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澧水上游罕见秋汛致洪暴雨特征分析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n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利用水文、气象资料和NCEP格点资料,对2012年9月澧水上游罕见秋汛致洪暴雨过程特征作分析的同时,并展开了对澧水上游致洪暴雨特征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澧水上游发生致洪暴雨的面雨量临界值为121.4 mm;此次致洪暴雨过程的500 hPa环流形势为典型的“两槽一脊”型分布,中尺度影响系统为深厚的西南涡系统,西南涡前有支较强的暖湿急流为致洪暴雨提供充足水汽,水汽源地为南海、孟加拉湾,这一环流形势特点是澧水上游致洪暴雨普遍性规律特征;副高的位置与澧水上游致洪暴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散度特征、中低层的正涡度特征和深厚的垂直上升运动特征为此次致洪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长时间>35 ℃的K指数为致洪暴雨提供充足的不稳定能量。
  关键词澧水上游;致洪暴雨;面雨量;环流特征;物理量诊断
  中图分类号S1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36-12991-04
  2012年9月中旬澧水上游暴发了历史同期罕见的秋汛,澧水张家界段洪峰达到了50年一遇,9月澧水上游桑植降雨总量也创了历史新高,全市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4 270万元。大的洪涝灾害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弄清暴雨与洪水的关系,许多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历史上对澧水流域暴雨分析的文献较多[1-4],但对澧水上游致洪暴雨的分析较少。笔者在此利用水文、气象资料和NCEP格点资料对2012年9月中旬澧水上游罕见秋汛致洪暴雨过程进行分析,以期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1致洪暴雨特征分析
  1.1致洪暴雨的定义
  为了便于后续的表述与分析,首先给出致洪暴雨的定义。致洪暴雨是指能造成江河水位明显上涨且达到警戒水位以上的暴雨。“七五”长江三峡致洪暴雨攻关研究曾给致洪暴雨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式[5],即
  FTR=∫S∫LIstdSdt+BQ,
  式中,FTR表示致洪暴雨强度的量;Ist、dS和dt分别表示强降水的强度、面积和历时,三者的综合效果,描述了致洪暴雨的气象成因,所以是致洪暴雨重要的气象参数; BQ 笼统地表示前期基础降水量,它是一个复杂的函数,可认为是与前期江河底水或起涨流量、流域内土壤湿润状况、下垫面特征、水库分布、地表径流和流域汇流特性以及下
  游
  顶托效应等多种水文和地理因素有关,从而给致洪暴雨的确定带来颇大困难。此外,某一地域洪涝灾害出现与否,除了上述自然因素之外,还涉及水库调度、防洪能力等人为因素。
  1.2致洪暴雨过程水文、气象特征分析
  2012年9月澧水上游(河源至桑植为澧水上游,在此主要分析桑植县境内)有2次大暴雨过程,分别是9日和12日。9日桑植站降雨量达132.9 mm,创历史同期桑植降雨量最高记录;12日桑植站降雨量为106.4 mm,为历史同期第三位。12日桑植县的大暴雨使得澧水上游支流和干流洪水暴涨,桑植水文站最高水位为259.24 m,超出警戒水位2.74 m,最大洪峰流量为6 100 m3/s,位于历史第三位。然而处于历史同期第一位的9日大暴雨并未造成桑植水文站超警戒水位。可见单站暴雨或大暴雨很难描述致洪暴雨特征。对比分析2次过程降雨量实况分布(图1)可以发现,9日桑植县中部一带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大暴雨主要集中桑植县城附近一带,12日桑植全县境内普降暴雨到大暴雨,表明澧水上游致洪暴雨与其面上的降雨量情况有关,面雨量能更好地描述致洪暴雨特征。因此,笔者利用面雨量来定义致洪暴雨和描述致洪暴雨特征。
  面雨量是指某一时段内一定面积上的平均雨量。面雨量可表示为:
  P=1A∫APdA,
  式中,P为面雨量,A为特定区域的面积,P为有限元dA上的雨量。面雨量的计算方法很多,主要有泰森多边形法、逐步订正格点法、三角形法、算术平均法、格点法、等雨量线法等。方慈安等指出在流域雨量站点相同的条件下,不同计算方法所得到的面雨量计算结果在湖南省差异不大[6]。因此,在此采用简单易行的算术平均法来计算面雨量。利用气象自动站资料分别计算出9日澧水上游面雨量为72.5 mm,12日为148.2 mm。计算结果解释了9日桑植单站降雨量创同期历史新高而未出现超警戒水位的情况,同时也表明澧水上游要产生致洪暴雨其面雨量需达到一定的临界值。
  为了找到澧水上游发生致洪暴雨的临界面雨量值,在此统计了桑植水文站历史上超过警戒水位的暴雨过程及其降雨量情况。因1998年贺龙电站的投入使用和桑植水文站的迁站,在此仅统计1998年以来的超过警戒水位的暴雨过程。由表1可知,1998年以来澧水上游共出现5次致洪暴雨过程,分别是1998年7月22日、2003年7月8日、2008年8月15日、2012年9月12日和2013年6月6日(以下分别简称为“98.722”,“03.708”,“08.815”,“12.912”和“13.606”), “98.722”最高水位最高,为266.27 m,超出警戒水位9.77 m,为1998来以来最严重的致洪暴雨过程;“03.708”最高水位是259.58 m,超出警戒水位3.08 m,处于1998年以来历史第二位;“12.912” 最高水位是259.24 m,超出警戒水位2.74 m,处于1998年以来历史第三位。由水文雨量资料统计的5次致洪暴雨降雨量情况(表2)可见,5次致洪暴雨过程中“98.722”面雨量最大, “03.708”面雨量次之, “12.912”面雨量再次,“08.815”面雨量最小,为121.4 mm。由最高水位与面雨量分析表明,最高水位与面雨量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笔者暂时把最小的面雨量121.4 mm作为澧水上游发生致洪暴雨的临界面雨量值。对这5次过程的前5日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98.722”、“08.815”和“12.912”3次过程前5日有暴雨过程(上述8个雨量站中至少有一站次暴雨),“03.708”和“13.606”2次过程前5日无中雨以上降水过程或无降水。分析表明澧水上游致洪暴雨的发生与前期是否有降水相关不大,主要与致洪当日的大暴雨强度呈正相关性。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化学杀线剂的使用技术。[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比较了杀线剂的不同施用方法对烟草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结果]目前常用的化学杀线剂多以触杀型为主,充分与土壤混合是保证化学杀线剂防效的前提。塘施化学杀线剂虽然简单,但防效较差。[结论]研究结果为合理应用化学杀线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烟草;根结线虫;杀线剂;施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S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水曲柳嫩枝扦插繁殖技术,提高水曲柳嫩枝的扦插成活率。[方法]通过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水曲柳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结果]水曲柳插穗的生根率存在明显的年龄效应,插穗母树的年龄愈大,生根率愈低。扦插最佳时期在6月下旬,具体的扦插最适期应视当地当年的气候状况和插穗木质化程度而定。促进插穗生根的最佳激素处理方法是吲哚丁酸200 mg/kg处理2 h。切制插穗的方法是接穗长8~10 cm,保留复
期刊
摘要以南昌市为例,运用状态评价法,建立了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估体系。评估结果表明,状态评价法能识别资源环境的限制性因素和短板因素,从根源上引导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提升,促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 短板因素;状态评价法;南昌市  中图分类号S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36-13078-02  AbstractBased on state eval
期刊
摘要利用喀什市气象代表站点1951~2012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等数据资料,分析近62年以来喀什市的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后该地域气温明显提升,平均气温趋向上升;年平均气温升高率为0.279 ℃/10a。相比20世纪,近10年的气温变动提升了1.3 ℃;降水量变动趋势总体上不明显,线性变动倾向率为1.237 mm/10a;62年以来喀什市最高气温上升率与
期刊
摘要建立区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评价方法对广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能力的变化趋势进行非线性回归,得到其动态演化模型。研究表明:采用Logistic增长模型研究区域农村公共产品演化规律是可行的,能较好反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演化特征,其结果将有助于决策者制定区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政策的制定。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影寻踪评价;广西  中图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副溶血性弧菌在玻璃器皿上的粘附及去除技术。[方法] 以载玻片模拟厨房中的玻璃类和陶瓷类厨具,选用酒精、醋酸及乳酸链球菌素作为抑菌剂对人工污染粘附到载玻片上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处理,通过观察副溶血性弧菌在载玻片上的存活数和去除率考察3种抑菌剂及其协同抑菌作用。[结果] 载玻片上粘附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活菌数经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的酒精、醋酸和乳酸菌链球菌素作用后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抑菌剂组
期刊
摘要[目的]明确菌株Ha1降解阿特拉津(AT)的最适环境因素。[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降解体系中阿特拉津的残留量。[结果]K+和Mg2+对菌株Ha1降解阿特拉津有促进作用,Cu2+、Cd2+等离子则抑制其降解功能的发挥;溶液的缓冲性、pH、温度、供氧方式、反应体系、菌株的浓度和氰尿酸(CA)对菌株 Ha1降解阿特拉津有影响。[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生物修复被阿特拉津污染的水环境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
期刊
摘要为探究纤维素酶对冷泡绿茶内含成分及品质的影响,进行揉捻叶添加不同含量纤维素酶的对比试验,分析3种不同剂量纤维素酶的添加和6种静置发酵对几种主要内含成分的影响作用,并对其成品茶的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进行感官审评。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纤维素酶静置发酵的内含成分略高于对照CK,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等含量C2处理为最高,分别为48.1%、2.6%、36.5%,儿茶素总量A2处理最高,为13.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武运粳23号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从育秧到收割全程的综合性状评价研究了武运粳23号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结果]武运粳23号虽然在秧田期承载的灰飞虱成虫量高,但对条纹叶枯病菌表现出较强抗性,整个生育期基本未见条纹叶枯病病株,也未发生黑条矮缩病,并且对后期褐飞虱具有一定的抗性。[结论]在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年份,武运粳23号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吡虫啉种衣剂及其与氟虫双酰胺混用对水稻灰飞虱及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的控制效果。[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吡虫啉种衣剂及其与氟虫双酰胺混用控制水稻灰飞虱及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的效果。[结果]吡虫啉600 FS 83.3~125.0 ml/hm2及其与氟虫双酰胺混用400 FS 150.0~300.0 ml/hm2在灰飞虱和黑条矮缩病重发生情况下,秧田虫口防效高达45%~55%,大田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