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金成矿带层控金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 被引量 : 75次 | 上传用户:maho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该带层控金矿床,即江南型金矿的含金建造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对比指出,江南型金矿最明显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元古界中金矿密集带和部分金矿体分别与区域性金亏损区(带)和局部性金负异常伴生,矿石富低丰度元素而贫贱金属,成矿溶液呈中低温、中等盐度、中-弱碱性和还原性,并富HCO_3~-和S而贫Cl.其成矿物质来自含金建造,成矿过程主要与深部变质热液和浅部地下热水综合作用有关,在成因上属变质热液金矿和地下水渗滤热液金矿之间的过渡类型.
其他文献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天然IFN-γ分子的N端132个氨基酸与带有上皮生长因子(EGF)样多肽C端保守序列融合,构建了干扰素重组体IFN-γ132PGIX_(16).其中X_(16)由EGF样多肽C端16个氨基酸组成,PGI为连接肽序列。将此重组体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BV220P_RP_L串连启动子下游,转化大肠杆菌DH5α,在cIts857基因的调节下,通过升温诱导表达.表达产物与其母体天然IFN-
期刊
通过系统的多因素之土冻胀敏感性试验研究,本文首次提出同时考虑初始含水量W、初始干容重γ_d、冻结速率V_f、地下水位埋深H_w塑性指数I_p及盐离子含量S等综合作用,且反映粘性土冻胀特性的冻胀率η及冻胀速率R之预报模型:η=B_0W~(B_1)γ_d~(B_2)V_f~(B_3)exp(B_4Hw)exp(B_5I_p)exp(B_6S)及R=B_0W~(B_1)γ_d~(B_2)exp(B_3H
期刊
通过发根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在甘蓝、油菜和花椰菜幼苗的下胚轴切段上诱发产生了许多Ri T-DNA转化根.用根肿菌休眠孢子悬浮液接种转化根,分别在固体、液体和半固体MS培养基上培养. 在固体培养基上,根肿菌只侵入根毛内,不侵入根皮层组织,因而不表现根肿病的任何症状.在液体培养基内,根肿菌侵入根皮层,导致根皮层组织异常的增生和膨大,直至形成肿根症状.在半固体培养基内,根肿菌侵入根段切口处的细胞内,并很快
期刊
本文利用新建立的物相分离化学方法,研究了丹麦Stevns Klint的Fish ClayK-T界线粘土中异常铱的赋存状态.根据铱的物相分布、铱与金及其他元素的关系、铱与干酪根和黄铁矿等实验结果,我们认为K—T界线中的异常铱主要来自地外物质.此外,伴随有一定程度的地球化学富集作用.
期刊
本文报道了人工三倍体水晶彩鲫雌性型间性体减数分裂过程以及染色体配对和联合等行为.染色体配对和凝缩表现有明显的非同步性,在配对形式上,主要表现为两条同源染色体的优先配对,也见有少数“三联配对”、重复配对、端粒或着丝粒联合和复合配对等形式.中期Ⅰ细胞主要由单价体、二价体和三价体以及少量多价体组成,且细胞间变化很大,多价体的联合形式也较为多样.经历了一次或两次核内有丝分裂形成的六倍体和十二倍体细胞也能进
期刊
本文从一名中国汉族正常人胎肝细胞染色体DNA中,应用PCR方法两次获得长为520 bp的人α型干扰素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表明,两次扩增产物的DNA序列完全相同,与过去分离克隆的IFN-αI和IFN-αD基因相比较,其第410位和第541位核苷酸分别为C和G,由此推测它编码的IFN成熟肽第114位和第158位氨基酸应为Ala和Val,其余位点则与IFN-αD和IFN-αI完全相同.我们建议将IFN—
期刊
本文对取自长城站区西湖水下沉积物260cm岩芯采用中子活化等方法分析得出:湖区周边的新生代火山岩构成了西湖沉积物的主要物源.粘土粒级中元素有明显的化学分异作用.沉积物中Cs/Rb,Br/Cl,La/Yb,CaCO_3及粘粒中阳离子代换量的变化表明3.6ka B.P.以来,气候存在温和—寒冷—温和的变化,反映该区冰盖进退的历史.
期刊
本文从人正常肝对原发性肝癌的递减式cDNA文库(Subtracting cDNA libra-ry)中筛选出pG8cDNA克隆.Northem杂交证明它在正常肝中高度转录,而在9例肝癌中转录严重受阻遏.9例肝癌DNA MspI酶切杂交信号提示,4例肝癌中该基因存在部分DNA片段的丢失.在另7对肝癌及癌旁组织样本中,有4例肝癌中该基因同样存在部分片段丢失.cDNA序列分析证明它与转甲状腺素蛋白(Tr
期刊
本文在概述研究区的深水斜坡(包括半远洋)环境沉积特征的基础上,重点从遗迹化石的水深分布、形体大小和深水遗迹相与沉积环境的关系三个方面对首次发现的15种遗迹属进行了讨论.根据浊积岩类型与遗迹化石组合间的关系,将15种遗迹属划分为过渡型“Zoophycos”遗迹相和深水型“Nereites”遗迹相,前者主要分布于浊积岩的近源—远源区之间的过渡区,后者则分布于远源区.
期刊
本文以板块构造为背景,讨论了下扬子地区五通组沉积时的古地理轮廓、沉积特征和沉积相格局;阐述了五通组不仅有陆相沉积,而且有海陆过渡相和海相沉积;进而论述了五通组沉积区或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以及古气候状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