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上好的过渡语言,不仅能够使教学重点难点等各个环节融为一体,而且兼顾对学生在课堂上生成内容的评价与引导,往往具有穿针引线画龙点睛之功效。一节精彩高效的语文课,很重要的一环,便是通过环节过渡语的设计,达到在课堂上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使课堂教学行云流水,不露痕迹。
过渡的作用。所谓的过渡,可以简单地称为“衔接”或“转承”,是指教学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插入相关联的语句。它是教学各环节及知识点、能力点间的桥梁,在整个课堂中起到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紧凑的衔接、自然的过渡,可使整个课堂教学流畅自然,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美感。课堂上各知识点的过渡语设计好了,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注意,而且还可以提醒学生下环节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课堂教学中,如果把上一个环节或者几个环节所学主要内容以复述的形式小结一下,然后过渡到下一个环节中,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上面的知识点,既可以温故,又可以为新知识作铺垫。设计巧妙的教学过渡语,将会给课堂教学增添美感。
对于过渡的重要性,有些老师意识不到,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错误的认识:第一种情况,有的教师认为,上课只要把知识点讲全讲透即可,过渡语在课堂中可有可无,可是自己费心地查资料、备课,学生的兴趣却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还有一种情况是教师在每一堂课上,各个环节几乎都用相同的提问方式,相同的过渡语言,虽然学生熟知,对答如流,但是固定化的模式,缺乏新意,时间一久,学生思维模式僵化、语言贫乏。而且师生之间缺少语言和情感的交流,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除此之外,就是太过重视过渡语言,过渡语冗长,使得教学重点不突出,无法完成教学内容。
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各环节过渡语的设计上,注重一个“细”字、一个“巧”字,从而努力达到高效。
一、导入过渡语,攻克一个“细”字
笔者在讲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一文时,学生对文章开头“木叶为诗人钟爱,‘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于一个‘木’字”这一现象的理解比较到位,在明确了文章的观点“是什么”的情况下,当然要结合课文探究“为什么”问题,而直接要求学生去探究“为什么”则显得有些生硬,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在“树叶”这一形象的运用上,诗人喜欢用“木”和“木叶”而不用“树叶”,“木叶为诗人钟爱‘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于一个‘木’字。”这的确是中国诗歌形象运用中一个独特的现象,而这种现象是怎么出现的呢?类似的发问文章中有没有?
学生在当时就能很快从第三自然段找到类似问题的三个问句。这样,就很自然的从文章开头的现象“是什么”衔接到第三自然段的解读,再通过第四、五、六自然段的对比分析解决“为什么”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过渡用于分析,不仅使学生带着好奇心理和浓厚兴趣深入解读文本,而且使学生学会通过抓关键句解读文本的思维方法,整个课堂教学显得实用高效,流畅自如。
二、巧设过渡语,体现一个“巧”字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拿教材教学生”的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给学生教教材”,这就要求施教者在教学设计上立足课本并走出课本,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应巧设过渡语。
在小说教学中,通过文本的解读认识人物形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而《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更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形象,在认识小说人物形象的同时反思现实生活也是教学目标之一,所以笔者在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在巧设过渡语方面做了这样的尝试。
在导入新课和简单介绍作者之后,就应让学生通过文本解读中心人物,我以多媒体展示课本插图,设计这样的过渡语:请同学们看这幅图片,当我们面前真正出现这样一个人时,大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学生答:惊讶、奇怪、可笑……)为什么?(学生答:因为独特,因为“套子”。)通过简单巧妙的过渡,自然地引导学生解读小说文本,认识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在认识人物形象——“为我所识”的基础上要探究这一人物形象形成的原因,做到“为我所知”,我设计这样的过渡语:
对别里科夫身上的“套子”有了了解,并具体分析了有关他的一些生活细节,在大家心目中已经有了别里科夫的形象,已经有了“套中人”形象。那我们想,别里科夫小时候可能也是活蹦乱跳积极进取的,他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种形象呢?课题中说“装”,谁装的?我们一起探究这一形象形成的原因。
在认识人物形象,探究人物形象形成原因并对小说主题有所悟的基础上,走出课本,从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熏陶,必须自然过渡到“为我所思”、“为我所用”的环节,让他们关注现实生活谈自己的理解。而这一大的跨度处理不好,会使教学流程显得生硬突兀,所以巧设过渡语显得非常重要。笔者运用以下的过渡语言,使得这一环节的过渡不露痕迹。
通过探讨,了解到因为个人、社会等原因,才有了别里科夫这样的“套中人”形象!那么,我们总提到“套子”究竟指的是什么?我们为了不做“别里科夫”这样的人,很有必要将目光拉回来,关注我们的现实生活,省察自己,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套子”和“套中人”。
这样,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结合现实生活争先恐后地谈自己的见解,很多新颖独到的见解也得到了交流,他们谈得很深刻很到位,也就自然达到了“以课本教学生”的目标。在学生的发言中,很自然地谈到了我们如何对待“套子”的问题,经过老师的点评引导,辩证看待“套子”,从而“为我所用”的目标也迎刃而解。
笔者谨认为,从细节入手巧设过渡语,是达到优质高效的举措之一,自己的一些思考还需商榷。而如何使整个课堂富有艺术性,从而真正达到优质高效,需要我们每个语文从教者努力探索。
(作者单位:江西省寻乌县第三中学)
过渡的作用。所谓的过渡,可以简单地称为“衔接”或“转承”,是指教学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插入相关联的语句。它是教学各环节及知识点、能力点间的桥梁,在整个课堂中起到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紧凑的衔接、自然的过渡,可使整个课堂教学流畅自然,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美感。课堂上各知识点的过渡语设计好了,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注意,而且还可以提醒学生下环节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课堂教学中,如果把上一个环节或者几个环节所学主要内容以复述的形式小结一下,然后过渡到下一个环节中,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上面的知识点,既可以温故,又可以为新知识作铺垫。设计巧妙的教学过渡语,将会给课堂教学增添美感。
对于过渡的重要性,有些老师意识不到,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错误的认识:第一种情况,有的教师认为,上课只要把知识点讲全讲透即可,过渡语在课堂中可有可无,可是自己费心地查资料、备课,学生的兴趣却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还有一种情况是教师在每一堂课上,各个环节几乎都用相同的提问方式,相同的过渡语言,虽然学生熟知,对答如流,但是固定化的模式,缺乏新意,时间一久,学生思维模式僵化、语言贫乏。而且师生之间缺少语言和情感的交流,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除此之外,就是太过重视过渡语言,过渡语冗长,使得教学重点不突出,无法完成教学内容。
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各环节过渡语的设计上,注重一个“细”字、一个“巧”字,从而努力达到高效。
一、导入过渡语,攻克一个“细”字
笔者在讲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一文时,学生对文章开头“木叶为诗人钟爱,‘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于一个‘木’字”这一现象的理解比较到位,在明确了文章的观点“是什么”的情况下,当然要结合课文探究“为什么”问题,而直接要求学生去探究“为什么”则显得有些生硬,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在“树叶”这一形象的运用上,诗人喜欢用“木”和“木叶”而不用“树叶”,“木叶为诗人钟爱‘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于一个‘木’字。”这的确是中国诗歌形象运用中一个独特的现象,而这种现象是怎么出现的呢?类似的发问文章中有没有?
学生在当时就能很快从第三自然段找到类似问题的三个问句。这样,就很自然的从文章开头的现象“是什么”衔接到第三自然段的解读,再通过第四、五、六自然段的对比分析解决“为什么”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过渡用于分析,不仅使学生带着好奇心理和浓厚兴趣深入解读文本,而且使学生学会通过抓关键句解读文本的思维方法,整个课堂教学显得实用高效,流畅自如。
二、巧设过渡语,体现一个“巧”字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拿教材教学生”的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给学生教教材”,这就要求施教者在教学设计上立足课本并走出课本,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应巧设过渡语。
在小说教学中,通过文本的解读认识人物形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而《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更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形象,在认识小说人物形象的同时反思现实生活也是教学目标之一,所以笔者在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在巧设过渡语方面做了这样的尝试。
在导入新课和简单介绍作者之后,就应让学生通过文本解读中心人物,我以多媒体展示课本插图,设计这样的过渡语:请同学们看这幅图片,当我们面前真正出现这样一个人时,大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学生答:惊讶、奇怪、可笑……)为什么?(学生答:因为独特,因为“套子”。)通过简单巧妙的过渡,自然地引导学生解读小说文本,认识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在认识人物形象——“为我所识”的基础上要探究这一人物形象形成的原因,做到“为我所知”,我设计这样的过渡语:
对别里科夫身上的“套子”有了了解,并具体分析了有关他的一些生活细节,在大家心目中已经有了别里科夫的形象,已经有了“套中人”形象。那我们想,别里科夫小时候可能也是活蹦乱跳积极进取的,他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种形象呢?课题中说“装”,谁装的?我们一起探究这一形象形成的原因。
在认识人物形象,探究人物形象形成原因并对小说主题有所悟的基础上,走出课本,从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熏陶,必须自然过渡到“为我所思”、“为我所用”的环节,让他们关注现实生活谈自己的理解。而这一大的跨度处理不好,会使教学流程显得生硬突兀,所以巧设过渡语显得非常重要。笔者运用以下的过渡语言,使得这一环节的过渡不露痕迹。
通过探讨,了解到因为个人、社会等原因,才有了别里科夫这样的“套中人”形象!那么,我们总提到“套子”究竟指的是什么?我们为了不做“别里科夫”这样的人,很有必要将目光拉回来,关注我们的现实生活,省察自己,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套子”和“套中人”。
这样,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结合现实生活争先恐后地谈自己的见解,很多新颖独到的见解也得到了交流,他们谈得很深刻很到位,也就自然达到了“以课本教学生”的目标。在学生的发言中,很自然地谈到了我们如何对待“套子”的问题,经过老师的点评引导,辩证看待“套子”,从而“为我所用”的目标也迎刃而解。
笔者谨认为,从细节入手巧设过渡语,是达到优质高效的举措之一,自己的一些思考还需商榷。而如何使整个课堂富有艺术性,从而真正达到优质高效,需要我们每个语文从教者努力探索。
(作者单位:江西省寻乌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