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前德育忧思:学校德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节
目前,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在许多方面陷入尴尬的境地,形式化、空泛化、“圣人化”等严重与现实生活脱节。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误区,就是只关注普遍的道德原则、规范,忽视或无视学生的复杂多变、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忽视现实生活给学生的生动真切的体验,并没有真正触及学生真实的生活,有的教师甚至回避学生在生活中的种种困惑。一方面教师的德育措施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教师埋怨学生冥顽不灵、不求上进,另一方面学生面对道德困惑却得不到来自教师的有效帮助,学生反感教师空洞说教,陈旧死板。
我们强调榜样的力量,我们的师长也不时地推出一些榜样供我们效仿。然而这种效仿生活的生命个体成为僵硬的工具,使思想全无乐趣可言。过分强调从道德规范出发,对学生提出一些大而空的人生教条,不重视这些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就必然会严重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难以很好地适应对学生有强大冲击力的现实社会,最终陷入僵化与呆板。这样的德育对学生的现实生活,缺少指导意义,学生不喜欢,德育效果可想而知。
二、走出德育困境:用生活来育德
在这严峻的德育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应该学会转变视角,以寻求德育的发展。用生活育德是近年德育理论界倡导的一种德育理念,德育回归生活作为多年来德育改革的成果,正引导着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发展方向。
用生活来育德,更多地注重学生的生活世界,它让学生的品德培养回归学生生活,回归真实,回归学生自我。这是目前提高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重要举措。它承认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和权利,尊重学生不同于成人、不同于英雄人物、不同于历史文化人物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它强调“以人为本”,把学生看作是独立的人、完整的人、社会的人,是成长于社会生活中的有生命价值、有独特人格的个体。它更多地注重每个有个性特长的学生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成长特点、能力倾向、价值观取向,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在生活中愉悦、自信、有尊严感地成长与发展。
三、用生活来育德:要关注完整的人
德育应该面对完整的儿童个体,关注人的完整性。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活力的人,而不是只指人某方面的品质。德育不能机械地培养学生某方面的品质,应当培养完整的人,因为人的每一方面的表现都与这个人的整体情况紧密联系,而一个人提高和完善某一方面的素质也是为了自身整体的提高和完善。关注完整的人,就必须尽可能充分认识和了解一个人的全部,既包括他的学习、交往、健康状况及个性,也要了解他的学校、家庭及社区生活等。教育实践证明,学生的行为风格主要形成于家庭和同伴交往中,学生的行为突变往往由家庭或交往生活中的突变引起。关注完整的人就要关注他的各个方面,完整的人是丰满的、活生生的,不能用简单的几个词或几句话来概括,也不能用简单的好坏来判定。关注完整的人,还应该基于对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来理解和认识德育的价值。只有立足于培养完整的人,个人的品德才有真实的依托,德育才有植根的土壤。
四、用生活来育德:创新德育新思维
(一)德育目标要贴近学生生活
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具有社会要求的道德情操的人。而人是社会的人,不能生活在真空中。正因为这样,德育应该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基础,德育目标应当源于学生的生活,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不觉得目标可望而不可及,而是通过努力能做到的。因此,要制定出有层次的、循序渐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德育目标。
(二)德育内容要源于生活
一是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我们既要了解一般学生的一般状况,还要了解特殊学生的特殊思想,要追根溯源,寻求根本,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年龄实际,只有这样才更易于学生接受。
二是德育内容应该从社会实际出发,考虑社会这个大环境。
(三)德育方式要丰富多样
传统的学校德育途径单一,无非是通过思想品德课、班队活动课、晨会课等主要渠道进行思想教育,这已经远远滞后,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了。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多方接受信息的来源,我们既要利用传统的德育途径,发挥传统德育的优势,又要挖掘德育的新途径,使得德育与时俱进。
五、用生活来育德:构建多彩大课堂
(一)倡导高品质校园文化
精心布置的楼道文化、班级文化,构思巧妙的板报,富有教育意义的宣传图片、资料、名人画像等,形成校园环境文化链,打造出一砖一瓦皆管理,一草一木皆育人的环境文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二)构建校内外德育资源网
学校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地方实际,广泛开展德育教育活动。通过这些得天独厚的地方课程德育资源、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自觉调整道德认识,积淀情感体验,不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创造。
(三)在日常行为规范中实现德育生活化
用生活来育德意味着德育过程就是生活过程,每个人思想品德的成长往往源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生活中形成的对道德要求的认同。一个人的日常行为可能是件很小的事情,但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因而,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中,应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作为重要的德育工作。
(四)通过双向互动,让学生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 既让学生开阔了视野,也让学生更多地走进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学会辨别生活中的美与丑。
(五)以专题活动为载体实现德育生活化
道德在本质上是一种自主、自省、自愿、自律的行为,因而在德育工作过程中,以专题活动为载体,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各种道德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自我构建。
(六)开展系列主题班会活动
为了提高班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根据《中小学德育实施大纲》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每个年级分别设计并实施每月一个“主题”的班会活动。在内容上各个主题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落实各年级德育目标。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目前,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在许多方面陷入尴尬的境地,形式化、空泛化、“圣人化”等严重与现实生活脱节。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误区,就是只关注普遍的道德原则、规范,忽视或无视学生的复杂多变、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忽视现实生活给学生的生动真切的体验,并没有真正触及学生真实的生活,有的教师甚至回避学生在生活中的种种困惑。一方面教师的德育措施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教师埋怨学生冥顽不灵、不求上进,另一方面学生面对道德困惑却得不到来自教师的有效帮助,学生反感教师空洞说教,陈旧死板。
我们强调榜样的力量,我们的师长也不时地推出一些榜样供我们效仿。然而这种效仿生活的生命个体成为僵硬的工具,使思想全无乐趣可言。过分强调从道德规范出发,对学生提出一些大而空的人生教条,不重视这些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就必然会严重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难以很好地适应对学生有强大冲击力的现实社会,最终陷入僵化与呆板。这样的德育对学生的现实生活,缺少指导意义,学生不喜欢,德育效果可想而知。
二、走出德育困境:用生活来育德
在这严峻的德育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应该学会转变视角,以寻求德育的发展。用生活育德是近年德育理论界倡导的一种德育理念,德育回归生活作为多年来德育改革的成果,正引导着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发展方向。
用生活来育德,更多地注重学生的生活世界,它让学生的品德培养回归学生生活,回归真实,回归学生自我。这是目前提高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重要举措。它承认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和权利,尊重学生不同于成人、不同于英雄人物、不同于历史文化人物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它强调“以人为本”,把学生看作是独立的人、完整的人、社会的人,是成长于社会生活中的有生命价值、有独特人格的个体。它更多地注重每个有个性特长的学生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成长特点、能力倾向、价值观取向,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在生活中愉悦、自信、有尊严感地成长与发展。
三、用生活来育德:要关注完整的人
德育应该面对完整的儿童个体,关注人的完整性。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活力的人,而不是只指人某方面的品质。德育不能机械地培养学生某方面的品质,应当培养完整的人,因为人的每一方面的表现都与这个人的整体情况紧密联系,而一个人提高和完善某一方面的素质也是为了自身整体的提高和完善。关注完整的人,就必须尽可能充分认识和了解一个人的全部,既包括他的学习、交往、健康状况及个性,也要了解他的学校、家庭及社区生活等。教育实践证明,学生的行为风格主要形成于家庭和同伴交往中,学生的行为突变往往由家庭或交往生活中的突变引起。关注完整的人就要关注他的各个方面,完整的人是丰满的、活生生的,不能用简单的几个词或几句话来概括,也不能用简单的好坏来判定。关注完整的人,还应该基于对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来理解和认识德育的价值。只有立足于培养完整的人,个人的品德才有真实的依托,德育才有植根的土壤。
四、用生活来育德:创新德育新思维
(一)德育目标要贴近学生生活
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具有社会要求的道德情操的人。而人是社会的人,不能生活在真空中。正因为这样,德育应该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基础,德育目标应当源于学生的生活,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不觉得目标可望而不可及,而是通过努力能做到的。因此,要制定出有层次的、循序渐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德育目标。
(二)德育内容要源于生活
一是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我们既要了解一般学生的一般状况,还要了解特殊学生的特殊思想,要追根溯源,寻求根本,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年龄实际,只有这样才更易于学生接受。
二是德育内容应该从社会实际出发,考虑社会这个大环境。
(三)德育方式要丰富多样
传统的学校德育途径单一,无非是通过思想品德课、班队活动课、晨会课等主要渠道进行思想教育,这已经远远滞后,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了。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多方接受信息的来源,我们既要利用传统的德育途径,发挥传统德育的优势,又要挖掘德育的新途径,使得德育与时俱进。
五、用生活来育德:构建多彩大课堂
(一)倡导高品质校园文化
精心布置的楼道文化、班级文化,构思巧妙的板报,富有教育意义的宣传图片、资料、名人画像等,形成校园环境文化链,打造出一砖一瓦皆管理,一草一木皆育人的环境文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二)构建校内外德育资源网
学校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地方实际,广泛开展德育教育活动。通过这些得天独厚的地方课程德育资源、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自觉调整道德认识,积淀情感体验,不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创造。
(三)在日常行为规范中实现德育生活化
用生活来育德意味着德育过程就是生活过程,每个人思想品德的成长往往源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生活中形成的对道德要求的认同。一个人的日常行为可能是件很小的事情,但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因而,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中,应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作为重要的德育工作。
(四)通过双向互动,让学生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 既让学生开阔了视野,也让学生更多地走进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学会辨别生活中的美与丑。
(五)以专题活动为载体实现德育生活化
道德在本质上是一种自主、自省、自愿、自律的行为,因而在德育工作过程中,以专题活动为载体,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各种道德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自我构建。
(六)开展系列主题班会活动
为了提高班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根据《中小学德育实施大纲》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每个年级分别设计并实施每月一个“主题”的班会活动。在内容上各个主题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落实各年级德育目标。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