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丹东重点区土壤调查包括重污染企业及周边、采矿区及周边等6个类型区,共布设210个点位,调查面积约为18.468平方公里,调查结果表明超标污染物为铅、锌、砷、汞、苯并[a]芘,污染物超标点位多集中在采矿区及周边、重污染企业及周边、工业企业遗留或遗弃场地等区域。本文根据重点区土壤污染现状,对土壤污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丹东的产业特点,土地使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重点区;土壤污染;原因分析;防治对策
1.前言
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为了全面、系统、准确掌握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查明重点区土壤污染现状,根据环保部和省厅的部署,丹东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与2006年开展了丹东重点地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此项工作对我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如何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保证农产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调查概况
2.1调查区域及点位
此次调查的重点区域包括重污染企业及周边、工业企业遗留或遗弃场地及周边、固体废物集中填埋、堆放、焚烧处理处置场地及周边地区、工业(园)区及周边地区、采矿区及周边、主要蔬菜基地等6个类型区,调查点位210个,调查面积为18.468km2。详见表1。
2.2调查项目及分析方法
调查项目包括:土壤pH值、砷、镉、铬、铜、氟、汞、锰、镍、铅、硒、钒、锌、六六六总量、滴滴涕总量、苯并(a)芘、多氯联苯(PCB总量)、石油烃总量。分析方法均采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定》[1]中规定的测试方法。
2.3评价标准及方法
重点区土壤的评价标准依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评价技术规定》[1]中的《重点区域土壤污染评价参考值(除蔬菜地外)》和《重点区域土壤污染评价标准值(蔬菜地)》中规定的标准限值进行评价。
3.评价结果
重点区土壤中除砷、铅、锌、汞、苯并(a)芘外,其余污染物测定值均达到评价标准的要求,评价结果为无污染。砷有13个点位超标,超标率为6.19%。铅有11个点位超标,超标率为5.24%。锌有3个点位超标,超标率为1.43%。砷、铅、锌、超标点位主要出现在凤城青城子铅矿及宽甸大金坑矿业有限公司。汞有3个点位超标,超标率为1.43%,汞的超标点位主要出现在化纤厂和九连城蔬菜基地。苯并(a)芘有21个点位超标,超标率为10%,超标点位出现在重污染企业及周边地区、工业企业遗留或遗弃场地、垃圾填埋场、蔬菜基地等重点区域,涉及造纸、石油化工、农药、化纤纺织等行业。评价结果详见表3和表4。
4.重点区土壤污染原因分析
4.1铅、锌、砷污染原因分析
铅、锌、砷超标点位重点分布在凤城青城子铅矿和宽甸大金坑矿业有限公司,以凤城青城子铅矿最为严重,污染主要来自铅锌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矿渣、选矿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粉尘、尾矿废水和废渣等,含有砷、铅、锌的废气扩散到工厂周围经自然沉降,蓄集到土壤中或随废水排放至地表水,造成两侧土壤污染。用含有上述污染物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还能导致耕地污染。
4.2汞污染分析
重点区土壤汞污染超标点位有3个,其中丹东市化纤厂有2个点位汞超标,九连城蔬菜基地有1个点位汞超标。化纤厂是1956年建厂的老企业,其主要产品粘胶纤维的生产原料中的主要辅助原料为工业硫酸(用作溶剂),工业硫酸中含有汞,生产过程中汞随工业废物排放到环境中。九连城蔬菜基地汞超标与该区域耕地施用含汞的农药、化肥有关。
4.3苯并[a]芘污染分析
重点区苯并(a)芘的超标点位主要集中在丹东新巨浪造纸有限公司和丹东化纤有限公司。长期以来,丹东市工业结构是以造纸和化纤为龙头的轻工业为主,这些行业均用自备电厂。除生产用热外,城市冬季供暖大面积采用丹东化纤有限公司、辽宁新巨浪造纸有限公司造纸及鸭绿江造纸厂的热电厂进行联片供暖,上述3家企业共有9台锅炉,总蒸吨数为755T。在锅炉煤炭燃烧过程中,苯并[a]芘随锅炉废气排放至大气中,沉积于周围土壤造成了污染。
5.防治对策
5.1建立土壤污染档案
建立土壤污染档案,对辖区内哪里有污染,有什么污染,污染源情况、污染程度、是否需要治理,治理到什么程度均有资料可查。
5.2加大土壤污染防治投入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是防治污染的根本措施。建立土壤污染防治投入机制,加大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保证投入资金每年有所增长。建立国家、地方和企业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重点支持土壤环境监测、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估、土壤污染防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设。
5.3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排放
针对丹东市矿山及周边地区土壤污染,首先应调整产业结构,矿山生产应从粗犷生产方式向深加工、精加工的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回收率,争取一矿多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矿石采选过程中的粉尘和废水污染物排放量,减少对周围环境土壤的污染;加强矿区生态保护,全部矿山采选必须制定并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植被保护措施、动物保护措施、矿石回填等生态保护、恢复和重建措施,最大程度减轻对周围环境生态系统的破坏,增强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
5.4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应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生物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的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把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限制在最低程度;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取农田氮磷流失生态拦截工程;同时应对农业用水进行经常性监测、监督,使之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样品分析测试技术规定.
【关键词】重点区;土壤污染;原因分析;防治对策
1.前言
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为了全面、系统、准确掌握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查明重点区土壤污染现状,根据环保部和省厅的部署,丹东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与2006年开展了丹东重点地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此项工作对我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如何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保证农产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调查概况
2.1调查区域及点位
此次调查的重点区域包括重污染企业及周边、工业企业遗留或遗弃场地及周边、固体废物集中填埋、堆放、焚烧处理处置场地及周边地区、工业(园)区及周边地区、采矿区及周边、主要蔬菜基地等6个类型区,调查点位210个,调查面积为18.468km2。详见表1。
2.2调查项目及分析方法
调查项目包括:土壤pH值、砷、镉、铬、铜、氟、汞、锰、镍、铅、硒、钒、锌、六六六总量、滴滴涕总量、苯并(a)芘、多氯联苯(PCB总量)、石油烃总量。分析方法均采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定》[1]中规定的测试方法。
2.3评价标准及方法
重点区土壤的评价标准依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评价技术规定》[1]中的《重点区域土壤污染评价参考值(除蔬菜地外)》和《重点区域土壤污染评价标准值(蔬菜地)》中规定的标准限值进行评价。
3.评价结果
重点区土壤中除砷、铅、锌、汞、苯并(a)芘外,其余污染物测定值均达到评价标准的要求,评价结果为无污染。砷有13个点位超标,超标率为6.19%。铅有11个点位超标,超标率为5.24%。锌有3个点位超标,超标率为1.43%。砷、铅、锌、超标点位主要出现在凤城青城子铅矿及宽甸大金坑矿业有限公司。汞有3个点位超标,超标率为1.43%,汞的超标点位主要出现在化纤厂和九连城蔬菜基地。苯并(a)芘有21个点位超标,超标率为10%,超标点位出现在重污染企业及周边地区、工业企业遗留或遗弃场地、垃圾填埋场、蔬菜基地等重点区域,涉及造纸、石油化工、农药、化纤纺织等行业。评价结果详见表3和表4。
4.重点区土壤污染原因分析
4.1铅、锌、砷污染原因分析
铅、锌、砷超标点位重点分布在凤城青城子铅矿和宽甸大金坑矿业有限公司,以凤城青城子铅矿最为严重,污染主要来自铅锌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矿渣、选矿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粉尘、尾矿废水和废渣等,含有砷、铅、锌的废气扩散到工厂周围经自然沉降,蓄集到土壤中或随废水排放至地表水,造成两侧土壤污染。用含有上述污染物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还能导致耕地污染。
4.2汞污染分析
重点区土壤汞污染超标点位有3个,其中丹东市化纤厂有2个点位汞超标,九连城蔬菜基地有1个点位汞超标。化纤厂是1956年建厂的老企业,其主要产品粘胶纤维的生产原料中的主要辅助原料为工业硫酸(用作溶剂),工业硫酸中含有汞,生产过程中汞随工业废物排放到环境中。九连城蔬菜基地汞超标与该区域耕地施用含汞的农药、化肥有关。
4.3苯并[a]芘污染分析
重点区苯并(a)芘的超标点位主要集中在丹东新巨浪造纸有限公司和丹东化纤有限公司。长期以来,丹东市工业结构是以造纸和化纤为龙头的轻工业为主,这些行业均用自备电厂。除生产用热外,城市冬季供暖大面积采用丹东化纤有限公司、辽宁新巨浪造纸有限公司造纸及鸭绿江造纸厂的热电厂进行联片供暖,上述3家企业共有9台锅炉,总蒸吨数为755T。在锅炉煤炭燃烧过程中,苯并[a]芘随锅炉废气排放至大气中,沉积于周围土壤造成了污染。
5.防治对策
5.1建立土壤污染档案
建立土壤污染档案,对辖区内哪里有污染,有什么污染,污染源情况、污染程度、是否需要治理,治理到什么程度均有资料可查。
5.2加大土壤污染防治投入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是防治污染的根本措施。建立土壤污染防治投入机制,加大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保证投入资金每年有所增长。建立国家、地方和企业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重点支持土壤环境监测、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估、土壤污染防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设。
5.3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排放
针对丹东市矿山及周边地区土壤污染,首先应调整产业结构,矿山生产应从粗犷生产方式向深加工、精加工的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回收率,争取一矿多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矿石采选过程中的粉尘和废水污染物排放量,减少对周围环境土壤的污染;加强矿区生态保护,全部矿山采选必须制定并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植被保护措施、动物保护措施、矿石回填等生态保护、恢复和重建措施,最大程度减轻对周围环境生态系统的破坏,增强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
5.4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应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生物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的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把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限制在最低程度;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取农田氮磷流失生态拦截工程;同时应对农业用水进行经常性监测、监督,使之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样品分析测试技术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