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语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shine1116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身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一直觉得语文课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借文章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从学习中受到思想启迪,从感悟中得到熏陶,养成健全人格。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认为教学中应该把握“渗透”二字,不应该把语文课上成空洞的政治教育课,不能牵强附会地硬搬硬套,而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潜移默化的间接的感化,会更自然,更利于学生接受。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古语说:“文以载道。”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和认知。就这点来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相对的优势。我们应该发挥这个优势,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在这里,我想就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谈谈个人的做法。
  一、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品德熏陶。新的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其中有情景交融的诗歌,诗意盎然的散文,引人人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作。这些文章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成分挖掘教材用的德育因素,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渗透工作的最佳结合点,让他们融为一体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在学习《为你自己高兴》一课,很多平时自卑的同学开始正视自己,发现自己身上原来拥有那么多值得高兴的因素,开始“悦纳”自己;学习《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一课时,在分析大胡子教授与“我”的对话的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个人的人格尊严,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荡在他们心问。那一刻,学生的情感体验胜过我们以往的无数次的空洞理论说教。
  二、寻找适合时机,适当引导。每当学习那些饱含爱国激情的诗人的诗歌时,我都觉得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机,因此会加以引导,引起学生们的情感共鸣。比如,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读完最后一节后,我说:“请大家想一想,杜甫是在单纯
  地描写他自身的痛苦吗?”“不是的”(学生)“那么,杜甫为什么要写这一段?”“它是通过描写他自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和时代的苦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者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值得我们学习。”(学生)我抓住时机:“我们经常说的‘文如其人’意思就是有怎样的人品就有怎样的文品,只有高尚的人才能写出高尚的文,因此,希望大家要做像杜甫这样人格高尚的人,老师期待有
  一天也能看到大家写出的高尚的文章!”这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无丝毫的附会之感。
  三、寻找恰当方法矫正学生不健康心理。在上课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暴露学生心理弱点的时候。比如,在课堂上,经常遇到学生表现出来的胆怯,紧张,不敢在大家面前发言,有的学生说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针对这种现状,我采用了一种比较有效的矫正方法。每次上课时,都有三分钟说话训练。最初,有的同学不敢走到讲台前,这样的学生在我鼓励之下,走上讲台,但是憋得脸通红,却说不出一句话。我适当的表扬:“xx同学能克服紧张心
  理,走上讲台面对大家,这已经是不小的进步了。相信下次他会做得更好!”然后,课下我再给他提出;建议,提前想好要说的内容,可以打个草稿。这样心里有底,走上讲台就不会无话可说了。经过几次锻炼,学生们明显得克服了紧张,胆怯心理,很多人由最初的怕上讲
  台面对大家,到后来抢着上台说话。如果某一天我忘了这个环节,他们都会提醒我:“老师,今天我们还没说话呢。”在“说”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成功地克服了胆怯,紧张心理。有的时候,在学生的作文中,发现一些“灰色”的思想。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在评语中侧重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时写的评语,超过了他的作文字数。在下次批阅作文的时候,会发现他在上次的作文后边又写了一些话,我就在后边再补批。这样不断的交流,沟通,最后达到彻底矫正他不健康心理的目的。学生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于是我再推而广之,采用周记的方式,让他们写一写最想说的话,写写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困惑,他们的烦恼等等,每周批阅一下。每到发周记给他们的时候,看到他们想看到评语的目光,我都感到欣慰。
  这些就是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点做法,可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确实收到了一些成效。语文课堂应该是“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想教育”,让语文课堂更丰富,更生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寻找到自身的精神家园。
其他文献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世界粮农组织以及荷兰农业大学研究生基金会、荷兰世界粮食研究中心等于1983年11月21日—12月3日在荷兰瓦赫宁根举办了一期名为“农业产量模拟:天气、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并进行探究性阅读”。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它的容量之大,内容之广,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若适时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大大缩短了
语文新课程实施后,“新课标”已不再是个新名词,它的到来对语文教学的冲击与影响却是与日俱增。身为一线教师,总是在处理有限的教学用时与丰富的教学内容的矛盾中徘徊,如何扩展教学广度、深度达到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更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提出的主问题阅读教学手段为教学思路提出了一个新方向。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告诉我们“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
从古至今的考试中,都离不开作文的影子。而现在的小学生看到作文就头疼,他们不愿意写,也没东西可写,所以一提到写作文就害怕。如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就要从培养孩子们的写作信心
幼儿艺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创造性地表现美的教育,而其中美术活动更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良好途径。教师要采用有趣的形式新奇特别的材料,调动幼儿的兴趣,充分引发幼儿全身心地自
重金属的污染与防治,是当前环境研究中一个重点课题。尤其是镉的污染,已经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据近年调查,广州市郊污灌和施用污泥的地区,土壤镉的污染很突出。本文仅就调
通过对伍芳辉老师的视频讲座的学习,更加深了我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性的理解,针对学生差异性,教学必须进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要求我们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各方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学课时逐渐减少,而教学内容却相对较多,课堂上进行计算演练的时间越来越少,计算教学开展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如何有效地开展计算教学,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师不断探讨
自从孟德尔提出显性概念之后,学术界很快就发现F_1的表现有各种不同程度的显性;从无显性、部分显性、完全显性、乃至超显性,可以区分为许多不同等级,或成连续的变异。这样就
摘要:幼儿教育是时下年轻父母最关心的话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幼儿的发展,有着意想不到的收获。本文结合心理学的一些概念,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二者的关系,指出心理学在幼儿的成长中无处不在,同时,正确地应用心理学知识,能够帮助家长在育儿的道路上,运用更为恰当和科学的方法,使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幼儿成长 心理学 感觉 知觉 记忆    家有小儿,结合着普通心理学,对于小儿的心理发展,有一些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