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骧公馆

来源 :中华民居·重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85954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时期渝中区上清寺是国民党军政要员和外国使节密集之地,张骧公馆也建在这里。最初张骧公馆是国民党中央党部办公楼,后被有着重庆“电信传奇”之称的张骧所拥有。八十余年过去了,公馆的灰色墙体、红色檐脚依然保存完好。
  张骧公馆是当时全重庆市最为豪华的花园之一,在车水马龙的上清寺街边深藏着这么一处美丽宁静的小天地。整个公馆采用了壁炉居宅心的西方住宅空间布局模式,除此之外,还引用了西方风格的阳光房。从远处看,公馆的屋顶呈歇山与十字双坡造型。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也能看出建筑设计师们的大胆创新和匠心独运。
  张骧曾经留学国外,专攻邮电通讯工程技术。历任过江西九江电报局局长、汉口电政管理局局长、川康电讯督查和重庆电报局局长。在重庆任电报局局长时,一直住在张骧公馆。张骧狂放不羁,其大哥张群对他的纨绔行径痛恨不已。张骧也畏兄如虎,一度上演过为求得兄长原谅,半夜翻墙进屋被哥哥拖到父亲遗像前痛打的经历。但富有戏剧性的是,这位秉性奇特的电报局长在国民党败退时偏偏拒绝大哥张群的安排,而按照民盟好友的建议保全了川康两省的电信器材设备,解放后完好无损地交给了新生的人民政府。解放后这处公馆为电信部门所使用。正是因为张骧,新中国时期的重庆电报通信迅速建立。因此,他也被称为重庆的“电信传奇”。
  新中国的前十年,张骧一直住在这处公馆。他的率性和不按常理出牌的性情在某种程度上也暗结了张骧公馆的传奇经历。即便是文革期间,这所全然不同与朴素简约的革命审美观念的小楼奇迹般地逃脱了摧毁性的洗劫,不能不说是屋如其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是某部门的办公楼。时至今日,我们依稀可以看到用于办公而安装的简陋玻璃窗和嵌在砖墙里的用于分割镶边的木条。
  后来,张骧公馆被批准成文物保护项目,就再也没被使用过。长时间的弃置不用,小楼几近腐朽,砖墙也历尽风雨剥蚀后已被冲刷泛白。如今,张骧公馆得到了重新修复,黑灰色的砖墙结构和中式园林风格相映成趣。在砖墙上也镶嵌着一块赭色的牌子,上书“张骧公馆旧址”。
其他文献
信息产业部最新统计显示,我国电信市场格局发生新的变化,中国移动业务收入占将近四成,在六大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中居于首位。 统计表明,电信运营企业市场份额分别为:中国移动
纯化器入口温度的大小,对纯化器的再生以及下周期的吸附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本装置在夏季时,频繁出现分子筛出口CO2含量高的现象,而影响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通过分子
北京中商國际展览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长春桥路5号4号楼1006室  联系人:  张静 电话:010-82560060 QQ:976567219  杨雪 电话:010-57734545 QQ:3175582225  仇贝 电话:025-66018391 QQ:3531964540  刘娜 电话:025-66093102 QQ:3402531574  传真:010-82564994 网址:w
在南岸区南温泉虎啸泉旁,一座典型民国风格的小楼依泉而建。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孔祥熙长居于此。因此,人们将其称为“孔公馆”。  孔公馆位于花溪河畔的建文峰山腰,四周松竹环抱,与对面山腰的“林森公馆”遥相呼应。公馆集楼、台、廊、阁于一体,大小厅室22间。主楼中门为正厅,厅内有仿西式壁炉;正厅左侧厢房原为孔氏书斋,现挂着宋氏三姐妹和孔二小姐会见美国记者的照片;左厢厅原为孔祥熙卧室,放置着一架中式
本文给出了一种通过将校园网网络设备、Windows服务器系统与ZoneAlarm防火墙软件协同来完成并解决上网行为管理控制的解决方案。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与发展。在新形势下,国家的科学研究部门正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致力于提高国家的整体科技实力,为社会
公钥密码体制从开始提出到现在已经发展了三十余年,它的主要思想是利用了数论中的困难问题。如应用最广泛的RSA加密体制是基于大整数分解的困难问题构造的,ElGamal数字签名是基
不动点问题在物理学、经济学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严格伪压缩映射不动点问题的迭代解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受这些成果的启发,本文总结和讨论了k-严格伪压缩映射和
作为一种新的空间框架,锥度量空间的概念自近年问世以来,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   本文研究了锥度量空间的有关性质和结构,比照度量空间的相关结果,讨论和总结了锥度量空间中集
在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中,幼儿卫生保健教学是其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可以让幼师在今后工作中对幼儿卫生、疾病的预防有所了解,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今后的工作.因此,在今后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