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来华西方人记述中国环境变化文本的传播及影响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weiqi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近代来华西方人记述中国环境变化的文本为中心,选取若干典型案例,对其传播方式、途径、受众以及对中外的影响程度分别作了考察。翻译是此类记述传播的主要途径;在传播介质上,除文字印刷品之外,照片、图片等的重要性同样不可低估。有留学背景的林学家、农学家等既是主要受众者,也是重要的传播者,这与他们在语言方面的优势密不可分。研究认为,此类记述不但是西方人了解中国环境的重要渠道,也是中国国内学者认识本国环境的重要信息来源。更重要的是,这也是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在中国传播的一种特殊方式。
其他文献
本文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与社会科学创新这个中心议题,在考察分析我国当前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理论
文章回顾了区域不平衡发展的历史和理论,考察了追赶式发展的成功范例,指出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恰逢科技革命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用好后发优势,以及把握好发展的时代特
洪涛先生是世界著名的树木学家,毕生从事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树木学教学及科研工作,长达50余年,对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森林及植物进行了标本采集.他1923年出生在江苏省
我国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方针。要切实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离不开良好的文化环境,离不开文化整合的有力支持和保障。文化整合是推
近期《自然》杂志有关汉代“温室效应”的揭示,可以尝试从社会林业的薪炭耗费视角予以量化推定和论证。作为森林资源面对的常规性压力,薪炭耗费涵盖普通民众、宫室官寺、冶铁铸
DevelopmentofweldingtechniqueinarchitecturalandconstructionindustryinChina¥ZHOUWenyingandZHANGYouquan(GeneralBuildingandConst...
期刊
此文是Scott Slovic教授专诚为本刊"生态文化"栏目撰写的论文综述。Slovic教授是美国爱达荷大学英语系主任,从事文学与环境、自然资源与社会研究。他是美国"文学与环境研究协会"(A
清至民国时期,韩江流域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了水土流失、江河淤塞以及水患灾害频仍。对此,部分地方官吏、乡绅、有识之士,乃至地方民众开始反思森林与灾害之间的关
凌道扬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林学家、教育家。作为一名林学家,他在中国林业史上具有特殊地位,为中国林业事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是中国林业事业的先驱和开拓者。他1888年12月1
《资本论》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马克思从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两方面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性展开了批判,构筑起其生态思想的基本框架。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