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读书指导略谈

来源 :当代教育之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mk07js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历史上古今中外许多伟人名家,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获取了知识,增长了才干,现代中学生仅有课内的书籍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改革对中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新课标规定中学生必须“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课标》同时还规定在中学阶段学生要完成教育部推荐的30部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阅读量。目的就在课内外结合,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广泛性。它早已超出了课堂范围,课改中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学习语文,语文课本仅仅是一个范本、一个载体,学习课本的目的就是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好祖国语言,提高综合素质,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只要能达到此目的,有益的书本都可以涉猎,不过,在此过程中要想通过读书获取更多知识,提高水平与能力,教师的指导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点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读书:
  其一、有选择地阅读书籍,选好入门书。
  许多事实证明:读书有了一定的目标,就有主攻方向。这样才能得其门而入,步步深入到书本的“腹地”。唐代的陆世仪就一向主张读书要有选择,他说:“凡读书必须识货,方不错用工夫”。要有选择地读书,就必须在进入图书馆之后先读书目。在这一点上我们可结合课文《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引领学生进入学校图书馆读书目,把自己所喜欢的书名出来,互相交流,设想书籍内容,从而进一步提出问题、互相讨论。人类知识宝库极其丰富,世界书籍资料浩如烟海,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纵然有:“一目十行”之能,也只可涉猎书林中一个极小的角落,怎样做到有选择地读书呢?我们可以把汗牛充栋的书籍大致分为三类:精读、泛读、翻阅。这里还有三个原则就是:第一是特定时期选择特定的书籍阅读;第二是根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而有针对性地阅读书籍;第二是为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而有取舍地读书。
  其二、结合课标与学生实际指导学生读书,订好个人读书计划。
  我国有句古训:凡事预之则立,不预之则废。读书亦如此,必须有个计划。《课标》中列举了:教育部推荐给初高中学生各15部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计划6年内完成阅读任务。语文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制定具体的读书计划。读书计划一般应包括达到的目标,读书的内容,读书的进度和具体措施等几个方面。制订计划的原则是:
  1、全面考虑主、客观条件,有的放矢地制订读书计划,收到预期效果。
  2、突出重点,选好自己主攻方向,由浅入深,不可泛泛而读,不求甚解,无所建树。
  3、要有长计划、短安排,使二者相结合。读书安排计划具体可分如下几种:
  一是学年度安排法,即一年一个奋斗目标,利用课余时间、假期完成读书计划。二是周期安排法,读书安排以一星期为一段。三是课余时间安排法,即一天中课余时间早、中、晚三个阶段课余时间。
  另外读书计划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计划是一种预设,有诸多客观变化的因素,因此,在执行计划的时候灵活变通是允许的,也是应该的。
  其三、采取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读书的方法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读书效果。法国哲学家和科学方法论者笛卡生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会学习”的提法,就是说明不仅要学好更要会学。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同样的学习环境和时间中,在同一老师指导学习同样内容的条件下,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收获。原因是十分明显的:不同的人对科学的读书方法掌握程度不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中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导他们采用以下不同的读书方法。
  1、循序渐进读书法。此法易掌握,切实可行,行之有效。读书求学不可急于求成,要由浅入深步步扎实。“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万丈高楼从地起。要做到循序渐进就要学会逐渐积累,定时温故,方能理解更透,生发新及深的思想。
  2、学源于思。我们中学生都学过《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诗句,它精僻地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读书时质疑是关键,“疑”必有“得”,无“疑”则无“得”,“疑”也是探寻新知识、追求真理的手段。不过应当明确“疑”非读书之终极目的。
  3、朗读与吟咏可以帮助理解。首先可通过吟咏与朗诵帮助记忆,多吟诵内容比较熟悉了,甚至能背了,久而久之就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另外朗读与吟咏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多数中学生一写起作文来就苦恼,不知写什么好,但如果一个人经常朗诵吟咏,脑海里的东西多了,一旦动笔行文好词好句自然就会接踵而至,源源不断涌现出来,任你驾驭。
  4、进行交叉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史学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不同的书籍给人以不同惠泽。交叉阅读的方法主要是两种:一是交叉学习不同的科目,交替读不同内容的书。二是合理安排读书时间,重要与非重要,感兴趣与消遣性书籍在时间多少的安排上要区别开来。
  5、SQ3R读书法。
  此法首创为美国阿华大学。“SQRRR”是英语Surrey(浏览)、Question(提问)、Reed(阅读)、Recite(背诵)、Reriew(复习)五个词的缩写。浏览,即对书本作鸟瞰式的;感知,概括地审察一遍,使头脑里对全书有一个总的、直觉的印象。提问,这是一种初步的分析思考过程,仅仅是对书的大概内容提问。提出问题是为使随后的阅读更有目的,更有兴趣。对于提出的问题也可自己试着解答,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这是一个重要阶段,要做到“口到、心到、眼到、手到”,还可作提纲式、摘要式、心得式的笔记,以加深理解,增强记忆。背诵,这是一个回忆阶段。检查记忆效果,使知识获得初步的巩固。复习,这是巩固与运用知识的阶段,避免遗忘。SQ3R读书法能够综合运用感知,记忆与思维的规律,使阅读获得最佳效果。
  其四、开设文学欣赏课,提高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新课改《课标》明确规定要通过文学作品欣赏、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欣赏力是读书要达到的目标,又是读书过程必须具备的能力。同样一篇文章,中学生的阅读所得各有不同,“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蕾特”,事实证明,不同的读者,表现出不同的欣赏力。读书是要具备一定的欣赏水平的。这样才能享用人类优秀、宝贵的文学作品。实现这一目标我的设想是开设文学欣赏课,这也是在新课改中,教育部推出的新课程,它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肯定:一是补充了课本知识,尤其是现在学生文学知识极为欠缺的背景下,很有必要开设这门课程。二是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鉴赏审美能力。三是开设文学欣赏课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我国现阶段大力提高素质教育,本质上也是以提高个人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开设文学欣赏课,意在培养学生高尚的心灵与优美的情操,潜移默化地塑造他们的人格,开阔他们的视野。教给他们一种思维方式。开设文学欣赏课使学生们在阅读和听讲过程中激发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衡量中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主要有两把尺子:一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二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师要加强中学生读书指导,特别在如今一些中学生价值取向发生微妙变化,缺乏广泛猎取,求知若渴的精神,知识面较窄的情况下,作为语文教师更要坚守这样的教学理念。
  收稿日期:2013-05-22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是直到我教了两年的实验教材的过程中才慢慢体会到的。课本无非只是那么薄薄的一本,由几十页的纸张粘帖而成。而新的理念下的语文却是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近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好
期刊
【摘 要】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缩短教与学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由知识被动接受者向自主学习者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自主学习;提问引路;指导讨论;补充拓宽;分类发展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及未来社会对知识型人才的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成长。新课改也要求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这就需要靠学生自己去开掘,从广阔的生活中汲取,从实践中亲历
期刊
师者,被尊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为人师当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用尊重与信任温暖学生,用高尚的的魅力感染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学生都期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信任。信任的语言和目光犹如一股清泉滋润着孩子干涸的心田,这会产生一种奇异的力量让每一个待放的花蕾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只要我们真正信任学生,并适时加以鼓励,便是孩子不断进步的内驱力
期刊
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应该与生活相辅相成,相映成辉。  1、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认知“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的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
期刊
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思想品德作为一门充满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其课程建构的基础,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其课程的追求,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
期刊
【摘 要】胡屠户前倨后恭的表现大相径庭,令人啼笑皆非,作者以夸张和讽刺的手法来描写胡屠户形象,以喜剧的形式表现了他悲剧的性格。  【关键词】胡屠户;变色龙;前倨后恭;双重性格  胡屠户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的重要人物之一,现选编入人民教育出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一文。该人物具有双重性格,滑稽可笑,可悲又可鄙,实为变色龙。  胡屠户在言行举止前后迥然不同的变
期刊
【摘 要】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是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能在教学当中直接起到唤醒和激励作用的就是赏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时刻赏识学生的进步。使学生产生自尊、自信、自豪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树立自信心,超越自我,走向成功。  【关键词】赏识教育;语文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作为教师,我们一切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与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不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自我建构价值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每一个表情、动作,每一次述说、表达,每一回真情涌动……都值得我们珍惜和动容。因为,这是每一个鲜活生命的呼唤和展现。本文主要从转变观念,营造氛围、贴近生活,真情体验、巧施策略,引导感悟几个方面阐述如何通过阅读教学中凸现学生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虽一直提得很响,但总存在一些诸如“应试教育依旧”和“素质教育不要求考试了”等的错误倾向。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以质量信人;评价教师工作的核心指标,也主要看教学质量。表面看来似乎这些都与素质教育无关。然而老师们觉得一要抓教学质量,二要抓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是茫然不知所措。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矛盾吗?笔者通过“对十八大”报告的学习理解,再谈素质教育的内涵,剖析了当前
期刊
【摘 要】本文着力探索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教学结构,根据自己的经验看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氛围;激趣;效果  1、教师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