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行业是我国的民生行业,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加強水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创新管理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水利行业这一特殊性领域入手,探讨水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新思路,提出一定的可行措施和建议,使水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及利用健康发展。
【关键词】水利 行政事业单位 资产管理 产权登记
一、前言
2014年《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暨产权登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要发挥出资产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掌握水利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存量、结构、分布、使用等情况,建立完善事业单位和所办企业间的产权纽带关系,规范产权登记中存在的问题的处理办法。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各类国有资产监管,并将其纳入到了十三五的发展目标和计划。2015年财政部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财资〔2015〕90号),对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工作意见。因此在新时期、新政策、新环境下,水利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需要跟上时代发展,创新管理思路。而现实情况是,目前水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管理水平低下,经营差,收不抵支。这些问题都造成了资产价值的损失,因此探讨水利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新思路势在必行。
二、水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水利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就比较混乱,政策、体制、管理水平等诸多环节都存在着问题,导致资产流失、铺张浪费、收支不平衡等乱象。
(一)管理制度的基础缺失
《水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是唯一专业性的针对水利行业资产管理的制度,显然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另外,水利单位的资产管理的监督制度也还是处于空白阶段,使得资产管理效率低下,管理中发现了问题也无法追责,整个制度体系的缺失使得当前水利单位的资产管理面临着诸多矛盾和管理难题。
(二)管理环节上缺乏规范性
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体系,使得水利单位的资产管理在一系列的环节中都缺乏依据,一部分行政单位缺乏管理责任的意识,仍然有将单位的资产视为个人小团体资产的思想。
(三)固定资产管理账实不符
很多水利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台帐,但资产的数量变化、增减、资产的情况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反映。一些自收自支的水利事业单位依赖于经营性收入来弥补单位经费,为了利益存在故意隐瞒资产不予上报的情况。
(四)产权登记混乱
在2014年新的产权登记方案实施后,水利单位的产权登记也面临着一些变化,主要内容包括对水利单位的土地房屋、车辆情况、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等进行审核,这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房屋土地的等级问题,一些单位存在有些比较久远的房屋在账面上有价值,却无面积,擅自处理房屋情况,或者是已经不存在了但未能及时下账,土地价值也没有及时按照会计制度登记。
二是对外投资产权不规范,存在没有会议纪要,报批的金额前后也不一致等问题。
三是出租出借产权问题,出租价格和市场价值偏离较大,出租收入不计入等。
三、新形式下水利单位资产管理思路的提出
(一)完善政策基础
《水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与现行水利事业发展改革的背景下相距甚远,建立更多内容、新的管理制度迫在眉睫,也是当前解决水利单位资产管理难题的有效途径。
首先,完善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监管制度。在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如果单单依靠水利部门、国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管理还不够,应该将水利单位的相关资产成立一个联席互动的集中管理机构,这一管理机构包含了水利、国资、计划、建设、监察、财政以及各级水利相关的组织,包括水利国有企业、行业协会等,联合互动、内外结合的监督管理机制,从预算管理、程序管理、账务管理、资金管理等多方面、多环节落实,对内问责,对外信息公开,形成内外监督合力。
其次,是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促进资产管理运行的透明化,做到公正、公开、公平。
最后,落实奖惩制度是,将水利单位的资产管理和单位领导人的绩效挂钩,并和整个单位的工作人员挂钩,促使水利单位发挥主动性,落实责任制度,更好的管理资产。
(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
首先,基于资产存量和职能需要,推进资产购置与预算编制相结合,遵循“先调剂、再购置”的基本原则
其次,推进资产公开与预决算公开相结合。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并将公开机制常态化,对经批准处置资产进行公开交易并纳入非税收入管理。
最后,推进资产评价与预算绩效管理相结合,设计评价指标,将资产管理绩效作为考核结果,督促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做好资产管理,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三)运用互联网思维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
如今已经是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思维在各个行业中都不断的渗透,其背后的数据价值、数据管理、数据挖掘、信息技术都是提升资产管理效率的绝佳工具。
一是基于“互联网+”,提升资产配置,互联网+的大数据为各级单位的审批提供了依据和数据支持,杜绝了以往的主观性审核的缺陷。
二是各级部门的统计数据分析,借助大数据的分析挖掘,找到资产数据的合理性问题。
三是各级单位的资产管理的效率指标,通过大数据的评价管理,提升资产效率。
(四)建立资产清查盘点
水利部的办财务〔2014〕81号和财务资〔2014〕115号文件是建立水利单位资产清查盘点制度的机遇,通过文件政策的引导,对水利单位规定资产清理机制和清查制度,使得每年的资产能够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使国有资产得到最优配置,提升资产的利用效率。
四、结语
水利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民生行业其资产管理要做到科学管理、精准投入、充分利用、充分发挥,从而提升水利行业在國有资产方面的管理能力以及水平,更好的发挥出水利行业的公共服务作用。
参考文献
[1]崔红梅.浅探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创新[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8).
[2]刘玲.如何加强水利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4(05).
[3]马作澎.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根本目标[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01).
【关键词】水利 行政事业单位 资产管理 产权登记
一、前言
2014年《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暨产权登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要发挥出资产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掌握水利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存量、结构、分布、使用等情况,建立完善事业单位和所办企业间的产权纽带关系,规范产权登记中存在的问题的处理办法。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各类国有资产监管,并将其纳入到了十三五的发展目标和计划。2015年财政部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财资〔2015〕90号),对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工作意见。因此在新时期、新政策、新环境下,水利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需要跟上时代发展,创新管理思路。而现实情况是,目前水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管理水平低下,经营差,收不抵支。这些问题都造成了资产价值的损失,因此探讨水利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新思路势在必行。
二、水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水利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就比较混乱,政策、体制、管理水平等诸多环节都存在着问题,导致资产流失、铺张浪费、收支不平衡等乱象。
(一)管理制度的基础缺失
《水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是唯一专业性的针对水利行业资产管理的制度,显然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另外,水利单位的资产管理的监督制度也还是处于空白阶段,使得资产管理效率低下,管理中发现了问题也无法追责,整个制度体系的缺失使得当前水利单位的资产管理面临着诸多矛盾和管理难题。
(二)管理环节上缺乏规范性
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体系,使得水利单位的资产管理在一系列的环节中都缺乏依据,一部分行政单位缺乏管理责任的意识,仍然有将单位的资产视为个人小团体资产的思想。
(三)固定资产管理账实不符
很多水利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台帐,但资产的数量变化、增减、资产的情况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反映。一些自收自支的水利事业单位依赖于经营性收入来弥补单位经费,为了利益存在故意隐瞒资产不予上报的情况。
(四)产权登记混乱
在2014年新的产权登记方案实施后,水利单位的产权登记也面临着一些变化,主要内容包括对水利单位的土地房屋、车辆情况、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等进行审核,这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房屋土地的等级问题,一些单位存在有些比较久远的房屋在账面上有价值,却无面积,擅自处理房屋情况,或者是已经不存在了但未能及时下账,土地价值也没有及时按照会计制度登记。
二是对外投资产权不规范,存在没有会议纪要,报批的金额前后也不一致等问题。
三是出租出借产权问题,出租价格和市场价值偏离较大,出租收入不计入等。
三、新形式下水利单位资产管理思路的提出
(一)完善政策基础
《水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与现行水利事业发展改革的背景下相距甚远,建立更多内容、新的管理制度迫在眉睫,也是当前解决水利单位资产管理难题的有效途径。
首先,完善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监管制度。在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如果单单依靠水利部门、国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管理还不够,应该将水利单位的相关资产成立一个联席互动的集中管理机构,这一管理机构包含了水利、国资、计划、建设、监察、财政以及各级水利相关的组织,包括水利国有企业、行业协会等,联合互动、内外结合的监督管理机制,从预算管理、程序管理、账务管理、资金管理等多方面、多环节落实,对内问责,对外信息公开,形成内外监督合力。
其次,是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促进资产管理运行的透明化,做到公正、公开、公平。
最后,落实奖惩制度是,将水利单位的资产管理和单位领导人的绩效挂钩,并和整个单位的工作人员挂钩,促使水利单位发挥主动性,落实责任制度,更好的管理资产。
(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
首先,基于资产存量和职能需要,推进资产购置与预算编制相结合,遵循“先调剂、再购置”的基本原则
其次,推进资产公开与预决算公开相结合。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并将公开机制常态化,对经批准处置资产进行公开交易并纳入非税收入管理。
最后,推进资产评价与预算绩效管理相结合,设计评价指标,将资产管理绩效作为考核结果,督促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做好资产管理,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三)运用互联网思维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
如今已经是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思维在各个行业中都不断的渗透,其背后的数据价值、数据管理、数据挖掘、信息技术都是提升资产管理效率的绝佳工具。
一是基于“互联网+”,提升资产配置,互联网+的大数据为各级单位的审批提供了依据和数据支持,杜绝了以往的主观性审核的缺陷。
二是各级部门的统计数据分析,借助大数据的分析挖掘,找到资产数据的合理性问题。
三是各级单位的资产管理的效率指标,通过大数据的评价管理,提升资产效率。
(四)建立资产清查盘点
水利部的办财务〔2014〕81号和财务资〔2014〕115号文件是建立水利单位资产清查盘点制度的机遇,通过文件政策的引导,对水利单位规定资产清理机制和清查制度,使得每年的资产能够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使国有资产得到最优配置,提升资产的利用效率。
四、结语
水利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民生行业其资产管理要做到科学管理、精准投入、充分利用、充分发挥,从而提升水利行业在國有资产方面的管理能力以及水平,更好的发挥出水利行业的公共服务作用。
参考文献
[1]崔红梅.浅探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创新[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8).
[2]刘玲.如何加强水利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4(05).
[3]马作澎.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根本目标[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