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也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准则、行为方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和冲击。通过对网络成瘾的现状研究、网络成瘾概念、网络成瘾的界定标准以及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与对策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综述
一、引言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不断普及,它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许多人更是离了网络就活不下去了。其中“网络”和“游戏”的结合不仅创生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更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对于青少年而言,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他们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然而,网络游戏又是一把双刃剑,在它带给我们轻松快乐的同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己逐渐显现出来,有关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而荒废学业、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的事例层出不穷, “26岁的大好青年沉迷网络上瘾多次自杀”、“13 岁天津少年连续玩 《魔兽争霸》36小时后,以标准的飞天姿势从楼跃下”等新闻也屡见不鲜,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已成为不能忽视的社会难题。据悉,在我国9400万网民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就有1650万,占到了17.5%,但今天让我们倍加关注的是这1650万未成年人网民中的14.8%,也就是244万,他们不仅爱上网,而且着了迷,上了瘾。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于2005年11月正式公布的我国第一份《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网民总数的13.2%,网瘾群体中13一17岁的青少年网民,尤其是中学生网民当中的网瘾比例是最高的,为17.1%,其中初中生网瘾现象严重,群体中的网瘾比例高达23.2%,且主要是沉迷于网络游戏。除了现有的数量庞大的青少年网瘾群体外,调查结果显示,在非网瘾群体中,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这些数据清楚地告诉我们网络游戏成瘾已经不再是一种特殊的案例,而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由于过渡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导致情绪障碍、家庭矛盾,社会适应问题症状也相继出现,并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数据让我们意识到关注网络成瘾少年研究预防网络成瘾的重要性。
为了能为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为了能更好的探究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因素,更好的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特此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如下。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
1.内部原因
(1)性别。性别是最常用来探讨网络沉迷的人口变量,有学者认为性别可作为预测网络沉迷的一个因素,且在过去多数关于对网络沉迷的相关研究中,都显示男性要比女性更容易沉迷,也有较严重的上网时间失控问题(林昊沛2004,韩佩凌2000,朱美慧2000,游森期2002)。不过也有许多研究发现“性别”在网络沉迷倾向上并无差异。如萧铭钧(1998)、陈淑慧(1999)等针对大学生的网络沉迷相关研究中发现,网络沉迷者与非沉迷者在“性别”上并没有显著差异。而在黄雅慧(2004)的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在线上游戏成瘾上并没有显著差异。但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出现在时间管理失控的问题,很容易在玩线上游戏上投入更多的时间,甚至会出现旷课等不良行为。而一项关于中职生网络游戏成瘾现状的研究发现,网络游戏成瘾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男生远远高于女生。(王淑娥等,2006)
(2)年龄。欧居湖在一次调查研究中发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网络成瘾构成比率没有显著差异,但在三种症状水平(轻微,中度,重度)上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症状之间的年龄构成比有显著差异。同时,不同水平的网络成瘾存在大致相同的年龄发展趋势。11一17岁网络成瘾症状的流行率有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17一18则有一个快速下降过程,18一20岁网络成瘾症状的流行率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2岁以后,网络成瘾症状流行率又缓慢下降。重度网路成瘾症状流行率和轻度、中度相比,流行率上升的时期更多,且总体上出现峰值的年龄较其他两种水平的网络成瘾症状偏后。在不同水平的网络成瘾症状的流行率在18岁左右都有一个下降趋势。但在20岁左右有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期。在22岁则出现分化。中度和轻度网路成瘾呈继续下降趋势,但重度网络成瘾则呈现上升趋势。
(3)个体特征(特殊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要)。青少年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在这一时期特殊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是导致他们易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因为青少年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变动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认知能力有限,与成年人相比,其自制性和自律性较为逊色,因而他们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其诱惑。另外,由于青少年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许多心理诉求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他们便借助互联网来满足自己的种种心理需要,许多学者认为这也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
(4)网络游戏自身特性。因互联网的无国界、实时性、互动性、匿名性…等特征,使得网络游戏拥有与传统游戏有别的特性。指出网络游戏是以开放性理念发展而成的虚拟世界,并没有游戏结束之时使用者在游戏中进行虚拟的社交活动,所表现的是自身言行,游戏过程亦是自行选择,且因与其他使用者的互动,较不会产生孤独感,甚至可能因与他人的互动而影响使用游戏的动机。
2.外部原因。就教育失误而言,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青少年迷恋网络固然有其自身原因,但学校教育引导上的失败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的教育现状可谓“先成才、再成人”,这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虽然我国从2001年开始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素质教育,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其成果并不令人满意。应试教育的核心是知识教育,目的在于升学。一方面,家长、学校和社会铺成了一条“只有上大学才能改变命运”的“羊肠小道”,课程设置、专业设立、教育与沟通方式都以应试为中心,和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主动性及创造性无关,父母与孩子无法建立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老师与学生也无法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一切都被成绩取代了。另一方面,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厌倦枯燥、单调的学校生活。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青少年学生无暇交友,无暇游戏,无暇感受和欣赏生活中的真善美。学习之余有限的上网时间在他们看来无疑是最好的减压休闲方式。于是青少年在特有的好奇心、挑战性、时尚为表征的鼓噪下,对网络中的新鲜、刺激、冒险趋之若鹜;把虚拟世界中的力量、权威和成功作为精神的寄托和港湾,最终滑出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放任自流,沉溺其中。
三、网络成瘾的对策
上述研究了这么多,笔者认为,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解决的对策也应该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必须从自身层面开始做起。青少年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自我管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明确学习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还应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面对学习、生活、就业的压力,既不要逃避,也不要放弃。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坦然面对生活,自省自律,自立自强,健康成长。其次,网络游戏开发的审查要严格,对于带有严重暴力,色情等倾向的游戏要严厉禁止。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网络思想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流文化;完善网络立法,加快网络法制化进程。政府应将网络立法当成一场长期硬战来打,特别要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惩处,建立健全针对青少年的专项法律法规,正确引导和规范青少年网络行为,使他们远离网瘾和网络犯罪加强网站和网吧的监督和管理。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营业性网吧的察和管理,取缔非法经营,严格控制网吧的数量和法人资格,严禁网吧传播色情、暴力和赌博等信息,对于非法传播不健康产品的网吧要坚决取缔。尤其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限制学校附近的网吧的数量,防止青少年在校外无节制上网。
总之,帮助青少年摆脱网瘾要从各方面,包括青少年自身的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等多个角度结合,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形成规范的网络行为,远离网络成瘾。
参考文献:
[1]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
[2] 《破解难题挽救网瘾少年》,《汕头特区晚报》2004年12月20日第六版.
[3] 《青少年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及其影响研究》余强,中国知网.
[4] 《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研究》欧居湖,中国知网.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综述
一、引言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不断普及,它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许多人更是离了网络就活不下去了。其中“网络”和“游戏”的结合不仅创生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更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对于青少年而言,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他们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然而,网络游戏又是一把双刃剑,在它带给我们轻松快乐的同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己逐渐显现出来,有关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而荒废学业、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的事例层出不穷, “26岁的大好青年沉迷网络上瘾多次自杀”、“13 岁天津少年连续玩 《魔兽争霸》36小时后,以标准的飞天姿势从楼跃下”等新闻也屡见不鲜,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已成为不能忽视的社会难题。据悉,在我国9400万网民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就有1650万,占到了17.5%,但今天让我们倍加关注的是这1650万未成年人网民中的14.8%,也就是244万,他们不仅爱上网,而且着了迷,上了瘾。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于2005年11月正式公布的我国第一份《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网民总数的13.2%,网瘾群体中13一17岁的青少年网民,尤其是中学生网民当中的网瘾比例是最高的,为17.1%,其中初中生网瘾现象严重,群体中的网瘾比例高达23.2%,且主要是沉迷于网络游戏。除了现有的数量庞大的青少年网瘾群体外,调查结果显示,在非网瘾群体中,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这些数据清楚地告诉我们网络游戏成瘾已经不再是一种特殊的案例,而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由于过渡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导致情绪障碍、家庭矛盾,社会适应问题症状也相继出现,并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数据让我们意识到关注网络成瘾少年研究预防网络成瘾的重要性。
为了能为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为了能更好的探究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因素,更好的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特此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如下。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
1.内部原因
(1)性别。性别是最常用来探讨网络沉迷的人口变量,有学者认为性别可作为预测网络沉迷的一个因素,且在过去多数关于对网络沉迷的相关研究中,都显示男性要比女性更容易沉迷,也有较严重的上网时间失控问题(林昊沛2004,韩佩凌2000,朱美慧2000,游森期2002)。不过也有许多研究发现“性别”在网络沉迷倾向上并无差异。如萧铭钧(1998)、陈淑慧(1999)等针对大学生的网络沉迷相关研究中发现,网络沉迷者与非沉迷者在“性别”上并没有显著差异。而在黄雅慧(2004)的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在线上游戏成瘾上并没有显著差异。但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出现在时间管理失控的问题,很容易在玩线上游戏上投入更多的时间,甚至会出现旷课等不良行为。而一项关于中职生网络游戏成瘾现状的研究发现,网络游戏成瘾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男生远远高于女生。(王淑娥等,2006)
(2)年龄。欧居湖在一次调查研究中发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网络成瘾构成比率没有显著差异,但在三种症状水平(轻微,中度,重度)上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症状之间的年龄构成比有显著差异。同时,不同水平的网络成瘾存在大致相同的年龄发展趋势。11一17岁网络成瘾症状的流行率有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17一18则有一个快速下降过程,18一20岁网络成瘾症状的流行率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2岁以后,网络成瘾症状流行率又缓慢下降。重度网路成瘾症状流行率和轻度、中度相比,流行率上升的时期更多,且总体上出现峰值的年龄较其他两种水平的网络成瘾症状偏后。在不同水平的网络成瘾症状的流行率在18岁左右都有一个下降趋势。但在20岁左右有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期。在22岁则出现分化。中度和轻度网路成瘾呈继续下降趋势,但重度网络成瘾则呈现上升趋势。
(3)个体特征(特殊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要)。青少年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在这一时期特殊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是导致他们易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因为青少年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变动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认知能力有限,与成年人相比,其自制性和自律性较为逊色,因而他们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其诱惑。另外,由于青少年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许多心理诉求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他们便借助互联网来满足自己的种种心理需要,许多学者认为这也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
(4)网络游戏自身特性。因互联网的无国界、实时性、互动性、匿名性…等特征,使得网络游戏拥有与传统游戏有别的特性。指出网络游戏是以开放性理念发展而成的虚拟世界,并没有游戏结束之时使用者在游戏中进行虚拟的社交活动,所表现的是自身言行,游戏过程亦是自行选择,且因与其他使用者的互动,较不会产生孤独感,甚至可能因与他人的互动而影响使用游戏的动机。
2.外部原因。就教育失误而言,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青少年迷恋网络固然有其自身原因,但学校教育引导上的失败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的教育现状可谓“先成才、再成人”,这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虽然我国从2001年开始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素质教育,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其成果并不令人满意。应试教育的核心是知识教育,目的在于升学。一方面,家长、学校和社会铺成了一条“只有上大学才能改变命运”的“羊肠小道”,课程设置、专业设立、教育与沟通方式都以应试为中心,和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主动性及创造性无关,父母与孩子无法建立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老师与学生也无法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一切都被成绩取代了。另一方面,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厌倦枯燥、单调的学校生活。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青少年学生无暇交友,无暇游戏,无暇感受和欣赏生活中的真善美。学习之余有限的上网时间在他们看来无疑是最好的减压休闲方式。于是青少年在特有的好奇心、挑战性、时尚为表征的鼓噪下,对网络中的新鲜、刺激、冒险趋之若鹜;把虚拟世界中的力量、权威和成功作为精神的寄托和港湾,最终滑出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放任自流,沉溺其中。
三、网络成瘾的对策
上述研究了这么多,笔者认为,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解决的对策也应该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必须从自身层面开始做起。青少年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自我管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明确学习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还应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面对学习、生活、就业的压力,既不要逃避,也不要放弃。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坦然面对生活,自省自律,自立自强,健康成长。其次,网络游戏开发的审查要严格,对于带有严重暴力,色情等倾向的游戏要严厉禁止。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网络思想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流文化;完善网络立法,加快网络法制化进程。政府应将网络立法当成一场长期硬战来打,特别要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惩处,建立健全针对青少年的专项法律法规,正确引导和规范青少年网络行为,使他们远离网瘾和网络犯罪加强网站和网吧的监督和管理。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营业性网吧的察和管理,取缔非法经营,严格控制网吧的数量和法人资格,严禁网吧传播色情、暴力和赌博等信息,对于非法传播不健康产品的网吧要坚决取缔。尤其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限制学校附近的网吧的数量,防止青少年在校外无节制上网。
总之,帮助青少年摆脱网瘾要从各方面,包括青少年自身的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等多个角度结合,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形成规范的网络行为,远离网络成瘾。
参考文献:
[1]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
[2] 《破解难题挽救网瘾少年》,《汕头特区晚报》2004年12月20日第六版.
[3] 《青少年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及其影响研究》余强,中国知网.
[4] 《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研究》欧居湖,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