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写作氛围,敞开一个广阔而自由的写作天地;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拓展思路,在作文的立意、选材、构思及语言表达方面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对习以为常的事物和见解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
关键词:炫;情感体验;创新;听说读写
一首《最炫民族风》红遍了大江南北,“炫”字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炫,烂耀也。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学生不愿写作文,教师不知如何教作文,成了困扰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让我们的作文课炫起来,闪耀在语文教学的星空,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对于作文教学,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
“为什么要写作文?”面对这个问题,相当多的同学回答道:“因为老师要布置作文! ”再问:“假如老师不布置作文,你会不会写作文呢?”答案大多是否定的——这样的回答当然令我们语文教师深感不安,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的确相当真实地反映了不少中学生的写作心理。
从心理学上看,写作动机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而感悟和思考的前提,是生活中大量的如海潮般奔涌的素材;或者倒过来说,是生活打动了我们的心,使我们忍不住有一种要表达的冲动。因此,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表达生活——这应该是写作的一个规律,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规律。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打开自己心灵的闸门、开掘生活的素材,鼓励学生走进生活,直接与生活对话,让他们感悟生活、体会生活之美,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有“米”下锅。这“米”不仅仅是写作素材的收集,更重要的是情感体验的累积。
亲情,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都是学生作文的重点,而这些都必须从生活中来,从亲身的观察和体验中来。我们不能让学生闭门造车,却要求出门合辙。
二.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是整个写作行为的执行者和完成者,而教师的作用只是鼓励、启发、引导、示范,以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只有真正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得到训练,才能写出真正意义上的好文章。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写作训练成为学生自愿自觉的行为。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写作氛围,敞开一个广阔而自由的写作天地。中学生一旦冲破命题作文的桎梏,就会如鱼得水,就会焕发出满腔的激情,就会自觉而又满怀热情地去阅读社会,阅读人生,就会“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
其次,写作形式要多样化。只有课堂命题作文的训练,学生是很难有写作兴趣的。提倡写作形式的多样化,实质上是让学生思想感情表达的方式和途径多样化。在多样化的写作中,学生往往不知不觉地将作文与自己的生活融合在一起。
如《斑羚飞渡》一课结尾有这样一道练习:试给狩猎队员写封信,谈谈你的想法。我把这道题做了如下改动:从学生中挑选人物充当狩猎队员,让他们与其他同学进行面对面交流。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面对狩猎队员,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同学们从各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各抒己见,下课铃声已响,同学们发言仍很积极。我话锋一转,让同学们把没有说完的话写到周记中去。同学们跃跃欲试,恨不得马上就动手写。
我的作文评讲课,专门设立了“佳作亮相”、“片段欣赏”、“妙语连珠”等栏目。“佳作亮相”,就是让本次最佳作文的作者上台朗读其佳作;“片段欣赏”,就是选取一些作文中的精彩段落让作者上台朗读;“妙语连珠”,就是捕捉作文中很生动的一两句话让作者上台朗读。这样每次作文评讲课,至少有二十几位学生的作文或作文片段得以口头发表。我校的《启航报》为学生参加报刊的各种征文活动,积极向报刊投稿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三.鼓励创新,给作文课创造“炫”的舞台
历年的高考、中考作文都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考生表现主题的材料匮乏,编造的父母双亡、离异,亲人去世,个人失学等故事,频频出现在考生的应试作文里。
这一切,反映了考生生活单一、阅读面窄、视野狭小,缺乏合理想象空间,写作基础薄弱的现状。
有这样一则笑话:一秀才赶考前夕,為做不出文章而发愁,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其妻挺着大肚子问:“难道相公作文比我们女人生孩子还难吗?”秀才惊呼:“夫人,你说对了!你肚里有,我肚里没有啊。”
尽管是笑话,却道出了为文之道:必须肚里有!古人“腹有诗书气自华”大约也是这个道理。肚里有!有什么?在我以为,一个人肚里应该有诗书,有学问,有思想,有主见。这,才是写作、创新的基础。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拓展思路,在作文的立意、选材、构思及语言表达方面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对习以为常的事物和见解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
培养学生写作个性,首先要发现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个性,给予肯定,大力扶持。要注重培养学生写作的思维个性,积极鼓励学生表现具有个性的思想,提倡语言表达的个性化。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学生观察的个性化,从“真”处看,从“细”处看,从“另”处看,从“无”处看。
鼓励学生创新,作文才会有新面貌。
四.听说读写相结合的训练方式,让“炫”有的放矢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先贤关于写作的真知灼见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培养和获得语感,才能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将平日每课前的“三分钟演讲”(说的训练)设计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说—听(记)—评”综合训练,注意利用多种机会指导提高他们的读写听说综合能力并积累生活和写作素材。把每次周记或作文训练中出现的优秀作文打印、装订成册,挂在教室前面,供全班同学阅读。
总之,“但得东风勤着力,朽木也能满枝春”,通过我们的不断探索和辛勤耕耘,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也能收到陆游诗中“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猛,耿耀旭. 作文教学要听说读写相结合[J]. 宁夏教育,1998(S1).
[2] 何国荣. 让个性的舞台炫起来——开放式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C]// 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 2006.
关键词:炫;情感体验;创新;听说读写
一首《最炫民族风》红遍了大江南北,“炫”字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炫,烂耀也。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学生不愿写作文,教师不知如何教作文,成了困扰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让我们的作文课炫起来,闪耀在语文教学的星空,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对于作文教学,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
“为什么要写作文?”面对这个问题,相当多的同学回答道:“因为老师要布置作文! ”再问:“假如老师不布置作文,你会不会写作文呢?”答案大多是否定的——这样的回答当然令我们语文教师深感不安,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的确相当真实地反映了不少中学生的写作心理。
从心理学上看,写作动机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而感悟和思考的前提,是生活中大量的如海潮般奔涌的素材;或者倒过来说,是生活打动了我们的心,使我们忍不住有一种要表达的冲动。因此,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表达生活——这应该是写作的一个规律,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规律。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打开自己心灵的闸门、开掘生活的素材,鼓励学生走进生活,直接与生活对话,让他们感悟生活、体会生活之美,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有“米”下锅。这“米”不仅仅是写作素材的收集,更重要的是情感体验的累积。
亲情,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都是学生作文的重点,而这些都必须从生活中来,从亲身的观察和体验中来。我们不能让学生闭门造车,却要求出门合辙。
二.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是整个写作行为的执行者和完成者,而教师的作用只是鼓励、启发、引导、示范,以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只有真正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得到训练,才能写出真正意义上的好文章。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写作训练成为学生自愿自觉的行为。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写作氛围,敞开一个广阔而自由的写作天地。中学生一旦冲破命题作文的桎梏,就会如鱼得水,就会焕发出满腔的激情,就会自觉而又满怀热情地去阅读社会,阅读人生,就会“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
其次,写作形式要多样化。只有课堂命题作文的训练,学生是很难有写作兴趣的。提倡写作形式的多样化,实质上是让学生思想感情表达的方式和途径多样化。在多样化的写作中,学生往往不知不觉地将作文与自己的生活融合在一起。
如《斑羚飞渡》一课结尾有这样一道练习:试给狩猎队员写封信,谈谈你的想法。我把这道题做了如下改动:从学生中挑选人物充当狩猎队员,让他们与其他同学进行面对面交流。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面对狩猎队员,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同学们从各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各抒己见,下课铃声已响,同学们发言仍很积极。我话锋一转,让同学们把没有说完的话写到周记中去。同学们跃跃欲试,恨不得马上就动手写。
我的作文评讲课,专门设立了“佳作亮相”、“片段欣赏”、“妙语连珠”等栏目。“佳作亮相”,就是让本次最佳作文的作者上台朗读其佳作;“片段欣赏”,就是选取一些作文中的精彩段落让作者上台朗读;“妙语连珠”,就是捕捉作文中很生动的一两句话让作者上台朗读。这样每次作文评讲课,至少有二十几位学生的作文或作文片段得以口头发表。我校的《启航报》为学生参加报刊的各种征文活动,积极向报刊投稿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三.鼓励创新,给作文课创造“炫”的舞台
历年的高考、中考作文都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考生表现主题的材料匮乏,编造的父母双亡、离异,亲人去世,个人失学等故事,频频出现在考生的应试作文里。
这一切,反映了考生生活单一、阅读面窄、视野狭小,缺乏合理想象空间,写作基础薄弱的现状。
有这样一则笑话:一秀才赶考前夕,為做不出文章而发愁,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其妻挺着大肚子问:“难道相公作文比我们女人生孩子还难吗?”秀才惊呼:“夫人,你说对了!你肚里有,我肚里没有啊。”
尽管是笑话,却道出了为文之道:必须肚里有!古人“腹有诗书气自华”大约也是这个道理。肚里有!有什么?在我以为,一个人肚里应该有诗书,有学问,有思想,有主见。这,才是写作、创新的基础。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拓展思路,在作文的立意、选材、构思及语言表达方面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对习以为常的事物和见解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
培养学生写作个性,首先要发现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个性,给予肯定,大力扶持。要注重培养学生写作的思维个性,积极鼓励学生表现具有个性的思想,提倡语言表达的个性化。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学生观察的个性化,从“真”处看,从“细”处看,从“另”处看,从“无”处看。
鼓励学生创新,作文才会有新面貌。
四.听说读写相结合的训练方式,让“炫”有的放矢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先贤关于写作的真知灼见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培养和获得语感,才能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将平日每课前的“三分钟演讲”(说的训练)设计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说—听(记)—评”综合训练,注意利用多种机会指导提高他们的读写听说综合能力并积累生活和写作素材。把每次周记或作文训练中出现的优秀作文打印、装订成册,挂在教室前面,供全班同学阅读。
总之,“但得东风勤着力,朽木也能满枝春”,通过我们的不断探索和辛勤耕耘,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也能收到陆游诗中“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猛,耿耀旭. 作文教学要听说读写相结合[J]. 宁夏教育,1998(S1).
[2] 何国荣. 让个性的舞台炫起来——开放式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C]// 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