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茶话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ps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原产地。人们自从发现、利用茶叶并形成较系统的茶文化,发展至今已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自唐代陆羽开始对茶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至今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中华茶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优秀分支。它以茶为载体,传播多种文化,是典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它蕴涵着丰富深刻的哲理思想,又包含着美学和艺术,博大而精深,体现着华夏民族的特性。《红楼梦》成书于封建社会晚期,为清朝中期的文学作品,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翻开这部古典名著,字里行间,茶香流露,回味无穷。
  《红楼梦》里的贾府是京中望族,“钟鸣鼎食”、“诗礼簪缨”,对饮茶的讲究自然也不同于平民百姓之家,尊贵的长辈们更是讲究诸多,不要说烹茶、饮茶的用具追求奢华,所饮茶类也要显示出名门望族的身份,以不失高贵的地位,彰显贵族之家的风范。据统计,《红楼梦》全书270余处写到茶字。 其中文中提到的“六安茶”、“老君眉”、“普洱茶”、“龙井茶”等,均为古代朝庭贡茶。可见贾府的地位之高,连日常小饮都和皇宫不相上下。
  小说第四十一回“品茶栊翠庵”,当妙玉捧茶给贾母时,贾母初以为是“六安茶”而不吃,当被告知为“老君眉”后才吃。明人屠隆《考槃余事》中曾列出最为当时人称道的茶有六品,即“虎丘茶”、“天池茶”、“阳羡茶”、“六安茶”、“龙井茶”、“天目茶”。“六安茶”列为六品之一,以茶香醇厚而著称于世。在《红楼梦》诞生时代,“六安茶”与西湖龙井茶同属天下名茶,为珍贵的贡茶,属于不发酵的绿茶类。而“老君眉”为岳阳洞庭君山所产的“君山银针茶” ,属于轻微发酵茶中的黄茶类。贾母不爱吃“六安茶”,而喜欢“老君眉”,首先是因为日常生活习惯所致。贾府在北方,而北方居民多喜饮花茶类和发酵茶类。贾母方才吃了酒肉,而茶叶功效中就有醒酒去肥腻之效,加上贾母年事已高,脾胃虚弱,饮滋味醇和的茶较为适合。因为发酵茶的去腻消食功效要好于不发酵茶;其次是符合贾母德高望重、一家之母的身份,取“老君”、“长寿”之意,显示身份。
  茶具在《红楼梦》中出现的次数也比较多,大有非名器不饮之嫌。比如在王夫人的正室里,茗碗瓶花俱备;在贾母的花厅上,摆着洋漆茶盘,里面放着旧窑什锦小茶杯;而妙玉用的绿玉斗精巧雅致,更不同一般。在“品茶栊翠庵”中,对茶具的描写尤为详细:“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了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这里所说的成窑五彩小盖钟及脱胎填白盖碗都是明代成化年间官窑所产的青瓷茶具,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为清代福州所产的“雕填”品种的名贵漆器茶具。
  《红楼梦》中妙玉论茶道有一段精彩的文字: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蠲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通过这些关于水的描述给人以更多的烹茶用水的知识,同时也表现了曹雪芹在茶道方面的深厚修养。
  名茶、好水、美器均已齐备,然而“烹”和“沏”也不能忽略。在小说中妙玉的沏茶用水也多有详述。在给贾母沏茶时,她用贮水得法的隔年雨水烹了茶来;在给宝钗、黛玉等人沏茶时,她却亲自到风炉上扇沸了水沏,而且用的还是“五年前她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说明了她已完全掌握了用多高的水温,用什么样的水来沏怎样的茶。茶已沏好,待众人品饮之时,妙玉也有名言:“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借助妙玉的茶道展示,我们也不难看出曹雪芹对茶道的圆熟与独到。
  《红楼梦》之外的古典小说中写到茶、饮茶,大多显得空泛,谈不上高雅的“茶道”, 其中关于茶文化的描写完全不能与《红楼梦》同日而语。首先,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是把饮茶及其习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描写的。他通过写茶的种类、煎茶用水、饮茶用具,以茶祭祀和以茶敬客等等,展现了我国十八世纪中叶封建贵族之家的风习和茶文化的深远影响。其次,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红楼梦》所写茶事活动,都是为烘托故事气氛、丰富小说情节服务的。以饮茶表现人物的不同身份地位、以饮茶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以饮茶表现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从饮茶中看人物的知识和修养。
  《红楼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自小说创世以来,以茶入小说的比比皆是,茶作为极有价值的饮料,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红楼梦》虽不是《茶经》,但是曹雪芹用自己所创造的《红楼梦》生动形象地传播了茶文化,而茶文化又丰富了他的小说体系。
其他文献
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花卉之一,又被称为“仙树”、“花中月老”。桂花清香馥郁,其香气香浓适宜,清可荡涤,浓可致远,因此有“九里香”的美称。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赞咏桂花的作品数量可观,李清照《拥鸽天·桂花》即为代表:“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除了香飘满天的观赏作用,桂花还可成为多种食品的原料,如桂花酒、桂花糕、桂花糖、桂花蜜等。尤其
期刊
膳房是清宫内备膳的厨房。早在清入关前的后金时期,后金宫廷就设有御膳房和专门厨师为汗王努尔哈赤备膳。太宗皇太极时期,在盛京的清宁宫后建有“仓后阿毋孙房东西所十四间”,“阿毋孙房”,乃满语,汉译即为“膳房”,当时,还建有十间存储各种肉食野味的转角“肉楼”,大清门外还配设有熬蜜房、放炭楼以及东果楼五间、西果房五间、粉子房三间、蜜库两间。  清皇室入关后,沿袭明代皇帝的膳房为御膳房。明代的御膳房设在紫禁城
期刊
原料:橙子1个(取橙肉)或其他你喜欢的水果,原味酸奶50毫升  做法  1.橙子对半切开,取出橙肉,切成5毫米大小的块,平摊着装进保鲜盒,放冰箱冷冻4小时。  2.放入刨冰机刨成冰沙,放入冰镇的酸奶中,搅合几下食用,有冰淇淋的口感,非常好吃。  小贴士  橙子肉切好后,平摊在保鲜盒里,这样冷冻后,比较容易取用,如果都堆在一起,成为一个大冰坨,取出来会很麻烦。  如果家里没有刨冰机,用食物料理机把冻
期刊
我们都知道生气伤肝,喝酒伤肝,但是很多人对药物伤肝却认识不足。有关报道显示,由不合理用药导致的药物性肝炎已经排在我国肝病发病的第四位,仅次于乙肝、酒精肝、脂肪肝,药物性肝损害约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的10%~15%。为了保护我们的肝脏,千万不要随意用药,即使是非处方药(OTC)也不行。  一、药物缘何会伤肝  药物损害肝脏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药物自身的毒性,即药物及其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
期刊
一提到葡萄酒,总会让人想到浪漫的法国酒庄和甘甜纯美的舌尖享受。当前正值葡萄大量上市,很多喜欢喝葡萄酒的“自酿族”又准备开工自酿葡萄酒了。然而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湖南的张先生因喝自酿的葡萄酒中毒险些双目失明,这则消息让很多“自酿族”惊恐不安,自酿葡萄酒真有这么大的风险吗?  有关专业部门曾对自酿葡萄酒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样品中含有不同浓度的甲醇和杂醇油,这两种物质对身体都有害。葡萄酒的酿造绝不是一个
期刊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腻乎乎的桑拿天远去,高温酷暑消退,留下蓝天和凉爽的风,还有五彩斑斓的大自然。此时,许多人都喜欢到户外秋游,我的同事小李也不例外。可是,自打上周六出游回来,她像是变了一个人,打喷嚏流鼻涕,起初以为是感冒,吃了一星期感冒药都无效,去医院查才知道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秋季常见的一种病,又称变应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变应性疾病,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患过敏性鼻炎,一
期刊
金秋十月,正是津门蟹肥时。《天津卫志》载:“津门蟹,肥美甲天下。”天津人将螃蟹叫“大螃开”,讲究吃个“七尖八团”。在农历七月,尖脐蟹满腔脂肪;到了八月中秋,团脐蟹满黄顶盖肥,个大肉细,蟹味鲜美。是时,津门百姓,家家户户都在吃螃蟹。而各大饭庄也适时推出诸如酸沙紫蟹、七星紫蟹、芙蓉蟹黄、熘油盖、炒全蟹、蟹黄馅煎饺等螃蟹名菜。  天津人不但喜吃螃蟹,还有独特的民俗蟹傩习俗。  据民俗学家李世瑜先生考证,
期刊
荷叶粉蒸肉是西塘古镇的一道传统名菜,也是招揽四方游客的一道招牌菜,其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堪称一绝。  南宋诗人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历朝历代,荷都倍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尤其是西湖的“曲院风荷”,而荷叶粉蒸肉的创意正是来源于此。最初的荷叶粉蒸肉,就是取用“曲院风荷”的新鲜荷叶,将炒熟的香米粉和调味的肉包裹起来蒸制而成的。  正宗的荷叶粉蒸肉具有三大特点
期刊
在老北京,“涮羊肉”多半属于商业用语,比方立秋一过,羊肉馆便在门前立起了水牌:“新添火锅”、“新添涮羊肉”等等。可在老北京人嘴里,却管火锅叫“锅子”,管吃涮羊肉叫“吃涮锅子”或“吃锅子”。其实,锅子的内容远比涮羊肉广泛,涮羊肉不过是其中的最普通、最广泛和最有味儿的一种。其他尚有什锦火锅、三鲜火锅、白肉火锅、猪肉火锅、菊花锅子等等,不一而足。  火锅,当年是北京人的秋冬美食,上自宫廷,下到百姓,莫不
期刊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胸闷、咳嗽、呼吸困难、呼气时喉中会发出哮鸣音。支气管哮喘病因很复杂,粉尘、花粉、螨虫、动物皮毛、鱼虾、药物、刺激性气体、细菌或病毒感染、寄生虫、气候急剧变化、运动、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因素都可诱发哮喘。本病多于深秋、冬季及初春寒冷季节或气温突变时发作。病人多数有过敏史或家族遗传史。病症反复发作,发作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困难、胸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