工学校)
一、系统性介绍,让学生把握课程整体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包括毛坯制造工艺、切削加工工艺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及装配工艺等内容,涉及方法、种类繁多,知识点多,并且前后逻辑不强,而目前技工学校学生普遍存在基础文化知识薄弱,自学能力不强,多数学生对该课程感到抽象、枯燥无味,学完不知所以然,甚至觉得学了没用。例如:曾有一车工班的学生问笔者:“我们学的车工专业,学铸造、刨削、铣削等加工方法有啥用?”针对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该课程的第一节课尤为重要。在第一节课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更有助于学生在一专的基础上发展多能,增强将来工作适应性。接着系统介绍机械制造工艺的一般工艺过程:
将要学习的是各生产阶段的加工方法和工艺过程,使学生在第一节课就知道课程的主旨,把握整体,同时坚定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教与学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的学习中,学生感到一节课讲授的知识点过多或太抽象,而不能及时理解消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改变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方法,对易理解的内容,讲授前要求学生阅读。对较抽象的概念,采用边讲边读的形式;对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知识,重点讲解提示后,要求学生阅读。以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讨论为主,教师提示、答疑为辅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例如,粗基准、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抽象,难以理解,要讲解提示后再让学生阅读这部分内容,这样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但根据现有条件,不能使学生对所学习的每一种工艺方法都实际操作,只有尽可能地用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利用教具、挂图、幻灯片、录像、加工视频、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尽量使问题由抽象转为形象化,例如,讲到锻造、铸造、焊接等学生还没参与的加工方法时,采用加工视频对学生讲解,使他们直观掌握机器的生产过程;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章节中,对工序、工步、走刀、安装、工位等学生较难掌握且易混淆的概念,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已经实操的加工方法(如车工专业采用车削、钻削)的加工录像片,有针对性地讲解概念及其区别,可以使学生易于接受。还可以系校实习工厂,带学生有序地到实习工厂参观见习所学加工方法和实际操作,进行现场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因材施教,避免满堂灌理论知识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从理论课教学上来讲是比较抽象的,如果在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里,整整一节教师都在不停地温习旧知识,讲述新内容,下课铃声响起课程内容也刚好结束,看起来非常完美,其实学生真正能接受的并不多。特别是像技工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是很高,上课期间笔者发现睡觉、玩手机的大有人在。其实一节课真正有效的时间只有中间的二十几分钟,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例如,在讲到十二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制定时,给学生实物模型(台阶轴),设定单件生产、成批生产两种情况制定出工艺规程。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想法,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让他们派出代表阐述各自小组的意见,并及时给予鼓励,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能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让学生真正理解专业内容。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