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园惊梦》看《红楼梦》对白先勇小说创作的影响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ce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白先勇与曹雪芹都出生于富贵之家,有相近的成长经历。白先勇自述“自少年时代便耽读《红楼梦》”,“《红楼梦》是影响我一生最重要的伟大小说”。这种影响尤其表现在小说创作方面。本文将白先勇小说《游园惊梦》与《红楼梦》进行个案对比分析,能够阐明在艺术表现上两者多方面的相似性;重点阐明两者都是在写贵族上流之家由繁荣富贵走向衰落;在人物塑造方法上都采用了镜像设计;都以戏曲来暗示或揭示家族与人物的命运,点明主题;在环境、服饰以及性格化人物语言描写等多方面,都曲尽其妙。由此揭示白先勇小说确实深得《红楼梦》的精髓。
  关键词: 白先勇 小说 《游园惊梦》 《红楼梦》 镜像法
  白先勇是一位贯通中西的作家、戏剧表演艺术家、学者。他的创作历时60多年,在国内以及全球华人世界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他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小说《台北人》被《亚洲周刊》与来自全球各地的学者、作家联合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列名第7位,且是仍在世作家作品的最高排名。发表于2016年第1期《上海文学》的短篇小说《Silent Night》于2018年10月又获得第五届“郁达夫小说奖”。
  纵观白先勇先生的创作生涯可见,昆曲《牡丹亭》和小说《红楼梦》对他的影响最大。他一生致力于昆曲的推广,自称是一名“昆曲的义工”,晚年更是一手打造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在全球华人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而《红楼梦》在他生命中更具有非凡的意义。他曾说 “《红楼梦》是影响我一生最重要的伟大小说”,“我自少年时代便耽读《红楼梦》” 。他在加州大学东亚系主授《红楼梦》导读课“持续二十多年”。 自2014年春,白先勇先生又受邀回母校台湾大学开讲《红楼梦》导读通识课,历时三个学期 ,并编纂成66万字巨著《细说红楼梦》出版。
  《红楼梦》对白先勇的创作究竟有多大影响,我们透过白先勇先生的短篇小说《游园惊梦》即可见一斑。
  一
  《红楼梦》的主题虽有多种表述,但它描写了贾府从繁华鼎盛走向衰亡没落的过程,这应该是基本的共识。白先勇的《游园惊梦》也写了一个富贵之家的繁华兴盛与衰落潦倒,在主题表现上二者是相近的。
  《游园惊梦》以国民党将军钱鹏志的遗孀钱夫人赴台北窦公馆参加宴会作为主要事件,以钱夫人在参加宴会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与心理活动,反映了钱夫人与窦夫人的今夕变化与命运际遇。
  钱夫人与窦夫人在秦淮河得月台做伶人时期是一对好姐妹。那时的五阿姐蓝田玉, “才冒二十岁”,就“在得月台冒红,一句‘昆腔’,台下一声满堂彩”,连得月台的师傅都说:“一个夫子庙,就数蓝田玉唱得最正派。”也正因为她的昆腔“也算得了梅派的真传”,听过南北名角,年岁“已经六十靠边了”的昆曲票友钱鹏志将军,“在南京得月台听了她的《游园惊梦》,回到上海去,日思夜想,心里怎么也丢不下,才又转了回来娶她”,做了填房夫人。“入了侯门”成了钱夫人的蓝田玉,在 “南京那群夫人太太们”中,“能僭过她辈分的,还数不出几个来”。她也“享定了”“荣华富贵”,“除却天上的月亮摘不到,世上的金银财宝”,钱鹏志“都设法捧了来讨她的欢心”;“百般怂恿着她,讲排场,耍派头”。南京梅园新村“钱公馆里的酒席钱,袁大头就用得罪过花拉的”,“宴客的款式”“噪反了整个南京城”。蓝田玉替桂枝香请生日酒,“一摆就是十台”。单看钱公馆的宴客,就可见其豪华富贵之一斑。由钱公馆的宴客,我们又总觉得它与《红楼梦》中一场场铺张扬厉的家宴极其相似。规模虽然不及贾府,但其排场可以一比。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正如《红楼梦》所揭示的“ 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筵席”。钱夫人的荣华富贵随着钱将军的死便到了尽头,转瞬即逝。虽然钱将军给她留下了有“祖母绿”“猫儿眼”“翡翠叶儿”的“描金的百宝匣儿”,但靠山崩塌了,钱夫人的地位便一落千丈。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迁台后那些达官显贵便都聚集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台北,而钱夫人却“冷清”地流落在“南部那种地方”。远离了官圈儿,对社会的潮流完全陌生,甚至也放弃与远离了当初安身立命与起家的本行——昆曲。多年以后,当钱夫人走进门灯高烧、花园深阔、古董满架、陈列古典与新潮家具的窦公馆,看到满堂穿着时尚、珠宝闪烁的主人与宾客,品味久违了的山珍海味与昆曲时,唤醒的是钱夫人对昔日荣华富贵的记忆与深重的失落感。从钱夫人的落寞,我們看到了一个现代贵族如贾府一般的衰亡。在钱夫人的命运起落中,我们甚至也看到了正处于鼎盛时期的窦公馆与它的女主人窦夫人未来的必然命运。
  白先勇先生出生在一个地位显赫的官宦之家。虽然他出生后就身处战乱和颠沛流离之中,但他能了解家族昔日的繁盛,接触的也尽是上流社会。这一点与《红楼梦》的作者极其相似,因此也能精神相通。而他“自少年时代便耽读《红楼梦》”,《红楼梦》对他描写与自己家族极其相似的富贵之家的繁华与衰落,不可能不产生影响。
  二
  《游园惊梦》在人物的设计与描写方面与《红楼梦》有惊人的相似。
  《红楼梦》有多种设计与塑造人物的方法,其中有一种设计方法尤其独特与突出,有人将其称之为“镜像法”,白先勇先生称之为“镜子意象(mirror image)”。“所谓的‘镜像法’是指两个或几个形象共同作为一个形象的化身”。通常是在人物设计时,有意设计两个或两个以上性格或命运相近的人物形成一组,进行对照,互相构成镜像。《红楼梦》中的晴雯与黛玉、袭人与宝钗、惜春与妙玉、贾珍与贾赦等都是属于镜像人物设计。
  《游园惊梦》在人物设计方面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也是“镜像法”。蓝田玉与桂枝香是《游园惊梦》中的两个主角。两人一样的“风华蹁跹”,温婉内敛,一样的“妥妥帖帖”,行为举止大方得体。在南京得月台时,两人是“姐妹淘”。五阿姐蓝田玉因被钱鹏志老将军看中而“兴”得早。她的命运也紧随着钱将军而浮沉。桂枝香离开南京那年三十岁,还在给人“做小”。“现在窦瑞生的官大了,桂枝香也扶了正……到底给她熬出了头了。”妇以夫贵,现在的窦夫人(当年的桂枝香)正在“风光”的时候,“愈加雍容矜贵”。钱夫人作为窦夫人的镜像,似乎也映现出了窦夫人未来的命运。   蓝田玉的亲妹妹十七月月红与桂枝香的亲妹子十三天辣椒蒋碧月也是一对镜像。两人的穿着打扮与举止都极显张扬,行为放浪。蒋碧月出场是“穿了一身火红的缎子旗袍,两只手腕上,铮铮锵锵,直戴了八只扭花金丝镯,脸上勾得十分入时,眼皮上抹了眼圈膏,眼角儿也着了墨,一头蓬得像鸟窝似的头发,两鬓上却刷出几只俏皮的月牙钩来”。而十七月月红在桂枝香生日宴上,“穿了一身大金大红的缎子旗袍,艳得像只鹦哥儿,一双眼睛,鹘伶伶地尽是水光”。两人一样的“是亲妹子才专拣自己的姐姐往脚下踹”。当年十三天辣椒“有本事拦腰一把”就将把“她姐姐的聘礼都下定了”的任子久“夺了过去”。同样,当年就在桂枝香的生日宴上,十七月月红也与那个让姐姐蓝田玉 “活过一次”的情人——钱将军的随从参谋郑彦青“凑拢”到了一起。
  此外,钱鹏志与窦瑞生,钱将军的随从参谋郑彦青与窦将军的随从程参谋,当年仙霓社的“大江南北第一把笛子”吴声豪与现在 “赏心乐事”票房操胡琴的杨票友等均属于镜像人物设计。
  在文学创作中,运用“镜像法”设计与创造人物形象成功的例子并不多见,《红楼梦》堪称一绝。领悟《红楼梦》这种技法的作家并不多见,白先勇先生可能是迄今为止绝无仅有的。他将这个技法称之为“镜子意象”,在谈晴雯形象与林黛玉形象关系时,直接进行了阐释。由此,笔者认为《游园惊梦》运用了“镜像法”设计与创造人物形象直接受到《红楼梦》的影响!
  三
  《西厢记》与《牡丹亭》两部戏曲直接催化了黛玉情感的成熟,这是广大读者都熟知的。这其实也是曹雪芹一种独特的艺术创造手法,即以戏曲推动和影响情节的发展,揭示作品的主题。
  《红楼梦》里的贾府,有名目繁多的庆宴、祈福场景,是时戏曲表演往往便是不可或缺的项目。种种戏曲在欢闹的表象下,往往都在揭示一种必然的趋势或规律,那就是贾府的没落与衰亡。
  我们从王熙凤所点的戏曲就能清楚地看到这种暗示。王熙凤是最喜欢热闹的,可是在宁国府贾敬的寿宴上,王熙凤却点了《还魂》与《弹词》两出戏(第11回)。《还魂》出自汤显祖的《牡丹亭》,写杜丽娘的魂魄从画像中走出,与柳梦梅相见。《弹词》出自洪升的《长生殿》,“写唐朝宫廷乐师李龟年在战乱中流落江南,卖艺糊口,弹琵琶叙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荣枯陈迹”。不仅如此,在薛寶钗生日宴上王熙凤点的戏是《刘二当衣》(第22回),这是“清代弋腔滑稽剧。内容是写穷汉刘二清早上当铺叩门,但当铺大门尚未开,他就站在门外,唱着弋腔消磨时光”。这几出戏显然都与寿庆气氛不合。曹雪芹实际上是要通过这些戏曲,揭示贾府繁华表象掩藏着的内里虚空,在贾府繁华之时唱出悲声,所以便有第53回凤姐“和鸳鸯悄悄商量,要偷老太太的东西去当银子”,第72回贾琏求鸳鸯“暂且把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家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来,暂押千数两银子”等情节。
  我们不妨再回顾一下第29回清虚观打醮看戏的情节。这一年元宵节贵妃元春省亲,这是贾家“鲜花著锦”的鼎盛时候。端午节前夕,“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献佛”。王熙凤、贾母爱热闹,便带着众媳妇、小姐、丫头们去拈香祈福与看戏。有意思的是,贾母和众人在楼上归座后,“贾珍上来回道:‘神前拈了戏,头一本是《白蛇传》。’贾母便问:‘是什么故事?’贾珍道:‘汉高祖斩蛇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满床笏》。’贾母点头道:‘倒是第二本也还罢了……’又问:‘第三本?’贾珍道: ‘第三本是《南柯梦》。’贾母听了,便不言语”。这三本戏一看就知是在暗写贾家的命运浮沉:宁荣二公如“汉高祖斩蛇起首”建立功业,换来儿孙们的“满床笏”;而贾家的结局将是“南柯梦”。所以贾母听说“第三本是《南柯梦》”时便不言语。
  此种方法对白先勇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游园惊梦》整篇小说就是两个场景,铺陈了两场筵席。即明写本次窦夫人在台北窦公馆举办的筵席,暗写十多年前钱夫人在南京钱公馆为桂枝香举办的生日宴。两场筵席均极尽豪奢,仅从厨师与擫笛操琴的师傅即可见其奢华的程度。当年钱公馆“擫笛的是仙霓社里大江南北第一把笛子吴声豪,大厨师却是花了十块大洋特别从桃叶渡的绿柳居接来的”。本次窦公馆的厨师“原是黄钦之黄部长家在上海时候的厨子”,来台湾后成了窦公馆的“御厨”,而操琴的杨先生是把“好胡琴”,“他的笛子,在台湾还找不出第二个人呢”。两场筵席都唱的是昆曲《游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经典唱词所表达的意象,弥漫在不同时空的两场宴会之中。虽然变换了主人与主角,却点明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人生无常” “浮生若梦”,唱出的是一阕挽歌。正是“迁延,这衷怀哪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
  除却《游园惊梦》,在宴席上程参谋与钱太太还聊到当时在台北国光戏院上演的昆曲《洛神》。《洛神》重点表现了皇后甄氏深爱曹子建,曹丕发现两人私情,处死了甄氏。后来曹子建在梦中受洛神宓妃召唤与甄氏相见,原来甄氏已经化身为洛水之神。两人纵有万般缠绵,怎奈生死两隔,人神殊途。蒋碧月演唱的是《贵妃醉酒》的片段,由小说中引述的唱词“人生在世如春梦,且自开怀饮几盅”所表达的意象,即可见它们与《游园惊梦》表达的是一个共同的主题。
  以戏曲点题,这是曹雪芹创造的独特艺术手法,在《游园惊梦》中,白先勇是得了曹雪芹的妙传,领悟了这种手法的真谛。
  四
  《游园惊梦》多种艺术表现手法都与《红楼梦》有相通之处,以下略作分析。
  (一)对比的手法
  1.情节事件的前后对比
  《红楼梦》开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贾府,已经“不似先年那样兴盛”,“宁荣两府也都萧索了,不比先时的光景”。但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钟鸣鼎食之家内囊虽然空了,但架子不倒。所以在前50多回,作者通过宁国府贾敬寿辰、秦可卿丧礼、荣国府建省亲别墅、元妃归省及其他一场场盛大庆宴、祭祀与打醮等描写,写尽了贾府的繁华豪奢。但在写繁华之时我们也看到了大家族的捉襟见肘,特别是在高潮之后,小说给我们展示的尽是落寞、萧条、悲凉与死亡。正像《红楼梦》“十二支曲”所唱的“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种大的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在读者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同时,《红楼梦》在情节安排中经常有喜与悲或悲与喜的强烈对比。如第15回前面是秦可卿停灵铁槛寺,后面紧接着便是秦鲸卿得趣馒头庵;第16回前面写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紧接着就是秦鲸卿夭逝黄泉路;第43回明明是给王熙凤攒金庆寿,却偏又是贾宝玉为金钏撮土为香。这样的情节安排在《红楼梦》中比比皆是。   《游园惊梦》在这方面也深得其妙。在情节安排上,特别是通过钱夫人命运的今昔对比,在主人公与读者的心理上都形成大的落差,揭示社会与人生规律性的必然趋势。同样,就是在同一情节安排上,白先勇也把喜与悲放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我们看到在蓝田玉为桂枝香举办的生日宴上,在蓝田玉唱《游园惊梦》时,亲妹子月月红当着自己的面,与自己的情人凑在了一起,蓝田玉因此哑掉了嗓子。
  2.人物的对比
  前面我们曾分析过这两部作品中的镜像人物设计,这种设计本身就是人物形象的正向对比。此外还有反向对比。拿《红楼梦》来说,薛宝钗的圆融世故,“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与林黛玉的尖刻促狭、爱弄小性子;王熙凤的毒辣阴狠与平儿的宽厚善良;贾宝玉的宽厚大度、潇洒飘逸与贾环的嫉妒小气、卑劣猥琐;贾宝玉不喜结交热衷于“文章经济”的“禄蠹”与甄宝玉“家遭消索”之后对“世道人情”的领悟、对“显亲扬名”“言忠言孝”的向往等都构成了反向对比。同样,《游园惊梦》中的蓝田玉、桂枝香的温婉内敛、宽容与各自的亲妹子月月红、天辣椒的张扬炫耀、自私贪婪都构成了反向对比。
  (二)结构上的起承转合
  《红楼梦》作为一部长篇巨著,它虽然有神话故事的贯穿与现代小说元素的渗入,但仍基本遵循了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结构方法,即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与结局。《游园惊梦》作为一个短篇,它无法像《红楼梦》那样纵横捭阖,但同样也遵循着一条时间线索,从钱夫人来到窦公馆写起,然后是宾客宴前的叙阔言欢、宴中的珍肴觥筹、宴后的管弦笙箫,最后是曲终人散。
  (三)精致的艺术描写
  《游园惊梦》与《红楼梦》在景物、陈设与人物服饰描写方面,都为我们展示了富贵之家的繁华景象。这是没有亲身经历或曾经置身其中的人无法想象的豪华。我们在《红楼梦》中见识了宁荣二府街市与建筑之雄伟壮阔,大观园各个院落的精巧;从秦可卿卧室、潇湘馆、怡红院的陈设我们见识了真正的富贵;从贾宝玉、王熙凤的穿戴配饰了解了什么是贵族的生活。同样,白先勇在《游园惊梦》里通过窦公馆的院落,室内的陈设,窦夫人、蒋碧月、徐太太等人的服饰,让我们见识了现代贵族的奢靡。这些描写的细腻精致,其对人物性格的揭示,都有异曲同工之处。
  (四)性格化、生活化的語言艺术
  《红楼梦》人物语言的性格化、生活化是广大读者所公认的。《游园惊梦》也尽是性格化、生活化的语言。钱夫人的语言亲切、内敛,处处透着小心;窦夫人热情、周到,暗含深意;蒋碧月的语言刻薄无理、冒失放肆等都突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特别有意味的是,白先勇先生在这个短篇中,使用了一些与《红楼梦》相近的生僻词。如《红楼梦》第41回有“刘姥姥听了,心下敁敠道……”《游园惊梦》中有“在走廊上,钱夫人用眼角扫了窦夫人两下,她心中不禁觇敲起来……”“敁敠”与“觇敲”词义相近,而且字形、发音都相近。《红楼梦》第33回有“不肖种种大承笞挞”;《游园惊梦》有“任子久一死,这个天辣椒比从前反而愈更标劲,愈更佻挞”。“笞挞”与“佻挞”词义不同,但有相同字。这些相似或相近,某种意义上也说明《红楼梦》对白先勇先生的深刻影响。
  以上通过《游园惊梦》艺术表现上与《红楼梦》的诸多相似,说明《红楼梦》对白先勇产生了深刻影响。这样说丝毫不会降低白先勇小说的艺术价值,相反还证明白先勇极高的艺术品位与艺术创造力。事实上,白先勇除了吸收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之外,还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这在《游园惊梦》中就有突出的表现,但这不是本篇要阐述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 白先勇. 白先勇文集.台北人[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3] 李道海.红楼梦中现代小说元素探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19(5).
  [4] 曹雪芹.红楼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5] 吕其祥,林东海.红楼梦稀见资料汇编[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6] 曹雪芹. 脂砚斋全评石头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作 者: 李道海,广州工商学院基础教学部副教授,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
  编 辑: 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旨在对新批评流派主将克林斯·布鲁克斯的著作《精致的瓮——诗歌结构研究》中的第八章《济慈的田园史学家:没有注脚的历史》做出详细解读。文章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济慈其人生平经历与主要诗歌创作情况作一梳理,通过了解其生平体会其诗歌中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详述了近两个世纪以来济慈研究的审美和历史两大范式,延伸出布鲁克斯对济慈的研究;第三部分是对《精致的瓮》第八章的文本细读,布鲁
期刊
摘 要:“月亮”作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也是唐代诗人惯用的创作素材,在唐诗中多以单音节名词“月”的形式出现。除此之外,望舒、玉盘和清光等双音节词亦是“月”的别称。虽说以“月亮”入诗确实有着奠定全诗基调的奇效,但很显然,“月亮”的功用不止于此。若后人只从精神阅读的角度来看待唐诗中的“月亮”,那么便会被所谓的“意象”所束缚。如果从原理阅读的角度来进行探究,便可以发现,唐诗中的“月亮”不完全是失意、乡
期刊
摘 要:身体美学到底是偏重于身体的感性体验,还是偏重于理性观照下的身体权力机制的呈现,美学界做出了不同的回答。笔者认为,身体美学是一个从理性而感性的过程:它经历了身体的思索、身体的体验和澄明的过程。它和美学是同步的,它并非美学中的新兴种类,而是对原有美学的重新阐释。  关键词:身体美学 理性 感性  身体美学,顾名思义就是将身体作为研究美学的重要对象。美学包含了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以及审美主体和审美
期刊
摘 要: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坛的翘楚。莫言创作时,一直在模仿鲁迅,继承鲁迅,发展鲁迅。莫言的《冰雪美人》与鲁迅的《祝福》之间,存在着关联。本文从人物形象、主题、艺术手法等方面,梳理《冰雪美人》对《祝福》的呼应和在继承基础上的立异,以挖掘和追索鲁迅与莫言小说丰厚的意义,把握他们各自个性化的创作手法。  关键词:《祝福》 《冰雪美人》 呼应 立异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莫言是中
期刊
摘 要:狐狸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对象之一。清初志怪小说《聊斋志异》又称《鬼狐传》,突破了以往对狐狸或崇拜或厌恶的情绪,塑造了大量性情与常人无异的狐狸。日本汉学家石川鸿斋受《聊斋志异》的影响,创作了《夜窗鬼谈》一书,狐形象同样丰富多彩。本文试对《聊斋志异·小翠》和《夜窗鬼谈·礼甫》这两则狐报恩故事进行分析,在对比“多具人情,和易可亲”的狐形象的基础上,分析其中体现的孝义观。  关键词:《聊斋志异》
期刊
摘 要:元末著名隐士和诗人杨彝,于明代洪武年间出仕,晚年遭遇家庭变故,几经辞官就养于长子戍地普安。杨彝现存诗多作于普安,记载他赋诗酬唱、结交新知、登山临水的生活,表现出高洁的情操和从容的心态。从杨彝诗歌可以窥见他对人生悲剧的消解,有助于了解元明易代之际士人心态,以及明初普安乃至贵州客籍文人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对于今天应对挫折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杨彝 诗歌 普安 悲剧消解  中国古代文
期刊
摘 要:本文客观阐述了绿色设计和自然美的内涵及界定,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表达,从自然审美角度出发,使绿色设计在情感、外在及内在三方面得到更深入的解读,增加对绿色设计的感性认识。  关键词:绿色设计 自然美 情感美 形式美 内在美  自20世纪80年代末,绿色设计逐渐成为影响全球的国际设计潮流,新的设计思想及审美标准不断推陈出新,伴随而生的环境设计、生态设计将大众的审美眼光转移至自然环境中。“自然
期刊
摘 要:在1900年前后的德语文学里,对生命与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其中,身体缺陷与病痛成为一个常见的表现对象。托马斯·曼在这一时期的两篇小说都聚焦人的残障或疾病,但又表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理解,而这正好体现了在这一过渡时期里,德语国家时代精神和文化语境中彷徨矛盾的特质。  关键词:德语文学 世纪之交 疾病 托马斯·曼  1900年前后的德语文学也被称作世纪之交文学。自然主义、印
期刊
摘 要: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著名作家、诗人,他的诗歌情感真挚又克制、简约又精准,能抓住人们日常生活体验来表达人类共同的情感,提炼出神秘、深邃的内核。其诗作《雨》以充满神秘色彩的隐喻、空灵奇幻的想象、朦胧多义的内涵,丰富幽深的意蕴带给人美的享受,从《雨》中还可以窥见博尔赫斯达观智慧的生死观。  关键词:博尔赫斯 雨 隐喻 想象 生死观  当前学界对博尔赫斯的小说研究成果较多,但对其诗歌文本本身进行的深入
期刊
摘 要:康有为的南洋诗基于忠君兴国的思想内核,在抒发民族主义及世界秩序构想的同时,糅合其经学视角下的华夷观,于各学界皆为重要参考。经过初至南洋、环观世界、光绪逝世的时空进程,康有为的华夷观念由天朝上国遗留的贵华轻夷态度,转变为游历南洋后相对淡化的华夷之辨,再到重审世界格局后,借夷力以强华的救国思想。其观念的嬗变本质上是因南洋从属关系的转移而做出的调整,始终伴随着康氏的忠君思想。  关键词:康有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