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江县桃花江核电项目总投资800亿元,于2006年5月正式启动,目前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3亿元。2011年3月,因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桃花江核电项目被暂停,至今已暂停建设4年。桃花江核电项目的停建,给桃江、益阳,甚至湖南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近期,我们深入山东海阳,对核电项目及核电配套产业建设进行了深刻地思考和分析。
一、发展核电的效益分析
(一)提高地方税收。海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两台机组)需缴纳地方性税费2.1亿元,进口设备税费9.6亿元,加上当地施工的承包商需缴纳建安营业税及附加税费2.3亿元,合计税收收入共14亿多元。一期工程投入运营后,在正常纳税年份每年纳税约14亿元,6台机组全部投产后,每年缴纳税费将超过42亿元。
(二)拉动产业发展。海阳依托核电项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自2009年至今,海阳核电产业园区共招商引资27亿元,核电设备厂、山东雷蒙赛博机电、核电压力容器项目等多家大型企业均已落户海阳核电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目标预计将达到160亿元。目前,桃江拥有桃江经济开发区和灰山港省级工业集中区两个省级园区,储备标准化厂房40余万平方米,桃花江核电及关联产业的发展能有效促进桃江工业产业的发展,并且还将极大地带动房地产业、旅游业、地方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促进节能减排。海阳核电一期工程投产后年发电量约175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省标煤约6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5.1万吨、二氧化氮排放约4.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约1560万吨。目前,我县单位GDP能耗为0.736吨标煤/万元,与全面小康的目标0.62吨标煤/万元还有不小的差距,发展核电产业,有利于我县实现进一步节能减排,推动全面小康建设。
(四)创造就业岗位。海阳核电项目施工现场常年驻有8000~10000名施工和技术人员,高峰期常驻外国专家达100余人。项目建成后,核电站运行管理工作人员约12000人,厂区周围与核电站配套的从业人员不下10000人。目前,桃江拥有40多万劳动力资源和16万多熟练工人,核电及关联产业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将促进桃江本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为推动全民创新创业,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增添活力。
(五)加深政企合作。核电项目落户海阳后,已投资2亿多元为海阳市修建了包括海核一路、海核二路、海防路、砂石料专用路等四条道路,并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签订各种合同100余份,合同金额8.94亿元。桃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落后,如果有了桃花江核电项目的支持和合作共建,将极大促进桃江道路、水利、供水、供电、公交、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卫生、公益等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我县发展核电及关联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核电科普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核电落户桃江是国家的能源战略,广大干部和群众对此接受度极高,但福岛事故发生后,个别专家学者的发声与误导,引起部分不明真相的人对核电产生恐惧甚至反对情绪。
(二)本地核电关联产业亟待发展。受国家未正式批准桃花江核电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外地具有相关经验的企业难以引进,本地企业兴趣不浓,不愿意提前介入核电关联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桃花江核电项目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公众沟通,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加强核电宣传教育。不仅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公众信息网宣传,还要进课堂、进车间田头,进每个家庭;不光要宣传核电的普通常识,还要宣传给桃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深刻变革。要通过全方位、多层面、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形式,消除老百姓的恐惧心理,形成全民支持桃花江核电的浓厚氛围。二是积极发展公益事业。核电支持地方公共事业的发展,是核电企业的责任。我县可参照海阳的实际做法,在地方贫困家庭儿童、慈善机关及各项公益活动捐款等方面,也积极争取核电企业的支持,并积极开展好公众的科普宣传和文化共建活动。三是想方设法促进本地就业。桃花江核电启动建设后,预计常驻人口和专家也将保持较高的比率,我县也应该抓住核电带来的就业机遇,促进本地宾馆餐饮、房地产业、汽车行业、休闲产业等第三产业发展。
(二)加强产业引导,发展关联产业。一是优先发展大额需求产品相关产业。桃花江核电项目总投资约800亿元,根据核电建设经验,设备采购一般占投资额的45%左右,在AP1000堆型中设备投资比例会有所降低,预计设备总值占投资的40%左右,即280亿元。目前,我省有中联重科、长沙水泵厂等7家企业符合核电大额需求的设备。对于这类企业,我们务必采取有效措施,能引进的尽量引进,不能引进的,可采取其他模式进行合作,实现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重点发展维护、检修需求产品。桃花江核电建成后,预计每年的正常维护、检修、大修等所需费用平均近25亿元。核电产品质量要求高,技术含量高。对于本地企业不具备生产能力的产品,可积极寻求与发达地区的合作,通过发展“飞地经济”的模式,引进一批企业,同时,要探索建立精简、统一、高效、便捷的跨区域协调管理机构,让需要的产业“飞进来”,提高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三)夯实基础工作,拓宽发展空间。一是做好产业规划和分区。一方面,对企业的生产布局和发展规划,应当融入和带动当地的社会发展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政府在产业布局和长远建设规划上要充分考虑核电项目建设的需要。二是成立核电产业联盟。借鉴海盐等地的成功做法,将本地及周边地区符合核电产业生产条件的企业纳入进来,捆绑发展。在各项政策支持上给以优惠,形成集聚效应。三是加大政企合作力度。对政府服务项目进行梳理,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政企合作的笼子,特别是要积极做好与核电公司的衔接,政企合作,携手做好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共同参与更多公益事业,为桃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作者单位:中共桃江县委党校)
一、发展核电的效益分析
(一)提高地方税收。海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两台机组)需缴纳地方性税费2.1亿元,进口设备税费9.6亿元,加上当地施工的承包商需缴纳建安营业税及附加税费2.3亿元,合计税收收入共14亿多元。一期工程投入运营后,在正常纳税年份每年纳税约14亿元,6台机组全部投产后,每年缴纳税费将超过42亿元。
(二)拉动产业发展。海阳依托核电项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自2009年至今,海阳核电产业园区共招商引资27亿元,核电设备厂、山东雷蒙赛博机电、核电压力容器项目等多家大型企业均已落户海阳核电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目标预计将达到160亿元。目前,桃江拥有桃江经济开发区和灰山港省级工业集中区两个省级园区,储备标准化厂房40余万平方米,桃花江核电及关联产业的发展能有效促进桃江工业产业的发展,并且还将极大地带动房地产业、旅游业、地方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促进节能减排。海阳核电一期工程投产后年发电量约175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省标煤约6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5.1万吨、二氧化氮排放约4.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约1560万吨。目前,我县单位GDP能耗为0.736吨标煤/万元,与全面小康的目标0.62吨标煤/万元还有不小的差距,发展核电产业,有利于我县实现进一步节能减排,推动全面小康建设。
(四)创造就业岗位。海阳核电项目施工现场常年驻有8000~10000名施工和技术人员,高峰期常驻外国专家达100余人。项目建成后,核电站运行管理工作人员约12000人,厂区周围与核电站配套的从业人员不下10000人。目前,桃江拥有40多万劳动力资源和16万多熟练工人,核电及关联产业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将促进桃江本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为推动全民创新创业,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增添活力。
(五)加深政企合作。核电项目落户海阳后,已投资2亿多元为海阳市修建了包括海核一路、海核二路、海防路、砂石料专用路等四条道路,并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签订各种合同100余份,合同金额8.94亿元。桃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落后,如果有了桃花江核电项目的支持和合作共建,将极大促进桃江道路、水利、供水、供电、公交、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卫生、公益等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我县发展核电及关联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核电科普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核电落户桃江是国家的能源战略,广大干部和群众对此接受度极高,但福岛事故发生后,个别专家学者的发声与误导,引起部分不明真相的人对核电产生恐惧甚至反对情绪。
(二)本地核电关联产业亟待发展。受国家未正式批准桃花江核电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外地具有相关经验的企业难以引进,本地企业兴趣不浓,不愿意提前介入核电关联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桃花江核电项目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公众沟通,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加强核电宣传教育。不仅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公众信息网宣传,还要进课堂、进车间田头,进每个家庭;不光要宣传核电的普通常识,还要宣传给桃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深刻变革。要通过全方位、多层面、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形式,消除老百姓的恐惧心理,形成全民支持桃花江核电的浓厚氛围。二是积极发展公益事业。核电支持地方公共事业的发展,是核电企业的责任。我县可参照海阳的实际做法,在地方贫困家庭儿童、慈善机关及各项公益活动捐款等方面,也积极争取核电企业的支持,并积极开展好公众的科普宣传和文化共建活动。三是想方设法促进本地就业。桃花江核电启动建设后,预计常驻人口和专家也将保持较高的比率,我县也应该抓住核电带来的就业机遇,促进本地宾馆餐饮、房地产业、汽车行业、休闲产业等第三产业发展。
(二)加强产业引导,发展关联产业。一是优先发展大额需求产品相关产业。桃花江核电项目总投资约800亿元,根据核电建设经验,设备采购一般占投资额的45%左右,在AP1000堆型中设备投资比例会有所降低,预计设备总值占投资的40%左右,即280亿元。目前,我省有中联重科、长沙水泵厂等7家企业符合核电大额需求的设备。对于这类企业,我们务必采取有效措施,能引进的尽量引进,不能引进的,可采取其他模式进行合作,实现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重点发展维护、检修需求产品。桃花江核电建成后,预计每年的正常维护、检修、大修等所需费用平均近25亿元。核电产品质量要求高,技术含量高。对于本地企业不具备生产能力的产品,可积极寻求与发达地区的合作,通过发展“飞地经济”的模式,引进一批企业,同时,要探索建立精简、统一、高效、便捷的跨区域协调管理机构,让需要的产业“飞进来”,提高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三)夯实基础工作,拓宽发展空间。一是做好产业规划和分区。一方面,对企业的生产布局和发展规划,应当融入和带动当地的社会发展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政府在产业布局和长远建设规划上要充分考虑核电项目建设的需要。二是成立核电产业联盟。借鉴海盐等地的成功做法,将本地及周边地区符合核电产业生产条件的企业纳入进来,捆绑发展。在各项政策支持上给以优惠,形成集聚效应。三是加大政企合作力度。对政府服务项目进行梳理,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政企合作的笼子,特别是要积极做好与核电公司的衔接,政企合作,携手做好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共同参与更多公益事业,为桃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作者单位:中共桃江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