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420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牧惠,原名林文山、林颂葵。1928年生于广西,2004年6月8日,在北京逝世。早年曾入中山大学中文系,后放弃学业加入抗战。出版30余种杂文集和古典文学研究专著。他是新时期杂文的代表作家之一,尤以其“史鉴体”杂文独树一帜。
  
  牧惠与《思痛录》
  
  牧惠先生走得太突然了!
  6月5日,我们还一起参加过关于青少年人性教育的小型讨论会。他的发言还在我的耳边回响。8号下午就传来他突然去世的噩耗。他是在工作中,突发心梗,一头栽倒的。等被人发现,他早已停止了呼吸。
  牧惠先生晚年,办了几件比写杂文更重要的事情。一件,是和戴煌等十位知识分子挺身而出,为河南农民曹海鑫的冤案仗义执言,此事被称为当代中国的左拉和德雷福斯案;一件,是主编并自费印刷了《松仔岭事件真相》,为这起发生在建国初期广东的政治冤案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证词;一件,是完成了韦君宜的托咐,让《思痛录》问世。
  《思痛录》是奠定韦君宜历史地位的代表作,是一二九知识分子的绝唱。《思痛录》得以艰难问世,则是因为牧惠先生的不懈努力。韦君宜没有指望这部著作能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出版,因为,她太清楚这部著作的份量和中国出版界的规矩了。当时她已经行动不便,于是,把这部著作的出版事宜委托给儿女亲家牧惠。她知道牧惠和出版界有广泛的联系,更知道牧惠懂得这部书稿的价值。
  牧惠陆续通过邵燕祥、林贤治在《散文与人》上、通过郑惠在《百年潮》上、通过谢泳在《黄河》上发表了《思痛录》的部分章节。然而,出书的事,联系了多家出版社,都不成功。有的出版社已经排了版,最终还是打了退堂鼓。1997年12月,韦君宜八十大寿,她的清华老同学,一二九运动老友于光远,又一次当面催促牧惠,并写文章说,韦君宜之所以痛苦地活着,就是想看到这本书的出版。
  这时,我妹妹丁宁供职的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了一套名为《百年人生》的丛书,体裁是回忆录,要求作者必须是老年名家。我妹妹找了几个名家约稿,都不如愿。我说,韦君宜有一部回忆录,在牧惠手里,你和社领导商量一下,看行不行。她向领导汇报了此事。领导说,如果是牧惠的回忆录,我们不敢出。韦君宜的回忆录,可以。其实,牧惠的回忆录名叫《漏网》,早就出了。他们只知道牧惠的杂文有锋芒,还不知道韦君宜的回忆录说什么呢!我说,找牧惠联系这部稿子可以,但一定要带着合同去,取稿的同时签合同。我怕他们和其他出版社一样,看了稿子又打退堂鼓,签个合同总有一点约束。
  领导同意了。1998年2月下旬的一天,我和丁宁来到牧惠先生家里。当时就取了稿子,签了合同。我说,能不能两个月出书?丁宁说,还是签三个月吧。牧惠也同意。
  丁宁把稿子拿回社里,一读就傻了:原来此书的分量是如此之重!在此之前,还没有一本书,如此真诚、如此痛彻地反思半个世纪以来的政治运动――不但反思极权体制的荒谬,同时也解剖自己的灵魂。她所发愁的是,合同已经签了,书出不来怎么向牧惠交待!
  好在总编辑李志强先生给了她有力的支持。他看了稿子说,我看这部书可以出,个别地方删一点就行了。于是,他们一审、二审、三审,前后删了三遍,十二万字的书稿,删了约一万字,终于通过了。
  1998年5月12日,《思痛录》第一批样书终于印出。牧惠破例向单位要车,带着丁宁,来到协和医院,把样书送到了韦君宜的手上。韦君宜已经说不清话,但看得出她十分激动。牧惠也十分激动,他曾这样述说当时的心情:“出了医院,我舒了一口气:我终于完成了任务! 我终于完成了于光远流着眼泪给我下达的任务!”
  书出了以后,牧惠向思想文化界的好友分送不下百册,一时间好评如潮,出现了全国争读《思痛录》的盛况。之后,牧惠先生又委托邢小群和孙珉,编了一本《回应韦君宜》,几经周折,在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使得《思痛录》的回声,得到了集中的展示。中国知识界对历次政治运动,尤其是延安整风和抢救运动的认识,由此确立了一个刷新的标竿。
  昨天,在八宝山举行牧惠先生遗体告别活动,参加者有好几百人。最年长的是87岁的李锐先生。(可能还有更年长的我不认识)。这使我想起韦君宜遗体告别时,和她不算熟悉的李慎之先生特地赶来参加。他说,韦君宜去世,我不能不来。牧惠走了,我想,李锐老和许多参加者,也是同样的心情吧。
  2004年6月19日
其他文献
事件背景    2004年6月,一份“绿色艺人”的名单开始在网上流传,当红艺人张惠妹、周杰伦、S.H.E均赫然在列。  针对大陆网民声称“封杀”支持台独“绿色艺人”的举动,台湾歌迷反唇相讥,宣称将以封杀王菲、那英在内的香港和大陆歌手作为还击。  这一切都局限于网上的口水战。但是,到了6月12日,事情发生了变化。当天,张惠妹以形象代言人身份在杭州参加某饮料宣传会,遭到网民抵制,致使宣传活动被迫取消。
期刊
你最怕什么?    《一九八四》的101房间里藏着每个人最害怕的东西。温斯顿·史密斯能够忍受万难,最后却为了躲避老鼠背叛了爱情。而同时,他的情人朱莉亚,这个敢捉老鼠的女孩也因为最害怕的东西出卖了他。  每个人都会怕一些东西,比如蟑螂、壁虎、蛇、猫狗、鸡、老虎,还有些害怕是很无厘头的,比如橙子、毛皮大衣、花朵、水、鱼等等。我的男友最怕鱼,不敢吃也不敢抓;一位朋友则有恐毛症,遇见长毛小狗、毛领子都会尖
期刊
现在看来,许多相关报道、还有马加爵本人,都在把此次犯罪归结到“穷人的自尊”上。这种将“贫穷”归结为犯罪动机起点的归因并不全面!也并非真实的问题起点。如果以这种归因解释马加爵的犯罪动机,很容易以“一般的社会理由”遮掩“个性中的问题”,进而误导人们对于马加爵犯罪心理原因中重要因素的判断!  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但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同时,他的犯
期刊
日本在二战期间实施了惨无人道的“慰安妇”制度,二十余万中国女性被日军强征为性奴隶,惨遭日军奸淫,受尽无数折磨,身心遭受巨大痛苦。由于日军在战败之际销毁了大量强征“慰安妇”的证据,东京审判未把性暴力作为专门罪行审判,以及受传统贞洁观念的束缚,鲜有日军“慰安妇”制度幸存者勇于承认自身的遭遇,因而在战后该群体几乎处于噤声状态。对于她们的了解,更多人是从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谢冰莹《梅子姑娘》、王思季《
期刊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她为了减肥而晕倒,原因是一个月没吃蔬菜。  24岁的时候,她为了增高自断腿骨,代价是半年不能自由活动。  她,要做一个美女,不计后果。  女孩管英的名字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2004年初夏,这位来自青岛的“广州第一人造美女”,继北京“人造美女”郝璐璐之后,再次掀起了新一波“造美”热潮。人们习惯用“手术增高第一人”来称呼管英,但是管却自觉自己不够勇敢,因为她并非中国第一个吃螃蟹
期刊
人与符号的较量、互塑是生产竞争和传播流通的必然规律,根性的部分终会内化。无论如何努力拒斥符号,我们的讨论仍得借助术语,就像我们反复填写履历表——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学历、工作——貌似无意识地多次重复塑造身份认同,也训化出与陌生人攀谈和认识他人的感知模式。成熟的作家都经历过去标签化的排异过程,陈谦也不例外。女性、广西人、海外华人、硅谷工程师、作家等身份会依次深化为她的自我认同;也会与加诸其身的创
期刊
本文所要评论的主角史依弘,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1991年以来,多次获“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优秀表演奖”“中国京剧之星”、中国戏剧“梅花奖”等各类重要奖项。史依弘由武旦开蒙,后潜心研究梅派艺术,参与多个京剧新剧目的创作,成为文武兼擅,风格鲜明,具有时代特色的新一代京剧演员。她大量创排新剧目,使她的表演突破了传统京剧行当的局限。而新编京剧《情殇钟楼》又是她和创作团队在艺术探索中的重要成果。 
期刊
一个完美的市场,一个有效的市场,离不开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  1983年,张维迎因发表文章《为钱正名》、提出“钱是社会的奖章”,在反对资产阶级精神污染运动中受到全国性批判;  1984年,25岁的张维迎提出“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引发激烈争论,最终被决策部门采纳,中国开始渐进式改革之路;  1998年,张维迎发表文章《从电信业看中国的反垄断问题》,列举中国邮电部垄断和压
期刊
陈寅恪(1890—1969),字鹤寿(未曾使用),江西修水人。1909年始就读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哈佛大学,1926年海归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1948年后历任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教授,有《陈寅恪诗集附唐筼诗存》。20世纪90年代因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书,海内外宛若从地下挖掘一座纪念碑,始公认陈寅恪(以下简称“陈”)不愧为史学巨匠,更是足资标志中华学人“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现代人格符号。
期刊
萨达姆不仅是位政治家,而且还是大众的娱乐对象,他的娱乐功能很可能远远超过政治家的功能。  当今世界事情之多、变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以致萨达姆即将移交给伊拉克新政府的消息传来时,许多人不禁哑然失声:“怎么搞的?差点把这位老兄给忘了!”仅仅一年零几个月前,萨达姆还属于那种咳嗽一声,全球必须洗耳恭听的“世界级大腕”,到如今却为何被世人如此冷落?显然这一现象超出了国际政治所能解释的范围。事实上萨达姆是丰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