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推进城乡公艿服务均等化的创新机制研究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地方政府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既取得了一系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设成绩,又面临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深化改革需啃硬骨头”问题。在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中,浙江省温州市通过完善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来“惠及民生”、破除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差异”来推进“城乡均等化”、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实践”来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温州的有益探索,对于创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范本意义。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 服务体系 社会公正 公共服务均等化 温州
  改革开放越往前发展,改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共识,也就必须得到更深入的实践。近年来,各地地方政府都在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建设成果”。如何创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新型城镇化成果是当前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浙江省温州市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有益探索,科学总结其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共性”经验,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对于其他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温州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益探索
  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必须啃的“硬骨头”之一,就是地方政府要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不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难以进一步推动工业4.0、“互联网+”等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温州市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以来,做了很多有益的实践探索,从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均等化关系的视角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
  1.完善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更利于“惠及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问题,而“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则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举措。十二五规划以来,温州市政府围绕着“建设美丽温州、创造美好生活”的“两美”建设目标,着力完善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发展经济,实施“惠及民生”的政策,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提高城市品格”的发展绩效。在布局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建设当中,温州政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有益探索:(1)把城乡公共服务供给“无缝隙”覆盖化。近年来,温州政府,一方面,重视发展经济,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为改革开放惠及民生的“公共服务”政策实施提供“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温州政府着力于完善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尽可能把城乡公共服务供给“无缝隙”覆盖化,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比如温州政府在2014年把城乡养老公共服务无缝隙覆盖,列入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范畴等;(2)缩减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差异性”。一般而言,政府供给的公共服务,针对不同行业的民众或城乡民众存在着“不平衡性”、“非均等性”的问题。温州市政府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以完善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为着眼点,采取“网络问政”、“电视问政”等有效方式,通过上线推行“微信工作法”、“温州发布”、“政策速递”等,汇集“民意”,整合公共服务供给决策,解决了针对不同行业的民众或城乡民众存在着“非均等性”的问题,缩减了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差异性”。(3)优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完善的服务型政府“服务体系”,是需要资金支持的,缺乏资金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只会是空中楼阁。近年来,温州政府一方面依靠财政支出,投入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中,另一方面,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教育、养老、社保等领域,并加大了民办社会事业改革力度,提升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供给职能和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
  2.破除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失衡”更好推进“城乡均等化”。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需要的是制度创新,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通过相对公正的公共服务供给,来满足人们的民生需求。不论是基于罗尔斯的“分配的正义”理论,还是诺齐克的“持有的公正性”理论,抑或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正观,政府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都会依据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公共服务支出”与“财政支出”的一种相对性平衡,使得公共服务供给,既能够维持社会稳定与发展,又能满足人们的“相对性公共服务需求”。温州市政府在创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把涉及民生需求的社保、教育、公共卫生、环保、住房、治安等公共服务纳入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设计中,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一元化”的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使得城乡居民公共服务供给、企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公共服务待遇、被征地农民与有土地农民之间公共服务供给等顺利实现“均等”设计。事实上,温州的“1650”大中小城市网络型组团式都市区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化率也达到了68%以上,有了这个城镇化建设成果,温州市政府在完善以社保改革为重点的、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把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健全医保体系、统一城乡失业保险、推进市民卡工程等有机整合起来,合理布局到瑞安、乐清、苍南、文成、泰顺、平阳等六个县城中心,层层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可见,温州市政府在破除“城乡公共服务不平衡供给”方面,取得了“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元化、均等化”的优异成绩,既给其他地方政府树立了“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样板,又在实践上给温州人民创造了改革成果人民共享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红利。
  3.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实践”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现代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政府在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战略中,不同的地方政府采取了“因地制宜”的不同方式。温州市政府走出了一条“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带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特色”路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实际上是对地方政府提出的一种“公共责任”,即政府必须通过各种有效的解决民生问题的方式,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政府——市场——公民”的交互行为中,得到一种“生态圈形”发展。温州政府抓住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机遇,在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推进“三分三改”政策,即“政经分开”“股权制改革”保农民收益,“资地分开”“农用地改革”安农民心,“户产分开”“户籍制改革”促农民发展的方式,增强农民在“市民化”身份转型中,得到相对公平的政策對待,同时,温州政府剥离了束缚在户籍上的“公共服务”,使得“公共服务”不因城乡二元户籍的差异而有所差异,实现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形式上的“公正性”,不断“用创新的思维”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主要表现在:(1)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了“服务行政”的生成。温州政府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设实践中,无形中把“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包括合作、治理、回应等,运用到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当中,自然生成了“服务行政”,从而有利于服务型政府建设。(2)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了“权责一致”的实施。温州政府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权责一致”的行政实践,更好的实施了“便民服务”。(3)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了“回应民生”的治理。温州政府借助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创新实践”,利用网络新媒体、微信“政务”、“便民在线”等方式,回应民生需求,无形中促进了服务型政府“回应民生”的合作治理。   二、温州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仍需解决的“瓶颈”问题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从马克思主义事物发展的原理來看,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政策标准、政策内容、政策方式,也是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温州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既取得了一定的“政治业绩”,也还存在一定的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瓶颈”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公共服务供给决策过程缺乏农民利益表达的“纳入”机制。政府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归根结底的目标是“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而这一过程是以“释放改革红利”,让过去“城乡二元结构”下“丧失公共利益诉求”的农民有更多的“公共服务实惠”,以期实现公共服务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公正性”的相对“均衡”。正如奠基“公共产品理论”的美国学者萨缪尔森所言,“公共服务,是个人对于这种服务消费的同时,并不破坏其他人对该服务的消费,其实质是该服务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服务”。因此,温州市政府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需要实现公共服务在温州市居民和温州乡下农民之间的“供给相对平衡”,而现实的问题是温州政府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决策过程缺乏农民利益表达的“纳入”机制。不论政府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服务”,若要让农民满意于“政府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工程,一个核心的价值基础就是“让农民自己说出自己的公共服务诉求”,政府再整合“农民”的利益诉求到“公共服务决策”当中,才能有效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比如,温州在深化城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完成了一些“面上”的工作,如加快了温州市附二医瑶溪新院、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温州市人民医院娄桥新院、温州市护士学校、温州市中心血站等项目的建设,并推出了覆盖乡镇卫生院的创建,构建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就医制度,但在,调研了解农民“公共服务”诉求方面,仍有欠缺和不足。所以,温州要创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必须重视温州在公共服务供给决策过程缺乏农民利益表达的“纳入”机制问题,以更好的提供“农民真正所需的公共服务”,更好的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2.财政支出结构不良对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公共服务均等化,实际上是政府供给公共服务实现城乡相对均等供给平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来完成“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的过程,包括政府对公共服务总量的财政投入占比、对公共服务基本事项的支出、对公共服务均等覆盖的平衡等。改革开放37年来,温州政府不断创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机制,既取得了一些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覆盖上的突破,包括城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公共治安投入、社会保障和就业、基础公共服务设施投入等方面的城乡均等化“投入”,又存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仍需解决的“瓶颈”问题,表现之一就是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不良对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一般而言,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不良问题,主要包括政府在分税制体制下的“事权”与“财权”不平衡问题、政府在处理财政转移支付上的“公平性政策矫正”机制问题、政府对于公共服务部门之间的财政支出“比例设计”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会制约地方政府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标上起到“负作用”。以温州市发改委审批通过的《温州市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4-2015年)》为例,温州政府为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感,2014年安排市级财政资金投入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约18.10亿元,用于保障基本城乡民生需求的基本社会保障、基础教育、文化体育、就业、公共安全、公共交通、计划生育、公共治安、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科技研发、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112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并完善温州市各级政府间基本公共服务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有效形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推进机制,力图摆脱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不良对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性”影响。可见,温州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仍需解决的“瓶颈”问题之一,就是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不良对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
  3.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体系的建设问题“亟待”解决。一般而言,政府推进一项政策实施,均会设置相对科学的政策考核体系或政策实施标准,来有效管理政府政策行为。我国自2005年提出“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决策以来,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城乡之间差距等诸多问题,尚未科学设置一套完整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体系。事实上,由于东、中、西之间经济差异的可观存在,加上各个地方的城乡差距的不同,全国“一刀切”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体系,也是不符合地方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因此,考虑温州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温州政府在消除城乡差异、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仍缺乏一套科学、完整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体系,以此标准体系,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势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政策实践的角度来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建设,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低向高、不断推进、科学发展,应围绕民众需求的教育、医疗、卫生、治安、社保、就业体系等民生领域,建立“底线标准”、“发展标准”和“自由均等标准”三个层次的“由低到高、逐步推进”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体系。近年来,温州虽然在推进涉及民生领域的教育事业、卫生事业、文体事业、社保事业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是,由于工作内容分布广泛,缺乏“整套”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体系,来考核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的情况,民众也很难理解政府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做了什么”。因此,从长远来看,温州创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上,仍存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体系建设的问题“亟待”解决,只有建构一套“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科学考核体系”,才能有效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一体化、均等化、公正化”。
  三、温州创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的政策建议   正如政治学家卢梭所言,“指导国家运作的力量,必须是能为人们谋取最大幸福的公意。”当前,人民群众的最大幸福,源于通过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共享在改革开放发展中的“改革红利成果”。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論为视角,结合温州创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来看,地方政府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完善“回应民生需求”的政府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民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应将“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价值理念付诸实践。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不断优化政府工作的“价值选择”系统,从“以GDP的政绩考核导向”转向“民生考核的公共服务导向”,进一步增强了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实践。从温州完善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更利于“惠及民生”、破除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差异”更好推进“城乡均等化”、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实践”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有益探索来看,新时期,温州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创新路径,可以完善“回应民生需求”的政府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民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优先反映“民意”的电子政务系统。当前,在国家推进“互联网+”、“信息产业革命”的背景下,温州只有把握好物联网发展的战略机遇,提升政府电子政务能力,不断简化网络办事的流程,通过“在线办公”、“农民诉求在线”、“政民互动频道”等多种新媒体方式,搜集“民意”、科学决策,完善“回应民生需求”的政府服务体系建设,有步骤的推进民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拓宽回应“民生需求”的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建设中,政府并不是公共服务提供的唯一主体,可以拓宽回应“民生需求”的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温州要率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有力拓宽回应“民生需求”的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依靠温州民间社会的“社会空间”力量,增强公共服务供给的“资金汲取能力”和“科学管理能力”,更好的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学有所教、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劳有所得”的公共服务民生需求。可见,温州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创新路径,可通过完善“回应民生需求”的政府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民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式来实现。
  2.夯实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保障,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公共财政是保证公共服务供给的物质基础条件。政府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没有财政资金保障是不行的。政府对于城乡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也经历了一个特定历史过程。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政府对于农村“汲取”的资源过多,而反馈给农民的政策优惠和补助“过少”,城乡发展呈现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二元性”特征。改革开放37年后的今天,政府越来越重视缩减城乡差异问题,推进城乡的基本医疗、社会治安、基础教育、就业培训、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只是政府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当前,政府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需要巨大的财政资金做保障,没有财政资金保障,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建设的再好方案,也只能束之高阁。温州政府要持续破解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差异”,就必须夯实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保障,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可从以下几点入手:(1)科学规划政府投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支出比例。政府的财政支出是公共政策行为的重要表现,科学运用财政支出政策,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温州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应科学规划政府投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支出比例,合理布局城乡在社会治安、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就业培训、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等方面公共服务的财政资金“投入”,保证财政支出在这些方面的“投入”稳中有增。(2)合理吸纳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的社会资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政府既不能在公共服务领域“缺位”,也不能在市场逐利活动中“越位”、“错位”,要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公民”几个角色的“合理”履责。温州社会的典型特征是“民间社会强大”,温州政府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资金来源,除了依靠政府的主导型投入,也需要创新吸纳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的社会资本,从而更好地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
  3.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考核工作,实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问责制。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既需要政府不遗余力的财政支出去“供给”民众需求的各类“公共服务”,也需要一套符合地方政府实情的科学、民主、合理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考核机制,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责制提升干部的服务意识,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温州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中,不仅在公共服务供给决策过程缺乏农民利益表达的“纳入”机制,也存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体系的建设问题“亟待”解决,而从创新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路径来看,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考核工作,才能确保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可持续进行。从解决民生诉求关注的就业培训、社会治安、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问题入手,温州政府应该不断完善“政策制度统一、标准待遇统一、公共服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政府责任,为破除公共服务“城乡差异”问题不断努力,向城乡居民共同释放改革发展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红利。具体而言,温州政府实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问责制,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考核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标准。每个城市发展面临的“城乡差异”情况是不同的,政府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工程的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在考虑经济发展情况和城乡居民公共服务需求的基础上,科学确立一套符合实际情况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标准,包括一元化的城乡义务教育、一元化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一元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一元化的社会救助工作等,不断破除城乡公共服务“二元化”供给的差异性。(2)健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的单项评估和综合评估。政府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应根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标准,划分出不同内容包括就业、教育、收入、医疗、住房、环保、治安、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单项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并从宏观上整合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考核的“综合评估”内容,使得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的单项评估和综合评估共同发挥作用,更好的促进政府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3)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行政问责制度。在新型城镇化中,建立一套科学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行政问责制度,直接关系着“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建设”的成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行政问责制度,可以通过设定公共服务建设项目的目标考核体系,优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分配制度,使得干部在财政支出的支持下“有财可为”和“有责慎为”,更好地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
  参考文献:
  [1]余红燕.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及其内在逻辑--基于温州“新居民积分制管理”的考察[J].衡水学院学报,2013(3):51-58.
  [2]陈金彪.2015年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N].温州日报,2015-02-16.
  [3]王华华,王尚银.城市化中理性土地征收模式创新:“谋发展”与“保民生”——温州征地的经验和启示[J].长江论坛. 2012(3):5-12.
  [4]张恒龙,毛雁冰,秦鹏亮.中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与成效[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6-110.
  [5]麻宝斌、季英伟.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9(12):162-167.
  [6]高尚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J].中国改革,2007(12):11-15.
  [7]张立荣,姜庆志.国内外服务型政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述评[J].政治学研究,2013(1):103-115.
  [8]王华华.服务型政府建设需着眼公共服务均等化[J].唯实,2015(3):72-74.
  [9][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5.
  [10]唐铁汉.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2):86-99.
  [11]张勤.论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中国行政管理,2009(4):22-27.
  [12]张立荣.当代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依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58.
  作者简介:王淑涨(1981—),男,浙江平阳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浙江省温州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温州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创新机制研究”(编号:R20140118)的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根据马克思主义思想,结合中国国情而产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目的就是希望在中国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让以工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经过我国几代人的努力,目前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终于从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获得独立,成为国家的主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也在不断发展进步,与时俱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新时期发
期刊
摘 要:城市发展是现代社会一切发展的中心,城市基础设施是支撑城市正常运行的骨架,基础设施正常运行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要管理好城市必须把基础设施的应急管理工作做为切入点和重点,抓好应急预案的编制,做好应急演练并不断改进和完善预案,为城市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城市发展 基础设施 应急管理 预案 演练  21世纪是城市世纪,城市发展是现代社会一切发展的中心,在世界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
期刊
摘 要:建造输电线路、日常的运维都耗费着成本,拟定了多样费用。选购线路的原材、运送入库及调配、建造主体线路、后续的查验及检修,这些都关乎费用金额。管控建造及运维的总成本,要构建解析必备的模型,协助项目部门来缩减费用,调控日常流程内的运维。对于此,构建了费用模型,这样的基础之上增添总的收益。  关键词:输电线路 运维 建设成本 费用 模型  输电线路施工、运维流程含有多样的费用。估测可得运维类的数据
期刊
摘 要:基建工程是高校发展中的必备的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发展更关系到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基建工程管理的现状以探析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有的研究资料以及自身的实践经验以提出强化我国高校基建工程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 基建项目 规范管理  一、我国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现状及问题  1.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基建工程类似于房地产工程,有着工程大、技术含量高、投入多、规模大、工
期刊
摘 要:建筑工程项目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在科学技术的辅助之下加速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所涉及的范围逐渐的加大,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本文对建设项目分包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设项目 分包问题 分析与解决  一、建设项目中出现的分包问题  1.建设项目分包过程中出现的总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的矛盾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
期刊
摘 要:采购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对采购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采购的工作效率,避免采购过程中的极大浪费,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实现工程项目的增值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了采购的特点和建筑业生产的基本特性,对工程项目的采购管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内涵;分析了建筑业采购对成本的影响;分析了赣州南埜建筑有限公司在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意见。
期刊
摘 要:隧道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及信息的不对称性, 在其施工过程中的不可预见因素较多。特别是长大隧道,地质情况很难在设计时明确,由于围岩岩性、地质构造以及水文地质条件与原设计地质情况出入较大等因素常引起设计变更。隧道工程变更普遍围绕开挖方式、围岩类别、支护衬砌方式等内容进行。根据隧道工程变更索赔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总结了长大隧道变更管理的方法和经验教训。  关键词:铁路长大隧道 围岩 变更  随着我
期刊
摘 要:对南京建筑施工用水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在工地测试、理论计算的基础上,通过工程案例调查分析,从激励和强制两个方面探讨促进施工节水措施的相关政策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 节水 对策  一、研究背景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欠缺的国家之一,根据《2014年国家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6%,但我国人均占有水量仅为1860 m3,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
期刊
摘 要:社会公德意识是指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自觉意识,是在社会文明和人性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文章通过分析社会公德意识的特点,即稳定性和继承性、实践性、时代性,阐释了良好社会公德意识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社会公德意识 特点 表现  社会公德也就是社会方面的公共道德,指的是社会中的所有人员为了保障社会与公共生活的关系,对社会整体的道德秩序进行调整,一定要严格遵守的道德标准。其作为公
期刊
摘 要:本篇文章针对高校基建工程的质量控制点及质量控制策略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合高校基建工程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方法以及笔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控制措施,其中包括控制招投标阶段、勘察设计阶段、现场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等等,以期能够为我国高校基建工程质量的提升带来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高校基建 工程质量 基建工程 控制策略  高校基建的工程質量管理工作具有着体系庞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