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阅众评,静秉芯烛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o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代序,斗转星移,人生如不卷收的文章。有人汲汲遑遑,步履匆忙,欲尽纳华言,著经论传;有人闭目塞耳,独守一隅,浸孤芳自赏,妄想金玉满堂。
  如是我言,广阅众评,静秉芯烛,方为上策,方炼“好书”。
  善采他人之言,可熔多方智慧、八路良策于一炉。居易之词,平实晓畅,以鹰隼之眼,写乡闾俗事,民生之多艰跃然纸上,腐败之官员穷形尽相。而这绝非其一挥而就,每每著出新诗,他都叩遍村里老媪之门,为其朗诵,询其意见,直至平常百姓皆可会意方满意罢手。若非他如此放低姿态,倾听百姓心声,从市井街坊中搜罗意见,其诗如何流芳百世,为人传诵?如此好书,如何显世?
  又如太宗,听魏徵肺腑之言,成一代明君;如启超,听康有为救国之策,成民族英雄。
  而世上多的是自以为是、壅塞耳目之人,如此之人,纵才高八斗,终难成大器。从项羽、刘备之比较,我们即可窥见一斑。项羽不可谓不骁勇善战,却孤介自守,落得个自刎乌江。刘备则反之,虽出身草莽,终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戏谑一点来说,是他将一句“何辞为?”整日挂在嘴上,听得进良言,方坐得上龙椅。静听佳策,方能著成“好书”。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一味听从他人的呼声。正如荷马所言:“追逐影子的人,自己就是影子。”众人之评论常常形成陰影,如幽魂缠绕在我们身侧,如受其左右、受其禁锢,必如鲁迅笔下的“铁屋囚”,意志一点点被消灭,慢慢死去,慢慢迷失,也就不感到这其中的悲哀了。托尔斯泰在写作时常会将一面巨大的镜子放在面前,他说“那是为了映照良心”,在镜子里,他看到的是真实的、独立的自我,正是在对自我的深刻剖析中,他跳出了小境界,悟得了真滋味,荆棘般的文字得以生长,悲天悯人的情怀得以从个体孕育。
  尼采曾道:“生命中最难的时候,不是别人不懂你的时候,而是你不懂自己的时候。”诚然,我们要有俯身的姿态,听从他人良言,更要有内视的品格,倾听内心的呼喊。
  尘世滚滚,众人的评议如滔滔江水,要有广听众议的胸襟,更要有挑精剔糟的智慧,方可秉一芯烛火,自舒缓而前,方可笔走龙蛇,写人生好书。
  点评
  作者比较准确地理解了题意,“广阅众评,静秉芯烛”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也是全文的观点。这篇文章的最大亮点就体现在严密的思辨上。文章在提出观点后,从“善采他人之言,可熔多方智慧”与“壅塞耳目,终难成大器”正反两个角度阐述“要广阅众评”的观点,使自己的思想站了起来。为了使思考更深刻,接着,作者笔锋一转,用“但”转折,拓展思考,指出“并不是说我们要一味听从他人的呼声”,而是要学会如何去善“采”他人之言,作者认为面对“众人的评议”要有“广听众议的胸襟,更要有挑精剔糟的智慧”。从广采他人之言到善采众人评议,这是在不断思辨的过程中完成的,思辨的过程充分呈现出了作者思维的推进。此外,文章的表达流畅自然,语言老到精练,不拖沓,不做作,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十分突出。
  本文得分为55分。
其他文献
“读书、考试、上好学校,变成最聪明的人。和你我少年时一样,这是陈念朴素的愿望。被欺负,被嘲笑,被丢进黑暗中,她仍想保护这个不太美好的世界。”我很喜欢这句话,是因为觉得陈念非常“有力量”,好像什么都打不倒她,一直很顽强。但是,我和陈念,不太一样。  读书时,我并不想考最好的学校,也考不上。我只想坚持写稿,投稿,最好能当个作家。  嗯,我有种梦想彻底破灭的感觉吧。我想,不只自己,应该有许多人会在某个时
期刊
他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即便在校园里散步,也微微低着头,似乎总在想着什么。有人唤他名字,他会如梦方醒般抬起头,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看着你。  但就是这个看上去呆头呆脑的小孩,却在全国物理竞赛中拿了金奖,获得了保送清华的资格。我与孩子的指导老师坐在一起聊天,我问他,这样的孩子是怎样“教”出来的?他摇摇头:“我是没法教出来的。”  我很奇怪。  老师说,我们成人已经很难控制自己的各种欲望,而这个小孩子却
期刊
储蓄是穷人思维,消费才是富人思维。这可能是近年来最毁人的谬论。   让我们想象一下人类的第一笔财富的产生:当时,一群原始人,生产力低下,除了勉强维系生命,一无所有。突然,某一个原始人,由于特别聪明能干,或者掌握了将石头打造成简单工具的技能,他捕获的猎物与收集的植物种子,除了用来养活自己,还有盈余,这就是他的储蓄。用这些盈余,他可以交换其他人的产品,也可雇佣另一个人替他服务,不仅生活水平得以提升,也
期刊
有人说:“人生如同不断誊改的诗稿,从青丝到白发,有人还在灯下。”而我们埋首于生活的几案,拾起笔却满心踯躅时,总有纷扰的杂音在背后响起,指点我们将于何处落笔。于是,我们心中朦胧的理想蓝图便被涂鸦所淹没。  总有人认为作家心中要装着读者,顺着读者的呼声走;也总有人认为作家要坚持自我,不被外界左右。当我们成为生活的执笔者,我想,我们应将外界呼声化作心中期许,以笔下风云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  我们以笔墨为
期刊
18岁的时候跟喜欢的人告白,在深冬发出那条短信,屏住呼吸等待回复。“叮咚”——答案在屏幕闪现,八个字,简明直接:“对不起,我不喜欢你。”  当时我以为那是我感情生活的谷底,“不会更难受了吧?”我一边哭,一边心想。  唉,才不是。  我后来在感情里经历的更难受的事,不是拒绝,恰恰是没被拒绝——但也没被真正接受。  众所周知,要让一段感情继续,总是需要一些节点的。  比如,总得有人说“那我们在一起”,
期刊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执有人生价值与道义的灯盏,苏轼以豪迈抛去谣诼的枷锁;“启予者,商也!”迈下老师受弟子尊敬的神坛,孔子以谦逊拾起弟子的卓见。面对纷繁的评议与看法,一双慧眼与一颗赤子之心,便是我们的砥砺之柱。  智者的言论灿烂如灯火,闪烁着人生真谛的华光;明亮如星辰,亘古不变且指引人生的方向。良师益友的劝导亦如此,是逆境深渊中的援助之手,是大海航行中的助力东风。听取之,践行之,可以
期刊
克尔凯郭尔曾言:“夜莺不要求任何人听她歌唱,这是她的谦逊;她也不在乎是否有人听她歌唱,又是她的骄傲。”夜莺许是知晓听众口味殊异,不强求听众也是一种倾听听众的呼声;而不在乎听众听之与否,背后又是一种可贵的自许与坚守。从作家写作到众人生活,我们都应有一点夜莺的逊与傲。  作家往往要听读者的意见,倾听同胞们的心声呼告,才能把握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脉络。而我们的生活也总离不开亲友师长的关切建议,离不开左右前
期刊
前不久,被誉为神剧的《权力的游戏》终于迎来了大结局。粉丝们为不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画面,甚至不惜请假不去工作、学习,而坐在家中等待这令人激动的一刻。然而,令人唏嘘,这部神剧“烂尾”了。  我不禁回忆起好久之前看的一部电影,因结尾以“错过”收场而被粉丝们质疑卖情怀。拍摄时就有这样的质疑,可制片人和导演等人顶住了一片骂声,给出了两个字的声明:“不改。”事实证明他们是对的,人们重新审视了这部电影的意义,給
期刊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少年的你,是什么样的?有没有一刻,你想要逃离当下的世界,去到另一个星球?  我有过这样的念头。  那是在我读高中的时候,16岁。彼时,因为我认识了学校备受瞩目的男生,就被其他女生孤立了。她们会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对我窃窃私语。即便我不靠近她们,也能猜到其谈话的内容。无非就是——“你看她不知羞耻啊,天天追在一个男生身后”,“你看她真丢人啊,成绩一落千丈了,还天天一副高傲的样子
期刊
我出生在一個十八线小城,18岁之前,除了走亲戚,我没有出过远门。  我父母比较传统,他们会觉得旅行是一件不太有用的事情,如果有一笔闲钱,应该存进银行,投资不动产,甚至买珍珠项链和金戒指,反正得留下点儿什么。旅行在他们看来,属于钱花了什么也没留下,不划算。  他们当然也没有错,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价值。但在我年少时,因为他们的旅行观,留下了一次至今耿耿于怀的遗憾。  高一的时候,我在市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