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国际战略新动向及对我国的影响

来源 :国际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DS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日本的贸易、投资等宏观经济指标全面下滑,企业全面亏损,就业状况恶化,个人消费低迷,股市行情惨淡,日本正逐步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与国内的萧条景象形成对比,日本的国际战略却出现新动向。本文重点分析了日本的这种国际战略新动向,并全面评估了对我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积极建议。这些观点和建议值得我们深思。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各个产业开始呈现不同程度自由化,以贸易迅猛发展为重要表现的自由化的加深,为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2008年由美国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这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大服务产业提供了契机。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全球分工环境下促进发展我国服务业再次成了我们思考的主要问题。其中,建立服务补贴制度是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
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后,两岸政治逐步走向和解,同年12月15日,海协会和海基会正式签署了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三项协议,标志着海峡两岸在30年的共同努力下,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通邮、通商、通航的直接三通构想终于基本实现,两岸正式进入“大三通”时代。
一、世界经济将进入低速调整期 2003—2007年世界经济5年累计增幅18%,年均增速为3.4%,是近30年来增长较为快速和平稳的时期。
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外交基石。在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的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意义。近年来,我国与有关发展中国家顺应潮流,积极商谈自由贸易协定,取得了良好的贸易和经济效应,实现了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自由贸易协定已经成为我国在新形势下推动南南合作的新桥梁和重要渠道。本文理论分析了自贸协定的动态效应和静态效应,并结合实践阐明了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建立自贸协定的积极成果及发展趋势,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如何巩固和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领导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的指引下,中国对外贸易成就辉煌,令国人骄傲,使国际社会震撼。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八字方针,进而又提出推进周边外交的两个方向,一是加强睦邻友好,二是加强区域合作。区域合作首次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首次与双边关系并列,成为中国周边外交的另一主要方向。亚洲周边国家是我国开展区域合作的重点对象,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60%以上,从周边国家和地区获得的投资多年来占我国吸引外资总额的70%以上。
近年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飞速发展,伴随着产品大量出口,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日益加剧,致使我国相当数量的传统优势产品频繁碰壁,出口纷纷受阻,有的甚至被迫退出了市场。应该看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和出口企业不仅存在着现实的威胁,也具有潜在威胁。本文将技术性贸易壁垒分为现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和未来技术性贸易壁垒来论述,对现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和未来技术性贸易壁垒做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应对建议,这对于我们制定、实施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由于近年来WTO新一轮多哈回合进展艰难,许多国家开始将主要精力转向自由贸易区建设,区域贸易自由化趋势发展迅猛。这种趋势对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北美自贸区内部贸易比重已达60%,欧盟内部贸易比重更是高达70%,东亚区内贸易比重也从1990年的43%提高到50%以上。作为世界贸易大国的中国,对外FTA的谈判也在加紧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