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原则的关系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cool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舆论监督的基本理论
  
  1 舆论。舆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它不只是消极的反映社会,反映公众集合意识的倾向,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社会,反作用于人们的思维活动与行为方式。舆论的定义,作为人们对舆论本质特性的认识,往往由于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虽然舆论在理论界和实务界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监督作为舆论的一个基本功能,却得到了一致性的认同。
  2 舆论监督。所谓舆论监督就是通过公众意见所具有的精神压力和社会压力来监督、规范人们的行为。当人或者社会组织的行为超过现实社会所认可的社会道德底线时,舆论能够形成“另一个法庭一社会舆论的法庭”(马克思语),对这些行为进行制约和监督。现代社会里,公民个人信息不畅、力量弱小,如果独靠一己之力,其作用与影响十分有限,而新闻媒体依靠新闻所具有的新鲜性、及时性、广泛性、开放性的特点,成为公民舆论的代言人,因而传媒的舆论监督也就成为了舆论监督的主导形式,成为推动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现代社会政治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关心司法公正。评价司法公正与否,是任何文明社会公民的正当权利。这是对司法权利的一种制约。然而近年来,为司法的程序外监督不断升级。程序外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一些司法不公现象。由于程序外的监督大多是从普通的生活逻辑出发,主要关注的是实体结果的合乎正当,而司法的过程却是严谨的和理性的,更注重的是审判过程的合乎正当性,这就使得司法人员与其他社会主体在法律思维方式上产生了差别,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监督司法与司法独立的冲突和对立,损害了司法权威。因此,追求和维护司法公正,在任何国家,不可能也不应当仅仅是司法机关、法院和法官们自己的事情,维护司法公正应当成为全社会公民共同的任务,更是传媒舆论的责任。它不仅需要法院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不仅需要培养并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更需要维护司法公正的现代司法理念。
  
  三、传媒的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第一,无论是传媒的舆论监督还是司法都是追求客观真实为目标。新闻舆论监督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以及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通过文字、图片等特有的方式向广大受众报导事实的真相。司法则是通过证据调查,来查明案件的事实,以司法文书的形式来达到对守法者行为的肯定性的评价,对违法者行为的否定性评价。
  第二,司法与传媒舆论的最终价值都在于追求社会公平与正义。司法通过依靠符合社会一般人利益的公共意志,即法律来解决纠纷,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利,敦促义务人履行义务,惩罚违反义务之人,司法所依据的是法律上认可的本案的事实,不仅要参照实体法,也要依据程序法,以追求法律上的公正;传媒则通过激发公众内心的价值标准,即道德来评判是非,否定义务人违反义务的行为,以追求道德上的公正。
  第三,司法活动与传媒舆论监督都是靠公信力才具有生命力。传媒舆论对司法活动进行监督是代表公民行使知情权,表达自由权,批评建议权,以达到对国家和社会进行管理和监督。同样,司法活动中也十分强调公信力的表现,公示主义,审判公开原则等等都彰显了其对公信的强调。
  
  四、如何处理好传媒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传媒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传媒监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公开性。我们谈论运用传媒舆论来监督司法公正,就是要通过公开的传媒舆论来监督司法程序的公正性,使司法人员加强责任心,保证案件能及时正确地处理,从而实现结果上的公正;并且有效地保证人民群众对于国家活动,尤其是司法活动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从而也达到使人民群众了解法律,遵守法律,正确应用法律的普法教育目的。
  从长远考虑,此外还需要在三方面形成传媒与司法关系的法律框架:一,界定传媒的地位和基本权利与义务;二,明确舆论监督权与公正审判权相互冲突与协调的制度空间;三。改革司法。减少司法公正对外部因素的依赖。
  当然,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时也应注意,一是报道有关政法方面的新闻工作者,应当较为专业化,既有过得硬的新闻理论素养又具备一定法律知识;二是在进行监督时,就事论事;三是应客观报道事实,监督程序。同时,司法机关在接受新闻舆论监督时。一方面应遵循公开、开放原则,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升队伍素质、提高办案效率与水平,严格依法办案,不能限制新闻舆论监督;另一方面,在适当时候,我们也可以制定有关新闻舆论监督方面的法律,将新闻舆论监督纳入法制轨道。
  
  五、结论
  
  认识到了传媒的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在司法公正与传媒监督的关系上表现出了灵活的态度,司法相关单位和媒体就能相互了解、理解、谅解,互相支持合作,共同促进司法公正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林爱瑁舆论监督与法律保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2]刘建明,基础舆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杨明品新闻舆论监督——新闻与传播理论丛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4]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编,司法公正与权利保障,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5]胡传省,司法公正的实现途径,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6][美]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 要 从《华西都市报》真正“新闻策划”这一编辑概念以来,报道策划在我国的传媒中就被大量采用。报道策划师提升新闻事件价值的周密计划,对于媒体公信力也有着重要影响。电视评论节目由于其报道的特殊性,几乎每期节目都需要采用完整出彩的策划方案。在这种情况下,报道策划原则的运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报道策划原则 《财经郎眼》 电视新闻评论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近年来
期刊
摘 要 本文基于凯恩斯经济学就业相关理论的分析,探讨已经过去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形势的影响,提出改善的措施。  关键词:金融危机 有效需求 就业理论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识码:A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形势所带来的冲击  金融危机后总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人力资源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表示,2009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人,这2400万各有来头,其中大概有1300万全国城镇
期刊
摘 要 本文根据高职类院校的学生培养要求,依据教学内容和行业特点及就业需要,对高职院校数控专业分别从职业技能的考核、加强校企合作、努力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和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等需要教学教学改革的方面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数控专业 教学改革 理实一体化 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国内不少高职类院校开设了数控技术和数控编程与维护专业,但由于受普
期刊
目前中国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内外失衡”。内部失衡主要表现为储蓄过高、消费不足和投资低效;外部失衡主要体现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巨额“双顺差”。由于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消费,必然会反映为贸易顺差。内外部失衡带来的问题是:消费不振导致国内需求难以启动,中国经济的对外依赖程度过大;肓目追求出口和引进外资的政策加剧了日益扩大的沿海和内地的收入不平等。尽管我们自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提出扩大内需
期刊
法的效力与法的实效均是法理学范畴的基本概念,关于这两个概念的研究是法理学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对法的效力与实效之间的关系的正确认定,“是实在法理论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难的问题之一”。本文是从微观角度,即单个法律规范角度对二者作概念上的辨析。对法律规范效力与法律规范实效进行正确辨析,明确其在法律运行的恰当位置,可以充分发挥概念的作用,便于对法律运行进行数理分析。  对法律规范效力与法律规范的概念进行界定
期刊
基本原则是法的精髓,是法律制定及适用的精神指引。基本原则定下了法律实现的基调,明确了法律实施的方向。行政强制执行会使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处于行政法律关系中的矛盾焦点处,在法律规范不完善的情况下,确立努力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精神指向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行政强制执行中要恪守如下原则:    一、法治原则    法治原则,包括实体法治原则和程序正当原则。实体法治原则意指行政强制执行的决定与实施必须
期刊
一、生命权与死刑制度的关系    随着人权观念的日益弘扬,生命权已经被视为不可剥夺“第一性权利”。没有生命权,其他一切权利无从存在,也没有意义。生命权,简单地说,就是“活的权利”或“生命安全的权利”,它是指人的生命受法律保护,不被任意剥夺的权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在宪法上规定了生命权。据统计,在世界公认的193个主权国家中,至少有154个国家的现行宪法直接或间接地规定了生命权。在20世纪90年
期刊
一、行政法上的效率原则浅析    经济学认为,效率是指投入的成本与产出的成果之间的比例,追求效率的目的是为了以最少量的投入获得最大量的产出,包括法律在内的任何制度或规则在制定和履行过程中,都会给当事人或行为者带来利益或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讲,立法本身也存在效率问题。在法学上,效率是指法律制定、实施的成本与其所能实现的结果之间的比例以及法律对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所能达到的效果。法律效率就是指法律调整社会关
期刊
我国的房地产业自2002年以来已经持续了5年的繁荣。2004年5月,我国政府开始运用经济、行政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政府宏观调控房地产业的力度呈现出逐渐加大之势,但房地产市场的顽疾并未因为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而彻底根治,房地产市场仍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2006年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经历了“房地产新政”宏观调控的严峻考验,房价的涨幅得到有效遏制,涨幅趋缓;同时,“房地产新政”并没有导致房价的大落,
期刊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党和政府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