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的保护与民族志影片创作方法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roragame_luo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族志纪录片的拍摄过程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复述或再现的一个过程。通过复原重建式的民族志拍摄队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注重分析了复原重建式的民族志方法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及复原重建式民族志创作的局限性,并进一步提了出复原重建式的民族志拍摄过程中应注意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 :影像民族志 复原重建 民族文化保护
  一、 复原重建式民族志创作方法
  “民纪片的拍摄过程,就是通过本民族群众必要的排演进行历史的复述或再现的过程”。这不但提高了影片的拍摄难度,也对影的品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复原重建的拍摄要求从科学性的原则出发,严格的依据事实,让参与者重新进入事先规定的文化的情景之中,这个情景曾是他们所熟悉的。在这样情景之中,按照拍摄脚本剧本的要求,让参与者完全根据自己的民族习惯了的行为样式,在自己民族文化气氛环境里,通过必要的自我复述式的方式来进行演示活动。复原拍摄在历史纪录片历史上是不能缺乏的。
  任何一种文化创作形态都是以其生命的形式出现的,都是以一种原始的力量从孕育着它的社会土壤里,特定的精神理想中生长出来的。因此,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像一定不能脱离它特定的时空环境。另外,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已经出现了一种将厚重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民俗文化旅游的趋势,现实中出现了大量因“摆拍”,“为表演而表演”的“失真”,有些民族元素已经不再保持原汁原味。影像民族志的复原重建拍摄与虚假的“摆拍”是不同的。
  以国际民族志电影的拍摄传统而言,“复原”或“重建”最早见于罗伯特·弗拉哈迪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等影片中。弗拉哈迪邀请其爱斯基摩人伙伴纳努克,将传统的捕猎方式与生活习俗,通过排演复原的方法再现于电影银幕上。西方学者将其创作方法称作“标本剥制式”的拍摄方法。被重建的“民族志”内容令观看者信以为真,虚构部分也因影片并未篡改史实而得以存在。这种意识形态强化了电影在针对正在消失的种族的拯救人类学中的用途。
  二 、复原重建式的民族志方法对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
  (一)记录与保存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写照,又是这个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通过复原重建式的影像拍摄能够对民族社会文化现象进行连贯地、逼真的记录,将场景的、音响的、文字语言等客观事物的原貌保存下来,作为视听资料存储,供人们随时提取,作为“活化石”和历史性“视听资料”载入史册,为有目的的抢救、保存、研究正在不断消逝或演变中的民族社会文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二) 收集与研究民族文化
  每一个文化要素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必须把它放置于一个较大的文化系统之中,进行长期田野考察,收集大量的信息后,才能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也才能对该行为或现象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解释。作为民族文化的影像没有拍摄者的主观设计,可以成功地还原出行为或现象发生的那种文化意义上的综合环境,包括背景与氛围,去探寻文化的内涵与意蕴,因而复原重建式的民族志是研究文化的重要手段。
  (三) 传承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族群成员对于自身身份认同的基础,具有极强的内聚力,并赋予了该民族不断发展的顽强的生命力。通过复原重建式的影像民族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民众认识到应该把握住民族文化的根脉,自觉地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和精神。通过民族文化的记录,让不同文化的观者能从影像中读懂影像画面的形象语言,了解及认识现实生活中那些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体验相似的情感,唤起对继承与保护自己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識。
  三 、民族志影片在创作方法上应注意的问题
  (一)客观真实
  影像记录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摄影师的认知水平以及专业技术。记录是主体选择、发现和重构的结果。因此,记录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而应是主体在尊重客观现实的前提下进行的诠释。记录和再现不仅是客观现实的真实,还必须是本身逻辑的真实,这样才能赋予影像永久地保存与供研究学习的价值。大部分影像民族志遵循描述性理解模式,要求作者首先要忠实地贴近研究对象的生活实践,并以研究对象的传统、信仰为依据,用研究对象的话语体系来表达被他们建构起来的生活秩序。这是一种不以科学理性为前提的文化理性,其追求的“客观性”受到对象主体的事实逻辑的约束。因此,影像民族志者在素材处理上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在拍摄与制作过程中必须面对那些不属于科学理性的道德、审美、信仰等非理性思维。
  (二)跨文化的设觉
  民族志作者与被研究对象拥有了同一个跨文化对话的平台。后者创作的影像民族志作品同样能够解释某些人类学知识,阐释其文化特质,并与民族志作者的观察、描述和理论建构彼此求证。建立同一个对话平台,首先学者应将话语的权力归还给被拍摄的对象。
  结语
  民族志影片的复原拍摄应该有个限度,不是什么内容都可以复原拍摄的。属于历史上特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特定事件或特定人物的活动无法进行全面的恢复,如果进行了复原重建,也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复原拍摄是在特定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不得而为的办法,我认为这种方法在民族志影像中尽量的少用为好。经过后人或他人的复原已不是原装原貌,还是存在着偏差。复原拍摄无论做的怎样细致,总部及随机选样拍摄所达成的真实效果。影响民族志纪录片应用心发掘和反映各民族社会文化的变化。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生动的内容会成为历史,如果及时的对这些进行记录和拍摄,没有必要后人再进行复原重建的拍摄。
  参考文献
  [1].朱靖江:复原重建与影像真实——对“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的再思考,西北民族研究,2013
  [2].陈学礼:以镜头“写”文化:民族志电影制作者和被拍摄者关系反思,云南大学,2015
  [3].保罗·基奥齐,梦兰.:民族志影片的功能和战略, 民族译丛,1994
  [4].丁婕,杨洪林:民族志影片的人类学实践,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5].陈学礼:论民族志电影的“真实”,云南社会科学,2003
  作者简介:凯丽比努尔·伊力(1995-),女,新疆人,中央民族大学,2013级民族学专业本科生。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西藏的诱惑》是以摄影家孙振华、画家韩书力、作家龚巧明、日本画家平山郁夫4位艺术家在西藏的潜心探寻为主线,用散文诗式的结构,表现了一种因环境而形成的特殊境界,讴歌了一种由朝圣而引申的崇高精神。电视艺术片《西藏的诱惑》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电视评论界反响极大。编导刘郎在创作过程中将画面的镜头和声音的虚实结合起来,成功构建了艺术片中所描述的"诗意的境界"。  关键词:解读 《西藏的诱惑》 影评  
期刊
内容摘要:人们在观看动画影片时,第一眼的视觉反应不是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产生印象,而是在动画影片的设计风格上留下印象,这种第一视觉印象通常会决定观众对影片是否还感兴趣,是否还会继续的将影片观看下去,影视作品是成功还是失败,决定它命运的就是影片的视觉设计效果是否迎合了观众审美和喜好,视觉设计对于影视动画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决定影视动画的采用什么样的艺术风格,是影视动画的灵魂创作者,本文通过对影视动画
期刊
摘要:文章就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必要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指出了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合理方式。  关键词:包装设计; 传统文化元素; 必要性; 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主要体现在剪纸、陶瓷、刺绣、戏剧、书法、皮影、对联、八卦等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也不断加深,在设计艺术方面,我国的设计理念、审美情趣深受西方艺术设计理念和审美要求的影响
期刊
摘要:《浮士德》这部作品最值得研究的就是浮士德身上的那种永不停歇的意志和欲望,被称之为“浮士德精神”,人对于低级欲望之上的更高级欲望的追求,形成了人类的理性之困,正是这种理性造成了人类有无穷无尽烦恼,而基督教里的“原罪”说也正好契合这一点,人生而有罪,这构成了一个很值得反思的问题。《天堂序幕》作为《浮士德》的开篇,它揭示了全书要讨论的核心问题,人类永远都处在两难得境地。  关键词:浮士德精神,理性
期刊
摘要:说到西方的美,让我们想起的是希腊艺术那令人赞叹的和谐之美,一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特点下的光辉之美;曾让温克尔曼、歌德、席勒德国启蒙思想家尽情称赞的令人着迷的美。而笔者认为除了激发这些启蒙思想家们对古希腊社会的浪漫幻想下的美,另一种更伟大的艺术就是悲剧。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到尼采重新发现悲剧,以及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的悲剧理论都无不给我们展示另一种美,这样的审美价值论也激发起无数艺术创作者的灵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现代陶瓷的生产工艺水平也有着提高,为能进一步促进现代陶瓷的良好发展,可将传统的一些工艺应用其中,从而对现代陶瓷加以创新发展,只有如此才能保障陶瓷的中国特色呈现。现代陶瓷有着和传统陶瓷所所不同的特征,在生产应用中也需要突出其独特性。本文主要就传统工艺和现代陶瓷的结合详细探究分析,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现代陶瓷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传统工艺;现代陶瓷;应用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热情也愈发高涨。如美国启动了“中文领航项目”来培养全球化人复合型人才,这对我国国内外语教学以及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都提供了有效借鉴。本文通过对美国“中文领航项目”的国内及中国海外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究,给国内的外语教学及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提出建议。  关键词:美国,中文领航,汉语教学,主题式教学法,单班课,  一、引言  当今中国不论是在政治上还
期刊
【摘要】:《生死场》,生和死连缀起了全书的主题,生育、妊娠、临盆,这些只有女性才能经历的事情在萧红笔下是纯粹的苦难是无从选择的。萧红站在女性的角度,揭示了在男权社会中孤独无助的女性形象,生活在无爱并压迫的环境中的女性,生活的困苦,还要作为男人们的“同谋”,正像她自评“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关键词】: 萧红 生死场 女性  对于萧红的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比较迅速,招贴设计就是比较重要的设计内容,招贴设计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将招贴设计和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就显得比较重要。本文主要就招贴设计的发展现状和招贴设计的表现形式加以阐述,然后结合实际,对招贴设计和传统文化结合的重要性以及具体体现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招贴设计的整体水平提高。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需求也不断提高,所以,恰当地应用装饰画美化、改善环境,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成为艺术设计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文章简单分析了装饰画的表现技法,指出装饰画在现代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装饰画; 表现技法; 方式  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艺术设计方式,装饰画可以美化和改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文化需求,所以,在现代的艺术设计方面,合理借鉴和运用装饰画,逐渐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