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让师生心得以安静、让校园宁静、更让教育慢一点。在新课标的引导下,伴着新教育课题研究,我校的书香氛围越来越浓郁,尤其是共读俨然成为一种生命的行走方式,它悄然搭建起沟通师生、师师、家校心灵的桥梁,更不知何时早已浸润在校园的文化里。
共读,为我校师生晕染了人生的底色。我校结合各种阅读活动,从五个方面逐步推动。
一、师生共读,最高效的阅读方式
(一)多项举措,丰富阅读资源
1.学期初,我们会统一印发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要求语文教师选择本学期共读书目,并为老师们配备相关书籍。
2.所有放在教室里的图书,均由语文教师和图书管理员精心挑选,保证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营造一种自由状态下的共读氛围。
3.扎实开展“图书漂流活动”,从班级、级部、学校三个层次进行活动,希望能让每一个孩子阅读更多的书籍。
(二)课外阅读周,加强阅读指导
我们倡导师生每周阅读课、午读时间共读一本书,彼此之间努力构建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一二年级以绘本阅读为主,三、四、五年级以整本书阅读为主。
每个月的最后一周是我们雷打不动的课外阅读周。我们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提前一周经由集体备课确定阅读展示课和阅读指导课的基本流程,并于周五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读写绘、读后写、手抄报。
(三)坚持国学诵读,文化浸润心扉
在儿童生命的黎明,应该让他吟诵国学经典、古典诗词,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让儿童养成一种与国学共舞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国学纳入师生共读项目中,除却老师要利用晨诵时间和学生背诵《弟子规》、古诗词外,我们的校本课程也按年级进行诵读教学:一年级《弟子规》,二年级《笠翁对韵》,三年级《增广贤文》,四年级《幼学琼林》,五年级《论语》。坚持国学诵读,目的在于让孩子们在小学五年能够初步了解并诵读中国的国学经典,为自己的阅读印刻上中国的记号。
(四)精彩阅读展示,更添学生兴趣
寒暑假归来后的阅读展示,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节课,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聊自己在假期中的读书生活,高高兴兴地晒晒自己在假期中的读书成果。教务处及时展评,更让孩子们对假期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
每周五“好书推荐,美文共享”活动。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展示主题,如一年级:古诗、儿歌;二年级:成语故事;三年级:寓言故事;四五年级: 具有一定哲理或教育意义的小故事、科普故事等。建议学生尽量脱稿展示,这项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大胆地展示自己的读书风采。
每年的“我的一本课外书”评选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彰显个性化阅读。在这次活动中,学生展现了自己的读书风采,评委老师针对孩子们的阅读情况,和参赛的孩子们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
二、亲子共读,最高效的家庭教育
亲子共读,对于相对缺乏教育专业知识,整日埋头于田头地间的父母们来说,是最便捷、最高效的教育方式。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学校张校长都要亲自和父母们聊一聊亲子共读的重要性。语文教师每天都布置读书作业,并要求家长保证每天晚上的亲子共读时间。我校推行“双向亲子共读法”,不仅仅是父母讲故事、读故事给孩子听,而是亲子共读两本书:一本由孩子选择,一本由大人选择。
三、家校共读,最高效的阅读平台
只有家校共读,才能真正将阅读深入家长心中,才能将家庭阅读和学校阅读融为一体,实现家校共行的水乳交融。
坚持每学期举办“家庭好书展活动”。我们提前印发家庭好书展活动倡议书,让每个家庭慎重选择家中好书,并填写好书推荐语参与展评活动。在开放日当天,家长们都把家中觉得最有意义的藏书带到学校,按级部进行展览。在展览会上,家长和孩子们,翻翻其他家庭的好书,聊聊自己家庭的好书,议议自己家的宝贝孩子。在去年第一次家庭好书展上,家长一直围着学校老师,交流家庭读书的逸事,询问阅读究竟能够孩子带来哪些好处,讨论应该如何教育好孩子。
也许农村家长对于阅读还不够重视,但只要我校坚持每学年的“家长阅读讲座”,坚持每学期的“家庭好书展活动”,开拓每月的“亲子阅读会”,不断加强家校联系和共读,相信阅读会成为我们所有人的成长方式。
四、团队共读,最高效的合作方式
团队共读,能够让老师们进行最默契、最深入的交流,能够用阅读搭建起最高效的合作方式。我校团队共读,分三个层次:
层次一,中层领导共读,交流心得,提升管理水平。这学期共读书目是《新学校十讲》和《面向个体的教育》,要求圈点勾画,书写体会。并充分利用假期和周前会时间进行研讨,分享自己的所感所悟,反思自己的深邃思考。
层次二,学科教研组共读,文本解读促课改。语文教研组共读《小学语文解读》,数学教研组共读《种子课》等书籍,依托教研活动,开展 “同研读,同上课,再研读,出精课,再交流,共成长”活动:教研组选择一篇课文进行深入研读,形成文本解读材料,交流研讨形成定稿;人人设计教学流程和学习活动,选择最优者讲课展示;讲课完毕,同交流,齐修改,共生长,录好课,创名师。此活动,将持续到学期末,力求人人设计,人人讲课。
层次三,教师共读,生长论坛展风采。本学期,教师共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静悄悄的革命》两本书,并利用每月一期的生长论坛交流研讨。生长论坛为教师共读提供了资源共享和展示交流的机会,提供了教育智慧碰撞的舞台,更是教师个性彰显的论坛。
五、网络共读,最自由的灵魂碰撞
“网络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网络,既是一种其他共读方式中时常用到的工具,也是一种特殊的、却容易被人忽略的共读方式。”
我校已经开始着手网络阅读,一般两个星期安排一篇精品文章提供给老师学习,内容涉及教师教育、学科教学、班级管理、人文修养等多个方面。教师阅读后可随意跟帖或评论。
这种网上阅读的新型学习方式,时间灵活,交流方便,提高了阅读品质,促进了老师对教育、对教学、对学校、对学生的深刻理解,也引发了教师对教育生态与自我状态的深刻反思。
当然,共读还有很多种形式,还有城乡共读、全民共读和全球共读。我们也只是尽自己学校的一点本分,扎扎实实地做了一点阅读的工作而已。
我们也想向所有的人呼吁:共读吧!共读,真的能在悄然间搭建心灵的桥梁,共读能让阅读走进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孩子的心里;让阅读伴随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让阅读成为每一所学校最美的行走方式。
共读,为我校师生晕染了人生的底色。我校结合各种阅读活动,从五个方面逐步推动。
一、师生共读,最高效的阅读方式
(一)多项举措,丰富阅读资源
1.学期初,我们会统一印发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要求语文教师选择本学期共读书目,并为老师们配备相关书籍。
2.所有放在教室里的图书,均由语文教师和图书管理员精心挑选,保证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营造一种自由状态下的共读氛围。
3.扎实开展“图书漂流活动”,从班级、级部、学校三个层次进行活动,希望能让每一个孩子阅读更多的书籍。
(二)课外阅读周,加强阅读指导
我们倡导师生每周阅读课、午读时间共读一本书,彼此之间努力构建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一二年级以绘本阅读为主,三、四、五年级以整本书阅读为主。
每个月的最后一周是我们雷打不动的课外阅读周。我们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提前一周经由集体备课确定阅读展示课和阅读指导课的基本流程,并于周五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读写绘、读后写、手抄报。
(三)坚持国学诵读,文化浸润心扉
在儿童生命的黎明,应该让他吟诵国学经典、古典诗词,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让儿童养成一种与国学共舞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国学纳入师生共读项目中,除却老师要利用晨诵时间和学生背诵《弟子规》、古诗词外,我们的校本课程也按年级进行诵读教学:一年级《弟子规》,二年级《笠翁对韵》,三年级《增广贤文》,四年级《幼学琼林》,五年级《论语》。坚持国学诵读,目的在于让孩子们在小学五年能够初步了解并诵读中国的国学经典,为自己的阅读印刻上中国的记号。
(四)精彩阅读展示,更添学生兴趣
寒暑假归来后的阅读展示,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节课,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聊自己在假期中的读书生活,高高兴兴地晒晒自己在假期中的读书成果。教务处及时展评,更让孩子们对假期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
每周五“好书推荐,美文共享”活动。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展示主题,如一年级:古诗、儿歌;二年级:成语故事;三年级:寓言故事;四五年级: 具有一定哲理或教育意义的小故事、科普故事等。建议学生尽量脱稿展示,这项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大胆地展示自己的读书风采。
每年的“我的一本课外书”评选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彰显个性化阅读。在这次活动中,学生展现了自己的读书风采,评委老师针对孩子们的阅读情况,和参赛的孩子们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
二、亲子共读,最高效的家庭教育
亲子共读,对于相对缺乏教育专业知识,整日埋头于田头地间的父母们来说,是最便捷、最高效的教育方式。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学校张校长都要亲自和父母们聊一聊亲子共读的重要性。语文教师每天都布置读书作业,并要求家长保证每天晚上的亲子共读时间。我校推行“双向亲子共读法”,不仅仅是父母讲故事、读故事给孩子听,而是亲子共读两本书:一本由孩子选择,一本由大人选择。
三、家校共读,最高效的阅读平台
只有家校共读,才能真正将阅读深入家长心中,才能将家庭阅读和学校阅读融为一体,实现家校共行的水乳交融。
坚持每学期举办“家庭好书展活动”。我们提前印发家庭好书展活动倡议书,让每个家庭慎重选择家中好书,并填写好书推荐语参与展评活动。在开放日当天,家长们都把家中觉得最有意义的藏书带到学校,按级部进行展览。在展览会上,家长和孩子们,翻翻其他家庭的好书,聊聊自己家庭的好书,议议自己家的宝贝孩子。在去年第一次家庭好书展上,家长一直围着学校老师,交流家庭读书的逸事,询问阅读究竟能够孩子带来哪些好处,讨论应该如何教育好孩子。
也许农村家长对于阅读还不够重视,但只要我校坚持每学年的“家长阅读讲座”,坚持每学期的“家庭好书展活动”,开拓每月的“亲子阅读会”,不断加强家校联系和共读,相信阅读会成为我们所有人的成长方式。
四、团队共读,最高效的合作方式
团队共读,能够让老师们进行最默契、最深入的交流,能够用阅读搭建起最高效的合作方式。我校团队共读,分三个层次:
层次一,中层领导共读,交流心得,提升管理水平。这学期共读书目是《新学校十讲》和《面向个体的教育》,要求圈点勾画,书写体会。并充分利用假期和周前会时间进行研讨,分享自己的所感所悟,反思自己的深邃思考。
层次二,学科教研组共读,文本解读促课改。语文教研组共读《小学语文解读》,数学教研组共读《种子课》等书籍,依托教研活动,开展 “同研读,同上课,再研读,出精课,再交流,共成长”活动:教研组选择一篇课文进行深入研读,形成文本解读材料,交流研讨形成定稿;人人设计教学流程和学习活动,选择最优者讲课展示;讲课完毕,同交流,齐修改,共生长,录好课,创名师。此活动,将持续到学期末,力求人人设计,人人讲课。
层次三,教师共读,生长论坛展风采。本学期,教师共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静悄悄的革命》两本书,并利用每月一期的生长论坛交流研讨。生长论坛为教师共读提供了资源共享和展示交流的机会,提供了教育智慧碰撞的舞台,更是教师个性彰显的论坛。
五、网络共读,最自由的灵魂碰撞
“网络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网络,既是一种其他共读方式中时常用到的工具,也是一种特殊的、却容易被人忽略的共读方式。”
我校已经开始着手网络阅读,一般两个星期安排一篇精品文章提供给老师学习,内容涉及教师教育、学科教学、班级管理、人文修养等多个方面。教师阅读后可随意跟帖或评论。
这种网上阅读的新型学习方式,时间灵活,交流方便,提高了阅读品质,促进了老师对教育、对教学、对学校、对学生的深刻理解,也引发了教师对教育生态与自我状态的深刻反思。
当然,共读还有很多种形式,还有城乡共读、全民共读和全球共读。我们也只是尽自己学校的一点本分,扎扎实实地做了一点阅读的工作而已。
我们也想向所有的人呼吁:共读吧!共读,真的能在悄然间搭建心灵的桥梁,共读能让阅读走进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孩子的心里;让阅读伴随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让阅读成为每一所学校最美的行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