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对策

来源 :经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ICE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战略性选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要根据产业创新力、产业引领力、产业持续力、产业聚集力、产业碳减力五力特征正确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次要筑牢市场、科技、资本三大支撑力,最后要强化政策举措落实力,通过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性发展。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服务业直接投资放缓。面对这一现实,各国服务业对国际资金的争夺愈发激烈。服务业集聚具有静态成本优势和动态累积优势,这些优势强化了服务业FDI区位选择要素,使得在服务业集聚区内,服务的需求、供给和市场基础更加完善,因此,服务业集聚能加快服务业FDI的引入。为验证服务业集聚对引入服务业FDI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东部12城市2000~2010年服务业集聚对服务业FDI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服务业集聚对引入服务业FDI存在着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较为明显,即服务业集聚度
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跨文学、理学、工学、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就业的多科性高等财经院校,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第二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大学。
本文认为,产品内分工是各国依据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进行纵向分工的合作组织过程,其合作利益的分配机制是讨价还价,分配依据是各国企业对合作生产做出的边际贡献。因此,本文使用合作博弈的夏普利值方法构建了产品内分工的国家利益分配模型,讨论了要素不可流动与可流动情况下的利益分配情况:产品内分工使得各国的总体收益上升,但其在国家间的分配并不均衡。在要素不可流动情况下,技术极端落后国家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净福利是增加的,而在要素可流动情况下则并不一定;相比要素不可流动的情况,要素可流动情况下的合作总体收益更高,但分配更不均衡
国有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的实施开启了我国土地供给的市场化,更公平、透明地揭示了土地的市场价值,同时为地方政府带来了一定的城市发展建设资金。然而,现行财税制度却加剧了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由此滋生的种种问题导致土地出让收入成为舆论焦点。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分析、脉冲检验、自回归滞后分布模型等方法,通过实证研究寻找宏观经济变量与土地出让总收入的相互影响及数量关系,并据此推导建立土地出让收入模型,预测土地出让收入的数量及变化趋势,为各界真正了解“土地财政”以及政府把握土地供给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