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心跳”每1500万年一次

来源 :世界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mkk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地球也有心跳.来自夏威夷和冰岛的证据显示.地球核心每隔1500万年左右会向地表发送一次同步的岩浆脉冲。
其他文献
“创造之柱”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最为著名的照片,这一景象上是指天鹰座星云中形成恒星的区域,但创造之柱是如何形成的仍是一个未解谜团。研究人员的最新
1998年,当“代谢组学”(metabolomics)这一新术语出现时,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广泛注意。然而最近,在分析化学研究的支持下,这一领域(“代谢组学”)——侧重于细胞、组织或生物体中整套
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5月21日报道,赫歇尔太空望远镜和它的搭档普朗克天文望远镜分别搭乘阿丽亚娜5号运载火箭,先后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赫歇尔太空望远镜成功发射
技术进步并不总是预示着是一道无比光明的新曙光科技进步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会给我们的生活留下一些不快和遗憾。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在未来的世界里,每一个新生儿在诞生之
一九九六年钟声刚刚敲过,北京肯沃特电力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从军抵达辽宁朝阳,赶赴内蒙与当地经委联合召开该公司首创的逆变直流系列焊机的技术座谈会。会上,人们见到
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九五”期间,将集中863计划的整体力量,在提高农业科技与生产水平、改造传统产业和推动高技术产业化
<正>陶东风在《后现代主义不应成为新的权力话题》(《山西发展导报》1995年4月5日)一文中指出:后现代主义作为产生于西方当代的文化分析范畴,与中国的现实文化状况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错位.中国文化在当代呈现出空前的混杂性、拼贴性,后现代主义文化只是其中之一,对于这种杂交的文化,后现代主义这一分析范畴的适用性是有限度的,夸大这种适用性无疑是对后现代主义概念与中国文化现状的双重误读;但后现代(主义)又的确是当今中国文化中的一支,从这个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的分析范畴又有一定的适用性.从价值取向上看,我
<正> 王蒙在《作家是用笔思想的》(《读书》90年1期)一文中指出:创造物是在创造的过程中、也只能在创造的过程中完成。离开了创造的过程,离开了创造的实践,创作主体所拥有的最多只是一个蓝图,一个轮廓,一种欲言又止的犹豫与不吐不快的压迫感。对于一个有经验的作者来说,当然他还会有一种“它来了”的信念,同时也有一种“它是谁?”的好奇和耽忧。而对于一个没有经验的作者来说,他还会被各种狂想和杂念,被种种关于得失成败的计算与忧乐压得喘不过气来。当然,这时候你的创造物还只是个未知数。然后你开始写了,你开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