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老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必须把师生的双向交流贯穿于教学始终,在英语教学中尤其如此。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把教材内容活化给学生,根据英语这门学科的特点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指导他们怎么说、怎么应答。
在整个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害羞的心理,要求学生在发言或答问时声音要大,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又能锻炼全班同学的听力和分析能力。一个人在发言时,全班动耳、动脑、动口,要求全班同学用“Yes”或“No”给予发言的同学以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师生双向交流的:
一、课堂双向交流活动要从第一堂课抓起,形成一定的规范。开始时组织工作要花一些时间,只要持之以恒,经过一段过程,学生习惯了,形成了风气,掌握了教师的思路,教师一点拨,学生就可以动起来。如:
Teacher:“who is the tallest in your class?”立即会有人站起来说:“I’m the tale stone。”teacher:“Ready,go!”全班会齐说:“She(or He)is the tale stone in our class。
“在学习感叹句时,教师以“It is a big hospital”为例进行讲解后,马上给出替换词,如:“beautiful flowers”,Teacher:“What…”,student:“What beautiful flowers the yare!”Teacher:“How…”学生自然会接着说:“How beautiful the flowers are!”这样做学生练习的机会多,效果好,速度快,而且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很少有人分散注意力。
二、在拼读新单词时,首先要求学生试拼读,然后再跟老师拼读。这样学生一下就可以找出自己拼读方面的失误。经过比较之后自己纠正过来,往往印象深刻。
三、在分析难句时,不要教师一味地讲解,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下面的例句,许多学生一开始总感到茫然。
The increased resistance to colds comes from better skin circulation.
这时,教师可不断地提出问题,大家一起来分析:首先找主语。学生自然会去找名词,有的学生认为是“colds”,这就需要接着问“to”在这里是什么词性,“come”加“s”说明什么?这时学生会清楚“to colds”是介词短语,不能作主语,它和“increased”一样,在句中作“resistance”的定语,主语当然就是“resistance”。接着请学生译成汉语:对感冒增强了的抵抗力来自于良好的皮下循环。教师将它汉化成:对感冒抗力的增强来自于良好的皮肤循环。并指出英文句子的主语是“抵抗力”译成“增强”那就错了。
又如:People who are used to taking drugs or medicine when they are is find the idea of a acupuncture strange.
对这句话,大多数学生往往搞不清“When…”这个从句是修饰哪个词,所以怎么也译不通。这时教师应先讲be used to 的用法以及与used to 的区别,然后提问:1、请找主语——people;2、who引起定语的从句应划至何处?这是大多数学生容易糊涂的地方,他们往往不把when 引起的从句包含进去。这时教师不急于解释,可继续往后进行;3、找谓语——find;4、找宾语——the idea(of acupuncture);5、strange这个词起什么作用?部分学生不很清楚。这就需要提醒:如果去掉strange,原话会是什么意思?“习惯于吃药的人们发现了针刺疗法这个主意”,这是不合原意的。因此,学生明白了,strange应当是宾补。最后反过来问;6、when引起的从句修饰哪个动词?许多学生答:“find”。那么可以反问:人们生病的时候觉得它不可思议,难道不生病时就可以理解了吗?学生会自己更正,应当是修饰are used to 的,然后请一位学生完整地把这句话译出来:“生病的时候习惯于吃药的人们觉得针刺疗法很奇怪。”这样一步一步提问,使学生对原句的理解逐步深入,他们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经过对问题的分析,就会觉得原来很复杂的东西已变得简单明了。把这句话汉化成:“生病时惯于吃药的人们觉得针刺疗法不可思议。”这就通顺了,合于汉语习惯了,也就译得准确了。选词意“很奇怪”是不当的。
四、在学习新的语法知识方面也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而且要尽量使语法这个比较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味性。
如在讲过去分词与现在分词的区别时,先请学生记住从两个方面来区别:从语态上看,现在分词具有主动意义;从时间上看,现在分词具有正在进行的意义,过去分词具有已经完成的意义。然后举例说明,接着马上问:“Is my explanation confusing?”如回答:“No”,再问:“Are you confused?”如回答:“No”,说明学生搞懂了。如果相反,则立即以这两个问题为例,再讲解。然后请学生填词:“English is very——(interest)。I am——(interest)in English。”答对后,请译:the boiling water——water(沸腾的水),问:“Can you put your hand in?”(不能,正开着呢!)。the boiled water(开了的水),问:“Can you put your hand in now?”有人答“Yes”,也有人答:“No”。这时教师告诉他们答案都正确,但是要小心:这水开过了,也许还烫着呢,也许早凉了。如果再问:“Are you still confused?”得到的回答一般都会是“No”。
五、在背诵课文方面则教师要在学生参与下,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熟悉课文。1、就课文提问。可由教师问学生,,也可分小组互相提问,尤其是由学生向教师提问,这样学生必须自己熟悉课文,还要掌握用英语提问的能力;2、教师说前半句,学生接着说后半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句型,记忆情节;3、让学生听。要求学生不看书,教师正确流利地背诵一遍,第二遍则在一些学生容易错漏的地方,有意出错,请全班找错。这既能锻炼学生的听力,又对课文加深了印象,然后教师再示范背诵一遍,最后请学生自己背就不很困难了。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课堂教学目标与教材内容,着重策划这堂课应该进行一些什么样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以达到双向交流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达标率。与此同时,英语课堂教学必须以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活动,安排好教学双向交流的每一个步骤,教师就会对班级的情况一目了然,对学生的差异心中有数。课堂双向交流的最明显的优点就是学生学习上的每一个进步都会显露出来,当教师看到学生积极参与,学有成效,不断进步时,会感到欣慰,从而体会到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343212江西省安福县严田中学)
在整个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害羞的心理,要求学生在发言或答问时声音要大,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又能锻炼全班同学的听力和分析能力。一个人在发言时,全班动耳、动脑、动口,要求全班同学用“Yes”或“No”给予发言的同学以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师生双向交流的:
一、课堂双向交流活动要从第一堂课抓起,形成一定的规范。开始时组织工作要花一些时间,只要持之以恒,经过一段过程,学生习惯了,形成了风气,掌握了教师的思路,教师一点拨,学生就可以动起来。如:
Teacher:“who is the tallest in your class?”立即会有人站起来说:“I’m the tale stone。”teacher:“Ready,go!”全班会齐说:“She(or He)is the tale stone in our class。
“在学习感叹句时,教师以“It is a big hospital”为例进行讲解后,马上给出替换词,如:“beautiful flowers”,Teacher:“What…”,student:“What beautiful flowers the yare!”Teacher:“How…”学生自然会接着说:“How beautiful the flowers are!”这样做学生练习的机会多,效果好,速度快,而且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很少有人分散注意力。
二、在拼读新单词时,首先要求学生试拼读,然后再跟老师拼读。这样学生一下就可以找出自己拼读方面的失误。经过比较之后自己纠正过来,往往印象深刻。
三、在分析难句时,不要教师一味地讲解,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下面的例句,许多学生一开始总感到茫然。
The increased resistance to colds comes from better skin circulation.
这时,教师可不断地提出问题,大家一起来分析:首先找主语。学生自然会去找名词,有的学生认为是“colds”,这就需要接着问“to”在这里是什么词性,“come”加“s”说明什么?这时学生会清楚“to colds”是介词短语,不能作主语,它和“increased”一样,在句中作“resistance”的定语,主语当然就是“resistance”。接着请学生译成汉语:对感冒增强了的抵抗力来自于良好的皮下循环。教师将它汉化成:对感冒抗力的增强来自于良好的皮肤循环。并指出英文句子的主语是“抵抗力”译成“增强”那就错了。
又如:People who are used to taking drugs or medicine when they are is find the idea of a acupuncture strange.
对这句话,大多数学生往往搞不清“When…”这个从句是修饰哪个词,所以怎么也译不通。这时教师应先讲be used to 的用法以及与used to 的区别,然后提问:1、请找主语——people;2、who引起定语的从句应划至何处?这是大多数学生容易糊涂的地方,他们往往不把when 引起的从句包含进去。这时教师不急于解释,可继续往后进行;3、找谓语——find;4、找宾语——the idea(of acupuncture);5、strange这个词起什么作用?部分学生不很清楚。这就需要提醒:如果去掉strange,原话会是什么意思?“习惯于吃药的人们发现了针刺疗法这个主意”,这是不合原意的。因此,学生明白了,strange应当是宾补。最后反过来问;6、when引起的从句修饰哪个动词?许多学生答:“find”。那么可以反问:人们生病的时候觉得它不可思议,难道不生病时就可以理解了吗?学生会自己更正,应当是修饰are used to 的,然后请一位学生完整地把这句话译出来:“生病的时候习惯于吃药的人们觉得针刺疗法很奇怪。”这样一步一步提问,使学生对原句的理解逐步深入,他们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经过对问题的分析,就会觉得原来很复杂的东西已变得简单明了。把这句话汉化成:“生病时惯于吃药的人们觉得针刺疗法不可思议。”这就通顺了,合于汉语习惯了,也就译得准确了。选词意“很奇怪”是不当的。
四、在学习新的语法知识方面也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而且要尽量使语法这个比较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味性。
如在讲过去分词与现在分词的区别时,先请学生记住从两个方面来区别:从语态上看,现在分词具有主动意义;从时间上看,现在分词具有正在进行的意义,过去分词具有已经完成的意义。然后举例说明,接着马上问:“Is my explanation confusing?”如回答:“No”,再问:“Are you confused?”如回答:“No”,说明学生搞懂了。如果相反,则立即以这两个问题为例,再讲解。然后请学生填词:“English is very——(interest)。I am——(interest)in English。”答对后,请译:the boiling water——water(沸腾的水),问:“Can you put your hand in?”(不能,正开着呢!)。the boiled water(开了的水),问:“Can you put your hand in now?”有人答“Yes”,也有人答:“No”。这时教师告诉他们答案都正确,但是要小心:这水开过了,也许还烫着呢,也许早凉了。如果再问:“Are you still confused?”得到的回答一般都会是“No”。
五、在背诵课文方面则教师要在学生参与下,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熟悉课文。1、就课文提问。可由教师问学生,,也可分小组互相提问,尤其是由学生向教师提问,这样学生必须自己熟悉课文,还要掌握用英语提问的能力;2、教师说前半句,学生接着说后半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句型,记忆情节;3、让学生听。要求学生不看书,教师正确流利地背诵一遍,第二遍则在一些学生容易错漏的地方,有意出错,请全班找错。这既能锻炼学生的听力,又对课文加深了印象,然后教师再示范背诵一遍,最后请学生自己背就不很困难了。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课堂教学目标与教材内容,着重策划这堂课应该进行一些什么样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以达到双向交流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达标率。与此同时,英语课堂教学必须以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活动,安排好教学双向交流的每一个步骤,教师就会对班级的情况一目了然,对学生的差异心中有数。课堂双向交流的最明显的优点就是学生学习上的每一个进步都会显露出来,当教师看到学生积极参与,学有成效,不断进步时,会感到欣慰,从而体会到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343212江西省安福县严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