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不”,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dahua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很不情愿,但却仍然答应了对方的请求,比如同事拜托你帮忙分担任务;在一个令自己感到不适的场合中,如果找不到恰当的借口离开,就只能留下备受煎熬,甚至即使好不容易找到了借口,也总自认为是漏洞百出的;当有人在滔滔不绝地和你聊天,即便很赶时间,你仍然会坚持等对方把话说完,你甚至因此错过了重要的约会。
  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小熊,也遇到了这样的困难—无法对他人说“不”。
  小熊平时看起来彬彬有礼,别人什么事情都喜欢找他帮忙,他从不拒绝,大家都夸他是当代活雷锋,有点前段时间比较火的电影《芳华》男主角刘峰的味道。他出生在军人家庭,父亲推崇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常年不在身边,他家还是当地的五好家庭,周围的街坊邻居、亲朋好友都很羡慕他的家庭,所以为了维持家庭的和谐,他就需要表现出完美男人的状态,在家讨好妈妈,在外讨好所有人,这是他自我认同的基础。成家之后,老家的亲戚朋友都喜欢找他借钱,他把自己收入的很多部分都支援给老家人了,而且也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妻子不能理解,他也不能理解妻子为什么不理解他,两人因为夫妻关系的问题来到了咨询室。
  明确地拒绝他人,对有的人来说难以启齿,非常有压力,如果要开口说“不”,那更是压力爆棚。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人际压力呢?无法拒绝,实质是一种被动接受。无法拒绝他人,时常表现为:一方面,一个人内心明明很不情愿,却无法明确地拒绝他人的请求甚至是苛求,这里包括当这件事情不仅令自己不乐意,甚至违背了自己内心的原则也无法拒绝;另一方面,无法自由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需求;无法坚持维护自己合理的权益或需求。这种将自我表达当做是一种冒险或负面事情的人,常常煎熬着做了许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因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沟通互动模式,也被认为是被动接受的。
  那为什么这种类型的人总是被动接受呢。这有人格方面的因素:有讨好型人格倾向的人非常容易会出现这样的口是心非。他们的自我价值完全取决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的内心仿佛有一个无底洞,需要来自于外界源源不断的对于自己的肯定,而他人的负面评价和不满就会让他们感到自责、内疚,甚至怀疑和否定自我价值。觉得只有不断满足他人需求,自己才会被喜欢、被接受。他们因此会认为,拒绝他人就会让自己显得十分不合群,不善于团队合作。尤其在工作中,他们生怕因为自己拒绝了一些人的请求,就会遭受到来自团队中其他成员的排斥而受到孤立。因而,他们常常感到“明明想要拒绝却无法拒绝”,其实是源于内心对自我价值被肯定的渴望和避免被他人否定的想法,所以才会有不自觉的,无意识的,以及无休止的想要讨好他人的冲动。
  不能拒绝的人内心其实是很痛苦的,那我们接下来就具体聊聊可以做点什么,改变这样的状况。
  在我具体讲方法之前,希望大家充分铭记,这篇文章并不是要让大家无差别地拒绝所有别人的请求,而仅仅是对于有些事情,如果你不拒绝别人,就是对自己利益的放弃与牺牲。比如,当你答应对方的要求时,你可能牺牲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间、休息的时间,让自己长时间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当你答应对方的要求时,你可能牺牲了自己的原则,涉足了那些你极度不愿意做的事情。在这些情况下,你必须清醒地提醒自己,你需要捍卫自己的利益。
  对于那些之前一直都是说“是、是、是”,“好、好、好”的朋友,我们很难一开始就做到拒绝别人的。
  第一步
  我们要做的就是“拖”
  碰到不想答应的请求,拖延时间,不要立刻答复。虽然治标不治本,但这却是一个在改变初期避免我们下意识地脱口而出说“好”的有效方法。你需要为自己准备几句拖延时间的措辞,比如:“我现在不能确定我行不行,晚点再给你答复好吗?”这样一个简单的行为能帮助打破无法拒绝的恶性循环,也能为你争取思考和作出正确选择的时间。
  我想強调的是,即使这种“缓兵之计”比让讨好者一开始就直接拒绝别人要容易办到,但拒绝的措辞也是需要反复练习的,通过练习才能说得更自然,也让你更适应不立刻答应别人这件事。
  第二步
  就是练习说“不”
  哪怕不是讨好者,很多人也很难做到果断且直接的拒绝,对讨好者来说就更加困难了。但有一个有效说“不”的方法,能够帮你传递一个更加友善但依然坚定的“不”。那就是,将拒绝的话像一个三明治一样,夹在两句恭维或肯定的话之间。比如,“我打电话是想跟你说之前你找我帮忙的事情,谢谢你能想到我。但很抱歉,这次我是去不了了。下次有机会我们再一起吧,祝你进展顺利”。这样的措辞能够为你对请求或邀约的拒绝起到缓冲的作用。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在你和对方说明原因时,尽量避免过于冗长的借口、频频道歉等,因为这些借口就有可能让对方找到更多可以说服你的点,也让对方感觉只要多费些唇舌便可能说动你,甚至给对方一种“你不帮我真的是你的错”“本来帮我就是你应尽的义务”等不合理的错觉。
  第三步
  重新重视“照顾自己”
  这件事情
  这是三步中最为“治本”的一步。对于长期把自己放在他人之后的讨好者,你需要明白一件事:只有在你能先照顾好自己的前提下,才能去照顾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些人。你可以列一个让自己快乐的活动清单,其中包括至少十项能让你真正感到快乐的活动。它们可以是一切让你愉悦的、照顾你身心的事情。每当你想到或是发觉更多,都可以扩展你的清单。接下来,你可以规定自己至少做两件清单上的事,可以小到做个按摩散个步,大到海外旅行。这个过程中,你将学会怎样像你从前对他人那般照顾自己、取悦自己。
  对很多朋友来说,要改变自己的这种模式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但是这个真的值得我们为此努力。哪怕刚开始你经过纠结还是回答了“好”,“是”,“行”,但变化已经在默默生根发芽了。慢慢来,你要相信无论这个你是什么样子,都值得被自己温柔相待。
其他文献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归宿,也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同的夫妻将婚姻经营出了不同的模式,有的幸福美满,有的支离破碎。因为爱情而结合的婚姻会终生都在保质期吗?  宋先生来到咨询室求助的原因是想要去找自己抛弃的前女友,但是又熬不过内心的纠结。在咨询过程中,宋先生还原了他的爱情追寻之路。  以爱情为名义的“婚姻”  宋先生是一位教师,同事们都觉得他热心,温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然而,他却在生活中陷入了苦恼
期刊
再珍贵的婚姻,都还没有娇贵到有个小痛小痒就要送“急诊”的地步,但是情侣之间的情感“过敏”倒是不得不引起重视,因此日常的自救和预防必不可少,因为处理不当,很可能小痒变大痛。  雪绒的情感“过敏”病历  雪绒出生在一个小县城,不满1岁的时候父母出去打工,随姑姑长大。姑姑也有一个女孩,比雪绒大3岁。尽管姑姑非常疼爱雪绒,但雪绒总感到这种疼爱不踏实。因为姐姐知道妈妈偏心,便时常给她脸色看。因而,被父母抛弃
期刊
一天诊室里来了这样一位来访者小雯。她出生在一个三四线小城市的农村,是家里的长女,一年后弟弟出生。小时候她过的就是普通农村女孩的生活,家庭条件一般,可以吃饱穿暖,散养式,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有时一年才回家一次。她一直在母亲身边长大,但是由于母亲一个人要照顾整个家,所以对她的关注比较少,从很小就把她交给了爷爷奶奶代为抚养。小雯说自己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就很害怕结婚,知道结婚是要离开家去别人家住,而她特别害
期刊
Q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大专在读生,今天给您写信是为了我弟弟的事。我弟弟今年快8岁了,去年我家就给他报名读小学一年级,但进校一周后他不肯上学了,当时家人反复做工作,也坚持送他去学校,只是他又哭又闹始终不肯进教室,最后学校建议给他办退学,无奈之下爸爸妈妈将他重新送回幼儿园。  今年9月,家人再次给弟弟报名读一年级,两天后他又拒绝上学,软硬兼施各种方法都用上了,都没有效果。反复询问原因,弟弟说老师凶,
期刊
Q老师好  我的孩子今年18 岁,最近半年开始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晚上整夜睡不着觉,容易紧张,因爱发脾气和有自杀的想法而住院接受治疗。因为病情的需要,医生跟我们谈到了一个叫“无抽搐电痉挛”的治疗,因为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治疗,医生虽然给我做了介绍,但我还是有些犹豫,没有签署知情同意书,让孩子接受这个治疗,想请您再给我讲讲这个“无抽”到底是什么治疗?和电击是不是一回事?会不会做
期刊
好友发出一条朋友圈,“排队三个小时,终于吃到了网红餐厅,打卡留赞”,然后配上了几张“美颜+滤镜”后的菜品,确实光彩夺目、让人垂涎。现在,我们身边常会遇到这样热衷于“打卡网红”的现象,不少人为了买一杯奶茶或一种糕点而排起长队,短的一小时,长的能到三四个小时,甚至还催生出了“奶茶黄牛”“排队饭托”等令人啧啧称奇的职业。在市场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早不是奇货可居、一物难求的时代,这样供不
期刊
开得轰轰烈烈的玉兰花,,如一场盛事般不可逆转地逐渐落幕。枝头的花不再光鲜润泽,清寂的花蕊在枝头显得有些突兀。即使残缺的花瓣努力以最好的姿态绽放在枝头,路人也不再驻足观赏,偶尔有抬头望一眼的,似乎摇摇头就匆匆而过。地上花瓣零落,仿佛失恋女子,鲜嫩的粉红褪落得苍白。一位女子把花瓣扫在一起,堆在树下,又盖了些泥土,她让花瓣归根,也许这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去年花开花落,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把所有的花瓣收
期刊
最近,李静所在的项目组刚做完一个项目,因为新项目还没谈下来,整个办公室都赋闲了,李静决定偷偷溜出去,找姐姐李仪逛街。  李静见到姐姐就开始吐槽:“我们前段时间天天加班,压根儿没有自己的时间。现在就闲得慌,看似没有工作压力,实际心理压力很大。因为闲下来让我对前程感觉很迷茫,未来的职场路是怎样的,这让我充满了危机感。”身居管理职位的李仪沉思了一下,语重心长地说:“要解除这样的压力不难,在晴天里备好伞就
期刊
朋友的孩子进入高中阶段的第一次大考成绩出来了,成绩大大低于了孩子之前的预期,就像是经历了一场生命竞赛。在此之前,他的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当天回到家里,孩子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情绪低落:一整天一个人躲在房间以泪洗面。  妈妈注意到儿子情绪不好,她没有过多的劝慰,更没有责难,等孩子情绪稍稍平复,她带着孩子去最近的商场闲逛,试图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但她使劲浑身解数,也没有让孩子展现出一丝笑容,她看见孩子走
期刊
说起精神科医生,人们常常会赋予“诡异”或“神秘”的定义,认为他们要么就是喜欢用某些神秘的技术探究别人内心的秘密,要么就是成天被“精神垃圾”、负面情绪污染着,甚至自己也都痴傻疯癫的有问题了。有人称精神科的工作是一项“高危职业”,有些人开始对精神科医生敬而远之,有人甚至开启了“冷嘲热讽”的模式:你们精神科医生,本来就是别人的“垃圾桶”,压力大点有什么关系,你们自己肯定会调节,再说了,如果连你自己都不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