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旅游礼仪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h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思政是通过挖掘和提炼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的。旅游礼仪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本文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总结课程思政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德育目标,探索将课程思政融入礼仪教学的具体方法,旨在提高旅游礼仪课程的教学高度和育人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旅游礼仪;育人元素;教學实践
  中图分类号:F590-4;G711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泰州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9KCSZ07)。

引言


  中国自古便有“礼仪之邦”之美誉,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完善的礼仪文化。礼仪,作为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反映了个人的综合素养、社会的文明程度。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与礼仪的功能同向同行,因此礼仪课程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围绕这一精神,关于“课程思政”的探讨和实践在高校中广泛开展,青年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决定了民族的未来;因此,将课程思政融入礼仪课程势在必行。

一、旅游礼仪课程特点


  旅游管理专业旨在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该专业对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大部分旅游管理专业均开设了礼仪课程,并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旅游礼仪课程开设的目的旨在规范学生言行、提高思想道德水准、提升职业素养,使其在工作生活中处处遵纪守礼、以礼待人,时刻以旅游行业的道德标准和礼仪规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该课程内容不仅包含礼仪的基础理论、个人礼仪和日常交际礼仪,还涉及旅游业主要岗位礼仪、涉外礼仪和民俗礼仪。其涵盖了传统文化、行为规范、道德品格和职业素养等内容,它们与德育工作所强调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课程思政与旅游礼仪同向同行,能够使该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直接、有效作用。

二、课程思政下的教学内容及德育目标


  课程思政要求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形式,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遵照这一理念,旅游礼仪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围绕全课程育人模式,根据课程的专业知识模块,挖掘不同的思政元素。在教学全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职业道德、文化自信等元素融入课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课程目标[2]。
  (一)礼仪概述
  该模块的主要内容涉及礼仪的内涵、起源与发展、功能与原则等基础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礼仪认知,是建立正确礼仪观念的前提。学生通过学习,具备“不学礼,无以立”的意识;通过中国礼仪发展史的学习,突出我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国际影响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使其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文明礼仪。
  (二)旅游从业者个人形象
  旅游从业者个人形象主要涉及仪容礼仪、服饰礼仪、仪态和语言礼仪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在该模块教学中,通过开展文明、自信教育,增强学生形象意识,重视个人形象,改善个人形象,养成文明友善的良好习惯,不断增强自信心,展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阳光健康、有礼有节的良好形象。
  (三)旅游从业者日常交际礼仪
  日常交际礼仪主要包含见面礼仪、宴请礼仪、通信礼仪、公共礼仪等内容,涉及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学生开展人际交往的必备知识。在该模块中,强调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教育,引导学生以诚待人、宽容友善。通过各类交际案例的分享,提高学生待人接物能力,使其在人际交往中做到有礼有节,能够有所为、有所不为。
  (四)旅游业主要岗位服务礼仪
  该模块主要涉及酒店主要岗位礼仪、旅行社主要岗位礼仪等,是学生开展优质旅游服务工作的保障。教师在传授岗位礼仪规范时,要融入新时代伟大奋斗精神教育,以先进人物代表为楷模,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和拼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倡导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涉外礼仪
  涉外礼仪主要包含国际礼仪通则和主要客源国礼仪习俗等内容,能帮助学生正确开展涉外活动。在该内容教学中,灌输正确的国际观,读懂我国的大国情怀。院校可通过中国外交的发展史课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学生通过国际惯例及客源国习俗的学习,具备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在国际交往中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六)民俗礼仪
  民俗礼仪模块主要涉及我国少数民族礼仪习俗、宗教礼仪等,是旅游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常识。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了解我国的传统礼俗,具备尊老敬老、崇尚民族气节、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牢固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自觉尊重和保护他人宗教信仰自由。

三、课程思政融入礼仪教学实践的探讨


  (一)提升教师自身修养
  教师在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方面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具备崇高的道德情操,才能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因此,教师修养因由知识技能和道德情操两方面组成。   在礼仪课程中,教师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通过不断学习,充分扩充自身知识储备,更新知识结构,熟识古今、中外各类礼仪知识。同时,教师更是礼仪的实践示范者,自身应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充分发挥榜样作用,通过自身言行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增强礼仪教学效果。
  为了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礼仪教学,教师要强化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传统的礼仪教学,基本只涉及行为规范相关内容,教师以传授礼仪知识为主,课程思政视角下的礼仪教学,则应该融入更多思政元素,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将民族的与国际的相结合,将行为规范教育上升为更全面、更高层次、更深入的德育教育。
  (二)深度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
  旅游礼仪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面很广,从礼仪认知到个人形象,从交际礼仪到岗位礼仪,从涉外礼仪到我国民俗礼仪,关乎学生社会交往和工作场景的方方面面。为强化育人目标和效果,在礼仪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在教学的设计中要深挖思政元素,将教学内容从知识维度上升到价值维度,有目的地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礼仪课程中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到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在礼仪概述、交际礼仪、民俗礼仪等章节均可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可以通过传统礼仪著作,如引用《周礼》《仪礼》《礼记》中的经典论述,加深学生对传统礼学的认知和理解;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故事,如通过“廉蔺交好”传递以国家利益为重、善自谦抑的精神,通过“张良纳履”传递敬老、守时、诚信的品格;通过“六尺巷”的故事传递宽容的处事原则;通过传统文化在古今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如亚洲诸国礼仪和文化中的中国元素,让学生提升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主动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挖掘,在课程的各个章节均可灵活运用,尤其在交际礼仪、岗位礼仪、涉外礼仪等内容模块,可借助名人典故、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形式,如通过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的生平事迹和外交形象,将理论通俗化、故事化,引起学生共鸣,潜移默化地灌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念。
  (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礼仪课程目的在于综合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既重视理论的系统性,又注重实践的可操作性,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及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真正实现教书又育人。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可运用讲授法、渗透法、小组讨论、案例教学、情景演练等方式,增加师生互动频次,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加深对理论的深刻理解。
  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旅游人才,要求学生不仅具备专业技能,还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如敬业奉献、合作共赢等[3]。这些职业素养在培养过程中,都融入了思政要素。把思政渗透到礼仪实践各个环节中,逐渐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提高社交能力和专业素养。
  小组讨论也是礼仪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讨论,学生能够充分发表意见和观点,在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例如,“文明旅游”主题,可以针对出境游中出现的有损国家形象的事件展开讨论,加深学生对自身修养、个人与集体的认识;通过疫情期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案例的讨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案例教学在礼仪教学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案例教学,更应以经典故事、名人典故、时代楷模等形式开展启发教学。如教师通过分享“全国道德模范”文花枝的事迹,传播导游正面形象,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分析文化名著《水浒传》中梁中书这一人物形象和生辰纲的礼品性质,结合中央八项规定、六条禁令,启发学生思考并正确理解馈赠行为,倡导公平、正义的社会交往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开展情景演练,实现“理实一体化”[4]。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设计各种酒店服务场景,如前厅接待、客房服务、投诉处理等,既能考核学生对礼仪知识,仪容仪表、语言、服务礼仪的掌握情况,又能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沟通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体会合作的重要性,理解我国“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
  (四)采用多维度考核方式
  旅游礼仪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而课程思政下的考核则应考虑教书和育人的双重目标,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将知识转化为行为,课程考核上要强调过程性考核和成果导向型考核[5]。首先,要加强过程考核的力度,具体手段可以通过扩大考核范围,不单纯依靠平时作业和期末试卷来衡量学习效果,增加课堂参与度、小组演练情况、案例认知等环节开展考核。其次,要注重成果导向型考核,在原有的期末考试的基础上,加入课后礼仪养成表现、课程综合项目展示等内容,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真正达到课程育人的目标。通过考核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注重实践、思考和总结,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使课程真正实现教育与育人的双目标。

四、结语


  礼仪教育是培养现代化旅游人才必不可缺的素质教育内容,它与高校德育工作是相辅相成的,是思政教育行之有效的重要载体。将课程思政融入旅游礼仪课程,能提升礼仪教学的高度,强化价值引导和立德树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王秀梅,蒋慧敏.浅析课程思政视角的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以《汽车商務礼仪》课程为例[J].现代交际期刊,2019(19):9-10.
  [3] 刘桂萍.高职院校“社交礼仪”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定位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6):33-36.
  [4] 张丽.高校礼仪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0(4):30-33.
  [5] 王蓉,徐美玲.论课程思政视角下的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以《现代礼仪》课程为例[J].湖北农机化,2020(5):137-138.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陳述了旅游卫星账户(TSA)方法作为国家账户体系有机延伸的基本内涵,描述了TSA框架之内旅游、旅游商品、旅游业等概念的定义与范围,介绍了国家账户体系的相关内容与TSA之间的关系,结合加拿大TSA方法用于旅游经济影响分析的实例,对中国的情况给出建议。  [关键词]旅游卫星账户;旅游影响分析;旅游经济  [中图分类号]F 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实现跨越式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柱之一。近年来,邮轮旅行进入群众的视野,旅游业经营者也充分认知到邮轮经济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行情针对邮轮产业开展大量的探索,但在产品设计与开发方面并未获得太大成效,其主要原因是邮轮产品受季节影响较大,再加上我国邮轮产业起步较晚,缺乏相应的经验,未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航线,难以维持邮轮经济持续发展,本文从近海邮轮旅行的概念入
期刊
摘 要:“十三五”期间,乐山市旅游经济持续向好,开放合作成绩斐然。新技術的出现给乐山市旅游产业加速发展带来了契机,使乐山市逐渐意识到提升旅游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性。本文列举了“十三五”期间乐山市旅游产业发展数据,从政府、经营者和旅游者3个层面阐述了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基于此,本文从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旅游信息化建设意识、旅游信息化技术人才、旅游信息化资金压力4个方面分析了乐山市旅游信息化建设的
期刊
62[摘 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正是“十五”大定方向、“十   六”大要全面完成的全國性的一项重大经济使命。国有企业   改革是当前中国企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产权制度的改革   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国有企业中,国有股“一股独大”,产   权不明晰,委托人失效等问题严重。康辉旅行社的管理层收   购改革尝试,给当前中国企业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案   例。   [关键词]管理层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区域整合的视角分析了旅游目的地营销系  统的功能特征。以大连旅游网为例,从目标一对象一结构一  功能这一思路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作了详细的分析,认为  目的地营销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区域旅游业各个要素  进行整合的一种动态网络系统。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其经验,  并对该模式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議。  [关键词]目的地营销系统;整合;形象;区域网络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本文回顾了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重要内容,总结出   我国现阶段旅游形象研究的特点和走向,并指出了我国旅游   形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发展   前景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旅游形象;研究回顾;研究展望;中国   [中图分类号]P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5006(2004)02—0092—05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旅游产业得到了良好发展,现阶段,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而导游作为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导游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旅游整体服务质量。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导游作为旅游地、旅行社、游客之间的沟通桥梁,其角色与承担的责任变得更加多元化。本文基于文化与旅游融合视角,分析了文旅融合对导游工作的影响与要求,并结合具体问题提出了提升导游服务质量的具
期刊
摘 要:国家教育部门把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是国家职业教育探索实施“1+X”证书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教育改革20条重要改革部署中的重大创新,我国的教育制度一直都过于应试化,忽视了专业技能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导致现在各个行业的人才缺口都在持续加大,很多学生只倾向于理论性强,却忽视了真正需要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职业,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是非常不利的。国家有关部门针对这一问题,推出了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洛阳白马寺景区为研究案例,以携程旅行网平台的游客评论内容为数据来源,利用ROST CM6数据挖掘软件,基于文本分析法,通过分析游客评论中的高频词与共现关系网络,探讨游客对于洛阳白马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结果表明:①到访游客旅游动机和游览偏好为感受白马寺历史文化底蘊及参观佛教建筑;②洛阳白马寺主要的客源市场多集中于河南省内,以短途省内游为主;③游览时间多以洛阳牡丹花会以及“十一”国庆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短视频平台的不断崛起,网红流量、社交流量、粉丝经济更容易引起从众行为。为了研究网红营销对游客感知目的地形象的影响,本文以从众效应理论为基础,通过搜索、筛选短视频平台中的视频,进行评论条数统计、分类、分析。本文共筛选统计了12个短视频中的13 185条评论,选取了其中的726条有效评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网红营销,游客对目的地形象的积极感知高达71.2%,对目的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