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巴尔虎短调民歌特色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le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索海固图勒是陈巴尔虎人民的传统手工技艺,《线缎靿软靴》作为一首歌颂它的传统民歌,充分展现出了陈巴尔虎短调民歌的特色,本文以《线缎靿软靴》为例,从题材内容和音乐形态两个方面阐述陈巴尔虎短调民歌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索海固图勒;《线缎靿软靴》;陈巴尔虎民歌;宝古尼哆
  巴尔虎蒙古部是蒙古族中最古老的一支部落,“巴尔虎”常被译为“居住在富有的江边平川的人们”。巴尔虎蒙古人主要以游牧为业,随着不断迁徙、驻防的沧桑历史经历,其中一部分人附清迁至齐齐哈尔、莫日根、布特哈等地,又于1732年被派往呼伦贝尔地区驻守边境,1919年在呼伦贝尔西北部自建了陈巴尔虎旗。
  一、陈巴尔虎传统手工技艺——索海固图勒
  陈巴尔虎人在不断的迁徙途中一直与达斡尔、鄂温克等民族比邻而居,在对其民族服饰吸收、革新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陈巴尔虎服饰文化中的“索海固图勒”据考古证明距今已有200多年以上的历史,是蒙古民族游牧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2009年《巴尔虎索海固图勒制作技艺》被纳入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固图勒”为蒙语音译,可释为靴子,“索海固图勒”是陈巴尔虎蒙古人纯手工缝制的传统靴子,制作材料全部取材于游牧生活,穿起来保暖且轻便适合游牧生活,符合陈巴尔虎人生产劳作的生活习惯,凝结了陈巴尔虎人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拍摄自陈旗民族博物馆)
  深厚的民族情怀在索海固图勒的每一个细节中展示出来,靴靿表面绘制的图案虽然体积不大,却充分展示了陈巴尔虎人对美的追求,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赞美索海固图勒和绣靴子的女人的歌曲。相传在战乱时期,一位巴尔虎将士看着姐姐为自己缝制的索海固图勒,非常思念家乡和亲人,于是便唱起了歌颂赞美索海固图勒的歌——《线缎靿软靴》又称《索海鞋》,此歌旋律简单、朗朗上口,很快在军队中流传开来,并由牧民口头相传,一直在陈巴尔虎人民中传唱至今。
  二、以《线缎靿软靴》简要分析陈巴尔虎短调民歌特色
  (一)《线缎靿软靴》的题材内容
  《线缎靿软靴》是一首极具陈巴尔虎民族特色的代表性民歌,其歌词为两段,译文为:
  线缎靿的那软靴呦,绣着重叠的八样图案;
  重叠的八样图案,由达力玛姐那巧手绣成。
  密纳靿的软靴,靴靿上嵌饰着图案;
  嵌饰的八样图案,由齐布钦女人的巧手绣成。
  从歌词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以歌颂巴尔虎妇女手工艺精湛为题材的歌曲,索海固图勒靴靿两侧通常装饰圆形普斯贺图案,后跟靴靿则常使用黑、红、蓝、黄、绿色的皮子装饰云纹、盘肠、回纹、叶形纹等组合的纹样,纹样构成独特,看之古朴且雅致,从对这“八样图案”的反复吟咏,巧妙的运用了反复的手法,逐层加深歌曲所要表达的思念与赞美之情。其中歌词中提到的“齐布钦”是18个陈巴尔虎姓氏之一,原蒙文歌词中的发音明显采用了合辙押韵手法,每句歌词结尾均停留在韵母ei或ao上,具有节奏感和歌唱性特点,唱之能感受到特别的音韵美,如翻译为汉文就失去了押韵格律。
  (二)《线缎靿软靴》的音乐形态特征
  《线缎靿软靴》曲谱如上所示,按照其节奏节拍的规整程度可看出这是一首典型的陈巴尔虎宝古尼哆,“宝古尼哆”指旋律短小的歌曲,也就是广泛俗称的“短调”歌曲。陈巴尔虎民歌中短小的“宝古尼哆”体裁歌曲较多,主要以歌颂爱情、赞美家乡为主,还有一类谐谑性的讽刺歌曲的歌词多为即兴创作,此曲即为歌颂索海固图勒和绣靴子的女人。
  《线缎靿软靴》采用3/4拍,节奏规整,切分形式的节奏型运用较多。三拍子节奏型也是陈巴尔虎民歌中最为常见的,陈巴尔虎的先民被称之为“林中百姓”,历史上的巴尔虎人一直生存在森林、草原中,过着半狩猎半游牧的传统生活方式。在陈巴尔虎人民迁至齐齐哈尔、布特哈地区前,清政府早已为他们分配好了生活区域,不得已的状况下,其中的一部分巴尔虎先民入乡随俗开始了适合齐齐哈尔地区生活现状的农业生产,而另一部分巴尔虎先民则继续游牧生活。直至后来搬至呼伦贝尔地区驻防,三百多年间,一直与达斡尔族、满族等民族比邻交好,自然而然在文化方面受其影响较深,例如典型的达斡尔族扎恩达勒《心上人》就是采用6/8拍这样三拍子的节奏,讲述陈巴尔虎先民苦难迁徙经历的传统民歌《多么阴冷》同样采用3/4拍;因此这可能是陈巴尔虎民歌多为三拍子节奏的形成原因之一。
  陈巴尔虎民歌属东亚音乐体系,采用主音分别为do、re、mi、sol、la五个音构成的五声调式体系,《线缎靿软靴》是由do、re、mi、sol四个音构成的宫调式,宫调式在陈巴尔虎民歌中最为常见,陈巴尔虎人在漫长的迁徙历程中一直信奉着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的传统思想,直到现今,民间依然活跃着许多的博和乌德根,每年仍然会举行祭敖包、祭火神等传统祭司活动。这可能也是形成陈巴尔虎人的审美取向不同于呼伦贝尔其他地区的重要因素之一,陈巴尔虎萨满神歌多采用宫调式为主体调式,各种体裁的歌曲亦多采用宫调式。
  《线缎靿软靴》全曲由四个音do、re、mi、sol构成,旋律平缓,主要以级进、三度小跳进为主,仅在第五小节有唯一一次纯五度大跳,最后结束在主音do上,整首乐曲在五度间游荡,这也是陈巴尔虎短调民歌突出的特点之一。旋律蕴涵着一个民族或部族人民的审美心理和文化底蕴,陈巴尔虎短调民歌曲调多趋于平缓,旋律线条多成弧形或波浪形发展。陈巴尔虎人世代生活在草原上,游牧生活自由富足,生活安定,到处呈现出迷人的弧线,陈巴尔虎人以悠扬的民歌旋律线条将其自然美景和生活状态描绘的淋漓尽致。
  《线缎靿软靴》曲式结构短小,四句歌词同用一段旋律,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存,属于并置型两句体结构,两句落音为三度音程关系,第一句落音为mi,第二乐句落音为调式主音do。民歌的结构与旋律发展方法是人民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方法,陈巴尔虎人创造了蕴含浓郁民族特征的表现方式,陈巴尔虎民歌一般曲式结构相对短小,多数为两句体结构,其次也有四句体、单句体和三句体结构,由四句以上乐句组成的多句体结构民歌较为罕见,多为插入引子和插句而形成的。如陈巴尔虎短调民歌《贺格》、《特尼河溪水》、《哈登和硕》均为两句体结构。   综上说述,陈巴尔虎短调民歌的基本特征即为歌词采用押韵的格律,节奏节拍以三拍子的切分型为主,调式体系多为宫调式的五声调式体系,旋律趋于平缓,曲式结构短小,这些特征都与陈巴尔虎人民多年来的生活方式生存地域和宗教信仰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必然联系。
  三、陈巴尔虎短调民歌的传承
  陈巴尔虎短调民歌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牧民间流传,家庭式、师徒式的传承方式为主,大多数人是受了老师长辈或父母的影响,潜移默化的掌握演唱传统民歌。蒙古族自古既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充满着音乐,也有着许许多多与音乐密切相关的社会习俗活动,通过聚会的形式,人们也常常通过民歌的方式相互表达祝福和喜悦的心情。陈巴尔虎旗还佣有着一支连续十年被自治区文化厅评为“全曲一类乌兰牧骑”、“全区十佳乌兰牧骑”之一的演出团体,陈巴尔虎旗乌兰牧骑成立于1959年10月,曾多次荣获国际、国家、省部级奖项,一直推动着成当地音乐文化的发展,每个成员都是一专多能,多年来不断走访各苏木,组织各种形式的演出活动,保留有陈巴尔虎传统民歌曲目,这对陈巴尔虎民歌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陈巴尔虎旗地区并没有相应的民歌传承人,对于民歌的收集工作也推进相对迟缓。希望能在人们逐渐认识到民歌不仅仅是地方歌曲,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精髓的基础上,陈巴尔虎民歌拥有备受重视的前景。
  结语
  陈巴尔虎先民不同于其他蒙古部的历史经历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和在音乐方面不同的风格,由传统技艺索海固图勒创作的陈巴尔虎短调民歌《线缎靿软靴》,具有陈巴尔虎宝古尼哆的典型特征。由类似《巴尔虎索海固图勒制作技艺》的诸多项目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们对这些即将消失的文化越来越加以重视,对待传统民歌的态度也有所改观,陈巴尔虎民歌的发展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阿日布登:巴尔虎民歌365[M],民族出版社,2010年.
  [2]李慧慧:蒙古靴造型艺术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
  [3]红梅:从区域文化琦点看呼伦贝尔巴尔虎民歌 [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4]红梅:论巴尔虎民歌的传承保护与发展[J],龙岩学院学报,2009年2月,第27卷 第1期,50-54页.
  [5]灵芝:关于规范巴尔虎长调民歌演唱风格的几点建议[J],内蒙古艺术音乐教学与研究,2014年1月.
  作者简介:张阅 ,硕士在读 学校:哈尔滨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其他文献
【摘要】2015年10月12号-16号,吉林艺术学院举办了国际钢琴音乐周,这次“国际钢琴周”活动以“交流 提升 融合 发展”为宗旨,通过艺术家们开音乐会,讲座,大师公开课等活动,集中展现中外钢琴音乐的最新成果与理念,提高吉林艺术学院钢琴系的教学与演奏水平。对推动吉林省钢琴音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会;吉林艺术学院;国际钢琴音乐周  这次活动期间每一场的音乐会都特别的火爆,等待观看
期刊
【摘要】对老师来说,上完课都会很多反思,尤其是上完公开课,反思更为深刻。笔者加入常州市名教师工作室后,上了一堂市级公开课《小事情》, 从试上到最后的成型,笔者收获颇丰,也有了几点反思总结。通过对教案的梳理,本文具体的来谈一谈。  【关键词】教案;反思;小学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师生问好  (二)音乐小水滴(演唱音阶)  (三)主干音 so do mi(音程)  二、新授  (一)
期刊
【摘要】2015年6月8日,一场集学术性与欣赏性为一体的民族器乐盛会,在吉林艺术学院拉开了帷幕。这是吉林艺术学院建校69年以来举办的首次民乐周活动。这次活动学校邀请到了于红梅、赵聪、周望、赵夺良、孙鹏、王丹红、桑海波等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开音乐会,为我们展现了民族音乐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与学术成果。  【关键词】民族音乐;吉林艺术学院  本次“民乐周”为期6天,活动包括学术讲座与音乐会两部
期刊
摘要:以贵州省铜仁市主城区三江公园植物景观作为评价对象,将景观效果、生态效果、实用功能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通过现场评分,得出三江公园的植物景观总体得分为82.00分。说明铜仁市三江公园植物景观整体效果较好。  关键词:三江公园;植物景观;层次分析法(AHP);铜仁市;  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一、研究对象  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民间小调《茉莉花》流传广泛,在各地形成了多种版本,本文就江苏版本的《茉莉花》作简要分析,试从调式、曲式结构、旋法和唱词四个方面,探讨其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并易于流传的原因。  【关键词】江苏民歌《茉莉花》、调式、曲式结构、旋法和唱词。  “茉莉花”又名“鲜花调”,是清朝以来就十分流行的小曲儿。因其洁白无瑕,高贵纯洁的形象,常用来比喻高尚纯洁的情操,此曲正是借唱茉莉花之香美来表达青年男女
期刊
【摘要】如今,中国的手风琴发展已走入困局,而皮亚佐拉现象,尤其是他的新探戈音乐《自由探戈》给我们指出了方向,因此我们认为认识和了解皮亚佐拉的音乐和演奏对中国的手风琴发展是必要并且有益的。  【关键词】皮亚佐拉;自由探戈;手风琴  在手风琴领域中也许最被人们所熟知的手风琴演奏家就是阿根廷作曲家阿斯托尔·潘塔莱昂·皮亚佐拉(AstorPantaleónPiazzolla,1921-1992年),他凭借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作者演唱声乐套曲《美好的歌》,从伴奏与人声、诗乐结合、民族基调、力度与音色等四个方面来谈谈福列艺术歌曲的演唱特征。  【关键词】演唱;音乐;艺术歌曲;福列  加布里埃尔-于尔邦-福列(Gabriel Urbain Fauré,1845-1922),法国艺术歌曲代表,一生写了100多首歌曲。其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化和个性化特征,他的艺术歌曲含蓄、优雅,题材新颖,和声别具一格,转调多姿多
期刊
【摘要】河南地区的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承,而且发展也比较完善,其民间音乐形式多样,种类齐全,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在精神文明方面也包含了巨大的价值。鉴于此,在学校尤其是汉语国际教育中开设河南地区的民间音乐课程,不但有助于增强学生在艺术方面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水平,而且还可以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范围、提升影响力。河南地区民间音乐的广泛传播在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方
期刊
【摘要】黄虎威是我国民族化音乐理论研究与风格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创造的音乐不仅有绝对的质量保证,还是位多产创作者。另外,在以和声学为核心的音乐理论研究中,黄虎威教授做出来了极大的贡献。本文从黄虎威教授的创作经历及在音乐理论研究等方面出发,进行他硕果丰盛的音乐艺术人生分析,并将他的创作理念和音乐风格等进行一定程度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黄虎威;音乐创作;理论研究音乐理念  黄虎威教授是我国当
期刊
【摘要】彝族打歌是彝族民间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保山西山彝族打歌现场即兴性普遍存在,这种即兴性也是西山彝族的特有的音乐特征,而打歌的音乐本体、音乐传承、表演者和观众的现场互动、音乐审美文化等又有着诸多联系,本文以保山隆阳区西山片区彝族为例,旨在揭示这种联系,探讨彝族打歌音乐中的即兴文化现象,使之更好地传承。  【关键词】彝族打歌;即兴;文化;模式;现场互动  彝族是云南人口数量较多、分布较广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