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书《周易》中有这样的阐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笔者在观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室主任严登华的科研工作热情及处世为人原则后,发现严登华正是这样一位自强、厚德、务实的青年英才。
寒窗苦读,自强不息
严登华于1976年出生在安徽的一个穷困农村,从小刻苦读书,成绩在学校都是名列前茅。然而由于高考发挥失常只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学,但这并没有使他一蹶不振,大学毕业后顺利地考入原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硕博连读,并担任研究生会主席。期间严登华利用一切机会到湿地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中心、遥感应用研究等相关部门去学习和实习,毕业时已发表了40余篇论文。
博士毕业时,长春地理研究所领导和导师希望他能留所工作,但他还是只身来到北京,于2003年6月进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师从中国水资源专家的王浩院士。2009年,他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当时水利系统最年轻的教授。
就是这样一种自强不息的拼劲,严登华为自己的人生开拓了一条越来越宽阔的科研道路,一片广大的天地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厚德载物,勇担使命
进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后,严登华就作为课(专)题负责人,先后参与完成了“黄河973”、“海河973”和“十五科技攻关黑河课题”等项目,后来自己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南水北调西线课题”和“东北水资源课题”、国家973公益研究专项“南水北调西线课题”、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水文学方法研究”等国家级重大科学计划项目10余项,并参与其他省部级和地方咨询项目30余项。
在上述项目的支持下,结合中国水资源、水环境管理与生态保护的实践需求和国内外前沿热点问题,严登华较为系统地构建气候—水文—生态耦合模拟与调控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生态水文耦合作用机制的生态需水评价与管理技术、基于气—陆耦合模拟的水资源定量评价技术、基于分布式水循环模拟的干旱区生态恢复模拟和基于流域生态水文模拟的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流域水污染总量控制方法等多项应用技术。这些理论和技术已在水利、环保和气象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结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战略及气候变化下极端事件的综合应对,他组织开展面向低碳模式的水资源合理配置、面向极值过程的水利工程群联合调度等多项理论与技术研究。
2010年5月,严登华作为中国优秀青年科学家,受到中日韩三国领导人联合接见,并向温家宝总理、李明博总统和鸠山由纪夫首相汇报相关工作。2010年被遴选为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AR5作者,成为起草该文件的44名中国人中唯一的水利系统专家。
心怀感恩,严谨务实
严登华心怀感恩地说:“今天能够摆脱贫困、走出农村不容易,是国家培养了我,是我的导师辛勤栽培了我。我只有加倍地努力工作,才能回报他们,回馈社会。”他对待学生也非常严厉,按他自己的话说:“做人要老老实实,做学问也是一样,做不出像样的东西就得挨骂。”
严登华年仅三十多岁就担任水资源研究室主任,这和他数十年忘我的工作精神分不开,如今还要带领全室的科研团队做课题,并培养数名博士后和博士、硕士研究生。繁重的工作使得严登华的休息时间较少,他说自己最早是通过喝浓茶提神,后来浓茶也不管用了,就改喝咖啡,但如今只有抽烟管用。
记者终于发现,为什么严登华为何如此年轻就担当大任、成就斐然,因为他真正践行了华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自强”、“厚德”、“感恩”和“严谨”精神,而这些也正是一个科研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可贵品格。
寒窗苦读,自强不息
严登华于1976年出生在安徽的一个穷困农村,从小刻苦读书,成绩在学校都是名列前茅。然而由于高考发挥失常只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学,但这并没有使他一蹶不振,大学毕业后顺利地考入原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硕博连读,并担任研究生会主席。期间严登华利用一切机会到湿地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中心、遥感应用研究等相关部门去学习和实习,毕业时已发表了40余篇论文。
博士毕业时,长春地理研究所领导和导师希望他能留所工作,但他还是只身来到北京,于2003年6月进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师从中国水资源专家的王浩院士。2009年,他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当时水利系统最年轻的教授。
就是这样一种自强不息的拼劲,严登华为自己的人生开拓了一条越来越宽阔的科研道路,一片广大的天地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厚德载物,勇担使命
进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后,严登华就作为课(专)题负责人,先后参与完成了“黄河973”、“海河973”和“十五科技攻关黑河课题”等项目,后来自己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南水北调西线课题”和“东北水资源课题”、国家973公益研究专项“南水北调西线课题”、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水文学方法研究”等国家级重大科学计划项目10余项,并参与其他省部级和地方咨询项目30余项。
在上述项目的支持下,结合中国水资源、水环境管理与生态保护的实践需求和国内外前沿热点问题,严登华较为系统地构建气候—水文—生态耦合模拟与调控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生态水文耦合作用机制的生态需水评价与管理技术、基于气—陆耦合模拟的水资源定量评价技术、基于分布式水循环模拟的干旱区生态恢复模拟和基于流域生态水文模拟的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流域水污染总量控制方法等多项应用技术。这些理论和技术已在水利、环保和气象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结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战略及气候变化下极端事件的综合应对,他组织开展面向低碳模式的水资源合理配置、面向极值过程的水利工程群联合调度等多项理论与技术研究。
2010年5月,严登华作为中国优秀青年科学家,受到中日韩三国领导人联合接见,并向温家宝总理、李明博总统和鸠山由纪夫首相汇报相关工作。2010年被遴选为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AR5作者,成为起草该文件的44名中国人中唯一的水利系统专家。
心怀感恩,严谨务实
严登华心怀感恩地说:“今天能够摆脱贫困、走出农村不容易,是国家培养了我,是我的导师辛勤栽培了我。我只有加倍地努力工作,才能回报他们,回馈社会。”他对待学生也非常严厉,按他自己的话说:“做人要老老实实,做学问也是一样,做不出像样的东西就得挨骂。”
严登华年仅三十多岁就担任水资源研究室主任,这和他数十年忘我的工作精神分不开,如今还要带领全室的科研团队做课题,并培养数名博士后和博士、硕士研究生。繁重的工作使得严登华的休息时间较少,他说自己最早是通过喝浓茶提神,后来浓茶也不管用了,就改喝咖啡,但如今只有抽烟管用。
记者终于发现,为什么严登华为何如此年轻就担当大任、成就斐然,因为他真正践行了华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自强”、“厚德”、“感恩”和“严谨”精神,而这些也正是一个科研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可贵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