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忘记了自己的力量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xin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官办慈善机构的改善速度正与公众对慈善失去信心的速度赛跑。与此同时,来自民间的微慈善正在快速生长。“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语再度流行,它强调慈善不是富人或企业的专属责任,而是人人都可以参与、可以实现的生活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主任陶传进是全民公益理念的倡导者,《中国新闻周刊》对他进行了专访。
  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因“郭美美”等事件,官办慈善成了众矢之的,如何看待它们在短短几个月内受到如此多的质疑?
  陶传进:这反映了公众对谁都不信任的倾向,其根源在于,长久的行政操控,使社会公众的自我表达机会大为降低,一旦有突破口,便进行发泄。公众的这么多牢骚,其实是想抗衡那只操纵的手。
  在政府主导的慈善机制下,我们对于慈善机构倾向于整体性地评价:或是都好,或都不好,但很少会是“有的好、有的不好”。所以,一旦社会公众捕捉任何信息表明在某处出了问题,就会牵涉出对于所有慈善组织的信任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人们在质疑官方主导的慈善机构时,民间的慈善组织是否受益了?
  陶传进:看起来官方慈善机构遭受到了来自社会的重创,其实社会本身才是遭受伤害最大的群体。当人们失去信心的时候,失去信心者本人是痛苦的承受者。
  其实,如果募捐等活动是由社会来选择——人们自主地去选择他们认为可信的慈善组织——而不是由政府要求选择,就会好很多,我们称之为“社会选择”,要想让慈善更加原汁原味地做下去,就需要让社会公众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行动的机会。
  中国新闻周刊:应怎么面对这些质疑?
  陶传进:应尽快努力让政府主导的慈善转化为社会化的慈善。后者的实现需要满足以下两点:一、慈善募款不再是少数组织的垄断新行为,那些能令我们信服的组织也将包含在其中;二、这些组织的生存选择由社会捐赠人决定,公开透明将成为首要生命线,而不再需要别人去监督,也不需要政府主导来建立公开透明机制。
  现实恐怕相反,人们倾向于对政府施压,要求他们保证官方慈善机构不出问题,其实这样会到把慈善行为再度推到政府手中、转化为政府慈善的轨道,这样做的危险在于,一旦政府承担这样的压力,它就会将更多的社会组织拒绝在合法运行的门槛之外。
  专业人士的建议是,在揭示一些组织运作有问题的同时,给另外一些社会组织冒头的机会,让民间承担更多的善款募集与使用的社会责任。这样,公众的信任可以分化,信任以不同的比例分配给不同的组织。
  中国新闻周刊:你在多年调查和研究中,是否发现一些相对值得信任的组织和模式?
  陶传进:最佳模式就是每个人改变自己。“社会选择”和“社会起来”这两个是核心词。现在中国基金会有2400多家,五花八门、各种各样,并不是每一家都不好。也已经有人站出来,自己做。但很多人自己又不愿意做,又要骂人,那自己可能也是被骂的对象。社会本身是多元的、自由的,抱怨别人的人,自己也该想想,我是不是该做点什么。
  以前,官方和富豪是慈善的主体,但这也正是我们看到的不完善的地方。我认为微慈善将成为趋势,每一个公民的细小慈善行为是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新闻周刊:微慈善的含义是什么?
  陶传进:微小的慈善,简称微慈善,比如今年出现了很多微博慈善,个人运用新媒体去做公益事业,也是微慈善的一种。每一个人先从自己开始,每一个人都是主宰者。这是微慈善的真实含义,社会的真正美好要仰仗于微型慈善而不是巨型慈善。
  但因为很多现实原因,微型慈善从操作上会比巨型慈善更难做。
  我理解的微慈善,就是生活中我做点事情,促进人和人之间友好。慈善并不是单纯地帮助别人,慈善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显示出来的是“你是谁”,助人者在自我尊严、人生的价值感等方面,都会产生变化。在实现自身价值认同的同时,也对社会有所助益,这就够了。
  中国新闻周刊:微慈善中的不专业等因素需要纠正吗?
  陶传进:生活中的慈善不需要太专业,不专业也能做成好事。人能感到善本身就能起到好效果。这与大型慈善不同,“大”的慈善项目,还会带来社会声望、政治利益,之后人们感受到的不一定是善,还会感觉到动机。大型的慈善是花别人的钱,不专业别人为什么把钱给你?
  而对于一个人在他的生活中的“微善意”,是不是纠正其中不专业就会变成非最好的?也不一定。当然,微慈善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把公益做大,最后走上专业化道路。但是专业化以后,也会出现专业化的问题,而且有可能会是更致命的。
  不能要求一种方式解决现在所有问题,也不能因为有问题,就忽视它现在的优势。
  中国新闻周刊:官方慈善机构,与民间微慈善,是什么关系?
  陶传进:不是只有官方机构出现问题,才想发展民间力量。1949年以来,大家普遍认为慈善和救助是政府的事、是国家的事,政府一度包揽了所有民间救助。但慈善的本质实际上是民间性的,政府的救助是通过政府的税收来完成,是政府的一个分配形式,“慈善”先天性就是民间性的。
  我们对慈善和公益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成熟。每当自然灾害发生,收入高的富人们往往成为焦点,网民发帖询问富人的捐款数目,甚至有网民会在各慈善机构的网站上“查账”,捐款较少的富人会受到铺天盖地的谴责。正是因为对于其他人捐款的过度关注,让我们许多人忘记了自己的力量。
其他文献
假如你走进美国任何一家巴诺书店,迎头碰见的不是Book,而是Nook。扑面而来的不是淡淡的书香,而是咖啡的浓香。意外的发现往往是变化的开端。就在你推开巴诺书店那扇老式窗格门的瞬间,那些让你感到意外的细节,也许就是人类阅读方式发生变革的开始。  巴诺是美国规模最大的连锁书店,尽管这家图书业巨头一如上百年来一样静静地散布在全美50个州的大小城市,以及近千所大学的校园,但是在电子媒体的冲击之下,它不得不
通过分析咖啡杯或口香糖,甚至一顶旧帽子,就可能获得你的生命特征;现在,已经到了需要采取一致的国际间行动、保护每个人的DNA隐私的时候了    安张伯伦-戈登将丈夫的内裤拿到了她上班的地方——密歇根州兰辛一家警察局的法医实验室,原因是怀疑丈夫有外遇。  她的丈夫是加拿大足球联赛的前职业球员,否认自己对妻子不忠。但是,在2007年3月的一场离婚听证会上,张伯伦-戈登作证说,她已在丈夫内裤上发现了与自己
公开渠道中,几乎没有高铁建设的招标信息及中标结果。铁道部集采购、运营、监管于一身,在铁路设备招标中,裁判和教练两位一体,掌握生杀大权    甬温线特大铁路事故发生第六天,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全路通号)浮出水面。  上海铁路局新任局长安路生在事故调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披露,由于温州南站信号设备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遭雷击发生故障后,本应显示为红灯的区间信号机显示为绿灯。他指出,存在设
编制者的意愿,当然是希望这份铁矿石指数在未来的铁矿石贸易中为中国铁矿石买家争取更大的话语权。但是,这份铁矿石指数或许很难承担过高的期望    多年以来,中国钢铁企业采购铁矿石的价格谈判长期处于被动之中。而代表中国钢铁企业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一直期望改变这种状态。一份由中钢协编制、“旨在真实反映铁矿石行情”的“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将于8月试运行,10月正式运行并按周发布,这被视为
宇宙始于一场140亿年前的大爆炸,此后就不断膨胀。但根据广义相对论,物质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宇宙的膨胀不会一直持续,将不断减速,直到某一刻,停止膨胀并开始收缩,最终形成一个起点,再次爆炸,并重新开始膨胀。  在上世纪,这一度是科学界对宇宙的流行解释。宇宙这种周而复始的演变,与佛经里的“轮回”暗相契合,令科学与哲学在最宏观的层面上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团圆”。  然而,201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
从三维印刷机里“打印”出来的,可以是一件比基尼泳装,也可以是一个灯罩,或一把小提琴,甚至是飞机的零部件。自从人类开始工业化生产以来,制造的过程一直都是一场“减法游戏”——切削并加工零件。而以三维印刷为代表,最新的“增材制造技术”,却以“做加法”的方式,彻底颠覆制造业的传统思路    今夏“最潮”的服装是由美国“连续体时装公司”(Continuum Fashion)和“型路技术公司”(Shapewa
当艺术成为契机,让一群原本不相干的人共同描绘一幅亮丽图景时,他们忘却了脚下是流动的沙地。    作为北京市人大代表,艺术家李象群试图像五年前挽救798艺术区那样,再次挽救朝阳区东北角的一大片艺术区。当年,他从建筑、历史、文化、经济以及奥运五个方面分析了798存在的价值,最终798成为北京政府首批授牌的“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区”之一。  但这一次,李象群忧心忡忡,他觉得这片艺术区已不可能保留,“必然会
“我对着镜子说中文/一个公园有自己的冬天/我放上音乐/冬天没有苍蝇/我悠闲煮着咖啡/苍蝇不懂什么是祖国/我加了点糖/祖国是一种乡音/我在电话线的另一端/听见了我的恐惧”。  北岛钻出观众席,走上台去,用中文朗诵了这首《乡音》。这是“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1)”的第四天,他是这个诗歌节的组织者。到今天,北岛定居香港已经四年,依然瘦削。  两年前,第一届“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09)”刚结束,北岛飞
从十二月党人到苏联解体,从击退拿破仑到十月革命,俄罗斯的冬季似乎经常是历史的见证者。最近发生的事态,让俄罗斯这个冬天似乎不同寻常。西方媒体更是感叹“俄罗斯之冬”将要来临。  12月5日是第六届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选举的日子,这次选举也被看做现任总理普京宣布再次角逐总统之位后所面临的首次“摸底考试”。考虑到他所率领的统一俄罗斯党一贯的优势,王者归来的普京踌躇满志,志在必得。  然而,成绩揭晓后
新的城市价值链中,积极的上海力量成为上海3.0时代发展的原动力。    接到《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的电话,王吴青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打算)怎么写我们上海人?是赞美上海人呢,还是让上海人‘下地狱’呢?”  “我们希望尽可能公正地写。”  “那就是‘下地狱’喽。”因为与《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熟识,王昊青这句话带有半开玩笑的意味。不过很显然,在这个上海女子的印象中,来自外界的对上海人的赞美少之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