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现场理解历史

来源 :知音励志·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se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中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即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上,以“历史核心素养”构建历史课程目标体系。“核心素养”确实是目前新课改下非常重要的一个命题,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成为中学一线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就历史学科而言,历史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笔者想就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理解能力;课堂
  1 何为历史理解能力
  对历史理解能力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有人对其的概念界定是: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
  1.1 也有人认为历史理解是指要从历史实际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
  从一定意义上说,建构历史解释的关键是理解历史。要想真正理解历史,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一种“了解之同情”的态度,一种博大的襟怀和一种丰富的想象力,以此引导学生尽可能的收集可靠的史料,突破时空的界限,设身处地的理解和感悟历史上发生的各类事情;将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与结果,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与地位,历史现象的出现、状态与结果等等都放在历史的条件中进行具体的考察,并实事求是地做出公正而贴切的解释,在理解历史中构建自己的历史叙述,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
  1.2 而我国台湾地区的课标中也有关于历史理解能力的表述
  (1)能就历史文本,掌握其内容和历史意义。
  (2)能设身处地了解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3)能从历史脉络中,理解相关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不同重要性。
  所以笔者认为,虽然表述不同,但历史理解能力就高中生而言就是能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形成自己的感情倾向和价值判断。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高中学生历史理解能力的养成,应该以课堂为主阵地,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试以《辛亥革命》之后设计的一堂活动课为例,谈谈自己在培养学生历史理解能力方面所做的尝试。
  2.1 出发点:设计教学目标
  笔者在上完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之后深感意犹未尽,在那样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其实上至皇室贵胄下至平民百姓,很多人的命运和生活都在身不由己的发生着变化。仅靠课本知识其实很难让学生对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有真正的共鸣。笔者因此设计了《帝制中国的最后一日》活动课,让学生在“穿越”中理解历史。
  笔者对这节课教学目标的设计就是让学生通过扮演历史人物,让学生穿越历史,与历史人物“对话”,进行心灵的碰撞和灵魂的交流,从而对这段历史和历史人物有更深切的体会和理解。
  2.2 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为了让活动课取得更好的效果,笔者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小作业:请任意选择一个身份,写出他(她)在1912年2月12日那天的活动,并写下你选择这个身份的理由。笔者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这个问题情境,角色代入,学会换位思考,从而培养学生从当时的歷史环境和历史条件出发,设身处地感悟和理解历史的能力。
  2.3 着力点:倡导合作探究
  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而言,这个小文章确实感觉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帮助他们进行了小组分工合作。首先是小组成员们尽可能多的搜集史料,然后梳理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接着小组成员们进行组内的讨论交流,确定角度,最后每个小组选择文笔好的组员执笔写作、总结升华,这样,每个小组的准备工作都有条不紊的展开。学生们通过这样的准备活动,既提高了历史学科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4 立足点:实现情感体验
  准备就绪后,活动课就顺利进行了。下面一起来看几组活动实录:
  (1)第一小组选择了大清后宫的一个小宫女的角度,理由是:历史中的小人物不会被历史记载,却也是有血有肉,真真切切的存在过。他们被大局左右,却也有自己的思想。我们想体会这种存在,这种思想,这也算是一种奇特的交流方式吧。 文章片段:小皇帝宣布退位的前夜,我正在沏茶。这次我沏得格外认真,我想这也许是最后一次给小皇帝沏茶了。宫里的夜很冷很长,安静却又危机四伏。宫里是步步紧逼的坏人,宫外是我不知道不理解的新世界。
  同学点评:小人物命运在乱世的颠沛流离,内心的恐慌不安,确实很让人唏嘘和同情。
  (2)第二小组选择了平民百姓家的女儿角度。理由:平民的生活和我们现在的身份更贴切,这样我们更能体会当时百姓的内心。而且在混乱的年代,百姓的生活随着时局的变化而波动。
  文章片段:早晨起床,我在镜子前梳理着头发,听见外面一阵喧闹,就和哥哥跑了出去,“皇帝退位啦”,此起彼伏的叫喊声传入我们的耳朵,我们简直不敢相信,问了很多人之后才确信这是真的。我开心的跳了起来,哥哥却只是吃了一惊,很快就平静下来拉着我回家了。吃好饭他拿起了锄头,我很纳闷:“为什么还去干活?”“大清是亡了,可咱们家的债务还在啊!”我沉默了。过了一段时间,日子一天天平静了,突然有一天,哥哥慌张的跑回来了,我问他怎么了,他跟我们说:“新政府要求所有的男子把辫子一律剪去,可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实在拿不定主意。”父母想了很久,说:“剪吧,既然有了新的领导人,就接受新制度。”于是哥哥剪掉了辫子,我们也希望我们的生活能像这发式一样,有个新的开始。
  同学点评:通过剪辫子这个细节,让我们看到了时代变迁,革命运动对小人物生活的影响。
  (3)第三小组选择了青年学生的角度。理由: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身上充分体现了清末读书人的悲哀和局限,我们想体会一下他的生活。   文章片段:我是一个苦读的学子,那年,我准备去考试,可是我猛然发现这世上已无科举,十年苦读落得一场空。我真不知道何去何从,人生中第一次感到深深的无助和彷徨。和我一起的读书人见我如此落魄,便拉着我去投了新军。我跟着军队南征北战,幸运的我活了下来,可是清帝退位了,我很震惊!我从小学习着三纲五常,学习着孔孟之道,我再一次陷入了迷茫,或许是我想太多了,在这样的年代里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吧。
  同学点评:一个落魄的书生,苦读却没有出路,弃笔从戎却也是报国无门。生在乱世,身如浮萍。
  (4)第四小组选择了侵略者的角度。理由:因为我们是中国人,一直以来是以中国认得角度和立场看待一些事情,所以我们想换一个角度,站在侵略者的角度来记叙这一事件,这也是一种有趣的体验。
  文章片段:清政府被推翻了,孙中山回国了,他简直是我们的眼中钉,我们调来了军队,封锁了经济,不断带给革命政权施加压力。终于孙中山同意在清帝退位后,让位于袁世凯。只要袁世凯在我们的控制下,中国就还在我们的控制下!
  同学点评:寥寥数语,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列强将中国玩弄于股掌的勃勃野心。
  还有别的小组文章,因为篇幅的限制,就不一一列举了。从以上的小片段中,可以看出虽然学生们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在搜集资料,讨论角度和撰写文章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与情感相互交织的学习和体验过程,这正是一种“情动—体验—理解—内化”的过程。 情感体验正是培养学生历史理解能力最好的立足点,既不苛求古人,也不神化古人,对历史作出正确的价值评判,生成鲜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2.5 支撑点:构建多元评价
  学生进行了多元课堂活动,作为教师也应该给出多元的评价。所谓多元评价,首先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次课堂活动,笔者作为老师,给出的是小组分,小组之间要互相评分,小组内部还要互相评分,最终得出每个同学的分数。其次是评价目标的多元化,既要重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也要看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最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最后还有多元的评价标准,有的学生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表现和成绩并不突出,但是在这次课堂活动中,展现出独特的风采,对于这类学生应该更加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发展性作用。
  3 历史理解能力的价值与意义
  理解能力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历史理解能力对当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养成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直接关系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国家认同”“国际理解”。21世纪中国学生发展素养的提出,是教育与国际接轨的结果,也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历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整体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个不了解人类历史,不了解民族历史的人,在知识构成和日常生活中必然有很大的缺憾,很难真正成为现代文明中需要的人才。
  其次,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等核心发展素养的养成。“以史为鉴”,这句话真是说出了历史学科的价值,我们探究历史以理解现在。对历史的解读,当然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已,这和解读者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经验阅历有非常大的。而历史理解能力的培养,让我们学会设身处地的理解历史理解他人,借助“他者”,我们才会有更深刻的自我认识。清醒正确的自我认识正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石。
  最后,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要借助良好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核心发展素养的形成。个体探究,小组合作,课堂展示等等这些学习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目前学习历史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养成,而这就是学生最核心的素养和最强大的竞争力。
  历史理解能力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在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掌握大量的史料实证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就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形成自己的历史理解,而只有形成了适当的历史理解,才能进一步进行历史解释,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历史理解能力是历史学习由感性认识走向理性感悟的關键能力,作为老师,还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用更多更新的办法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参考文献
  [1]何成刚.历史核心素养的提炼与培养[J]. 历史教学,2016(11).
  [2]陈超.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01).
其他文献
摘 要:“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它所起到的作用异常广泛深远:培养亲情、稳定社会、处理矛盾、教育后代……家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世代祥和、延绵传承做出了独一无二的卓越贡献。让校园成为师生的“家园”,在这个“家园”中老师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学生尊师如尊敬父母,家和万事兴,是我校的办学理念。通过“家”文化的建设,能让师生们在校园内亲如一家人,诚信做人、尊重同伴、增强责任心,对构建和谐社会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处于基础数学和高等数学的过渡阶段,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对于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得出一定的结果,提高其探索能力,也可以进行典型示范,使得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引导;教学效果  对于教师而言,引导教学是一个
期刊
摘 要:在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双重影响之下,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已经向培养復合型人才方向上转变,无论是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还是实践能力,都成为了教学的基本目标。在这样的教学背景影响之下,建构主义在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发展之路较为多样化,其强调的利用自身经验以及特色来建构自身知识体系的理论,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培养自身合作、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路径  1 建构主义化学教学理论内涵  建构主义
期刊
摘 要:现在的高中作文和之前还是有差别,以前会给你题目让你写,现在更加灵活多变,能彻底解放学生的思想,这也更能说明现行教育制度的革新情况,符合当前实际要求,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当前高中作文写作能让学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去发挥自己的优势,从不同的视角展现自己对生活、对学习或者是其他事物的理解,能使学生举重就轻,令自己擅长的方向得到发展,也可以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能让学生的个性思维有用武之地,让文章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西方文化也在不断融合,在文化的快速发展下,人们提升了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同时各大院校开始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对于师范院校来说,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声乐表演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提高学生的声乐表演能力的策略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师范院校;学生;声乐表演能力  声乐属于一门表演艺术,受到这种表演特征的影
期刊
摘 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好数学,就要让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数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的实用性等特点,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枯燥和认识上的障碍.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非常有必要,现将本人的一些观点归纳如下:  【关键词】数学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思维吸引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接下来的教学才会得心应
期刊
摘 要: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英语课程提倡采取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
期刊
摘 要:转化学困生是教师一项颇有挑战性的工作,它首先要求教师要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型,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这样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教师要设计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情景,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得到开发,尤其是在合作学习中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迪,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速学困生的转化。所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改革体质的逐渐深化和推进,中职学校的学生也在逐渐增加,越来越多没有升学机会而又必须面对现实,需要学习一门技能的学生选择了中职院校,这些学生的通病往往是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大多对学习尤其是数学更是缺乏耐心和兴趣,这使得中职院校的教师即使再努力也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将在这里浅谈一下关于如何培养职教中心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对数学;兴趣  1 前言  数
期刊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各学校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主动地开展多种改革实践和尝试。在领导的倡议和指导下,我校也进行了阶梯教学的实践与尝试。采用阶梯教学的策略,可以因势利导,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成教学目标,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 既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存在的障碍,避免学习时“优等生主动,中等生被动,后进生不动”的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