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散文二章

来源 :参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eun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玫瑰花开rn很多事,过去了,就成为难以回顾的过往……rn黎明,新的太阳还没升起,我打开你的“苹果”,在崭新的键盘上敲下了属于她的第一行文字.rn新居.顶层.三面迎海.“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就连在洗盏更酌的时候,海风也常常裹着涛声如约而至.挑中这个“顶高”,不为穷目千里,也不为避躲浮云,那是个“顶”呢,单单钟情于那个“顶”字:得你在怀,自是心中顶尖的人儿.“十里八村的女儿啊,就数那兰花花好.”大半生的心路,曲曲折折,盘盘旋旋,如今,终于走到了心路的顶层.到顶了,知足了.站立这个层面,望着脚下浩瀚的大海和头上深邃的长空,六分人事的欣慰,三分生活的满足,一分时光的无奈,统统涌上了心头.光阴如水,临水濯足,抽足再入,岂非前水?“少年听雨歌楼上”“中年听雨客舟中”“而今听雨\'顶楼上\'”,阅尽楼前风雨,满眼尽是“天凉好个秋”……
其他文献
1rn王继红先生长我十岁,是我三年前才结识的家乡朋友.我在《赵树理的幽灵》一书的后记中说过,晋城那边的文友能成为我朋友者,全部都是聂尔兄拽过来的,我沾了他的光.继红先生也是如此.记得2018年春节,我大年三十开车回老家,却已盘算着正月初五火速返京.来去匆匆,盖因接一大单写约稿,限时完成,我不敢在家里长住.大年初一我向聂尔兄说明实情,问他哪天有空,有无时间见面喝酒云云.知我如此狼狈,他便当机立断,说第二天可尾随我去丈母娘家,把酒喝到阳城.他敢如此豪迈,是因三个月前认识了个新朋友,此人正是王继红.
期刊
期刊
期刊
阅读陈继明的长篇小说《七步镇》(载《十月·长篇小说》2018年第1期),首先引起我浓厚兴趣的一点,作品不仅采用了带有突出主观色彩的第一人称限制性叙述方式,而且这个“我”也即东声还被特别设定成了一个以小说创作为业的作家.更进一步地,“我”也即东声身上还表现出了突出的自传性色彩.熟悉陈继明创作历程的朋友都知道,文本中先后被叙述者提及的诸如 《一人一个天堂》《灰汉》《北京和尚》《圣地》《芳邻》,甚至包括早期的短篇小说《一个少女和一束桃花》等,都实实在在是出自于陈继明之手的小说作品.与此同时,作为作家的东声的具体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一出二人台《走西口》唱得黄河边山陕两省的女人们泪蛋蛋流,唱得西口外的男人们心咀咀抖.“二姑舅捎来一封信,他说那西口外好收成”,二姑舅啊三姥爷,八百里河套葬祖先.“二姑舅”是具体的人,也是沿血缘、亲缘、族缘线索越过长城口走西口的群体象征.
期刊
我瞌睡得要死,刚一挨枕头,手机陡地响起.我高兴得厉害,手机一响,就意味着生意来了,钞票来了,能不高兴吗?rn里面是个女孩的声音,声音很轻很柔,像条绸带在半空悄悄地抖了一下,我浑身一酥,心似乎被她偷偷地摁了摁.但我很快控制了情绪,我冷冷地问她在什么地方,她说,贵妃小区108号楼二单元25号.我去过这个小区,那里绿化得很美,楼区空地上栽满了葡萄,秋天一到,满眼的晶亮,满鼻的香气.我走出房子,跨上自行车,眼前晃动的净是肥嘟嘟的葡萄.
期刊
顾名思义,全国小小说盘点,旨在对年度内的小小说佳作进行梳理,为成长路上的小小说立此存照,既是勾勒业界创作形态,也是另类编年纪事.所推举作品,在坚持小小说文体意识的基础上,兼顾题材选择、作家艺术风格和创作队伍的梯次结构等诸多元素.品评佳作,推介名家,扶掖新人,集中回顾一下小小说创作的年度收获,让这一新兴文体得以倡导、规范和广泛传播.因篇幅有限,过眼佳作未能一一涉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