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伶与向秀,走出“竹林”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g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晋初年的庾亮曾对人说,竹林之游的事,“中朝不闻,江左忽有此论,皆好事者为之也”。“中朝”指西晋,按照这句话的说法,似乎“竹林七贤”的提法,是衣冠南渡后才流行起来的,而这时,七贤中年纪最小的王戎也已去世了。
  陈寅恪先生根据这条记载和其他材料,认为“竹林七贤”是一个后来才发明的组合,阮籍、嵇康他们自己是不知道的。
  所谓“七贤”,最早的提法源自《论语》: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宪问》)
  孔子说,贤人能够避开乱世,避不开乱世也会避开动乱的地方,避不开动乱的地方也能避开臭脸,避不开臭脸也不至于挨骂。又说,按照这四个标准,达标的总共有七个。
  具体是哪七个人,《论语》里没记下来,历代注释者也说法不一。但是总之,这七个贤者都是隐士。所以后世讨论隐士的时候,也要凑足七个。
  而所谓“竹林”,则是从佛经来的。东晋时,僧人喜欢“格义”,拿佛经的内容和中国传统思想相比附。佛教里的“竹林精舍”也被挪过来,成为中国隐士们饮酒聚会的地方。但实际上,当时嵇康他们聚会,并不在某个竹林里。
  陈寅恪的这番高见,引发了无数后续争论。大体说来,“竹林”来自佛教的说法,显得证据不足。中国人喜欢竹子,魏晋时虽然气候寒冷,但北方的竹林也没有消失。最多只能说,嵇康他们的故事,在传播过程中和“竹林精舍”的传说发生了互相渗透。
  但“七贤”是拼凑而来,却很有可能。阮籍和嵇康被后世推崇,山涛是嵇康的朋友、阮籍的同事;再由嵇康引出向秀和刘伶,由阮籍引出阮咸和王戎——这七人大概彼此认识,但年龄差距很大,人生选择不一,经常凑在竹林里肆意酣畅,这种机会并不多。
  在这里,和嵇康有关的,一为刘伶,一为向秀。
  推论刘伶和嵇康的关系可能亲密一些,理由仅仅在于刘伶是沛国人,和嵇康算是大同乡。但存世的嵇康作品中,没有提到过刘伶。《世说新语》里刘伶的故事,也更多是他单独出现。
  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容止》)
  刘伶的作风和嵇康有相似的地方,比如两人都“土木形骸”,把身体当作泥土木块,毫不珍惜。传说刘伶出门,常常坐着一辆破车,带着一壶酒,让人扛着一把铲子在后面跟着,“死便埋我”。从这个细节也可以看出,刘伶还是有钱人,能每天带着一个佣人招摇。
  再比如,两人都不注意形象。嵇康身高七尺八寸,是龙章凤姿、天质自然的美男子,脏兮兮的反而别有风味。刘伶却是个丑陋的小矮子,再加上脏,外貌协会第一时间就把他开除了,人气自然不可能和嵇康相比。
  不过,刘伶也有自己的长处。“任诞门”中刘伶的两个小故事都比较有名。一个故事是,刘伶在屋里裸体。有人看见了,就讥讽他。刘伶说:“我把天地当作房子,房子当作内裤,你们钻到我的裤头里来干吗?”
  另一个故事的细节更丰富:刘伶喝酒太多,得了“消渴疾”,也就是今天说的糖尿病。糖尿病人不宜喝酒,刘伶向妻子要酒,妻子把酒泼了,酒器也砸了,哭着说:“你喝得过头了,不是养生的道理,一定把酒戒了。”刘伶说:“你说得很好,但戒酒是大事,不能随便对待,唯有向鬼神祈祷才能发誓戒酒,快点把祭神的酒肉准备好!”
  女人照做了。刘伶于是跪在神像前,说了这样一段话:“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大意是:“上天生下我刘伶,喝酒就是我的命。一顿起码喝十斗,酒病还需酒来医。女人从来废话多,男儿谨慎不可听。”他把酒往嘴里倒,肉往嘴里塞,转眼就大醉了。
  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劉伶的特点,一是放开胆子说大话,二是绕着弯子抖机灵。阮籍、嵇康看起来狂纵,但越品读越能感受其中的苦涩。刘伶却似乎没什么难言的苦衷,只是欢脱地玩着行为艺术。他后来循例做了官,虽然不得升迁,但想必也不在乎。《晋书·刘伶传》特意强调他“竟以寿终”——那年头,这是难得的福报了。
刘伶说:“我把天地当作房子,房子当作内裤,你们钻到我的裤头里来干吗?”(李云中/绘)

  七贤里,只有向秀确实是嵇康的亲密朋友。在有限的存世文献中,充满了向秀和嵇康的互动记录。
  向秀字子期,也是河内郡怀县人。他和嵇康结识,很可能是因为山涛。不过,除了躲避曹马之争的那一段隐居生活,山涛的主要精力花在仕途上,即使后来他仍珍惜这段友谊,但与嵇康一起畅饮玄谈的机会不太多。向秀则不同,他时时在嵇康身边,如果说嵇康是人中龙凤,向秀则是伴随他的一抹烟霞。
  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简傲》)
  这个著名的场景,主角是嵇康和钟会,但离不开向秀的衬托。
  嵇康打铁是一个隐喻,“天地为炉兮万物为铜,阴阳为炭兮造化为工”,抡着铁锤沉浸在锻造的感觉中,嵇康自己就仿佛是天地造化。他和钟会很长时间不说一句话,是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对峙。

  以向秀的位阶,司马昭本来不一定要接见,但他还是想要见一见——当初蔑视自己权威的人,终于选择了臣服,还有什么比这种见面更令人快乐的呢?

  向秀鼓排也是一个隐喻。“排”是风箱,更古老的名字叫“橐龠(音同陀岳)”,《老子》第五章说到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话说得越多,反而越快穷尽,不如保持虚静的中道。向秀鼓动风箱的动作,仿佛对嵇康无言的提醒:不要说话。   然而,嵇康终于还是开口了。
  钟会和嵇康当然是完全不同的人,可老子这句话,却仿佛同时预言了两人的命运。
  《世说新语·文学》里说到,向秀为《庄子》提供了一个空前精妙的注本,但不幸被有俊才而薄行的郭象剽窃了。今天读到的《庄子》,都是郭象注释的本子。如果《世说》的说法属实,这些注释绝大多数来自向秀,那么向秀堪称是中国学术史上第一流的人物。
  刘孝标注引《秀别传》,提到了嵇康、吕安两个好朋友对向秀注《庄子》的态度变化。他们开始对向秀注释《庄子》的计划并不赞成:“此书讵复须注?徒弃人作乐事耳!”这书还需要注释吗?白白抛弃读《庄子》的快乐罢了。
  这正是《庄子》的观点:鱼竿是用来钓鱼的,鱼已经钓到,鱼竿就用不着了;捕兽夹是用来抓兔子的,兔子抓到了,捕兽夹也就用不着了。所谓“得鱼而忘荃,得兔而忘蹄”,读《庄子》贵在心意相通,已经领悟了真意,就不需要注释。
  但是,把“得意忘言”的逻辑推到极致,何止是《庄子》不该有注释,《庄子》这书根本就不该写出来!这也是《庄子》的悖论:再怎么嫌弃文字,要想妙析奇致、大畅玄风,总还是离不开文字的。
  所以,嵇康看到向秀的书后态度大变,赞叹说:“尔故复胜不?”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你还能再牛点吗?
  向秀与嵇康的友谊如此诚挚深厚,嵇康被杀后,向秀的表现,读来也令人格外唏嘘。
  嵇中散既被诛,向子期举郡计入洛,文王引进,问曰:“闻君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对曰:“巢、许狷介之士,不足多慕。”王大咨嗟。(《言语》)
  向秀终究还是到洛阳去做官了。以向秀的位阶,司马昭本来不一定要接见,但他还是想要见一见——当初蔑视自己权威的人,终于选择了臣服,还有什么比这种见面更令人快乐的呢?
  司马昭问:“听说你有箕山隐居的志向,为什么会到这里来?”
  箕山是传说中上古贤士许由隐居的地方。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却像受到侮辱一样跑到水边去洗耳朵。这时,许由的朋友巢父牵着牛过来,明白了前因后果后说,真清高就不该让自己清高的名声传播在外,你这一洗耳朵,把水都弄脏了,我的牛还怎么喝?于是把牛牵到上游去喝水了。此后,“箕山之志”就成为粪土功名、高蹈徜徉的代名词。
  向秀回答:“巢父、许由不过是狷介之士,没太多值得羡慕的地方。”有所不为叫狷,耿直强硬叫介。向秀虽然说巢父、許由(其实是说嵇康)不值得羡慕,但还是选择了一个比较中性的表述评价他们。
  于是司马昭非常感叹。他在感叹什么?想必不仅仅为了向秀的说话技巧。看见向秀这样既不得不屈服,又企图捍卫最后一点尊严,司马昭会不会有一种俯视众生的快感?他本可以再羞辱向秀一番,但最终没有戳穿他。或许,他还会被自己的善良感动吧?
  不管司马昭在想什么,每一个经历过司马氏政权而活下来的人,恐怕都没有资格嘲笑向秀的软弱。
  那种情形下,不想死就要出山做官,向秀还能说什么?正如他写过一篇《思旧赋》,追思嵇康和吕安。寥寥几行亡友临别抚琴的经典场面,然后刚开头就煞了尾。
其他文献
【写在前面】  记事的作文,除了要把事件过程叙述清楚,还要细致描写事件发生过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要尽可能把事件写得生动、吸引人。否则,写出的文章就会内容不具体、主题不明确,读后给人印象不深,感觉平铺直叙。【病文入院】  第一次喝咖啡  陕西渭南市澄城县嫩芽阅读作文六年级 康源颖  暑假的一天,姑姑要去西安给自己开的书店买书,顺便带上了我。下午返回时路过一家咖啡店,我忽然心血来潮,恳
仲夏时节,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喜庆时刻,一座庄重大气的红色新地标--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在首都北京正式开馆。三年多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指导下,各参建单位和有关方面艰苦奋战、顽强拼搏,协同攻关、精益求精,共同完成了这座展示中国共产党奋斗历史的精神殿堂。从此,我们党有了永久性、综合性的党史展览馆。
曾几何时,云南给人留下僻远和落后的印象。如今云南发展进位争先,GDP全国排名上升至第十八位,解决了困扰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各项事业沧桑巨变,以“美丽”取代“贫困”,成了许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乌蒙巍巍,赤水绵长。近日,云南省委常委班子到昭通市威信县扎西会议旧址,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奋斗精神”活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随后,省委、省政府在昭通召开现场办公会。
1921年,厦门大学和中国共产党同年而生。如今,因美丽而为人熟知的校园里,不仅有中西合璧的嘉庚楼群、火红热烈的凤凰花,更有嘉庚精神,和那段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烽火岁月留下的红色基因和革命文化。  走过一个世纪,自强不息,代代赓续。新时代的厦大青年以他们的方式与历史对话,尝试走进伟人内心,回溯百年征程中最动人的红色故事,揭晓那不朽事业背后的平凡与不平凡。为国而生:以“国耻日”为校舍奠基日  在厦大群
速率理论是一种用于模拟辐照诱导材料微观结构长时间演变过程的重要方法,其计算难点在于对大规模刚性的速率理论方程的数值求解。本文首次采用指数时间差分方法实现对速率理论方程的并行数值求解,分别给出了指数时间差分方法在热老化导致空洞演化和辐照诱导位错环演化模拟中的实现形式。测试结果证实了指数时间差分方法对大规模速率理论方程并行求解的可行性,有助于实现辐照诱导材料微结构长时演化行为的高效模拟。
2020年,企业利润创历史最好水平;涉及超37万人的厂办大集体改革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按期完成;吨钢利润、销售利润率等指标的行业排名大幅跃升……近年来,鞍钢集团有限公司深入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用好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一招”,建设高质量发展新鞍钢取得积极成效。
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5月21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社科联组织召开\"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理论研讨会。自治区社科院党组书记、副院长陈凡同志主持会议时强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全区社科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主动担当、锐意进取,为繁荣发展西藏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兰科植物是世界上有花植物中的一大科,也是植物界中最进化、最高级的类群之一。全球的兰科植物有5个亚科870属约2.8万种,广泛分布于两极和极干旱荒漠以外的各种陆地生态系统中,热带地区是兰科植物的多样性分布中心。中国是世界上兰科植物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有记载的中国兰科植物共计184属1707种,具有最复杂多样的地理分布类型和众多的原始类群,集中分布于西南和华南地区。
2021年第10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在这之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底色,红色资源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高水平建设的重要资源。只有进行多重价值转化,红色资源发挥的作用才会越来越大,红色基因才能不断嵌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这个过程也是
近日,江西省农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对南昌大学牵头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专项“井冈山绿色生态立体养殖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进行科技成果评价。经评价,该项目攻克了南方丘陵地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关键技术,突破了南方酸性土壤不适宜稻-虾蟹共作的养殖瓶颈,填补了我国黑斑蛙变态期蛋白质营养需求的空白,研制了泥鳅复合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和水体改良制剂;项目研发的“丘陵地区稻-渔综合种养技术集成与示范”“红土壤(酸性土壤)条件下稻-虾综合种养技术”“井冈山莲(稻)渔复合种养模式集成与示范”和“井冈山冷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