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节校际间的交流研讨课。《看云识天气》是一篇多次入选教材的说明文。由于人们对“说明文”这种文体的提法提出了质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此采取了回避的策略,将《看云识天气》这类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归人到“科技作品”,人教版语文新教材将其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学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如何教好这篇文章,使学生一方面真正有所得,另一方面还能产生学习此类文章的兴趣,我颇费了一番思量。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依照“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等所谓说明文知识体系去逐步肢解,定然是枯燥无味。这种传统的说明文教学模式,受到了不少人的诟病,有人甚至将其称为无效教学。事实上,这种陈旧的模式也与课标的要求相违背。课标的相关要求是: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可是,习惯的势力有时是顽固的,也是有市场的。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人正在大讲特讲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这从评课时有人对我丝毫未提及说明方法、说明顺序颇有微词可以看出。但是我必须抛弃这种模式,走一条全新之路。为此,我在这方面作了几点尝试。
其一:摒弃传统的说明文知识教学,继之以阅读方法的指导。当有人对说明文教学进行批判、否认旧有的说明文教学体系时,我们应对其冷静分析,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实际上,一堂课是否有效,关键看两个方面:能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能否体现各级考试的“意志”。第一方面是核心,是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宗旨。从这个方面来考量传统的说明文教学体系,其价值甚微。纠缠于说明顺序的分析、说明方法的讲解、语言准确性的品味,对学生今后阅读此类文章并无多大作用。从第二个方面来考量,笔者对2007年全国及部分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和江苏省各市的中考语文试卷中的说明类文章的考题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高考卷侧重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旧考点已难觅踪迹。中考卷的考查走向基本和高考一致,只有无锡卷中考查了说明方法。应该说,原有的说明文知识体系在考试中已逐渐失去了“市场”。基于此,我对本课的教学内容作了新的定位:侧重于阅读方法的指导。这对于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作用会更明显。根据《看云识天气》一文的结构特点,我提出了“抓关键词筛选信息”的阅读方法。教学中,我采用归纳法,让学生充分体验抓关键词句的过程,发挥了教材的“例子”功能。
其二:摒弃传统的说教,继之以丰富的课堂实践活动。说明类文章的课堂教学常常显得沉闷有余而活力不足。其根源一方面是课堂过分注重说明文知识教学,忽略了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将本来趣味盎然的课文肢解成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让学生觉得无味而枯燥。根源的另一方面是课堂上师生过于拘谨,受时空限制,缺少必要的课堂实践活动。本节课中,我因课制宜,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实地“看云识天气”,将课堂所学知识迅速用于实践。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师:大家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掌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接下来我们来一个“活学活用”,请大家到教室外观察天空中云的特点,预测一下今天的天气。(学生出去大约3分钟后,纷纷走回教室)
师:下面请一同学以蠡园中学电视台主持人的身份给大家播报天气。
生:蠡园中学电视台,现在为您播报天气预报。今天,我校上空布满了黑而且厚的云层,这属于积雨云。据分析,在今天中午前后,我校及周边地区将会有小到中雨,请大家出门时带好雨具。谢谢。(其他学生和听课教师被学生的精彩表现所感染,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师:刚才这位同学真可以和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主持人相媲美了。还有哪位同学?
生:观众朋友们,上午好!蠡园中学电视台现在为您播报天气情况。今天天空中布满了灰色的云层,太阳是出不来了。今天南风,风力不大。总体天气情况和昨天相似,不会有雨出现。谢谢!
师:你的预报和刚才那位同学好像有些区别,你能说说理由吗?
生:(笑着)我昨晚看天气预报了,说今天多云转阴,没有雨。
师:你能将看云识天气与天气预报结合起来,真是有心人。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对文本理解会变得更加清晰,课堂上的气氛也更加活跃。正如一位老师在评课时所说的那样,这样的课堂是开放的,学生的收益不仅仅在于书本、在于知识,他们有了实践体会,他们多了阅读兴趣,在听说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一堂课结束了,学生们的脸上依然保持着兴奋的神情。有些学生围着我,就课文中的一些问题向我询问,那些刚才没有出去“看云”的学生则纷纷跑出去,对着天空指指点点……将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正是我们的希冀。
其一:摒弃传统的说明文知识教学,继之以阅读方法的指导。当有人对说明文教学进行批判、否认旧有的说明文教学体系时,我们应对其冷静分析,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实际上,一堂课是否有效,关键看两个方面:能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能否体现各级考试的“意志”。第一方面是核心,是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宗旨。从这个方面来考量传统的说明文教学体系,其价值甚微。纠缠于说明顺序的分析、说明方法的讲解、语言准确性的品味,对学生今后阅读此类文章并无多大作用。从第二个方面来考量,笔者对2007年全国及部分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和江苏省各市的中考语文试卷中的说明类文章的考题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高考卷侧重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旧考点已难觅踪迹。中考卷的考查走向基本和高考一致,只有无锡卷中考查了说明方法。应该说,原有的说明文知识体系在考试中已逐渐失去了“市场”。基于此,我对本课的教学内容作了新的定位:侧重于阅读方法的指导。这对于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作用会更明显。根据《看云识天气》一文的结构特点,我提出了“抓关键词筛选信息”的阅读方法。教学中,我采用归纳法,让学生充分体验抓关键词句的过程,发挥了教材的“例子”功能。
其二:摒弃传统的说教,继之以丰富的课堂实践活动。说明类文章的课堂教学常常显得沉闷有余而活力不足。其根源一方面是课堂过分注重说明文知识教学,忽略了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将本来趣味盎然的课文肢解成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让学生觉得无味而枯燥。根源的另一方面是课堂上师生过于拘谨,受时空限制,缺少必要的课堂实践活动。本节课中,我因课制宜,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实地“看云识天气”,将课堂所学知识迅速用于实践。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师:大家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掌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接下来我们来一个“活学活用”,请大家到教室外观察天空中云的特点,预测一下今天的天气。(学生出去大约3分钟后,纷纷走回教室)
师:下面请一同学以蠡园中学电视台主持人的身份给大家播报天气。
生:蠡园中学电视台,现在为您播报天气预报。今天,我校上空布满了黑而且厚的云层,这属于积雨云。据分析,在今天中午前后,我校及周边地区将会有小到中雨,请大家出门时带好雨具。谢谢。(其他学生和听课教师被学生的精彩表现所感染,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师:刚才这位同学真可以和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主持人相媲美了。还有哪位同学?
生:观众朋友们,上午好!蠡园中学电视台现在为您播报天气情况。今天天空中布满了灰色的云层,太阳是出不来了。今天南风,风力不大。总体天气情况和昨天相似,不会有雨出现。谢谢!
师:你的预报和刚才那位同学好像有些区别,你能说说理由吗?
生:(笑着)我昨晚看天气预报了,说今天多云转阴,没有雨。
师:你能将看云识天气与天气预报结合起来,真是有心人。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对文本理解会变得更加清晰,课堂上的气氛也更加活跃。正如一位老师在评课时所说的那样,这样的课堂是开放的,学生的收益不仅仅在于书本、在于知识,他们有了实践体会,他们多了阅读兴趣,在听说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一堂课结束了,学生们的脸上依然保持着兴奋的神情。有些学生围着我,就课文中的一些问题向我询问,那些刚才没有出去“看云”的学生则纷纷跑出去,对着天空指指点点……将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正是我们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