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枫桥夜泊》的艺术美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debur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艺术美是诗歌的本质属性,诗歌的艺术美给读者留下了无限解读的空间。唐人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依托夜泊生活片断,精选意象,冷暖交融,为读者勾勒了一幅主旨丰富、意象模糊的素描图。以“艺术美”为切入点,从诗歌意境美、语言模糊美两方面解读《枫桥夜泊》的艺术美,对鉴赏诗歌美学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枫桥夜泊;意境美;模糊美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137-01
  诗人张继的《楓桥夜泊》具有艺术美的本质,鉴赏该首诗歌具有美的享受,因此本人将从意境美和模糊美鉴赏《枫桥夜泊》。
  一、意境美
  诗人张继将《枫桥夜泊》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秋江夜泊图,“给人以美的享受情景交融的典型化的艺术意境。” ①首先该诗单单的通过简单之物“月落、乌鸦、霜、江枫、渔火、姑苏城、寒山寺、钟声、客船。冷暖色调创造出意境之美。亚里士多得在《诗学》中凭借着许多最鲜丽的颜料,乱涂一通,不如用白色描写一个形象的轮廓来悦目。而此诗歌正是白描的典范,短短二十四个字,勾勒出一幅秋江夜泊图,同时也给诗歌留下无穷的空白,让每一个读者都能展开无穷的想象与品味。同时该诗也是虚实相结合的典型艺术意境。虚拟者,不实也。“月落乌啼霜漫天”短短七字有实有虚,实的是月、乌,月已落西山,乌鸦在啼叫。凄静苍凉,刺骨心肺。虚的是“霜”,霜一种气体,应该依附在大地,而诗人偏偏打出常规,将霜满地改为霜满天。读者展开想象,在寂静的小船上,四周本无一物,有的只是冰冷的小河,诗人心中本是孤独与寂寞的,然而,四周又浸透着刺骨的冰霜,一股一股压着诗人无解的心灵,刺透着单薄的身体。“月落、乌啼、霜漫天”鄙人认为很难区分出那些是实景,那些是虚景。无论虚实与否都写出诗人寂凉的心境。“江枫渔火对愁眠”,诗人迷迷糊糊中看见江边树就认为他是枫树,读者此时应该都认为,此时的诗人是否是在迷迷糊糊中看见江边之树是否为枫树,都表达着诗人愁之情。“枫”历来都被诗人描写出悲秋思乡之愁。在楚辞《招魂》中”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在戴叔伦《题三闾大夫庙》中“日暮秋风起,千里伤春心。”,在刘禹锡《秋词》中“自古逢秋悲寂寥”定性。“枫”就是思乡悲秋的代名词。诗人将此情融入此物中,情景交融,写出一幅有声有色的秋江夜泊图。给人美的享受。
  二、模糊美
  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诗歌的模糊美给读者留下无限的解读空间。” ②而诗人张继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视觉和听觉的转换,铺展出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冷与暖等不同色调的客观景致。” ③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秋江泊船之图。而该诗歌中有语义、句法、意象模糊美。语义模糊美,语义指的是“词语的语义自身具有不确定性。” ④词语本身语义具有的不确定性,从而具有多义性。一个词语不仅仅所要表达出本身的含义,还有可能具有其他的含义。“月落乌啼霜满天”中“月落”具有动和静的状态,“动”表示“月正落”表示一种持续的状态,是一种动态美,还表示“月已落”表示的是“月已落山”表示的是一种静态美。“乌啼”在《中国古诗名篇鉴赏词典》“一指天色将明时的情景,二指半夜,三指山名。” ⑤四指命运不详之兆,指的是小人,如“安禄山引起的安史之乱”, ⑥夜半“指不完全,而结合本诗歌又可在表达感受时,泛指那种万籁俱寂,晦暗不明的凌晨。” ⑦“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客船”指的是自己所在的小船还是指的是所有游子。该诗中不同的意象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词语有着不同的想象,不同的意象还是词语的不同,都给读者留下模糊之美,留下无穷的解读空间。给人以美的享受;句法模糊美,句法是由单个或者多个词语组合而成的,从而构成不同的句法,而《枫桥夜泊》不同的读者可解读出不同的主题之美,但更多的读者理解为羁旅思乡之愁。正如“月落乌啼霜满天”让“月落”、“乌啼”、“霜漫天”这些不同的意象之间相互制约、烘托、影响,互为说明,“以共同实现表意目的。” ⑧而“月落乌啼霜满天”都是冷色的景物,以融入诗人冷色的情感,这是视觉所能感受到的,同时“月、乌、霜”有各自独立,这种远与近,时间与空间冷色之物构成了空间的张力,满足诗人所要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愁眠之情。“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究竟是江枫还是渔火还是诗人自己。或者是泛指天下所有游子“对愁眠”?究竟谁是主体?是“江枫”、“渔火”、“诗人”、“天下所有游子”,不同的读者怕理解为不同的主题对着愁而夜夜难眠吧!而这些“主体刚刚在语篇空间中的模糊性。” ⑨构成无限的意义空白,让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解读。而“江枫渔火对愁眠”中“对”出神入化,一字落下,便觉点睛欲飞。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留下模糊之美;意象之模糊美。意象是以主观之情融入客观之物中。而《枫桥夜泊》中“月、乌、霜、枫”冷的色调还是“渔火、姑苏城”暖的色调都有着各自的美,同时也是为了表达出诗人写该诗歌的目的,或者排解心中之情。那么该诗歌中的意象又是这样的模糊呢?“月落”可理解为月已落山,或者月正落山。也可理解为伴随着沉沦美景不再,“乌啼”又进一步的说出战争之后的衰败荒凉的环境,“霜”象征着“季节更替,人生变化无常之情。” ⑩“江枫”更添“一抹悲凉意蕴,感染色彩。” B11“江枫”历来都是诗人笔下“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化情之物。意象是孤寂的,意象也是冷色的,意象更是让不同的读者读该诗歌回味无穷。
  注:
  ①朱顺成.《钟声悠悠情思长——浅谈枫桥夜泊的意境美》,1995.3.
  ②李金树.《枫桥夜泊的模糊美赏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5.3.
  ③王松.《诗意.乐镜.声清—论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美学意蕴》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
  ④周方珠.《翻译多元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4.
  ⑤前野直彬,石川忠久.《中国古诗名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⑥孙绍振.《月迷津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9.
  ⑦肖志清.《枫桥夜泊的模糊性及其多译本观现象探究—基于文学等方法的重新阐释》,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8.02.
  ⑧韩庆玲.《模糊修辞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⑨桑薇.《枫桥夜泊三种译文的关联理论分析》,淮北师范学院学报.
  ⑩辛克勤.《枫桥夜泊的现象学方式解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B11李金坤、冯义成:《<“江枫渔火”质疑>之质疑》,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参考文献
  [1]朱顺成.《钟声悠悠情思长——浅谈枫桥夜泊的意境美》,1995.3.
  [2]李金树.《枫桥夜泊的模糊美赏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5.3.
  [3]王松.《诗意.乐镜.声清—论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美学意蕴》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
  [4]桑薇.《枫桥夜泊三种译文的关联理论分析》,淮北师范学院学报.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19岁,战士。主因头晕、乏力一周,发呆、凭空视物5天入院。患者半月前高强度训练后出现浑身酸痛,乏力,不愿活动,右侧胸部出现簇集样水疱,针刺样疼痛,体温37.4℃,给予临时输液后
1989年元月24日至27日,由四川省丝绸公司召开的全省推广“雅周桑”扦插育苗技术和蚕桑丰产片经验交流会在雅安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至省内十多个地、市和50多个县负责蚕
重庆市经济正处在新一轮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作为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具有制造业发达、商贸繁荣、自然经济条件优良的特点。重庆地域广阔,地区物资交流比较频繁,对现代物
【摘 要】物理教学的设计,对于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促进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优化,使得核心素养教学思想真正落实与高中物理教学中,使得高中物理课堂学习效率最优化。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使得高中物理教学设计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核心素养;物理教学设计;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113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并且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清楚的认识到,高中语文的学习不仅是为高考做准备,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将二者进行有效的契合,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学生丰富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使
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消费方式,分时度假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目前在我国分时度假产品销售困难,营销手段不成熟,分时度假的效益难以发挥。分析其现状、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