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信息系统体系作战推进士官教学改革

来源 :教育科学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w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士官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士官从过去单纯从事技术性工作,到如今、在部队基层重要岗位上担当指挥、技术、组训、管理等多种职责,己成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中坚力量。据统计,目前高技术部队士官人数占士兵人数的比例超过60%。士官队伍已成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生力军。现代信息化条件下,军队院校士官教学也必须按照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改革创新教学体系,努力实现培养目标由机械化士官向信息化士官人才转型。
  一、士官信息化教学的内涵
  在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知识将成为军队战斗力和装备保障力的新增长点,人的知识化程度对战争的决定性作用明显增强。信息化教学是以培养士官学员的信息能力,提高士官的信息素养、着眼打赢信息化战争为目标的教学。信息化教学是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结合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科技,具有教材多媒化、资源丰富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特征。
  士官的信息化能力、信息素养应包括对信息科学的理解,对信息活用的实践能力,掌握信息化武器装备能力,对信息化战争的认识、态度等。这些方面不仅规范了信息化教学的内容,也决定了信息化教学应采取的方法。军队院校中的信息化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课
  士官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应对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有一定的学习和掌握。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应特别重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学习。对于士官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特别重视士官以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的理解、判断和评价,比对具体机器、软件和武器装备的操作使用更为重要。
  (二)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院校中的信息化教学不应只限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应将信息化教学贯穿到院校教学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此,应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以信息技术促进其他课程的学习,即以信息技术的方法,例如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模拟系统学习其他课程的有关内容,培养士官掌握信息化武器装备,适应信息化现代战争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其他课程的学习,充实、完善或补充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不足,使士官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更全面、更具体、更生动。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既有利于其他课程内容的学习,也有利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这对院校的教学改革,士官创新能力、信息素质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目前士官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一)士官教学与部队实践脱节
  由于部队新装备发展迅速,而院校教学设备往往滞后于部队,造成教学条件资源缺乏,培训方式单一,课堂理论教学多,实践操作训练少,信息化教学手段优势发挥不明显。
  (二)课程体系结构陈旧,难以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求
  目前士官课程设置仍然沿袭了机械化战争条件下的体系结构,专业单一,缺少领域跨度,凸现信息化技术的力度远远不够。
  (三)士官学员学习特点
  首先,士官学员的文化底子普遍都很薄弱,学习能力也不强。目前士官学员以初中文化程度居多,有的甚至还不到初中文化程度,而目前士官信息化教学课程多以高中知识为起点,这对不少学员来说起点偏高、难度偏大。
  其次,士官学员的专业技能不高。从目前招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士官学员入学前没有从事过本专业,根据军队建设的实际需要,士宫应当是复合型技术人才,应当具备熟练的信息化专业操作技能,在学校里要让他们学到真本事,掌握信息化专业技能,有相当难度。士官学员的形象思维普遍比较强,而抽象思维较弱,这正好可发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再次,士官学员信息化学习能力低。学员入学前文化水平低,信息化学习能力尚未得到开发,而士官信息化教学的培养目标是要使他们掌握系统的信息化专业理论,并以此作为指导解决实际的专业问题。
  (四)教员信息观念相对滞后,信息水平跟不上现代信息发展的要求
  教员的信息观念与信息水平是院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我军院校目前教员的信息观念相对滞后,信息水平跟不上信息化教学的要求。當今世界,信息知识已是日新月异,但有相当部分教员自身知识没有及时更新,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变的教学内容一直在延续使用。虽然现在绝大多数教员己经使用课件上课,但是有不少教员纯粹是把黑板变成电子黑板,课件质量不够高,知识不够新,互动不明显。教员学术科研能力不强,具备网络、计算机模拟系统和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的教员不多。
  三、信息化士官人才的培养目标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对作战双方人员科技素质特别是信息素质的要求更加高,必须有一大批掌握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科技的新型士官人才。
  (一)要突出复合素质的培养
  信息时代,科技发展呈现出高度交叉融合的趋势,各学科、各领域间联系越来越密切,各种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以往那种“只专不博”或“只博不专”的单一型军事人才,将难以满足作战力量高度合成、指挥与技术融为一体的需要。掌握厚实的理论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将更加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如今,士官素质越来越全面,士官在服役期间不仅可以学习专业知识,还能通过多种形式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士官拥有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己不鲜见扩大批“技能型”、“专家型”、“复合型”士官的涌现,为我军打赢未来战争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要突出学习素质的培养:
  据有关专家分析,当今信息社会3年内发生的变化相当于20世纪初30年的变化、牛顿时代300年的变化、石器时代3000年的变化。目前,西方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定律”:一个人一年不学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年就会折旧8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也明确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习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人的基本活动和必备素质,作为信息时代的知识型军人,要知道学习什么、怎样学习,成为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学习型人才,这样才能紧扣时代脉搏,不断自我更新。   (三)要突出信息能力的培养
  士官最终是要走进基层工作的。而在信息化条件下,部队工作己经越来越不需要“记忆”各种信息了。可以说,信息本身己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分析处理这些信息。因此应强调培养士官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能力,这三者即所谓信息化士官人才的“信息能力”。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出具有较好的信息素质与传统的军政素质相结合的信息化士官人才,除了必须具备军人的共性素质与能力外,更应该具有与信息时代特征相适应的信息素质:应该对信息有敏感性和洞察力,能够对新信息和信息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能够有效地发现、掌握有价值的信息;具有广博的信息知识,具备相对完备的信息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信息化战争知识,了解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方法等;还要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即能够有效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获取、处理、传递、“创造”信息,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武器系统,将“信息能”转化为“作战能’,要能迅速有效地识别、利用信息,尽快转化为战斗力;还要具有创新思维能力,能适应信息化战争复杂多变的特点,具备较强的快速应变能力。
  四、推进士官教学改革实践,着力提高学员信息化素质
  (一)深化以信息化体系作战为核心的课程内容改革
  把现代信息系统作为体系作战教学的重要基础,把提高体系作战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围绕体系作战的筹划、指挥、协同和保障,突出战术与技术、指挥与管理的知识融合。一是要打牢体系作战基本理论。这是组织实施体系作战的重要条件。
  (二)建立具有信息化观念的高素质教员队伍
  普及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学习和应用,组织教员参加全国信息化办公软件的认证培训和考试,提高教员的信息化素质。鼓励教员经常阅读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书籍,组织多媒体教学实践课的评比,激发教员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热情。有计划地安排教员到研究所和作战部队调研、代职,通过岗位培训、脱产进修、聘请军地专家学者讲学等形式对教员进行培训,并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的经验交流、推广和普及。
  完善竞争机制、建立考核制度。通过改革教员考核管理体制,形成一套充满活力的竞争激励机制,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达到奖勤罚懒,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积极为信息化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使教员队伍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进而全面提高士官信息化教学质量。
  积极支持教员开展学术科研活动。学术科研是促进教员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高质量的学术科研成果能够极大地提升信息化教学质量,信息化教学要与时俱进、要进入高层次就必须与学术科研相结合。组织教员与协作单位科技人员联合进行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教员只有对本专业课程专,才能在教学中讲得深、讲得透,才能够追求到教与学的和谐。同时只有通过学术科研,教员才能及时了解科技發展的新成果,紧跟信息发展的新步伐,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士官信息化教学的质量和层次。
  (三)改革传统的施教模式,使教学设计体现知识、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的要求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不能把教员的讲解标准化、绝对化,把教员的发言讨论当定论,压抑学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遏制其学习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教员应根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探索主题,让学员自主地进行学习和探索,并鼓励学员大胆质疑、勇于创新。教学中教员应重视引导学员运用信息技术和丰富信息资源,促进和完成本学科的学习,引导学员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获取、分析鉴别、整理加工并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以大大增强学员的信息意识和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士官学员的信息素质。有效地运用当代最新教育成果,诸如学员自学法、发现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法、辩论法、信息化教学法等。增大教学的弹性、灵活性,消除教学上呆板的集中统一性,培养学员“投身学习”的意识和兴趣。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军队院校士官教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认真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士官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为适应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需要,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努力提高士官学员信息化素质,为部队建设培养高质量信息化士官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为做好油井工况管理工作,采油一矿编制了《油井工况管理系统》,分为注聚单元、水驱单元和断块单元,并和数据库进行了挂接。在管理运行a上,严格做到每旬做重点分析、每月一普遍分析,针对性地开展工况管理工作,持续进行工况实时评价和诊断,深化措施优选,指导群扶挖潜和工艺技术的应用,提高单井管理和措施整体效果,增加原油产量、延长油井免修期。  关键词:工况图 油井 水井 群扶挖潜  0 引言  工况分析是
期刊
近些年,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由地方流行继续向非本土栖息地传播,逐渐变成全球大范围流行。中国等非流行地区也逐渐成为CHIKV流行的潜在地,CHIKV的血清学检测是诊断以及控制流行的关键。本文主要综述了E蛋白在CHIKV血清学检测的进展,为CHIKV的血清学检测提供新的思路。
摘要:组织文化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是一个组织区分于其他任何组织的特有个性和魅力,它在组织中具有导向、凝聚、激励、创新、约束和效率等多种功能。高校共青团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不断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对推进高校人才发展事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组织文化;构建策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1922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92年的光辉历程,为国家和党的事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随着市
期刊
摘要:油气田的生产设施,特别是油水井及管道、站场、道路大多分布在广大的农村中,这从客观上决定了油气田与地方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因此,新的时期油地关系日趋复杂化,协调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油地关系是否健康发展,影响油地和谐共建共谋发展;在新的形势下,保障油气田生产顺利,促进油地经济和谐发展,就是油地协调工作人员应当深度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油地关系 主要难点 对策思考  1 新时期油地工作的主要难
期刊
摘要:针对临盘采油厂抽油井管杆偏磨现象,应用了内衬油管、镀新钨防腐蚀偏磨抽油杆、防偏磨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双向防偏磨接箍、防偏磨旋转式悬绳器等工艺,取得较好的治理措施。本文分析了抽油井管杆偏磨腐蚀成因,对管杆偏磨腐蚀治理措施进行分析評价,对今后管杆偏磨防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抽油杆 管杆 防偏磨 效果分析  1 抽油井管杆偏磨造成的危害  在有杆机械采油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抽油杆与
期刊
摘要:游梁式抽油机及附件在野外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类故障,进而造成抽油井停产甚至躺井,如不及时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将降低油井开井时率,并给正常生产带来较严重的影响。因此,应改进设备技术和管理工作,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从而提高采油时率,实现增油上产的目的。  关键词:游梁抽油机 设备故障 因素 治理对策  1 引言  目前,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应用最广泛的抽油设备是游梁式抽油
期刊
摘要: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目前综合含水达到70%左右,采出程度达到38.04%,注水开发进入中后期,油井水淹程度加大,高含水井增加,对油藏的提液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采油指数有下降趋势,为达到水携油的目的,需要加大机采设备的提液能力,保证油藏产量的稳定,维持较好的采油速度,必须考虑相应的措施,因此电潜泵的应用成为一个重要选择。本文着重对北区E31油藏电泵的应用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应用的实例浅析,
期刊
机械转导是细胞功能的一项基本机制,在人类生长发育、生理及病理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其分子机制一直是研究热点。Piezo2蛋白是一种机械敏感性的阳离子通道,近年来被证实是机械转导作用的重要组成元件,参与调节和维持呼吸节律、肠道运动、软骨应力、触觉等多项生理过程。在过去几年里,PIEZO2基因突变相关疾病逐渐被报道,其表型以远端关节挛缩、脊柱侧凸、肌张力低下、运动发育落后为主要特征。该文从PIEZO2基因突变相关疾病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未来治疗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加深临床医生对于此类疾病的认识,使患者得到长期
目的分析多种抗磷脂抗体(aPL)亚型在健康人群与抗磷脂综合征(APS)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IgA-aPL检测在AP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依据2006年悉尼国际APS分类标准,选取2019年7至12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APS患者共计218例纳入研究。其中男66例,女152例,年龄(44.5±15.4)岁,包括原发性APS患者148例,继发性70例,并同期1∶1收集年龄、
目的探讨和比较广域数字化视网膜成像系统(视网膜照相)、25G导光纤维及非手术显微镜内置的直立式术中相干光层析成像术(iOCT)在白内障摘除手术中对术前无法窥清眼底病变患者进行实时眼底检查和诊断的可行性。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183例(183只眼)白内障患者资料,所有术眼均为术前相关病史疑有眼底病变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