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不忘初心,不负己任
尽管我们早就不是一所传统意义上的师范大学,尽管我们在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但“师范”二字所包含的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精神,仍然在深刻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行为和价值选择。无论世事如何变化,这所大学总是能够乐观地面对一切,不忘初心,不负己任,踏踏实实地尽到教书育人、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这也许会让我们在功利喧嚣的竞争环境中不那么显眼,但却可以让我们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我希望你们能够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因為它可以改变你看待世界的眼光和做人做事的方式,使你宽容、坚韧并更有魅力。一位成就斐然、广受敬重的学者曾经告诉我,应该更多地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应该努力让自己的工作环境保持和谐愉快,否则自己的人生不会幸福,事业也难有成绩。他这番朴素但又深刻的人生思考,让我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了乐观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积极乐观应该成为我们的坚定选择,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身心健康、事业成就。特别是人生幸福。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追求梦想
“只有梦想才能让人生绽放光芒,乐在其中、坚不可摧、终有所成。”张杰以校友吴飞跃导演的电影《我的诗篇》举例说,一群身份卑微的人,无论生活为他们套上多么沉重的枷锁,无论前途有多少荆棘,看似“无用”的诗歌,却始终是他们内心朴实的梦想。张杰说,人之所以身处逆境而不屈,面对困难而坚强,不是因为期盼眼前的利益,而是因为人们心中拥有梦想。快乐、坚强、有成,其实都是再朴素不过的人生追求。它们之所以珍贵,就在于被梦想联系在了一起。我们珍惜梦想、追求梦想,是因为它关乎人的价值,关乎国家前途和人类的命运。他寄语毕业生们:“扬帆远航,去追逐梦想吧。梦想一定会让你们的人生绽放光芒!”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敢为天下先
敢为天下先,就是要胸怀天下,做有抱负的时代青年。1950年,我校老校长林砺儒先生专门撰文,提出“新师大的任务就是为人民服务”。“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早已深深融入我们的精神血脉。我校教育学部何克抗教授,被称为“小学里的大教授。”“大学请不动,小学不请自来。”上世纪90年代末,年近六旬的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大课题,要把先进的教育技术用于提升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十几年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全国30多个试验区,他提出的“跨越式教学法”已经惠及成千上万的农村学生,让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这正是敢为天下先的情怀。同学们未来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创业,都应坚定理想,面向民众,胸怀天下,让自己的梦想在祖国的天空闪耀光辉!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厚道比聪明更重要
现在,社会上有个别人为追求成“土豪”、当“大款”,不惜把诚信、道德当成交易的筹码;为了个人名利、得失,不惜事事处处去争“功”、争“利”、争“名”……谢和平认为,只有为人实在、厚道,才能得到更多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也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人品比能力更重要,善良比天赋更重要,厚道比聪明更重要。
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以“工匠”精神打磨自我
李晓红则谈起了电视剧《欢乐颂》。“有人说,本想要成为‘精英海归’、过得像‘白富美’,结果活成工资不够花的‘职场小白’,最后变成矛盾迷茫的‘大龄剩女’,这些情景或许是同学们从学校走入社会后打拼的真实写照。”
李晓红告诉毕业生们,“谁的青春没有过迷茫?如何找到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径?这就需要你们在时代洪流中找准人生的坐标与前行的方向,倾心打磨自己,精心雕刻自己,做自己人生的‘工匠’。”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与爱同行
王树国说,仁爱之心莫过于父母恩情,做儿女的一定不能忘记父母。无论你们将来有多大成就,要记得父母对你们的养育之恩。
王树国告诫学子,我们应该爱家庭、爱社会、爱国家、爱事业。爱自己,尊重自己;爱别人,互相尊重;爱家庭,对家庭有责任;爱父母,报答养育之恩;爱国家,挑起民族脊梁;爱世界,为了世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人失去什么都可以。但不能失去心中的爱。
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张宗益:不断突破与重构格局
据说,各个品牌的香水,95%都是水,基本相似;差别在于最关键的5%,那是各家的秘方——香精。人亦如此。你可曾想过,走出校园,当优秀的你遇上与你同样优秀的他的时候,你那“最关键的5%”究竟是什么呢?也许有人说,是知识,是能力,是思维等等。在我看来,这些重要的东西属于必需的95%,而远见、气度与境界所构成的格局,是同学们未来生活中“最关键的5%”。
我以为,格局,体现在远见的有无,体现在气度的大小,体现在境界的高低。格局,无关乎出身贵贱、地位高低、财富多寡、年龄大小。拥有怎样的格局,就拥有怎样的命运。一粒银杏种子,种在花盆里变成盆景,撒在地上长成大树。同学们,走出校园,你会发现,柴米油盐、上班下班、迎来送往……周而复始,这就是生活。在我看来,生活就是“当下”,就是“自我”,就是“小家”;而“当下”更新后的“未来”,“自我”映射出的“世界”,“小家”升华后的“大家”,则是生活的终极存在——生命。
诗性是生命与生俱来的色彩,进入生活就是摒弃“眼前的苟且”去追求“诗和远方的田野”。我希望,在未来,同学们都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并将对个体生命诗性的追求融人人类生生不息的大生命中,实现人生格局的不断突破与重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成身成性,诗意生活
成身成性,就要遵从内心、自由潇洒。海德格尔认为,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诗意的生活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美妙,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憧憬,是“身在闹市,心在南山”的恬淡,是对生活充满热情而又不沉迷其中,能随时保持理性清醒的思维。是无关悲喜,无关风月,能正视人生困境的情怀。
‘
达至诗意的生活,人就会放大格局、提升境界、开阔心胸,做到“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就能在“生也有涯”的人生中享受“乐也无涯”的幸福。
成身成性,就要敬畏自然、亲近自然。诗意的生活要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胸怀,有“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信念。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心灵的,除了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就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追求生命的意义
一位少年曾怀着航空救国愿望,先后求学于国内外有名的航空专业,一手创建了西工大的宇航工程系。96岁高龄,病榻之上,捐赠毕生积蓄支持学校发展。在首个“中国航天日”,他走了,为航天而生、为航天而去。他就是西工大老前辈陈士橹先生,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和国防武器装备现代化作出了贡献,用一生诠释了生命真谛。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说追求生命的意义,希望你们坚定信念、不忘初心。
尽管我们早就不是一所传统意义上的师范大学,尽管我们在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但“师范”二字所包含的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精神,仍然在深刻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行为和价值选择。无论世事如何变化,这所大学总是能够乐观地面对一切,不忘初心,不负己任,踏踏实实地尽到教书育人、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这也许会让我们在功利喧嚣的竞争环境中不那么显眼,但却可以让我们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我希望你们能够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因為它可以改变你看待世界的眼光和做人做事的方式,使你宽容、坚韧并更有魅力。一位成就斐然、广受敬重的学者曾经告诉我,应该更多地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应该努力让自己的工作环境保持和谐愉快,否则自己的人生不会幸福,事业也难有成绩。他这番朴素但又深刻的人生思考,让我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了乐观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积极乐观应该成为我们的坚定选择,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身心健康、事业成就。特别是人生幸福。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追求梦想
“只有梦想才能让人生绽放光芒,乐在其中、坚不可摧、终有所成。”张杰以校友吴飞跃导演的电影《我的诗篇》举例说,一群身份卑微的人,无论生活为他们套上多么沉重的枷锁,无论前途有多少荆棘,看似“无用”的诗歌,却始终是他们内心朴实的梦想。张杰说,人之所以身处逆境而不屈,面对困难而坚强,不是因为期盼眼前的利益,而是因为人们心中拥有梦想。快乐、坚强、有成,其实都是再朴素不过的人生追求。它们之所以珍贵,就在于被梦想联系在了一起。我们珍惜梦想、追求梦想,是因为它关乎人的价值,关乎国家前途和人类的命运。他寄语毕业生们:“扬帆远航,去追逐梦想吧。梦想一定会让你们的人生绽放光芒!”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敢为天下先
敢为天下先,就是要胸怀天下,做有抱负的时代青年。1950年,我校老校长林砺儒先生专门撰文,提出“新师大的任务就是为人民服务”。“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早已深深融入我们的精神血脉。我校教育学部何克抗教授,被称为“小学里的大教授。”“大学请不动,小学不请自来。”上世纪90年代末,年近六旬的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大课题,要把先进的教育技术用于提升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十几年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全国30多个试验区,他提出的“跨越式教学法”已经惠及成千上万的农村学生,让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这正是敢为天下先的情怀。同学们未来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创业,都应坚定理想,面向民众,胸怀天下,让自己的梦想在祖国的天空闪耀光辉!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厚道比聪明更重要
现在,社会上有个别人为追求成“土豪”、当“大款”,不惜把诚信、道德当成交易的筹码;为了个人名利、得失,不惜事事处处去争“功”、争“利”、争“名”……谢和平认为,只有为人实在、厚道,才能得到更多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也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人品比能力更重要,善良比天赋更重要,厚道比聪明更重要。
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以“工匠”精神打磨自我
李晓红则谈起了电视剧《欢乐颂》。“有人说,本想要成为‘精英海归’、过得像‘白富美’,结果活成工资不够花的‘职场小白’,最后变成矛盾迷茫的‘大龄剩女’,这些情景或许是同学们从学校走入社会后打拼的真实写照。”
李晓红告诉毕业生们,“谁的青春没有过迷茫?如何找到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径?这就需要你们在时代洪流中找准人生的坐标与前行的方向,倾心打磨自己,精心雕刻自己,做自己人生的‘工匠’。”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与爱同行
王树国说,仁爱之心莫过于父母恩情,做儿女的一定不能忘记父母。无论你们将来有多大成就,要记得父母对你们的养育之恩。
王树国告诫学子,我们应该爱家庭、爱社会、爱国家、爱事业。爱自己,尊重自己;爱别人,互相尊重;爱家庭,对家庭有责任;爱父母,报答养育之恩;爱国家,挑起民族脊梁;爱世界,为了世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人失去什么都可以。但不能失去心中的爱。
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张宗益:不断突破与重构格局
据说,各个品牌的香水,95%都是水,基本相似;差别在于最关键的5%,那是各家的秘方——香精。人亦如此。你可曾想过,走出校园,当优秀的你遇上与你同样优秀的他的时候,你那“最关键的5%”究竟是什么呢?也许有人说,是知识,是能力,是思维等等。在我看来,这些重要的东西属于必需的95%,而远见、气度与境界所构成的格局,是同学们未来生活中“最关键的5%”。
我以为,格局,体现在远见的有无,体现在气度的大小,体现在境界的高低。格局,无关乎出身贵贱、地位高低、财富多寡、年龄大小。拥有怎样的格局,就拥有怎样的命运。一粒银杏种子,种在花盆里变成盆景,撒在地上长成大树。同学们,走出校园,你会发现,柴米油盐、上班下班、迎来送往……周而复始,这就是生活。在我看来,生活就是“当下”,就是“自我”,就是“小家”;而“当下”更新后的“未来”,“自我”映射出的“世界”,“小家”升华后的“大家”,则是生活的终极存在——生命。
诗性是生命与生俱来的色彩,进入生活就是摒弃“眼前的苟且”去追求“诗和远方的田野”。我希望,在未来,同学们都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并将对个体生命诗性的追求融人人类生生不息的大生命中,实现人生格局的不断突破与重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成身成性,诗意生活
成身成性,就要遵从内心、自由潇洒。海德格尔认为,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诗意的生活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美妙,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憧憬,是“身在闹市,心在南山”的恬淡,是对生活充满热情而又不沉迷其中,能随时保持理性清醒的思维。是无关悲喜,无关风月,能正视人生困境的情怀。
‘
达至诗意的生活,人就会放大格局、提升境界、开阔心胸,做到“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就能在“生也有涯”的人生中享受“乐也无涯”的幸福。
成身成性,就要敬畏自然、亲近自然。诗意的生活要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胸怀,有“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信念。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心灵的,除了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就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追求生命的意义
一位少年曾怀着航空救国愿望,先后求学于国内外有名的航空专业,一手创建了西工大的宇航工程系。96岁高龄,病榻之上,捐赠毕生积蓄支持学校发展。在首个“中国航天日”,他走了,为航天而生、为航天而去。他就是西工大老前辈陈士橹先生,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和国防武器装备现代化作出了贡献,用一生诠释了生命真谛。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说追求生命的意义,希望你们坚定信念、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