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师作曲专业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来源 :当代音乐(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e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培养高师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是目前研究生教育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虽然,在许多学科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然而,高师音乐各专业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特别是作曲专业,针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几乎没有。作曲专业硕士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应体现在理论综合能力和技术综合能力这两个大的方面。学生们的理论综合能力,就目前情况相对技术综合能力更显薄弱。特别是思辨能力的不足是理论综合能力不足的基础障碍。所以,理论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本专业人才培养中似乎已呈现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认真研究如何提高本专业人才的综合理论能力和综合技术能力已成教师的当务之急。本文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入手,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对如何培养高师作曲硕士生的专业理论综合能力和专业技术综合能力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讨,并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作曲硕士;思辨能力;理论研究;专业技术问题;综合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J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5)08-0046-08
  如何培养高师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是目前研究生教育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虽然在许多学科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然而,高师音乐各专业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特别是作曲专业,针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几乎没有。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笔者认为:长期以来,一方面,作曲在音乐学领域内被公认为一种技术性极强的学科,无论本科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学生很难扎实地掌握作曲基础四大件,因而基础技能和创作实践被认为是第一性的。所以,实践被教师们一再强调,客观上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理论水平的培养;另一方面,作曲专业通常被人们称为“作曲技术理论”, 从这个角度而言,作曲学科更具应用学科的意义,专业教师们更多的研究是作曲或技术理论,因而缺乏对学生们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
  这个问题在专业音乐院校可能更为突出,因为专业音乐院校作曲系的毕业生长期以来必须是用作品音乐会的形式来完成学业,而不是专业论文。
  反之,许多高师院校作曲专业的学生却仅要求完成学位论文而并没有要求必须有作品音乐会。
  面对这两种顾此失彼的情况,无形中对高师作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教师面对各种情况的学生,应该努力寻求更高的目标和教学方法,培养出既有相当创作能力也有较好综合理论水平的“理论与实践高度协同的优秀人才”。
  那么,高师作曲专业硕士生在进校时一般具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专业基础知识覆盖面较广,综合文化知识及外语等基础较好。第二,学习刻苦努力,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及融会贯通的能力。第三,作曲实践不够,作曲四大件的基本功较差。第四,对作曲领域的技术理论、观念方法等尚缺乏系统的学习。第五,对专业理论研究缺乏认知的深度和研究的方法。之所以高师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是这样一种情况,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这些学生大都来自于师范院校(非专业音乐学院)理论作曲主修性质的本科生,也有来自于钢琴、器乐等其他专业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转向”者,甚至还有来自其他专业的“推免生”等。
  教师面对这个特殊群体,一方面必须要考虑本专业的特点,有大量的技术技能需要传授,学生有许多的专业技能必须补课,一方面必须提高学生的理论研究水平,以完成学位论文。所以,教师必须思考:该怎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有用的合格人才?怎样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用什么观念、什么方法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如何处理好提高专业综合能力与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关系。
  笔者认为:高师作曲专业硕士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应落实到综合理论能力和综合技术能力这两个大的研究范畴。本文针对这一观点,结合若干教学实践,力图从两个大的方面来阐述高师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一些观念和方法,并期望将如何培养高师作曲专业硕士生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综合能力所涉及到的观念和方法,全面、清晰地揭示出来。
  一、现实的问题
  就部分学校而言,高师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终期目标是:学生既可以从事作曲技术理论的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也能从事具体的音乐创作;既有较全面的理论知识水平,也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研究和实践能力。检验学生是否合格的标准是:学生的毕业答辩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专业论文的答辩,二是具体作品(或作品音乐会)。由于有这两方面的构架要求,这就为培养学生规定了一个理论必须联系实际的明确要求,避免了单一追求作品创作或单纯进行空泛的理论研究的弊端。同时,在大纲上做出以上明确的规定,为培养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有用人才奠定了基础。
  面对这样一个培养目标,作为教师必须思考从哪些方面入手,哪些方法才能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全方位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学生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们认为,由于大多数的硕士研究生是由本科生考入甚至直接推免,所以他们的学习方法更具有本科生意义,更倾向于惯性的被动学习,甚至是为了迎合教师的个人喜好而努力地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这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和不良的学习方法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专业学习中“主动性能力”的培养。
  (二)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较为欠缺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本科生教育始终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本科教师一般不给学生布置有关专业问题的小论文,因而导致学生对专业问题缺乏相应的理性思考,缺乏分析、梳理和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在文字表达上也时常出现观点模糊,表达不清楚等问题,最终体现在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时困难重重、逻辑不清、表达不正确、甚至词不达意等各种不良现象的发生。
  学生们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匮乏是本科教学中存在的一种严重不足,在研究生阶段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将成为教师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三)缺乏创作实践,对作曲的观念、技术等认识较浅
  由于本科阶段的创作实践不够,学生对创作的观念、创作的技法及其相互关系认识模糊不清,既存在把作曲作为消遣娱乐并以创作流行歌曲为主要形式的荒唐认识,也存在把作曲认为是深不可测、需要高智商的特殊人才才能学好的专业,从而产生畏难、厌学的现象。
  除这两种极端的错误认识外,还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学生们一时很难理解音乐创作中的立意、构思、选材与技法之间的关系。这种观念的不清晰导致学生很难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作曲,同时,这个观念的不清晰为教师提出了培养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作曲?作曲该怎样立意?艺术构思与技术构思的关系?作曲的观念究竟包含了哪些内容?怎样分类这些观念?技术手段包括哪些、怎样分类?技术手段如何为作曲观念服务等等。
  二、专业理论水平综合能力培养的途径和具体方法研讨
  学生的理论水平通常与技术水平不一定成正比,并且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此外,还常常狭隘地将理论研究理解为枯燥乏味的空谈而不愿意为此做出努力。为此,教师务必努力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理论水平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一) 思辨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是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作为教师而言,应事事处处着手来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思辨能力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动脑筋”和“钻研精神”。由于一般学生这种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在研究生阶段时,这种能力的不足便自然而然地上升为一切问题的主要矛盾。
  思辨能力主要包括主观思辨能力和客观分析能力两个重要方面。作为教师,应在学生一进校时就开始有针对性地设计和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辨。其中,主观思辨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们的自我分析能力,而客观对象分析则是培养学生们对客观事物全面认识、综合分析,最后做出客观的判断的一种能力。总体而言,可以概括为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1主观思辨能力与相关问题的设计
  学生从本科阶段进入研究生阶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而这两个不同阶段的重要区别应归纳为学习方法的不同;而不同的学习方法又主要反映在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这两个方面。因此,作为教师,在针对研究生一年级教学一开始的时候,便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教育或讨论,而学习方法的讨论又要依托于思辨能力的培养及思辨问题的设计。
  主观思辨能力培养的前提是教师应与学生认真交朋友,努力听取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个性及心理特征。课堂教学不再是“传授式”而应以“交流式”为主,在此基础上,努力观察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和一般优缺点,最终选择性地进入一些主观思辨问题的研讨。
  主观思辨能力应看着学生终身的学术财富。作为教师怎样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年龄来开发和培养这种能力尤为重要。
  主观思辨能力由于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因此,既会因学生们不同的专业程度、文化程度、思维方式及个性差异等而有所不同,也会因主观思辨能力的不同而产生千奇百怪的想法和差异。作为教师,一方面要从不同的学生中找到不同的主观思辨差异,一方面应认真设计若干主观思辨问题。
  例如,可以设计诸如以下一些主观思辨问题:
  ①我怎样对自己进行全面的“专业功底”程度分析?
  ②我是否对专业学习充满自信?原因是什么?
  ③我的专业强项与专业弱项是哪些?我该怎么办?
  ④我的专业兴趣点究竟在哪里?我该如何抓住这些兴趣点并始终贯穿于专业学习之中?
  ⑤对专业学习方法如何进行自我评价与自我规划?
  ⑥我该怎样去学习一种全新的东西?我该怎样用已有知识去获取未知知识?
  ⑦我该怎样对专业问题进行各种分类?我会分类梳理问题吗?
  ⑧在专业领域里,我发现了什么新东西?它有什么实际价值?
  ⑨我该如何在兴趣点与专业学习中找到结合点?
  我是否对专业学习充满一种强烈的兴趣并为此兴奋?
  我该怎样解决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关问题?
  我该怎样评价一个人、一件事?
  类似以上这些问题是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必须面对而平时很可能不会主动思考的问题。如果通过教师对该问题的提出,并引导学生进入专题性思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主观思辨能力。对学生而言,由于通过对“我”的自我剖析与分析,对自己目前情况进行全方位定位与总结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看到自己的不足,最重要的是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培养自我分析的习惯,从而提高自己的主观思辨能力。
  对教师而言,学生的这种习惯的培养应在进校一开始就要贯穿始终,教师应主动设计相关问题,并要求学生对每一个小问题以日记、心得笔记的方式记录下来,以便积累问题、锻炼思维、锻炼文笔,然后进行交流和研讨;重点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对问题的主观思辨进行点评或分析,努力发现学生在主观思辨方面的闪光之处并予以及时的肯定,从而鼓励和增强学生们主观思辨的积极性。发现的问题应予以细致的分析和讲解,一般情况下不要做出轻易的否定评价,只有在平易近人的公平对话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才能真正地、循序渐进地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主观思辨能力。
  2客观对象分析与相关问题的设计
  客观对象分析是教师指导学生、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客观对象分析是人们随时随地都会遇到的一个常见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对有些学生分析问题和表达问题的能力感到高兴,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对学生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深感忧虑和不满。尤其是对客观对象的分析,时常反映出学生们对问题分析能力的不足。他们对客观问题的看法常流于表面或难以全面深入,甚至由于偏激而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   为什么较多的同学不能对问题或现象进行正确客观的分析?这其中除了因本科阶段的被动式学习的弊端以及因年龄和认知实践不足之外,我们教师是否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是否对学生在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上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是否把这种能力作为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予以贯穿?我们是否人为地为他们设计了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分析并予以点评?
  为此,我们同样可以设计出诸如以下一些问题:
  ①技术与音乐表现的关系分析;
  ②某作品的音响效果及技术细节中的得与失;
  ③技术理论与技术实践的对立统一问题;
  ④对某件事或某个作品、某个名称的新意分析;
  问题的大小、深浅以及问题的外围辐射等都可以由教师掌握,对客观对象分析的能力培养完全可以超越本专业知识范畴,例如:
  ⑤对某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分析及其评价;
  ⑥对现实社会中某种人或某种事的分析及其评价;
  ⑦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共性及个性差异分析;
  ⑧举例论证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及其思考。
  客观对象分析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看法所具有的独特性、个性眼光以及分析问题时的辨证思维模式,而辨证思维的模式将成为客观对象分析的重中之重。
  客观对象分析要求学生学会怎样才是客观地看待问题或事物,事物的多元性以及事物的辨证关系,这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弄清事物的原委,从而进入事物或现象的外围、核心及其问题的辐射。
  客观对象分析的相关问题可以由教师由浅入深地设计,也应由教师设计逐步过渡到学生自拟,从而慢慢培养学生们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此外,客观对象分析最好以小论文的形式予以平时积累,原则上每月一次,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对其进行评价和汇报,然后由教师点评和指正。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逐渐增强自己的思辨能力。
  (二)理论研究
  研究生的理论研究是学习阶段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但是我们仔细分析这许多年以来全国高师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生所撰写的学位论文时,发现真正具有理论研究意义的好论文不是太多,这既反映了学生在选题时的一些局限性,也反映了学生在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还有待加强。但是,从更深层次来看待,我们不得不反思的是教师本身: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思辨能力培养过程怎么能够做出高水平的理论研究?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不从细节和小问题入手哪里会驾驭得住有较高要求的学位论文?
  为此。笔者提出:第一,研究生的理论研究必须是有一定的前提,这个前提就是思辨能力的培养。而思辨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事做起。所谓理论研究,必须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的方法,一是问题本身的研究。而研究的方法归根结底是一种由思维方法、认知程度、逻辑关系、文字表达等共同组成的思辨能力。这是主要矛盾,然后才是问题本身的研究。然而,学生理论研究的突出问题反映在研究方法(思维方法)的不清晰,因此,极大地影响了问题本身的研究。
  第二,理论研究必须以小问题入手。所谓小问题入手就是教师培养学生理论研究能力的具体立足点和切入点。理论研究的本质是将问题理性化、理论化,与问题的大小无因果关系。但是,如果选用较小的问题,学生就相对容易思考和梳理其中的主次关系、逻辑关系,最终逐渐培养出一种驾御理论问题的能力。
  第三,理论研究必须在研究生一年级就全面展开。一年级的黄金时段常被我们教师用来对专业知识的全面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这是我们教师常常会不自觉进入的一个误区。一年级是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理论研究的能力培养,与其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的培养。理论研究不能等待以后以某个专门的课题才开始进行专门的研究,而是应贯穿于平时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在两年以后愉快地进行学位论文的理论研究。
  第四,理论研究能力与专业知识水平高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两者既可相互独立也可相互促进,理论研究能力不能替代专业知识水平,专业知识水平也不能转化成理论研究能力。所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应同时并进。
  作为教师,我们应考虑的问题是:学生的理论研究是我们日常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它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也是一种习惯的培养,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中无时不刻不包括理论研究。
  围绕理论研究的方法和内容很多,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一些小的问题入手来引导和培养学生们的理论研究方法,例如:
  ①各种心得、各种疑问的提出与总结;
  ②学习方法与思辨方法的研讨;
  ③问题的核心;
  ④问题的大小;
  ⑤问题的证明;
  ⑥问题的推衍;
  ⑦问题的相关性与不同类型的归类;
  ⑧问题的探寻与问题的辐射;
  ⑨问题的微观与宏观及其相互关系。
  类似以上题目可大可小,也可以据实际情况而具体拟定某个题目。但这些问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论文或课题研究,而是以理论研究的方式方法训练为目的,其根本是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只有通过这个过程的培养,学生们才有可能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在毕业时才能够完成较具质量的学位论文。
  (三)问题研讨
  前面探讨的思辨能力的培养和理论研究都必须要落实在问题研讨这个实践环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研讨就成为一切的重中之重。问题研讨可以是一对一进行,也可以是集体研讨,方式方法可以根据对象而定。但为了有效地展开问题研讨,教师必须注意以下一些细节,并成为问题研讨的主持者。
  第一,与教师平等对话。要真正讨论问题或者让学生说出心里的看法和认识必须以师生情感为前提。所以教师应从各个方面关心学生,随时进行师生情感交流,真正取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愿意与教师交流思想。   第二,教师应对学生明确问题研讨的题目,并以课后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完成。学生可以以心得、笔记、短文章等任何形式对问题进行前期思考,待上课时交流。
  第三,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题目或针对某些问题由学生研讨,最后予以点评。应特别注意点评时的一些关键问题的指出,例如学生独特的眼光和观念的肯定;问题性质的界定以及问题的逻辑关系等。
  第四,教师应努力设计专题辐射后的相关问题的师生研讨。问题的辐射是培养学生开拓思路、发现问题以寻求更广泛问题的重要环节。
  第五,教师应注意问题的专题性。所谓专题性就是问题无须过大、过宽,同时最终应有一个相对的结论。
  所谓问题的研讨其根本是将学生的主观思辨能力和客观分析能力以及理论研究、问题思考等各方面内容统一起来,并以问题研讨这个实践为载体,逐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自学与治学
  自学与治学是研究生能力培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长期以来,本科教育的悲哀在于:学生的学习普遍处于一种被动、接受式的。这种状况是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主要原因。这种状况的形成下可追溯到基础教育,上可追溯到研究生教育。归根结底责任在教师:我们讲得太多,让学生思考得太少。我们缺乏一种教育观念,即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或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学能力既是一种融会贯通能力,也是通过已有知识去获取未知知识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和观念的树立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要求息息相关。这首先要求教师应将问题的性质、归类、大小等要素梳理清楚,然而,在讲授时并不全盘托出,应要求学生寻求相关问题、深究相关问题,并扩大到外围周边,以整体的眼光看待局部问题。
  其次,就知识点而言也不是每个细节无微不至。应培养学生自我融会贯通、将知识的理论实践化,或者从实践中提升出相关理论与已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对接。
  再次,自学方法的培养始终应贯彻于教学之中。例如,可以给学生规划一个可以想象的短期目标(目的)或结论,让学生围绕这个目标或目的自己去进行工作流程或实践过程的思考和设计。当然,这种想象的短期目标也可以师生共同拟订。再例如,可以让学生读一些没有读过的专业书籍,终期目标是:提纲式的总结该书的观点、内容、价值、新意等。
  这些自学能力的培养随处可以进行,既可体现在各学科的专业知识中,也可体现在学习研究别人的作品和自我的创作意识之中。所以,就教师而言,耐心、细致、严谨虽然有其非常积极的一面;但是,理性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明确地提出目的要求、循序渐进地善于引导才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事实上,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在培养学生的一种思想方法和行为习惯。
  与自学相关的是治学。研究生在获得自学经验并取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以后,应继续培养学生的治学态度。这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这需要教师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来感召和教益学生。很难想象:一个浮躁于身、成天为名利而忙碌,甚至投机取巧的教师能培养出治学严谨的学生。
  自学与治学是研究生学习生涯中的两个不同层次的阶段。必须首先培养出学生的自学能力才有可能培养出学生的治学精神。笔者认为:我们在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问题上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此问题认识不足。所以,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反思。
  以上,我们通过四个方面研讨了作曲研究生理论水平综合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但是作曲专业最为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同步进行。理论水平不能替代实践能力,理性认识也无法替代感性认识。所以,要解决学生的能力培养,务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后面,我们着重研讨在作曲实践方面的技术综合能力培养中的相关问题。
  三、专业技术水平综合能力培养的途径和具体方法研讨
  前面谈到,高师作曲专业的研究生由于大多基础较差,作曲基本功及作曲实践不够,所以普遍存在较多的技术问题。现在,要解决这些技术问题给教师的第一难题是:把这些技术漏洞作为单独的学科知识来逐一补上还是把这些技术漏洞统一看着专业基础能力不够来加以解决?
  笔者认为:作为前者既没有这样的时间,也不够现实。显然,我们应把问题归入后者。教师应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梳理其专业能力不足的具体方面,并针对性、指导性地提出一些解决问题(能力)的办法和措施,然后,交由学生自己通过自学的办法去填补不足。
  提升作曲专业技术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大的方面:
  第一,传统作曲学科的技术弥补、重温和升华。
  第二,对已有经典作品进行全方位分析、学习、消化、借鉴。
  第三,自我创作中的立意构思及其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下面,我们针对以上三个方面问题展开研讨。
  (一)传统作曲学科的技术弥补、回炉和升华
  这个方面的重点是将传统作曲学科中的某些技术环节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分解、回炉,并通过一定的创作实践进行技术上的学习、重温和升华,它主要涉及以下一些方面:
  1旋律创作
  首先,旋律创作包括传统大小调及中国民族调式的组织。调式组织是作曲专业的基本功。无需讳言,有许多同学在调式组织这个环节上明显存在漏洞。通过强调这个环节可以给予一定的弥补。即使调式组织完全无问题的同学,通过这样的环节训练亦可达到升华调式观,甚至逐步进入自创调式的领域。
  其次,强调旋律创作的另一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在旋律创作中追求特色与新意的意识,即在较好掌握调式组织的前提下如何冲破调式的束缚,通过各种手段使旋律组织出现一些情理之中而意料之外的效果,从而树立起音乐创作的创新从旋律创作开始的观念,全面提升音乐创作观念和创作实践中的新意追求。
  再次,强调旋律创作的更深层次意义还在于:培养学生旋律意义的拓展观念。所谓旋律意义的拓展是指:旋律表现形式的拓展、旋律组织方式的拓展、旋律概念的拓展等。例如:旋律概念在学生的心中常只有一些传统的固定的模式,比如音高、调式、节奏、节拍、线条等,旋律的表现内容也常常简单地定位于情绪情感及相关音乐形象。旋律意义的拓展将使学生对旋律有更新更高层次的认识,即:旋律是音乐特定语言的形式之一,它除了塑造音乐形象、表达情绪情感之外,还包括表现情、景、物、事件、心理等,表现的方法既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其表现方式既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整体的,既可以用传统的乐音来表现,也可以用其他因素或非乐音来表现等等。   旋律组织的技术手段升华可以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a) 传统调式的旋律组织; b)突破传统调式束缚的旋律组织; c) 自创调式的旋律组织 ;d) 无调式的旋律组织; e) 非乐音材料的旋律组织。
  此外,旋律的组织还包括单声与多声、特色的凸显等专项问题。总之,通过这些问题的再学习和升华,使学生全面深入地重新认识旋律。
  2和声应用
  本科生进入研究生后有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就是和声的应用不尽人意。教师头痛的是:学生的和声学分数不错,但仍然不会应用,明显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针对和声应用能力不足这一具体问题,教师同样应以回炉的方式予以再次指导,其中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a)和声风格问题:将古典时期、浪漫派时期、近现代时期以及中国民族和声相关问题以历史时期为线索予以风格划分,让学生建立和强化时期与风格关系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对传统和声予以一定的总结,并继续深入到近现代和声及中国民族和声问题。
  b)和声运动方式问题:和声的运动方式对学生而言常常显得陌生而无所适从。其原因应深究到本科学习阶段时教师一般不从创作的角度谈和声与节奏——和声运动方式,因而造成学生在创作时缺乏驾驭和声运动方式的能力(钢琴小品可能稍好)。这些所谓运动方式包括:柱式的和弦运动、分解的和弦运动、节奏的和弦运动、相对静止的背景式和弦、综合性的和弦运动方式等。
  此外,应用和声还包括和弦的选择、多层次和声的运动、和声风格的融合与分离、音响和声的运动——即音块的构建及运动等等。这些问题均应提到学习的日程之中。
  总之,应用和声的实践能力在研究生中普遍欠缺,我们可以通过以上一些方面的回炉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梳理概念,升华和声理论与实践的关联,通过概念的重塑并逐步应用于实践,从而全面提升应用和声的能力。
  3节奏应用
  节奏应用也是在学生创作实践中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究其原因亦可追溯到本科阶段对节奏理论问题的认识很少,甚至基本停留在一般乐理意义上的理解。对节奏在音乐作品中的独特魅力、节奏的表现功能、节奏的动力因素等相关问题几乎没有理性认识。为此,必须给予学生在这个方面技术能力的培养,方法是以专题性、针对性问题和作品分析、理性指导与创作实践、探索性应用等手段让学生进行实践,以逐步建立起音乐创作中节奏应用的概念,并逐步增强这方面能力。
  节奏应用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a)节奏的基本原理:深入、细致地了解节奏的含义、外延、自然规律及人为组织手段。研究常被人们忽略的节奏基本理论。
  b)节奏的动力:深入分析、体验、总结节奏动力形成的要素,研究节奏动力组成的方法,例如强弱运动、弱强运动、疏密运动、规则与不规则运动、动力的形成与瓦解、动力的增强、动力的变异等等。
  c)现代打击乐器及其节奏表现:现代打击乐器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节奏运动方式也是五彩缤纷,学习和了解现代打击乐器及其节奏运动方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节奏表现力的认识,更可以深入到节奏的运动、节奏的层次、节奏的风格等各类相关问题之中。
  此外,节奏应用还包括复节奏的表现功能、特色,多层织体的设计与应用以及直接以节奏为特色进行音乐创作等若干问题。
  总之,节奏应用既是一些技术方法,更是一种观念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在教学过程和创作指导实践中不断反复强调,予以一定的引导和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这种技术能力。
  4配器应用
  配器应用也是应重点回炉的内容之一。不过,针对高师作曲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以小型作品的配器入手,在配器实践中不断贯彻和强调配器的基本原理,以逐步提高学生的配器实践能力。
  所谓基本原理是指无论什么乐队形式或编制均会涉及到的一些共性问题。例如:音色、音区、音量的对比与融合;和声的运动形态与织体;声部的进行;浓淡厚薄布局;声部层次的设计等。将这些问题概念梳理清楚之后,再结合具体的乐队形式和乐器法或许学生对配器的基本原理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本科阶段普遍学习过管弦乐队编配,但由于受乐器法和创作实践的局限对配器的理解本身并不深入,一旦涉及到民族管弦乐队或电子乐队甚至混合乐队时便不知所措。为此,教师应暂时放弃乐器法而进入基本原理的整体概述或指导学生建立起配器的一些整体实用概念,至于各种乐器法可以看作是配器基本原理的附属问题,留待学生据不同乐队编制时再进行必要的自修或重温。
  在配器的具体实践中可以以主调音乐为主进行实践,其内容包括:整体方案的设计、乐队乐器的定位、声部及层次的思考、和声与织体的设计、结构与浓淡布局、高潮的设置、配器新意的定位等等。
  此外,如果是学电子音乐作曲的同学,务必让其学习和了解传统配器与电子音乐配器在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上的诸多不同。
  (二)音乐作品中的技术手段分析
  高师作曲研究生都具有一定的曲式与作品分析能力。但是,由于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这门课程的传统定位是针对本科生而设定,所以,学生们更多的只是局部地掌握了作品分析中的曲式结构与和声分析这两个部分,至于从创作的角度对作品的技术构成因素却很少进行分析,从而导致在作品创作时不知道该怎样立意,怎样解决艺术构思与技术手段的关系。也很难体会到作品中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相互关系。
  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对作品的分析,特别作曲专业的学生,更应该从音乐作品的技术细节去分析。这是一个新的学习内容。同时,这既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所以,作为教师务必引导学生进入这一学习内容之中,努力帮助和督促学生建立起这样一种自我分析、鉴别能力,以不断补充自身的作曲技术营养,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作曲技术手段分析总体而言可以分为整体分析和局部分析两个方面。通过整体与局部的认识,建立起音乐创作技术手段的宏观与微观的内在逻辑关系。   首先,整体分析包括:作品时代与风格分析、作品的总体构思与立意分析、作品的新意与特色分析、音乐的结构与层次分析、音乐发展逻辑分析等等。
  其次,局部分析包括:旋律语言分析、和声语言分析、浓淡布局分析、音乐进行中的对比与分化分析、局部配器技法分析等等。
  虽然无论整体与局部需进行分析的内容难以罗列,但学生们可以从以上这些方面寻求到无限的作品分析视角,从这些视角进入作品,让自己的观察、体验与作品的音响效果和乐谱结合起来,慢慢便会逐渐学会什么是真正的作品分析,驾驭作品分析的能力和主动分析作品的积极性会空前提高,从而间接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
  (三)音乐创作时作品的选题与立意构思
  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学生最难理解的就是作品的选题与构思。他们自己选题时常感到茫然,而且较严重的问题是当选定某一题材后不知怎样构思,即使构思出来后既明显感到缺乏严谨的逻辑关系和艺术表现的定位,也缺乏一定的深度和立意。因此,有时流于形式,有时流于肤浅,有时甚至出现词不达意的不良情况。
  鉴于此,在学生创作选材的过程中,教师应予以较多的辅导和提示,并做出一些具体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把音乐创作中各种各样的选材分成若干种类型,教师最好对每种类型列举出一些假设的乐曲名称,然后,再对其创作构思和立意设计进行具体的示范分析。通过对这些并没有进行创作的假设曲名以及假设的创作构思分析与学生们一起研讨,逐步达到让学生们真正理解选题、立意与创作方法(含步骤)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的目的。
  下面,我们通过三种类型的曲目设计对引导学生的创作选材及其创作构思进行具体研讨。
  第一大类:“场景性”名称音乐作品的创作构思。
  首先,这类作品从名称上直接地反映出该作品应反映的内容。这类作品的名称能使人产生强烈的画面感,通过引导学生们对画面感的追求,最后以特定的音乐手段来表达这些画面感。
  其次,这些画面感需要一些对比因素以构成音乐的对比材料。这种对比材料需要与学生一起研究分析,努力寻找或人为设计。在这个问题上,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材意识”,以及材料对比或交织在音乐发展中的重要性这一创作观念。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作品立意。场景性音乐从手段上可以说是刻画了某种场景,但这种场景要表达曲作者的什么观念?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作品创作的主要意义。虽然场景性描绘有时有些模糊甚至抽象,从声音效果中难以寻求作者的立意倾向。但无论如何,曲作者必须对场景性描绘中的寓意有着毫无含糊的认识和表达。在这个问题上,曲作者既可以为欣赏者对音响聆听后留下进一步的遐想或思索空间,也可以通过音响的设计直接表达出作者的寓意或观点。
  例如,我们为学生准备以下一些假设的“场景性”音乐作品的曲目名称:《日出印象》、《黄昏即景》、《市景》、《车流》、《喧嚣的尘埃》、《迁徙》、《历史的瞬间——为纪念汶川大地震死难同胞而作》等等。这些曲目共同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场景意义因而具有一定的画面感因素。所以,学生们可以围绕这类曲名展开自己的想象——既可以在曲名上做出更多更好的想象,也可以在作品构思的技术细节上做出自己的安排和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学生可以理解什么是“场景性”音乐作品了,但要抓住怎样创作这类音乐作品的步骤、逻辑和方法却仍然模糊不清,特别是对作品创作的立意和构思不知怎样入手。这时,教师需要具体指导示范,以真正培养学生在音乐作品创作前的艺术构思和技术构思的能力。
  下面,我们以《喧嚣的尘埃》为例进行创作前的立意构思分析:
  ①尘埃的认定:首先,尘埃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漂浮、流动的特征。尘埃使人联想到不良空气甚至病菌的传播,所以它具有一定的贬义。其次,尘埃在一定的作用下可浮也可沉:尘埃落定寓意这空气清新,万物平静;尘埃泛起则寓意危险与灾难。
  ②立意: 当今社会,人们普遍浮躁,犹如尘埃。这种普遍的浮躁心理将会使社会空气或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极大地破坏,最终可能导致我们自身的毁灭。因此,通过这一艺术构思来唤醒人们对当今社会的环境、现象以及人们心态的反思。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这一残酷的现实问题的忧患意识。
  ③通过以上立意,我们甚至可以对创作的技术手段做出以下假设的推论——这是一部较具现代意识、现代技术手段和现代音响效果的电子音乐作品(当然,也可以是非电子音乐作品),在这个作品的音响构成中,既可包括微小的音乐元素,也可以包括宏大的音乐元素。对比、发展的材料容易找到,高潮点易突出,作品音响的丰富性等亦可得到较好地体现。
  通过以上教师的分析,学生大致可以感受到什么是“场景性”音乐作品,并理解场景性音乐作品的创作应该怎样去构思。这时,教师再布置此类作品的创作实践,先让学生写出创作构思方案和作曲技术方案,通过讨论,确立方案,再进行创作。
  第二大类:“哲理性”名称音乐作品的创作构思。
  哲理性的名称常使学生们难以理解。这一问题反映了学生们的认知能力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所以,与其说是让学生们学习这种音乐作品的创作,不如说是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认知方法。
  “哲理性”的名称有时是无标题的,有时,名称的理解空间极大。近现代许多艺术家的作品(音乐及其他艺术领域)时常具有这一特点。正是由于“哲理性”名称的理解空间更大,因而时常使学生们感到困惑。具体表现是:理解片面、理解极端或是受虚无主义的影响而形成我行我素,不需要理解的一种创作心态。教师面对这一情况,有时甚至是感到有些无从入手的困惑。
  怎样在这类作品的创作中指导学生呢?我们认为:第一,问题可以讨论,教师的意见供学生参考;第二,选题可以由浅入深;第三,以学生的自我设计方案为主导,教师对各方面问题进行总体把握。为此,我们也可为学生也准备诸如以下的一些虚构的哲理性名称音乐作品,如:《?》、《!》、《即兴一》、《自画像》、《滴水》、《祸兮?福兮?》、《追忆》、《上、撞、放》、《无题》、《杂感》、《空……》等等。   以上这些题目对学生而言。有些较容易理解,有些则不好理解或完全不理解。将这些虚拟的题目交给学生并请写出创作方案后发现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角色意识、没有创作内动力,不知道为什么要写诸如《?》或《!》之类的作品,怎样写就更糊涂了。这既反映了学生们缺乏生活,缺乏创作构思的能力,也反映了学生对写“命题作文”的完全不适应。
  为此,我们以《自画像》这个题目开始对学生进行指导:
  (1)自我分析:a)对自我的个性、形象、心理特征等进行各方面的自我剖析;b) 对自我的优缺点进行自我分析;c) 对自我成长的路径进行阶段性分析。
  (2)音乐材料与自我挂钩: 例如:旋律因素与自我形象的关系;和声语言与自我形象的关系;音乐结构布局与自我成长的关系等。
  (3)材料对比与自我关系:a) 个人优缺点对比与音乐材料对比关系;b) 个人生活经历中顺境与逆境与音乐发展与展开的关系,c) 个人理想、信念、展望与音乐发展高潮的关系等等。
  通过以上对学生《自画像》的艺术构思分析,学生们增强了信心和创作激情,对“哲理性”曲目名称该如何认识分析以及如何同音乐创作技术手段进行挂靠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给学生们以其他哲理性曲目名称,让学生们自己去写创作构思方案就可能获得出乎预料的好的效果。一个典型的事例就是:让学生写《?》的创作构思方案,学生在这个题目方案的一开始就明确指出——问什么?——问天!问地!!问人!!!
  第三大类:“技术性”名称音乐作品的创作构思。
  如果说以上两大类难点在于立意与构思以及构思后的技术安排,那么,这类名称音乐作品的创作难点就在于对某种特定作曲技术手段的实际运用。
  这些所谓技术性名称的作品由于名称的具体指向性极强,一般情况下,学生通过曲名大致可以体会到技术要求的关键环节。但是,如何将这些技术手段合理地、有针对性地或典型地使用,则为学生们留下极大的创作思维空间。学生们常为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着迷,也为其困惑。作为教师,应努力把握学生在技术组织与艺术组织之间的有机联系,切不能为技术而技术,完全忽略作品的可听性、逻辑以及各种手段的有机组合。
  我们同样可以为学生设计诸如以下一些虚拟的“技术性”名称的音乐作品,并重点让学生理解曲名与技术的关系。例如:
  (1)《为……音色而作》:这类作品强调特殊乐器、特定音色在作品中的主要作用。既可以是单一音色,也可以是多种音色。主要是培养学生开拓特定音色并组织特定音色所形成的特定风格的音乐作品。
  (2)《中西旋律的交织》:用典型的、独立的、不同音乐形象的中国五声性调式与传统西欧大小调的交织;从纵、横两和方面去寻求技术上的结合点,同时,让这两种不同风格的旋律各自独立又相互交融。
  (3)《木管的波浪》:对传统木管乐器组合运用,并以各种波浪式的追逐为其主要特色。
  (4)《和声中诞生的旋律》:从传统和声中生发传统旋律,从现代和声中生发现代旋律,从民族和声中生发民族音调旋律,并将两者相互交织运动,以明确体现旋律与和声的关系。
  以上这类似的技术手段可以理解为比较基础或比较传统的,因此,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到更宽、更深的领域。比如:
  (5)《传统五声调式与十二音》:十二音序列与传统五声调式的各种组合。
  (6)《远与近》(电子音乐):通过音频的后期制作和处理,体现各种声音流动中的远近关系和特定效果。
  (7)《点与线》:例如二胡与琵琶、长笛与古筝、大提琴与钢片琴、竖琴与女高音等,主要体现声音的点性和线性的关系。
  (8)《多层复节奏》:主要体现多层独立节奏运动中的各种单项动力和组合动力,特别关注的是作为复节奏的各种动力现象。作品的形式既可是乐队的也可以是纯打击乐的。
  (9)《素材的变迁》(电子音乐):以某种声音素材作为母素材,然后对其进行若干次的变形处理(重点强调声音素材的渐变),以形成新的声音素材而运用于作品之中。通过这类作品的创作,使学生明白:声音素材或音色的变异是没有止境的,一切都可以为我所用,同时,必须建立声音需要对比和变化的观念。
  (10)《音块的组合》:以各类和声风格和相关手段构成音块,以和声的厚薄、紧张度以及乐器的音色等辅以节奏运动而构成明显的块状音乐,以明确体现声音的块状概念。
  技术性名称的内容极为宽泛,无法一一列举。教师可以以这种特定的创作方法去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让学生逐步地认识“技术性”名称音乐作品与音乐创作中的技术关系。
  结 语
  以上,笔者从四个方面研讨了如何培养、提高作曲硕士研究生专业理论综合能力;又从三个方面研讨了如何培养、提高其专业技术综合能力。另外,笔者认为:
  1之所以选择“综合能力培养”这个课题,是因为:目前高师作曲专业硕士生综合能力的欠缺早已出现令人担忧的严重状况,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师的要求出现极大的脱节,教师们面临理论水平和技术技能都迫切需要提高的学生时,由于培养时间有限,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或不知所措。
  2理论水平、技术水平的高低不是由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简单构成,而是由其综合能力决定的,这种综合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知识和技能、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的能力。其核心是思辨能力,它常常体现在对问题的性质、核心问题与一般问题、内部问题与外部问题的关系等一系列的逻辑甄别中。同时,思辨能力也反映出一种学习习惯,所以,需要教师对此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作为研究生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予以始终贯穿。
  3虽然各学科在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方面教师的作法会有所不同,但是作为教师,针对不同学生对象,精心设计一些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问题却很有必要,其目的是培养其综合认知能力。面对目前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在教与学这个对立统一体中,教师的观念和方法似乎已上升为主要矛盾。而这个观念和方法不再是系统的知识传授,而是上升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融会知识的方法,而所谓方法的本质就是综合能力的培养。
  4技术水平与理论水平的高低不仅限于专业基本功的扎实程度,而应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既体现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体现在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的思辨过程中,更体现在:用已有知识去获取未知知识等综合能力之中。
  笔者还认为,当今研究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综合能力的欠缺不仅反映在音乐学科,在其他艺术学科,甚至非艺术学科中都具有一定的共性,这就为我们教师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要求:我们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
  本文作者由于水平有限,有些问题仅为个人的思考和看法,或许存在一定的片面甚至错误,希望专家学者们批评指正。笔者呼吁: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反思: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出不了大师?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承担起什么样的责任?
  这或许是撰写本文的初衷。
  (责任编辑:邢晓萌)
其他文献
<正>~~
期刊
[摘要]音乐表演是音乐艺术境界最高的表现形式,其内在核心是表现音乐创作的灵魂、音乐创作的思想、音乐创作的魅力。声乐的舞台表演作为有“缺陷”的完美艺术,也正是如此也使得人们在不断追求中提升自己。心理情绪的“正常”发挥直接影响到声乐舞台表演。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的刺激中,积极调整心理情绪状态使其平稳“正常”,成为本文研究的重要目的。  [关键词]声乐表演,心理情绪;临场环境  中图分类号:J616
从Intel推出高端X38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在推出X48之时,也会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但是在中高端这个档次的主板又有谁能够独领风骚呢?从早期的P35到如今的P45无不都验证了Int
进入到21世纪之后,P4处理器的到来使得Intel的市场策略进入到了一个新纪元。因为从P4处理器开始,Intel已经不再频繁地推出全新命名的处理器,反而一再使用P4这个名称。也正是
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推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采取了大量政策和相关措施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并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通过对比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法国、日本及
近年来,一些综合性大学先后创办艺术类专业,并且有不断扩招之趋势。由于艺术生群体有其专业学习的特殊性,加上部分综合性大学的管理者在教学管理上缺乏经验,从而导致部分专业
2008年已经接近了尾声,尽管对于IT来说,这是艰难的一年。从今年的第2季度开始,由于地震的影响,中国西南部分的渠道几乎瘫痪,随后奥运的到来转移了人们的消费视线,因此国内的市场需
自2016年2月起,本刊连续在一年的二十四期,即二十四个节气中,对应刊发刊曲家刘聪的声乐套典《四季诗谣》(李亚娟作词)。
2016年9月23日至25日,由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和我校“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联合主办,国际交流处和民乐系协办的罗马尼亚音乐家系列音乐会在琴房楼演奏厅举行.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雪特。面对沉甸甸的比赛稿件以及数以百计的电子邮件,评委们看到了大多优秀的参赛作品,所以要认定谁最优秀真的很难。但陆游说:功夫在诗外。同样的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