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奶奶”走了: 她用画把“乡愁”留在了人间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w962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向日葵绽放的盛夏,8月1日凌晨,83岁的“梵高奶奶”常秀峰在老家去世。她的画作曾经风靡一时,她用朴实画笔勾勒、涂绘出的乡村风貌,给无数人带去了温暖与质朴的感动,看到她的画,就“勾起了乡愁”,“想起了自己的奶奶”。
  这位出生于河南方城县拐河镇一个农村的普通老太,2003年在儿子的坚持下,她离开生活一辈子的小村庄来到陌生的大城市广州。在家里,她时常为3岁的小孙女讲起家乡的故事,可在城市里长大的小孙女怎么也无法想象乡村风光的模样。老太太不识字,只好顺手拿起小孙女的蜡笔,在纸上涂抹出家乡的山楂树:果儿是红的、叶子是绿的……瞬间,孙女就明白了。
  就这样,拿孙女的蜡笔和水彩笔画画,成了常秀峰在这座并不习惯的城市中生活的最大乐趣。她一有空就在白纸上画画,一点点地画出了故乡的景色。秋天,有潺潺流水跃过金黄的山谷;院子里红辣椒带着丰收的喜悦;林中板栗沉甸甸地压住树梢;红石榴灿烂得像是要溢出画面……她通过这些画怀念曾经的乡村,重返记忆中的家园。2006年1月9日,她的画作经儿子江华发布到网上之后,被广为传播。她深居乡野,大字不识,当了一辈子农民的她67岁才拿起画笔作画,却展现了惊人的天赋。她不懂透视,不通技法,作起画来真实拙朴、一派率真之气,让人感受到妙笔本天成的自然。她的画作色彩鲜艳、大胆而明快,总是充满着阳光、希望和热爱。又因为她用蜡笔和水彩笔作画,画风颇有“后印象派”风韵,这惊人的天赋和热情的画风,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位伟大的现代派画家梵高,媒体和网友也亲切地称她为“梵高奶奶”。
  有趣的是,她虽然被称为“中国农村的梵高”,却始终困惑于“梵高奶奶”这个称呼,“我总是觉得别扭,跟梵高素不相识,咋会是梵高奶奶呢?想不通,还是叫我常秀峰常奶奶吧。”但一个显而易见的相似之处是,梵高的代表画作之一向日葵,也是常秀峰爱画的。在她眼里,向日葵能出油,是农民最喜欢的画。
  2006年6月和11月,老太太两次受邀来到《鲁豫有约》的节目现场。演播大厅里一幅她画的《向日葵》和梵高的《向日葵》并排摆放。主持人陈鲁豫问她,觉得这两幅画怎么样?直爽的常秀峰说,“这个叫梵高的人一定很不开心,他的向日葵不伸展,画得苦。”而她画的向日葵长在土地里,向着阳光。“有土地养着它,有水滋润着它,就像我画它的心情一样,很幸福。”
  “画画不为什么,就是喜欢,我画的都是我以前见过的东西。”老屋、田埂、小径,苹果树、向日葵、山楂树,还有几十年前的石磨等,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农村的老物件很多已经消失。“我母亲手里画的,可能就是那垄田埂上的花花草草,别人把它们踩在脚下,她把它们记在心里。”谈起母亲的画作,儿子江华这样说。而相比之下,她很少描摹身边的景致,她说,“广州的高楼走不进她的心,她画不出来。”
  2009年,一本名叫《梵高奶奶的世界》讲述了常秀峰的画作和背后的故事。这本书由儿子江华撰写,母亲常秀峰作画。江华还记得,拿到书的那天,常秀峰穿着红毛衣,把手仔仔细细地洗干净,戴上老花镜,一页页摩挲着书里的画。“老太太当时说,眼睛有点酸了。”
  一时间,“梵高奶奶”红遍整个网络,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她的画作经媒体和网络传播到世界各地,法国著名摄影师鲁斯本和中国台湾马英九先生分别收藏了她的画作。2007年,她在香港举办画展,轰动香江,展出的所有收益全部捐赠给贫困地区。她告诉记者,能够用自己的画帮助到别人,她觉得特别开心。
  江华曾介绍,老太太画画,画得很仔细、认真,一笔一画都是心血,有些画要画上十天半个月。“她画画的产量是很低的,这么多年总共就100多幅。对我们来说,这些画是无价的。”2010年,老人又推出了一本被称为“中国最淳美乡村绘本”的《俺们农村》,希望用画笔给城里的孩子们感受田园乡村的画卷。著名画家陈丹青这样評价常秀峰的画:“是质朴的震撼和心灵纯净的体现,她用纯真无瑕的眼睛,去观察和感受生活的真谛。”
  名气越来越大,常秀峰却始终谦虚,“画得不好。”在接受采访时她曾说,大家之所以喜欢自己的画,是因为自己是个农村老太太,“主要是喜欢这种精神,坚持。”她常说,“每个人没有必要分什么层次,只要认真做事,都可以做得很好。”“我一个农民,能做到这样,其实人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像母亲这样的人何止她一个?也许在你们的母亲那里,正藏着一个所有人奉为天才般的才能,它等待着你发现。母亲是伟大的,只要你学会欣赏。”江华在《我的母亲梵高奶奶》中写道。
  如今,为我们把“老房子”画出来的“梵高奶奶”离开了,但她笔下那生动自然而又朴实深情的浓浓“乡愁”,却永远留在了人世间。“梵高奶奶”长眠于她画中的那个小小村庄,正如儿子江华所说:“生于斯,长于斯,眠于斯。”
  ■热议锐评:简单、纯真、质朴、快乐,在她的画面前,这种感觉让观者油然而生。她的画里,都是中国最普通的田园风貌,而正是这些最简单的风物,撞击着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那根心弦。一个没有名利概念画不出城市的车水马龙,也不知道“红”为何物的老人,就这样用她的画和画中的故事,勾起了每个人心中质朴的乡愁,温暖了终日奔波在浮躁都市的人们。恰如一位网友给“梵高奶奶”的留言:“我不懂得赏画,但我喜欢这种平淡生活和浓墨飞舞的痕迹。我都难以想象,自己70岁时会是什么样子,是否和您一样永远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呢?”也正如有媒体评论的那样:她的名字、作品和故事,曾经是我们这个国家呈现的温暖和希望之一。(狄宣亚《新京报》)
  ■素材运用:一个温暖而传奇的故事;她用画把“乡愁”留在了人间;心灵的纯净;质朴的震撼;热爱生活;坚持;本真之美;愿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能闪闪发光;让生活在浮华之中的人们回归自然;只要你用心做一件事,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大河报》、《新京报》《河南日报》、央视新闻、南方网、微信公众号“周MALL”等)
  编辑/关晓星 华放
其他文献
敦煌是很好的旅游景点,但在大漠里长住,没多少人能做到。  沙漠能把人的孤独放大,无边无际的空寂凝成巨掌,好像武林高手向你出招,你没有内力抵抗,心里就会受伤。  其实人都是孤独的,只不过,繁华与人群能够掩饰孤独,麻醉一个人,骗他可以逃避孤独。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之时,你听到的只有自我对话,仿佛身处大漠,只是这孤独你不觉得苦,因为你知道自己心归何处,有强大的内力。  “敦煌女儿”樊锦诗曾坦言,她数次想
一场疫情,几个月的防控,7×24个小时在岗,八万多确诊病例,十四亿颗连接在一起的心灵,无数次的祈祷与盼望……  然而与此同时,在网络中,一些谣言如魍魉而起。有的似是而非,言辞含糊;有的又言辞凿凿,一口咬定。究其内容,多半是“某地有新冠”,“病毒会以某种方式传播”,以及“何种何种方式可以预防、医治、根治新冠肺炎”等,其中又以第一种内容居多,通常佐以两张图片,以及“官方”的语气来渲染添加,似乎在迫切地
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司马迁《史记》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司马迁《史记》  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司马迁《史记》  太傅神情方旺,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閑意说,犹去不止。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战战惶惶,汗出如浆;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有人说,黄叶是哺育春天的意义。他们以黄叶在小场合的默默付出为美。余秋雨先生却道不然,黄叶本身即为美。他爱的是黄叶招展枝头,敞然大场合的恣意情态。  依我所见,无论大场合还是小场合,掌之得当,均可谓是一种人生智慧。  《老子》中有“虚室生白”之句,旨在告诉我们,不拘于虚空的“室”,即使处于小场合,也能生发自身的“白”。  如同里的退思园,园主任兰生就是从朝廷那暗流涌动的大场合中退下,来到江南水乡来。
最近,央视《主持人大赛》引起人们的热议。每一位选手上台先进行3分钟自我展示,然后是90秒即兴考核。几十秒的思考时间,800字左右的语言建构与精彩展示,他们堪称是“写作高手”。在此,笔者从“角度”和“观点”两个方面,来谈一谈主持人大赛的选手们是如何选用素材的。  角度  “一个好记者,也是一个好主持所必备的,除了我们所说的态度、速度、温度之外,还有一个角度。”  ——董卿  【考题展示一】  【选手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自然纪录片行业中有一条“永不干涉”原则,即尊重大自然环境下发生的一切事情,工作人员不得对自然环境下的物种活动进行干预。然而某摄制组在南极拍摄帝企鹅时,有约50只帝企鹅被困冰坑,历时两夭没法走出困境,出现很多伤亡。摄制组经过深思熟虑,用铲子在冰坑周围斜坡上挖沟成楼梯状,让帝企鹅成功走出冰坑。摄制组的“间接干预”,赢得了观众的支持和赞美。当然也有一些反对的声
2019年6月,欧阳程程被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生命一度垂危。在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她经过一年的治疗后重返校园,参加了今年的高考,考出了652分(理工科)的成绩。视频中,欧阳程程躺在病床上,戴着口罩,但是眼角溢出的笑容,很美。她说,进入大学后,想学习医学专业,救治帮助更多人。“我想报考武汉大学,因为有不少好朋友都在武汉读书!”  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特意为这位坚强的追梦女孩儿写了一封信:“亲
一袭红斗篷,头顶白绒帽,骑马驰骋在皑皑雪原之中,就连名字都“像武侠小说里走出来的人”……2020年11月,一条视频的爆红,把新疆昭苏县41岁女副县长贺娇龙推到聚光灯下,也让更多人知道了昭苏这个边陲小城。  昭苏,是新疆唯一入选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县,也是全疆唯一没有荒漠的县。这里天蓝得放肆,空气清新,却地处偏僻,美景与农产品,都面临宣传不出去的困境。县委政府决定让时任昭苏县副县长兼农业农村局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新情况,需要人们去面对并作出反应。学会如何应对,应该成为引领人们成长的重要方面。  请以“应对”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思考。  【写作指导】  从命题关键词来看,可以认为该道试题代表了“疫情热点”的命题方式,即隐含的、间接的考查方式。写这道题的同学们可以联系疫情方面的素材,立意行文,比如中外应对疫情的方式而引发有关“应对”的思考
果戈理在《死魂灵》里写吝啬时提到了狼。他说:“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有狼一般的胃口,越吃越贪婪……于是在这片废墟里每天都要消失掉一点东西。”  在普遍的文化语境中,狼总是以对外攻城略地的进取者形象出现,它们贪婪有野心,心狠手辣却又有着光辉伟大的形象。但这种狼文化若被搁进现实生活中,作为企业选择的发展模式,其风险却是非常高的——具有稳固根基的企业推行狼文化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良性的作用,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