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_want_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的实施,带给了小学数学教学巨大的进步,但是也凸显出了其模式所存在的问题。诸多问题制约着数学教学对于教学目的追求,出于问题的解决,对于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培养,应当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入手,探寻有效地路径。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数学 独立思考 养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c)-0056-01
  新课程标准自200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在十年的教学实践当中,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教学实践和教学调查都层出不穷,对于教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丰硕的成果背后,也隐藏着诸多的弊端和问题,值得每一个数学教学的研究者去思考和探索。
  1 当前数学教学体制中所存在的矛盾
  1.1 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化教学理念落后
  当前的教育方式当中,对于数学的教育大多是一种“灌溉式”的教学模式,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着明确而单一的教学目的,就是良好的考試成绩,而教师本身也以追求考试成绩的优秀为目标,毫无疑问是与我们当前的对于素质教育的追求是相违背的。除此以外,这种教学过程当中,师生缺乏沟通,学生往往只能被动的接受,导致学生的对于知识的兴趣大打折扣,教学效率和效果都收到了严重的制约。
  1.2 小学数学教育课程设置科学性差
  从当前的课程设置来看,对于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过分追求学术化,课本内容较多引用高等学校的教育模式,而没有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本身所应该具备的特点。由于这种教学内容理论和实践支撑较为薄弱,因而导致对于学生的数学水平提高效率较低,加上教师的水平良莠不齐,从而使得数学教学的专业化更加难以实现。
  1.3 数学教育重要程度受到冲击,对于教育改革缺乏足够了解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动之下,小学数学教育应该向着更加实践性和趣味性的角度去发展,但是在现实中,却出现了数学教育的地位被冲击的现象,从而导致部分教师对于数学教育的地位认知错误。因而在教学实践的开展当中,如何实现平衡已经是实践者所应当思考的问题和考验。
  2 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理念的养成
  针对于上面所述的问题,该如何去克服所存在的弊端,如何去为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寻求科学路径,我认为,培养独立思考的理念,是一条合适的路径。所谓独立思考是指在不借助于外界的辅助力量,而能得以依靠自身的探索和思考来解决所面对的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教学来说,这种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何为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内涵在不同的语境之下包括不同的内容,但是首先:独立思考能力指面对问题能够一个人想出应对的方案和办法,并能够在内心反复思辨。当完成这些后,即使和身边人交流问题和看法时,也只是为了印证一下自己的判断和处理是否正确。
  其次,独立判断事物真伪能力,这是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紧密联系的,只有生活经验丰富、勤思考、爱动脑、有思想有主张的人才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事物的真伪。具有这种能力的人较成功、较成熟、具备个人人格魅力。
  (2)独立思考能力可以说对于一个合格的人才至关重要。除此之外,独立思考能力对于课程教学来言更有着极大的意义。
  首先,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教育委员会的相关文件可以知道,小学教学的目标可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智力水平的提高。第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能力,提高逻辑有推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学生的情操。足以见得教学目标的设置就包括对于独立思考能力的追求。
  其次,独立思考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依据,从育人的角度来看,小学数学教学不单单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是为其余的素质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更是需要良好的独立思维能力。
  3 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路径
  从教学目的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来看,之前的“灌溉式”的教育方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了。而作为新的世纪环境下的教育实践者,我们应该在追求素质培养的前提下,以社会发展需要作为追求,具体在教学过程当中,如何做到对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途径入手。
  3.1 改革教学方式,建设以学生为主角的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分析和研究可以知道,当前的数学教学课堂之所以呆板效率低下,就在于教学研究的角度调整,应该改变当前的以教师为主动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现状,而创设以学生为主角的,民主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并且建立良性的师生互动机制。比如在计算“2+2+2 +2=8”的题目时,就不能仅仅靠老师讲授,而是应该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并鼓励他们采用尽可能多的算法进行计算。在学生提出3到4种算法后,教师再进行点评,公布答案。
  3.2 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新颖趣味
  数据显示,84%的小学生认为目前的数学学习内容枯燥无味,使得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加上儿童本身的对于兴趣和去趣味的追求,更是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数学自身便是生活的艺术,因而在课堂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结合现实生活,将数学规律现实化,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比如,在教授10以内加减法时,可以根据每个数字的特殊性,充分利用学生身体中的数字(如手指等);在教授100以内加减法时,就可以利用算盘、火柴或自制小模型等一些道具,使得课堂生动有趣。
  3.3 营造对于数学文化的探索模式
  在校园教学的背景之下,学生和教师作为参与的主体,将增强智力,掌握知识作为教学的目的。然后数学文化本身却不仅仅有这些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实际当中,不妨以此为角度切入,着手与对于数学文化的探索。可以将班级分成学习小组,在小组中建立联络人,组织小组活动。将成员的思维进行碰撞,从而进行挖掘。教师应当给你定期检查,指导。
  参考文献
  [1] 王志力.数学教学中的实际问题[J].数学参考,2010.
  [2] 赵春发.小学数学之怪现象[N].深圳日报,2011.
  [3] 李公镇.小学数学教育模式探究[M].新疆出版社,2007.
  [4] 孙晨红.改革教育实习的新构想[J].教育探索,2008.
  [5] 杨高全,李学全.对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的思考[J].数学教学报,2007(1):93-95.
  [6] 方延明.数学文化导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 林永伟,叶立军.数学史与数学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8] 李光树.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 徐斌艳.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出发,以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为着手点,提出了对礼貌问题的看法——礼貌原则是人们顺利进行言语交际的基础,在不同文化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对比分析了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差异,提出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应引导学生注意和了解礼貌原则,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礼貌原则 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
4月20日至23日,省经济普查督查组谭春明一行到六盘水市检查指导工作。督查组在市统计局局长李新益、副局长淳廷勇和国家统计局六盘水调查队副队长李发举的陪同下先后到钟山区
调制/功放小盒是整机中最易发生故障的部件,本文重点介绍了调制/功放小盒的工作原理以及故障检修
备受瞩目的中国“两会”3日在北京拉开帷幕,作为“十二五”的起始之年,此次会议所蕴含的风向标意味令各方相当期待。较之于过往对GDP数字的强调,今年的两会劲吹“幸福之风”。如
这天天气很好,吴国兴在调解完绵竹市孝德镇的一桩邻里纠纷之后,回到办公室,又忙着翻开一摞厚厚的卷宗,认真地阅读起来。对于绵竹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吴国兴而言,每天都
期刊
<正> 福州地区近年来细菌性痢疾(菌痢)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志贺氏菌株对抗菌药物从敏感株转为耐药株的变迁非常明显。今就志贺氏菌的耐药性研究及中草药疗效简介如下。
新疆人事信息服务中心是自治区人事厅下属事业单位,担负着全疆人事人才信息网络建设及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者数据库建设,计算机应用培训以及面向社会开展人事人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