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级战舰》的华丽特效当然是让人们走进影院的最佳理由,不过导演对细节的把握却是纯电脑技术难以企及的,他试图将特效“揉进”真实爆破场景,“让观众在两个小时中忘记现实世界”。
美国“孩之宝”公司在“变形金刚”身上尝尽甜头,于是速速将旗下另一款经典游戏“电影化”了。《超级战舰》类似中国的军棋游戏,玩点就是双方交战策略。电影都不遗余力地展现游戏精髓,大肆宣传产品属性。
尽管如此,影片在情节设计上却不敷衍了事,从小即是海军迷的导演不仅将大海战精彩呈现,更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理论作为故事内核,为这部爆米花电影增加了几分余韵。
“超级战舰”历史悠久
“超级战舰”的英文Battleship,直译为“战列舰”,这名字来自1655~1667年英国对荷兰战争中的海军战术。
当时海战方式为交战双方的舰队,在海战中各自排成单列纵队的战列线,进行“同向异舷”或“异向同舷”方式的火拼。凡规模够大,能参加此种战斗的舰船均可“冠名”。直到二战结束前后,战列舰都是各国海军的主力舰种,之后它的地位则被航空母舰和弹道导弹潜艇所取代。
虽然说尼米兹级航母才是美国的骄傲,但导演彼得·博格还是选择了战列舰密苏里号作为“超级战舰”的原型。密苏里号是美军仅存的一艘战列舰,船体重45000吨,船身长887.2英尺(约270.4米),仅比泰坦尼克号少几英尺,可搭乘2700名士官和船员。
该舰船可谓战功赫赫,1944年下水服役后参与多次大海战,二战末日本在这里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而它的最后一次征战则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8年后,它一直被停放在火奴鲁鲁岛的海军纪念博物馆(位于太平洋珍珠港),是一座漂浮的博物馆。
在影片中,密苏里号又一次驶入大海。海军联合舰队遭遇异星敌人,战舰、驱逐舰、航空母舰悉数出战,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地球保卫战。
霍金的“适居星球”理论
导演博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电影里最重要的元素有两个:海军和霍金。好莱坞大片中关于外星人各种猜测已不计其数,美国为数不少的科学家也积极寻找外星人,在这里先不说外星人是否存在,他们的长相是否与人相近,就先说说我们地球人是否欢迎他们来做客这个话题吧。
借影片中美国大兵的一句台词:“我们费了这么大劲,告诉外星人我们在哪儿,就是为了让他们派军队来打我们吗?”人类恐怕对外星人的感情是又期待又恐慌。
史蒂芬·霍金曾提出“适居星球”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太空中存在着环境类似地球、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不过霍金同时又强调,“尝试寻找其他生命,邀请他们造访地球,是最愚蠢的想法。如果你邀请他们过来,还以为他们会对你很友善,那你一定疯了。”
霍金的这句话对博格影响颇深,这个理论也成了他编撰故事的原点。在《超级战舰》的故事中,人类发现了一颗适居星球,于是向它发出信号,五年之后,一支外星侦察队开向地球。尽管他们是为了解人类的意图而来,但各国海军舰队在海上发现外星飞船后,冲突迅速升级,一场人类对抗外星人的大战就此展开。
这次电脑后期不是唯一
好莱坞电影业发展到现在,类似的科幻片都少不了“绿幕”技术的支持,《超级战舰》里那些激烈的海上战斗场面,几乎都是演员在海滩上的一块金属板上完成的,而炫目的外星战舰、武器则全凭工业光魔优异的CGI技术。
不过影片导演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控,他在一些场景中坚持使用实拍方式。比如外星人武器“粉碎机”肆虐的场面,它是个有普通房间高矮的巨型球体,拖着一圈锯齿“尾巴”,高速旋转着,可以轻轻松松钻到地球的中心,就像切开一台18轮大卡车一样,在影片中碾断公路,吞噬桥梁。
这一幕并不是单纯的特效,导演首先在绿幕环境下拍摄了路面、汽车爆破的场面,这样碎片飞散的效果、硝烟的色彩更真实,而工业光魔的特效师则要配合这些画面,制作出“粉碎机”的飞行轨迹,让虚拟出来的破坏效果与真实的爆炸场面合二为一,在屏幕上实现导演的期待,“让观众在两个小时中忘记现实世界”。
另外,在赫伯号驱逐舰上为期一周的实地取景,被收入镜头的几艘恰巧靠岸的美、日舰船都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而这种真实展现出的细节,是无论多么强大的制作软件也难以呈现的。
网友观后感
拍砖
①“影片开头看地我昏昏欲睡,片中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太多,故事情节太弱智,只有战争场面能提神和弥补影片的各种不足。”
②“前戏铺垫长,虽然塑造了人物性格,但挑战了观众耐心,38分钟后入正戏。场面虽大,但故事、表演和特效都较粗糙。比如,外星战舰变形和动作时均无细节展现。”
鼓掌
①“钢铁、巨炮、爆炸、英雄……所有能够激发雄性荷尔蒙的要素在本片里都能够找到。”
②“好莱坞大片常常肩负征兵广告的使命,陆军、空军均有涉猎,唯海军乏人问津。逼真海战在特效界一直是棘手的难题,而凭借工业光魔出色技术,这部片终于替美国海军出了头。”
美国“孩之宝”公司在“变形金刚”身上尝尽甜头,于是速速将旗下另一款经典游戏“电影化”了。《超级战舰》类似中国的军棋游戏,玩点就是双方交战策略。电影都不遗余力地展现游戏精髓,大肆宣传产品属性。
尽管如此,影片在情节设计上却不敷衍了事,从小即是海军迷的导演不仅将大海战精彩呈现,更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理论作为故事内核,为这部爆米花电影增加了几分余韵。
“超级战舰”历史悠久
“超级战舰”的英文Battleship,直译为“战列舰”,这名字来自1655~1667年英国对荷兰战争中的海军战术。
当时海战方式为交战双方的舰队,在海战中各自排成单列纵队的战列线,进行“同向异舷”或“异向同舷”方式的火拼。凡规模够大,能参加此种战斗的舰船均可“冠名”。直到二战结束前后,战列舰都是各国海军的主力舰种,之后它的地位则被航空母舰和弹道导弹潜艇所取代。
虽然说尼米兹级航母才是美国的骄傲,但导演彼得·博格还是选择了战列舰密苏里号作为“超级战舰”的原型。密苏里号是美军仅存的一艘战列舰,船体重45000吨,船身长887.2英尺(约270.4米),仅比泰坦尼克号少几英尺,可搭乘2700名士官和船员。
该舰船可谓战功赫赫,1944年下水服役后参与多次大海战,二战末日本在这里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而它的最后一次征战则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8年后,它一直被停放在火奴鲁鲁岛的海军纪念博物馆(位于太平洋珍珠港),是一座漂浮的博物馆。
在影片中,密苏里号又一次驶入大海。海军联合舰队遭遇异星敌人,战舰、驱逐舰、航空母舰悉数出战,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地球保卫战。
霍金的“适居星球”理论
导演博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电影里最重要的元素有两个:海军和霍金。好莱坞大片中关于外星人各种猜测已不计其数,美国为数不少的科学家也积极寻找外星人,在这里先不说外星人是否存在,他们的长相是否与人相近,就先说说我们地球人是否欢迎他们来做客这个话题吧。
借影片中美国大兵的一句台词:“我们费了这么大劲,告诉外星人我们在哪儿,就是为了让他们派军队来打我们吗?”人类恐怕对外星人的感情是又期待又恐慌。
史蒂芬·霍金曾提出“适居星球”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太空中存在着环境类似地球、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不过霍金同时又强调,“尝试寻找其他生命,邀请他们造访地球,是最愚蠢的想法。如果你邀请他们过来,还以为他们会对你很友善,那你一定疯了。”
霍金的这句话对博格影响颇深,这个理论也成了他编撰故事的原点。在《超级战舰》的故事中,人类发现了一颗适居星球,于是向它发出信号,五年之后,一支外星侦察队开向地球。尽管他们是为了解人类的意图而来,但各国海军舰队在海上发现外星飞船后,冲突迅速升级,一场人类对抗外星人的大战就此展开。
这次电脑后期不是唯一
好莱坞电影业发展到现在,类似的科幻片都少不了“绿幕”技术的支持,《超级战舰》里那些激烈的海上战斗场面,几乎都是演员在海滩上的一块金属板上完成的,而炫目的外星战舰、武器则全凭工业光魔优异的CGI技术。
不过影片导演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控,他在一些场景中坚持使用实拍方式。比如外星人武器“粉碎机”肆虐的场面,它是个有普通房间高矮的巨型球体,拖着一圈锯齿“尾巴”,高速旋转着,可以轻轻松松钻到地球的中心,就像切开一台18轮大卡车一样,在影片中碾断公路,吞噬桥梁。
这一幕并不是单纯的特效,导演首先在绿幕环境下拍摄了路面、汽车爆破的场面,这样碎片飞散的效果、硝烟的色彩更真实,而工业光魔的特效师则要配合这些画面,制作出“粉碎机”的飞行轨迹,让虚拟出来的破坏效果与真实的爆炸场面合二为一,在屏幕上实现导演的期待,“让观众在两个小时中忘记现实世界”。
另外,在赫伯号驱逐舰上为期一周的实地取景,被收入镜头的几艘恰巧靠岸的美、日舰船都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而这种真实展现出的细节,是无论多么强大的制作软件也难以呈现的。
网友观后感
拍砖
①“影片开头看地我昏昏欲睡,片中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太多,故事情节太弱智,只有战争场面能提神和弥补影片的各种不足。”
②“前戏铺垫长,虽然塑造了人物性格,但挑战了观众耐心,38分钟后入正戏。场面虽大,但故事、表演和特效都较粗糙。比如,外星战舰变形和动作时均无细节展现。”
鼓掌
①“钢铁、巨炮、爆炸、英雄……所有能够激发雄性荷尔蒙的要素在本片里都能够找到。”
②“好莱坞大片常常肩负征兵广告的使命,陆军、空军均有涉猎,唯海军乏人问津。逼真海战在特效界一直是棘手的难题,而凭借工业光魔出色技术,这部片终于替美国海军出了头。”