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统计工作越来越重要,各级领导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统计工作是广大统计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统计分析 改善方案 做好统计工作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0-305-01
引言
統计分析是指运用统计方法及与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它是继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之后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在前几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从而达到对研究对象更为深刻的认识。它又是在一定的选题下,集分析方案的设计、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而展开的研究活动。
一、统计分析的特点
1加强统计分析工作是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
统计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提高管理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今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影响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从国际看,经济和非经济因素交织,欧美经济艰难,中东持续动荡,日本核危机等影响了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从国内看,通胀预期与生产要素制约等因素对经济负面影响显现,宏观调控处于十字路口。如何认清当前经济发展动态,掌握发展规律特点,明晰下半年发展举措,既是党委政府准确决策的重心所在,也是我们统计分析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2加强统计分析工作是提升统计工作水平的需要。
向各级党政领导与社会提供高层次、有一定深度的分析报告,是我们的一大“拳头”产品,是统计部门赢得党政领导支持和社会公众信誉的重要抓手,更是增强统计部门权威、树立统计部门良好形象的有力武器。
3加强统计分析工作是提升统计地位的需要。
近年来,党委政府从关心统计结果向更关注统计过程的转变前所未有,重视发挥统计部门作用前所未有,可以说,统计工作地位是越来越重要,统计工作的大环境也越来越好。靠的是没有满足于仅仅充当提供数据的加工厂,而是通过深入开展统计分析成为党委政府的智囊团、参谋部。因此,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对于统计部门、统计工作者来说,使命光荣、意义深远。
二、统计工作中的问题
1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不够。对统计工作的第一位的要求是数据的准确性。但现实中,一些单位不顾事实根据的实际情况,领导出数字,凭想象设计指标任务,进行数据虚构,出假数据或者有意瞒报数据、随意捏造数据,这些都对数据的准确性造成很大影响。
2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差。因为在不同行业或规模的单位或部门存在着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差异很大,存在着很多指标的取得是很难从正常渠道获得,这些只能依靠统计人员自己关于统计制度的理解进行估算,加上统计数据是事后统计的,无法开展统计调查和分析,信息的时效性就很差了。
3统计数据的完整性欠缺。这主要是因遗漏统计调查单位、统计调查项目不完全、调查资料缺乏畅通的渠道和科学的统计方法等所导致。
三、统计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造成当前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过分的行政干预。由于受各级政府目标管理任务的影响,统计数据一般都带上了很重的政治色彩。凡是涉及到本地或本单位、部门的利益或者政绩统计指标都被领导管理,大作数字文章。统计管理体制不具备抗干扰能力,统计人员只得服从领导意志。
2缺乏一支高素质的统计人员队伍。统计基础不牢固,队伍不稳定,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的现象很普遍。
3统计台账不健全,填报的数据不真实。甚至有的还存在严重的虚报、隐瞒等现象。
4尚且不具备一个全社会支持统计工作的氛围,被调查对象不愿意提供统计信息,尤其是真实的数据信息。
四、解决统计工作问题的对策
1对现行统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要在建立统计工作行政独立性的基础上,对现有统计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进行改革,实行人、财、物垂直管理的统计机构管理体制,让统计机构真正为国家负责,让国家实行统一管理,为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强势统计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将各级政府和部门对统计数据的行政干预减少到最低限度,才能有效地发挥出统计工作的整体性功能。
2对现行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进行完善。要按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来制定各级领导干部工作绩效的考核、评价标准,将一套严谨、科学和规范的长效考核机制完善起来。对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的确定,要走群众路线,坚持客观、公正的评价原则,将随机抽样与群众测评有机结合,要对评价结果进行事后监督,严厉处罚那些弄虚作假和骗取名利者,杜绝那些“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3要对统计制度方法进行完善。要认真甄别现行统计指标的使用价值,对那些已经过时或者没有多少使用价值的统计指标进行精简和合并,要将一些新的统计指标,如:反映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标、全面小康社会和建设的指标和自主创新计指标增加进来。要对全面统计报表的频率适当减少,扩大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的覆盖面,进一步减少统计成本,不断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提高统计的可操作性。
4要不断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一方面,大力开展统计有关法规的宣传活动,重点对单位和部门领导人进行宣传,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统计数据质量检查频率和统计执法力度,让法制与统计有机结合,以法治统计工作。
五、结论
统计工作必须还要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来带动统计工作的正确发展;并通过统计工作的正确发展,反过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此外,充分运用现有的科技成果,使政府各职能部门数据共享,使得虚报、瞒报者无处藏身。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查出虚报、瞒报的同时,去引起、带动职能部门对其进行专项调查,从而使统计工作能真正地服务于国家建设,同时服务于党风廉政建设,服务于人民的需要。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步一步地去努力。
我相信统计工作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下,在广大统计工作者的努力下,其可靠性、真实性和权威性会逐步提高,统计数据失真的现象会得到有效的控制。统计工作会随着大家的共同努力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伟胜,魏宏.统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统计月报,2002,(7).
[2]符华敏.我国的统计现状分析[J].统计学杂志,2003,(3).
[3]王桂菊,贾玉荣.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统计信息质量[J].辽宁经济,2008(10):101.
[关键词]统计分析 改善方案 做好统计工作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0-305-01
引言
統计分析是指运用统计方法及与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它是继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之后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在前几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从而达到对研究对象更为深刻的认识。它又是在一定的选题下,集分析方案的设计、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而展开的研究活动。
一、统计分析的特点
1加强统计分析工作是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
统计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提高管理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今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影响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从国际看,经济和非经济因素交织,欧美经济艰难,中东持续动荡,日本核危机等影响了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从国内看,通胀预期与生产要素制约等因素对经济负面影响显现,宏观调控处于十字路口。如何认清当前经济发展动态,掌握发展规律特点,明晰下半年发展举措,既是党委政府准确决策的重心所在,也是我们统计分析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2加强统计分析工作是提升统计工作水平的需要。
向各级党政领导与社会提供高层次、有一定深度的分析报告,是我们的一大“拳头”产品,是统计部门赢得党政领导支持和社会公众信誉的重要抓手,更是增强统计部门权威、树立统计部门良好形象的有力武器。
3加强统计分析工作是提升统计地位的需要。
近年来,党委政府从关心统计结果向更关注统计过程的转变前所未有,重视发挥统计部门作用前所未有,可以说,统计工作地位是越来越重要,统计工作的大环境也越来越好。靠的是没有满足于仅仅充当提供数据的加工厂,而是通过深入开展统计分析成为党委政府的智囊团、参谋部。因此,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对于统计部门、统计工作者来说,使命光荣、意义深远。
二、统计工作中的问题
1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不够。对统计工作的第一位的要求是数据的准确性。但现实中,一些单位不顾事实根据的实际情况,领导出数字,凭想象设计指标任务,进行数据虚构,出假数据或者有意瞒报数据、随意捏造数据,这些都对数据的准确性造成很大影响。
2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差。因为在不同行业或规模的单位或部门存在着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差异很大,存在着很多指标的取得是很难从正常渠道获得,这些只能依靠统计人员自己关于统计制度的理解进行估算,加上统计数据是事后统计的,无法开展统计调查和分析,信息的时效性就很差了。
3统计数据的完整性欠缺。这主要是因遗漏统计调查单位、统计调查项目不完全、调查资料缺乏畅通的渠道和科学的统计方法等所导致。
三、统计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造成当前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过分的行政干预。由于受各级政府目标管理任务的影响,统计数据一般都带上了很重的政治色彩。凡是涉及到本地或本单位、部门的利益或者政绩统计指标都被领导管理,大作数字文章。统计管理体制不具备抗干扰能力,统计人员只得服从领导意志。
2缺乏一支高素质的统计人员队伍。统计基础不牢固,队伍不稳定,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的现象很普遍。
3统计台账不健全,填报的数据不真实。甚至有的还存在严重的虚报、隐瞒等现象。
4尚且不具备一个全社会支持统计工作的氛围,被调查对象不愿意提供统计信息,尤其是真实的数据信息。
四、解决统计工作问题的对策
1对现行统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要在建立统计工作行政独立性的基础上,对现有统计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进行改革,实行人、财、物垂直管理的统计机构管理体制,让统计机构真正为国家负责,让国家实行统一管理,为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强势统计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将各级政府和部门对统计数据的行政干预减少到最低限度,才能有效地发挥出统计工作的整体性功能。
2对现行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进行完善。要按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来制定各级领导干部工作绩效的考核、评价标准,将一套严谨、科学和规范的长效考核机制完善起来。对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的确定,要走群众路线,坚持客观、公正的评价原则,将随机抽样与群众测评有机结合,要对评价结果进行事后监督,严厉处罚那些弄虚作假和骗取名利者,杜绝那些“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3要对统计制度方法进行完善。要认真甄别现行统计指标的使用价值,对那些已经过时或者没有多少使用价值的统计指标进行精简和合并,要将一些新的统计指标,如:反映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标、全面小康社会和建设的指标和自主创新计指标增加进来。要对全面统计报表的频率适当减少,扩大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的覆盖面,进一步减少统计成本,不断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提高统计的可操作性。
4要不断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一方面,大力开展统计有关法规的宣传活动,重点对单位和部门领导人进行宣传,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统计数据质量检查频率和统计执法力度,让法制与统计有机结合,以法治统计工作。
五、结论
统计工作必须还要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来带动统计工作的正确发展;并通过统计工作的正确发展,反过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此外,充分运用现有的科技成果,使政府各职能部门数据共享,使得虚报、瞒报者无处藏身。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查出虚报、瞒报的同时,去引起、带动职能部门对其进行专项调查,从而使统计工作能真正地服务于国家建设,同时服务于党风廉政建设,服务于人民的需要。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步一步地去努力。
我相信统计工作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下,在广大统计工作者的努力下,其可靠性、真实性和权威性会逐步提高,统计数据失真的现象会得到有效的控制。统计工作会随着大家的共同努力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伟胜,魏宏.统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统计月报,2002,(7).
[2]符华敏.我国的统计现状分析[J].统计学杂志,2003,(3).
[3]王桂菊,贾玉荣.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统计信息质量[J].辽宁经济,2008(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